(保定市供水总公司,河北 保定 071051)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设不断增多,二次供水作为一种新型的供水技术,已经被广泛使用。二次供水设施在实际运营中出现一些不利于供水安全的因素,文章结合现有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方式,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合理化建议及发展目标。
关键词:城镇;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模式
1 引言
作为城镇供水系统的“最后一公里”,二次供水设施有效解决了中高层建筑的供水问题,对平衡供水系统水量和压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高层和大型建筑日益增多,为满足高层建筑用水需求而建设的二次供水设施也随之不断增加。
2 现行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模式
2.1业主自建自管自行负责模式
早期建设的二次供水设施大多采取该供水模式。通常是由开发商或单位代建,管理维护交由物业或业主自行负责,实行总表计量,由业主自行分摊损耗和费用的管理模式。该模式存在众多问题:一是政府监管难度大,没有明确管理责任主体,水质出现问题难以厘清责任,难以落实监管处罚;二是管理单位缺乏对供水设施的专业管理能力,大部分单位管理不规范,不到位,供水安全难以保证;三是收费不透明,缺乏合理规范的收费标准。
2.2市场化模式
该模式是指地方政府并未强制供水企业全面接管二次供水设施管理的前提下,而是根据二次供水的不同情况,由业主自愿选择委托供水企业或其他有资质的二次供水管理单位管理。目前广州、中山、深圳等地主要采取该模式。该模式明确了二次供水设施的产权归属,并且由产权人选择二次供水管理单位,从而能产生一定的竞争机制,实现市场化经营。但是该模式管理单位众多,大大增加监管难度,并且可能导致管理和收费混乱,甚至出现恶性竞争现象;另外建管分离,建设单位和管理人分别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建设单位为追求最大化的利益,会在二次供水设施建设中倾向低质、劣等化产品,造成日后管理运营上的困难,这些都将不利于二次供水的长效稳定安全。
2.3专业化模式
由供水企业承担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实现供水企业服务延伸至家庭水表,对二次供水设施实施专业运行维护。目前上海、苏州、长春等地采用该模式。该模式有利于明晰维护管理的边界,使供水企业对供水管理的延续,实现抄表到户、计量到户、服务到户,大大提升二次供水设施的专业化管理水平,保障龙头水水质安全。但该模式也大大增加供水企业的管理负担,增大供水企业人力物力紧缺的压力,实施起来缺乏积极性;同时建管分离,供水企业对二次供水设的质量无法把控,造成日后管理运营上的困难。该模式还有以下两种实施方式:
2.3.1二次供水设施纳入城市公共供水体系的管理方式
将二次供水系统全部纳入城市公共供水范畴,将二次供水建设、改造及运行管理的费用全部纳入公共供水成本,由供水企业实行统一建设管理,实施同城同价。这种模式优点是实现计量到户,实现同城同价,并能实现供水企业对供水全过程的管理,落实二次供水水质责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2由供水企业负责组建成立单独的二次供水管理公司
重庆市是使用这种模式的典型,由一家专业化公司对主城区二次供水用户服务,能实现二次供水设施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的同时,并不用加重供水企业的负担,有利于政府对二次供水水质实行统一监管。
3 城镇二次供水可用的管理优化措施
综上分析,各管理模式各有利弊,我国目前管理模式尚处于探索改革阶段,缺乏一个高效、科学的管理模式进行统一推广,需要通过试点地区通过实践来验证。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下发通知,就加强和改进城镇居民二次供水设施建设和管理确保水质安全工作提出相关要求,对二次供水实现专业运行维护,改进二次供水服务,积极鼓励供水企业将供水设施管理延伸至居民家庭水表,对二次供水设施实施以专业运行维护。因此,由供水企业对二次供水设施是大势所趋,也是提高二次供水专业化管理水平,保障二次供水水质安全的有效方式,值得肯定。
3.1通过加强组织管理优化管理模式能效
从上述四种管理模式的具体特征和常见问题可以看出,这些管理模式的问题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组织管理的不到位,尤其是专业公司管理模式,其管理缺陷主要来自于供水企业相关部门和二次供水公司的交流阻滞。因此,对组织管理予以加强可以提高原本的管理能效。具体来说,城市供水机构之间的横向联系需要加强,如果是供水企业和二次供水分离的管理模式,有必要在两个管理机构之间建立专门联系的纽带及交流平台,令城市供水管理系统体现出更强的组织能力。
3.2通过建立合理制度优化管理模式能效
相关管理制度的不合理是成本均摊管理和技术规范管理能效低下的主要原因,前者在收费制度上偏重简便,忽视了公平性,后者则收费制度过于细致,而且缺乏规范,加重了管理负担。因此有必要对已有的二次供水管理相关制度进行重调研,参考用户和供水公司的意见对其进行调整优化,在公平性和易操作性之间取得平衡,以此提高管理模式的应用能效。
3.3通过提高社会认识优化管理模式能效
目前来看,政府支持模式得不到落实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城市居民对相关政策和制度的不了解,这极大地阻碍了管理模式的运作。因此,对二次供水的管理模式进行大力宣传,彰显其公开性、透明性、优越性是在短期内提高其落实程度和实施能效的有效措施。政府可以通过公益广告、公示板、建设相关网站等具体措施,提高社会对二次供水管理的认识,这对所有管理模式的顺利推行都有积极意义。
4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二次供水污染问题,对城市人们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要做好二次供水管理工作,就要努力研究合理有效的二次供水管理模式,不断完善管理,规范化工作流程,积极改善水质,这样才能使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郑小明.二次供水管理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思路[J].城镇供水,2012(5).
[2]周雅珍,邵启耀,顾正明.城市居民住宅二次供水管理模式研究[J].北京:给水排水,2012.
[3]张国参.浅谈二次供水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11):198.
论文作者:李国山 史伟 杜杰 薛英利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管理模式论文; 设施论文; 模式论文; 企业论文; 水质论文; 能效论文; 城镇论文; 《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3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