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防水工程质量控制的分析论文_于元忠

试论建筑防水工程质量控制的分析论文_于元忠

身份证号码:23100519700721xxxx

摘要:建筑工程中防水施工范围已经全面展开,提高防水工程质量也是在提高整体建筑工程质量,所以加强防水工程质量监控是有必要的举措,文中对建筑防水工程施工时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进行分析,并对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提出了几点意见,希望能够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防水工程;质量控制;建筑防水

一、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措施

1、防水材料的选择

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对防水材料的选择是有一定科学性的,并要按照国家的规格与要求进行选择。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对防水材料的设计就要根据实际施工现象的环境与条件而定,并且要与防水材料的综合情况进行考虑:

首先要考虑的是防水材料自身的质量问题。由于建筑行业的发展不断在扩大,建筑市场对防水材料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很多商家正是抓住这一机会,为了增加自己的经济效益,进而生产一些质量较差的伪劣防水材料,而施工单位在对防水材料的监督与管理上有明显地疏忽,导致不合格的防水材料一次又一次的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最后严重影响到防水工程的质量下降。所以在选择防水材料时,一定要严格进行对材料质量的选控,确保防水材料的安全可靠性。

其次要考虑的是防水材料的使用性。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其中包括防水材料,针对这一点,我国陆续研发了多种新型防水材料,其各自特点都比较明显。有些新型材料是针对人体、环境进行研发的无害环保材料,有的是根据气温而研究的抗高温防水材料,还有适用于北方天气的抗冻防水材料。在选择使用材料类型时要根据实际现场施工环境与气候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2、防水工程基层涂刷粘结底胶

基层涂刷粘结底胶是在建筑工程基层的水泥砂浆养护工作完毕之后进行的,而且要在防水工程开工前完成。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防水层和建筑主体两者之间的粘结性,防止因雨水渗透而导致的漏水现象。

3、做到特殊区域重点施工

在整体建筑工程中防水工作分布比较广,因为建筑结构原因防水工作会出现重点和难点的区别,在工程施工前设计人员需要将防水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以明显的方式标记出来,这样就会方便施工人员在防水工作中特别注意,对特殊区域重点施工。根据以往的经验,建筑主体设计中对疏导雨水的位置或者屋面排水管的连接处都要重点标明,因为这些结构最容易出现漏雨漏水现象,并且施工比较困难,如果不能加以重视,待建筑工程完毕后一旦出现侧漏现象,不仅会给修复工作带来困难,也会给建筑单位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更是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评价大大降低。所以重点加工特殊区域的防水工作,为建筑工程解决后患。

4、技术交底

在建筑防水施工开始之前要对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一方面加强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方便施工人员了解施工规划图纸、施工进度安排等具体方面的内容,最大限度的减少后期建筑防水工程中出现的建筑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技术交底,明确了建筑防水工程施工中各部门之间的建筑责任,从制度层面上解决了质量责任追究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建筑防水施工按照防水类型以及施工部位的不同分为卷材防水施工、涂膜防水施工、刚性防水施工,每种防水施工工艺都有其独自的特点。

1、卷材防水施工的质量控制

卷材防水的施工方法分为空铺法、点粘法、满粘法等,其中粘接部位的施工又分为热熔法和冷粘法,因此要根据实际施工的部位以及卷材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施工方式,如卷材为高聚物改性沥青材料则一般采用热熔法施工,而如果是合成高分子卷材则选用冷粘法施工。一般情况下应当选择外防外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卷材防水层应当铺设在混凝土结构主体的迎水面上,卷材防水施工的顺序为先平面、后立面,卷材搭接处应当交叉搭接,而如果施工条件受到限制时应当采用外防内贴法施工,先铺里面、后铺平面,铺里面时要先铺转角处,后铺大面。在进行卷材冷粘环节的施工过程中,应该结合卷材的特点以及功能进行选择合适的胶结材料,并且在调配过程中,应由专人调配对其进行取样化验,避免出现混用或是误用的状况,从而使卷材防水工程施工的质量得到较好的控制。

2、涂膜防水施工的质量控制

涂膜防水主要是将涂料刷涂与结构主体的迎水面或背水面,有机方硕涂料一般用于防水面,而无机防水材料由于其具有较好的抗渗性和与结构基层的较强的粘结性,因此常用于结构背水面刷涂。涂膜防水的施工应当分多次完成,要求后次刷涂施工要在前次刷涂的防水涂料充分干燥后才能进行,并且前后此刷涂要采用不同的涂刷方向并交替涂刷,以使后涂刷成膜能够充分覆盖前次的涂刷甩槎。

3、刚性防水层施工的质量控制

刚性防水层分为普通细石混凝土防水层、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层、块体刚性防水层、预应力混凝土防水层以及钢纤维混凝土防水层等,实际施工要根据建筑物本身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刚性防水层,刚性防水层施工时应当设置分隔缝,以抵抗由于温差造成的收缩,以及屋面的不均匀沉降带来的防水层破坏,分隔缝内应当内嵌弹性密闭材料,从而确保分隔缝处的防水能力不受到影响。

4、细部构造的方式施工质量控制

在房屋建筑防水工程中,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等等细部构造的防水较难控制,因此也成为防水施工中的控制重点。在施工缝中应当加设止水钢板或膨胀止水条,并确保位置准确,固定牢靠,要把握好先做施工缝及后浇带的防水施工后再进行大面积防水施工。在浇筑墙体或楼板混凝土时要预埋具有止水环的穿墙管,并在大面积防水施工前首先要将穿墙管与混凝土墙体或楼板之间的缝隙用防水混凝土灌实,然后在其上做一层矩形加强层防水卷材。

三、施工后的质量控制措施

在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完成后,为了保证防水工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必须要进行防水试验,尤其是卫生间等易发生漏水事故的区域,要进行反复、多次的蓄水试验。如果发现有渗漏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查找漏水事故的原因,或是拆除重建,或是采取一定的加固防护措施,解决漏水问题。除此之外,对防水层的外观、厚度等要进行检查,看是否有表面缺陷或者厚度不均等,表面的一些孔洞或缺损都容易成为防水工程中的薄弱环节,因此要及时修补,确保万无一失。监理单位和业主方在防水工程完工后,要进行阶段性验收,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工程坚决不予验收,做返修或返工处理。

参考文献:

[1]刘长英.试论影响建筑防水工程质量的因素与控制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0).

[2]谢枫.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措施讨论[J].四川建材,2017,43(6):150-151.

论文作者:于元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  ;  ;  ;  ;  ;  ;  ;  

试论建筑防水工程质量控制的分析论文_于元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