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_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论文

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_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论文

以十五大精神为指针推进高教改革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五大论文,指针论文,高教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五大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做了总体部署,其中对我国教育事业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任务。我们高教界同志,要联系高教界的实际认真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全面推向21世纪。

一、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三个面向”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审视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

十五大报告在阐述高等教育问题时,既提出了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战略目标,又提出了“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的具体要求。怎么理解这段话?怎么找到落实这段话的科学途径?这就要求我们运用邓小平理论,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战略高度,来进一步审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

十五大报告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迪:我们要确立符合中国国情、符合21世纪国际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趋势、符合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那就必须充分总结几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这是形成正确认识的不可或缺的实践基础。

建国几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先后经历过50年代前期的稳步发展,经历过1958年到1960年的冒进,经历过冒进后的调整、整顿、大规模压缩,经历过60年代上半期的相对稳定,经历过“文革”的重大破坏,经历过粉碎“四人帮”之后,人才奇缺压力下的加速发展,经历过80年代后期的稳定规模,经历过1992年和1993年前后的再次加速发展,经历过1994年全教会后的适度发展等曲折历程。经过长期实践,使我们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有所提高。这一点可以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先后提出的高教三个发展方针中看出。一是1989年至1990年前后提出的“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和效益”;二是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规模有比较大的发展,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效益明显提高,结构更加合理”,以及1994年全教会提出的“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1〕。 这些发展方针,除了在规模、速度问题上不断有所调整之外,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从狭隘的发展观上升到包括“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在内的大发展观。这是高教发展问题上了不起的认识深化。

这一认识深化,有力地促进了90年代以来我国高教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例如,从1949年到1990年41年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由11万增加到190万,校数由207所增长到1080所;而1991年至1996年仅6年,在校大学生就由190万增加到302万,校数由1080 所下降到1032所,不但未增,反而合并了几十所;校均人数由1800人上升到3000人,规模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师生比也由1∶6.3变成1∶9.6,人员使用效益也有了明显提高。

深刻认识和总结这一段实践,对于我们深刻、全面理解江总书记在十五大上提出的“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的方针,具有重要作用。“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的方针,必将成为指导我国高等教育今后发展的、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方针。因为它体现了持续、协调、发展相统一的发展观。

首先是持续性。这一方针与以前历次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方针不同。历次提出的发展思路,都是针对前一阶段的问题提出来的,具有一定的阶段性,而且一般都是侧重于谈规模,而十五大提出的“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的方针则不同,它是在总结以往48年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长远战略指导意义。

其次是协调性。这一方针,是在肯定和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四者协调发展方针的前提下提出的“稳步发展”。离开了四者协调,就不可能稳步;同理,只要坚持四者协调,就能符合“稳步”的要求。

再次是发展性。只要符合持续性和协调性,就符合了“稳步”的要求。“稳步发展”,稳步是前提,而落脚点还是“发展”,即体现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

我们学习和贯彻十五大精神,必须按照江总书记提出的“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的整体战略思想,科学地审视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要紧密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充分考虑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客观联系,考虑到十五大提出的2010年比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的宏伟目标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还要站在“三个面向”、迎接跨世纪挑战的高度,来认真确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

二、以“三个有利于”为判断标准,进一步审视高等教育的改革问题

十五大报告提出,在新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不断开拓我们事业的新局面。”我们应依据这一思想进一步审视高等教育的改革问题,确立科学的改革观。

邓小平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发展动力的理论,这一理论提出,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动力。教育同样面临着解放和发展自身潜力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存在一个更好地解放和发展“教育生产力”的问题。所以,改革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根本动力。

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不断深化的改革。特别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两个文件的颁布实施,为教育改革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但是,教育体制改革离不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的促进和制约,特别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处在“已经确立,正在建立,尚未建成,远未完善”的过程中,所以,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来说,它对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要求等都还不可能完全清晰地展示出来,所以,高等教育既要适应和促进这一改革,又要遵循自身规律,就有一个紧跟实践不断深化认识、不断发展自身改革理论的过程。

总结经验是深化认识的前提。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发表到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颁布,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思路日渐清晰。可以说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改革思路,诸如:在办学体制上,提出改革国家包揽办学的旧格局的思路;在管理体制上,提出改革“统得过多,管得过死”、“条块分割”以及“单一行政管理”弊端的思路;在投资体制上,提出改革单一依靠国家拨款体制的思路;在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及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都提出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走向相一致的改革思路,等等。

特别是1994年提出体制改革是关键,其中管理体制改革是重点和难点的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以来,五路并进(①共建;②划转;③合并;④校际合作办学;⑤企业参与办学),可以说,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确实迈出了比较大的步伐,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出现了好的势头。

国家教委最近还在实践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探索新路子,提出了一个进一步深化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即将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和结构布局调整结合起来的工作思路。我理解这一工作思路的核心是要通过“四个结合”的途径,形成“三个结构布局合理”的格局,实现“一个整体提高”的总目标。

“四个结合”:一是管理体制改革与结构布局调整相结合;二是普通学校与成人学校结构布局调整相结合;三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四是中央和地方相结合,以省为主。

“三个结构布局合理”:一是三类不同服务覆盖面的高校(①面向全国,②面向大区,③面向本省、本地区)结构布局合理;二是三种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①教学科研型学校,②以本科教学为主的学校,③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结构布局合理;三是三种不同类型的高校(综合性、多科性、单科性)结构布局合理。

“一个整体提高”:即整体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和办学水平。

这是一项宏大的工程,有效实施后,必将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联系已有实践及正在推进的实践,笔者对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高教体制改革有如下几点初步思考。

第一,高等教育改革中,体制改革是关键。在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分配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五大体制中,首先从因经济体制转轨、部委职能转变,而表现出矛盾最突出之处——条块分割入手,集中突破因原体制特别是条块分割而造成的高校管理上的掣肘,布局上的不合理,以及重复、分散等弊端,由此解决高教现有资源的浪费问题。实践证明,它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解放和发展“教育生产力”的作用。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代表的共建类型大学所产生的效应,以南昌大学和新同济大学为代表的合并类型大学所产生的效应,以广东外语外经贸大学为代表的划转后又合并类型大学所产生的效应,由北京轻工学院和北京商学院为代表的合作办学所产生的效应,以及有2000多个企业参与高校办学所产生的效应等,不仅极大地盘活了高教原有的“存量”,即发掘了原有的潜力,而且激发出不可估量的“增量”。可以预想,管理体制改革和结构布局调整相结合的新思路付诸实施之后,必将进一步加速向“一个整体提高”的目标迈进,所以,这一改革思路要坚持下去。

第二,十五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深入阐述,特别是关于积极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理论创新,不仅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对我们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深化也必将产生重大影响。教育体制必须与经济体制相适应。十五大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以及要努力寻找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号召,必将进一步促进我们积极探索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办学形式及组织管理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目前高等教育改革,“齐步走”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改革的实践,应当是在十五大精神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充分体现“百花争艳”的态势,应当大力提倡“多突破口”的改革试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前提是鼓励实践。只要符合党的基本路线,符合教育方针,一切改革实践都应当予以支持。现在多种形式的改革实践还显得缺乏,这就不利于比较、鉴别、选优。

具体而言,应当以十五大精神为指针,在继续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与结构布局调整的发展思路的同时,以“三个有利于”为检验标准,鼓励以办学体制、投资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的改革试验,并认真总结经验,深化对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改革的认识。

第三,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除应遵循以上“系统优化”和“多样化”的原则之外,还应遵循“特色化”的原则。没有特色的高等教育是不能立足于21世纪的。“特色化”必须使高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当然这要与“自我约束”机制相配合,而“自我约束机制”又必须与“优胜劣汰机制”相配合。在这些前提下,应大力落实高校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地位。否则高校活力不足,则整个战线就不可能充满活力。

体制改革,目的是要解放和发展“教育生产力”,挖掘教育潜力,这种潜力,还要通过教学环节体现到“产品”质量上,这就是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体制改革是关键,而教学改革是核心。

目前,对教学改革是核心,在高教界,包括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没有分歧。但是怎么体现这个核心,却涉及到改革现有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这里,核心又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因为,它的更新和转变决定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和转变。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促进教育观念转变

学习十五大精神,学习邓小平理论,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其精髓。这个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求我们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因循守旧、不接受新事物的精神状态。”〔2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为指导,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促进思想解放,观念更新,进而指导行动上实现新的突破。

那么,当前高等教育领域有哪些观念亟待转变呢?

第一,高校要由“单一隶属”走向独立法人实体,走向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单一隶属”观念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在当时条件下,它的积极作用不可否认,但即使在当时条件下也存在封闭办学,学校与社会脱节等弊端。新形势下,这种观念与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更加突出地显现出来。必须从淡化开始,直到完全突破“单一隶属”观,确立高校是独立法人实体,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观念。这一观念转变,对高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改革都将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由单一发展观向协调发展观,由数量发展观向质量发展观转变。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一种传统观念,即把发展的眼光只放在数量、规模和速度上。经济建设上如此,教育上也如此。这种单一的数量发展观,对我们来说有着深刻的教训。例如,一是它容易造成结构失调,并且越发展这种失调越扩大;二是它多为“外延式发展”,往往导致发展与效益下降相伴生。所以,必须破除这种落后的单一数量发展观,树立“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的新教育发展观,特别要把质量的提高视为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有的科学家把重质量提到时代特征的高度,指出:重视质量是信息时代的根本特征和价值观念取向;重视质量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时代的兴起。在“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逐步深入人心的今天,更有强化这一观念转变的必要,更有树立科学的大发展观的必要。

第三,由专业素质教育的观念向综合素质教育观念转变。中国自古就有“五技全,不如一技鲜”之说,加上高等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它要将学生培养成为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所以,传统的高等教育,重专业素质,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在我国,由于存在大量的单科性大学,这个问题表现得尤其突出。学文的学生科学教育薄弱、科技素质较差,学理工的学生人文教育薄弱、人文素质较差。这种状态与当代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多学科高度综合、人文和科技高度融汇,是极其不相适应的。没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难以适应21世纪的竞争。所以发达国家在确立自己21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时,突出地提出了综合素质的问题,例如日本提出建立一种“社会理工学”,把社会科学和理工学合并成一个学科,这些改革,值得我们高度关注。而这里,观念转变最重要。

需要提出的是,这种观念转变,要科学,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例如,“五技全,不如一技鲜”就不能全盘否定,而应发展为“五技全加一技鲜”,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用强调全面来否定特长。要在普遍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培养某些精深的专业素质。

第四,由知识教育观转为知识、智力、创新能力系统开发、协调开发的教育观念。在世界教育思想发展史上,有过早期的传统教育理论,又称“仓库理论”,重知识传授,这与当时科学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有关。后来,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出现,称为“现代教育理论”,重智力开发,强调教育学生学会学习,认为教会知识不如教会学习,认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目不识丁之士,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现代教育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之中,后来又提出:“学会学习”还不够,学习还有再现型学习和创新型学习之别,所以,还要学会创新,这样的学生才有适应未来。江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也强调:必须大力培养“求实创新精神”,“求实是科学之本,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生命力所在”。〔3 〕可以这样说,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例如我国新时期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形成,十五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新理论之所以能提出,无一不是创造性发展马列主义的结果。可以说,没有创新性,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教育也是如此。必须由单纯重知识传授,转到重视“知识、智力、创新能力”系统开发、协调开发上来。

这里需要强调,所谓“系统开发、协调开发”,即不能割裂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的内在联系。既不能用智力开发来否定知识传授,也不能用创新能力培养来否定智力开发和知识传授。它们之间有一个基础、提高、转化、升华的关系。

第五,由“单一成才”观向“成人成才统一”观(或“在成人中成才”的观念)转变。我们的培养目标是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这样的人才,必须破除“重智轻德”、“重才轻德”的片面人才观。必须树立“成人成才统一”观。为此,我们不仅要面向21世纪的科技发展,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努力运用当代最新的科学技术提高学生的才干,更重要的是必须大力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德育建设上有创新、有突破,特别要始终不渝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以及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为,正确的“三观”的树立,不仅能保证我们培养的人才将来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人才,而且必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在校期间,更刻苦顽强地求知。所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我们教育的第一价值目标。学会做人将是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等一切的动力源泉。

注释:

〔1〕李鹏:《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4年6月14日。

〔2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2年10月12日。

〔3〕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1995年5月26日。

标签:;  ;  ;  ;  ;  

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_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