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芬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引酉工程灌溉管理局 陕西省 723300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很多都是长期或不可逆转的,因此,需要多加重视,而生态工程作为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技术类型,为解决或避免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通过现代科技技术和管理措施协调工程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间的关系,获得生态经济效益的同时丰富水利工程施工理论。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科学
近几年来,国家水利工程建设部门紧紧抓住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重大机遇,对水利建设刚才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大,但是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在建设过程当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愈来愈多,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因此,环境问题成了水利工程发展建设的一大限制因素之一。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水利作为社会人民经济和发展的基础性行业,能不能得到持续发展极为重要。另外水土流失对水利的危害十分严重,水利工程施工应该充分做好环境保护。
1水利生态工程的环境存在的问题
1.1污染空气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对大气的危害也是不能忽视的,建设时所使用的施工材料为水泥,石灰等。这些材料不仅极易挥发,又容易于空气中传播。这必定会对当地的大气环境造成粉尘污染。若是人类直接吸收到这类的气体,则会直接伤害到人的器官,这会对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所以大气污染也必须重视。
1.2噪声污染问题
大型水利工程施工前一般会遣散周围居民,但是,不少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并不具备这种条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很容易影响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而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噪声多是施工设备产生的,由于部分水利工程建设存在投资不足、设备落后、施工技术脱节,加之专业技术人员匮乏,造成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噪声,影响周边环境。
1.3水污染
水环境问题是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而水环境问题则主要包括了生物污水、施工污水、水域环境等各方面的问题。由于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大多驻扎在临时驻地,生活污水与垃圾的随意排放,导致施工现场周边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另外,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大型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泄漏的油污直接流入工程项目建设所在地的水域,也是导致水域受到污染的主要因素。
1.4固体废弃物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固体废弃物,其在回收前要进行合理的处理与加工,一定不能直接排放,否则,会对施工区域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甚至破坏施工区域生态平衡。由于工程建设的特殊性,施工过程中出现一定量的固体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储运过程中又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颗粒,若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也会影响生态环境。但是,不少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现代化的处理方式,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束手无策,造成环境影响问题。
2应用生态工程原理解决水利工程施工环境问题的具体对策
2.1完善水利工程环境规划与设计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设计环节,应着重考虑项目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深远影响,提前做好各类预案,以环境可承载能力为设计的基本前提,在河流的截流、土地的淹没、居民的迁移安置等方面慎重考虑,重点做好迁移居民的宣传工作。在施工中,做到废物、废料异地掩埋,污水、废水不直接排放;同时还要做好防尘、大气污染等方面的工作,施工物料的运输、存放和使用中加强管理;施工完毕后,要注重恢复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使原有的生态链条继续良好运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施工体系科学化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体系的科学化主要包括科学的规划施工布局和生态施工。对工程系统的内容如施工的范围、环保要求等了如指掌,并按照环保要求对施工环境、工程所占土地、蓄水量等进行综合测评,规划出科学、合理、环保、安全的施工方案。
2.3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为了防止水利工程对区域人民的经济和当地生态环境的造成的影响,应尽快策划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如果水利工程的建设给当地的经济影响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和损失,并且当地的自身条件不能使其的生态得到平衡,经济得到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实施中,应加入生态补偿方案。还原当地的生态环境,使其的生态环境得到平衡,并促进当地的生态发展,不仅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破坏的缓解有利,而且也有对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很大帮助,这一点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
2.4加大环境监管力度
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我国相关部门必须建立完善的环境检测标准,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比如,某区洪临大型灌区的生态环境监测人员必须严格的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做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针对不符合监测标准要求的必须予以及时的处理,才能确保灌区建设的顺利进行。此外,为了确保大型灌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相关部门必须为其配备专业的环境检测器材和工具,同时加强检测数据分析的力度,才能及时的发现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以便于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解决,为后期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5重视循环利用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再加上人口生长控制措施不力,所以导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资源短缺现象。虽然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大国,但是为了有效的环境资源短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已经成为了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样,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也会消耗像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大量的资源,而这都是影响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资源,所以必须加强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水利工程建设资源消耗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在建设过程中针对水资源运用频繁的现象,必须制定完善的节水与用水计划,才能避免水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确保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2.6完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水利工程在建设前要对周边环境进行勘察,对水利工程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的测定和评估,以保证工程在设计时规避这些影响,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设计前提,拟定防治手段以减少工程建设后期和工程运行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生态环境评估主要包括水利工程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影响两个方面的评估,以实现水利工程、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三者协调发展。在对生态环境评估中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以完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2.7完善移民政策
我国对于水库移民从安置型转向了开发型并且都在相应时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关的学者又在此基础上退出了投资型的移民政策,这种政策主要设计思路是将会被淹没的土地、房屋及其他的东西进行评估,并对生态环境的补偿作为股份,参与到水利工程的开发建设中。从而让移民与开发方形成一个利益的共同体。这种方式的移民政策有利于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
3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他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但是这其中有非常多的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我们需要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才能根本的去解决这些问题,在此针对水利工程带来的危害,如何防止缓解危害以及水利工程对我们带来的好处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希望能给各位读者一个有价值的借鉴思考方式。与此同时,还给我国之后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一些参考,最后希望我国的水利工程可以长久的继续下去。
参考文献
[1]黄舒玲.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措施问题分析[J].四川水泥,2017(7).
[2]陈俊洁.刍议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措施[J].科技信息,2017(5).
[3]何欣豇.浅析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26).
论文作者:刘亚芬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9
标签:水利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生态论文; 《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3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