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工业“进口替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外贸易论文,近代中国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口替代”是后发展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所必需的一个自然的过程。它与一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密切相关。本文下面将通过对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考察以分析该时期中国工业化过程中“进口替代”的发展。在时限上本文将集中在1913—1936年这段时期,因为该期前传统经济成份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决定地位,该期后则是战争作为社会生活主旋律的特殊时期。
一、工业“进口替代”在外贸结构上的反映(Ⅰ)
根据历年《海关贸易报告》的记载,1913—1936年中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动情况可以列成表1和表2。
表1和表2中,与中国工业“进口替代”关系最密切的项目是棉制品、棉纱和棉花,在对此予以考察以前,我们先分析其它项目。
表1中,面粉、糖、烟叶等消费品进口量在1928 年以前是不断增长的。西方的消费习惯向通商口岸广泛地渗透,居住在通商口岸的外国人和华人对此类消费品有强烈的需求,1913年时以上三项合计占进口比重的11.1%,到1928年时已达到16%。中国的面粉厂、制糖厂和卷烟厂尽管有较大发展,但大多为粗质产品,无法与洋货相比。1931年以后,糖、烟等产品的进口税率大幅度提高,其进口量随有减少,到1931年时,面粉、糖、烟叶三项的进口比重已经下降到4.5%的份额。 政府的关税政策优化了此类产品的“进口替代”条件。
近代工业的大步迈进和现代交通的迅速发展,使机械产品、钢铁等金属品、交通器材、化学染料和液体染料(含煤油)的进口量大幅度增长。在1913—1936年这二十多年间,机械设备的进口比重从1.4 %上升到6.4%,钢铁等金属品的比重从5.3%上升到13.2%,交通器材的比重从0.8%上升到5.6%,液体燃料(含煤油)的比重从4.5%上升到8.3%,上述诸项1936年总占44%有余。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因为有了国民政府财政关税的影响,对此类商品征收的关税偏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进口,否则其比重数可能更大。以上产品都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必需品,间接说明了中国工业“进口替代”的发展。
表2中,以“丝及丝织品”到“煤炭”之间的各项都是初级产品, 其间比重上的此消彼长并不能反映近代中国工业“进口替代”的成就,于此不作分析以免赘。
下面着重考察中国工业“进口替代”的骨干行业——棉纺织业的发展情况。
表1显示,进口商品中变化最显著的是棉制品和棉纱。1913 年两项合计占进口总额的32%,计值18245万海关两。 其后两者下降的速度异常快捷,“一战”中的1916年占26.5%,世界经济大萧条前的1928年占15.8%,到1931年的时候不足8%,1933—1934年, 中国对进口的棉货和棉纱课以重税,到1936年仅仅占1.7%, 在中国的进口商品中已经微不足道了。这说明在棉纺织业中,中国国内自行生产的产品已基本可以满足国内的有效需求,不必依赖进口以抵不足部分。在棉纺织业中,尤其以棉纱进口比重下降为速,进口棉纱与进口棉制品之比由1913年的1:1.5下降到1936年的1:7.5, 说明棉纱的“进口替代”程度要比棉制品为高。
棉花的进口却在不断增多。1913年只占进口总值的0.5%,1921 年增长到了7.4%,1931年达到12.6%, 在中国进口商品比重中冠居首位。本来中国棉花生产在世界棉产国中占有重要地位,1926年中国棉花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0%(武育幹《中国国际贸易概论》,商务印书馆1930年P52),但国产棉花的棉绒较短, 再加上内地交通不便运费偏高,所以国外长绒棉得以大量进口。棉花作为工业原料的进口支持了中国棉纺织工业“进口替代”的发展。
再看表2中棉纱和棉制品的出口情况。“一战”以前, 中国曾经大量地进口棉纱和棉制品,海关关册上根本没有棉纱出口的记载,战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棉纱和棉制品1913年的出口比重仅为0.6%,以后历年累有增加。20年代,华产棉纱在印度、香港、荷属东印度等地找到了市场,也有一部分输往日本作进一步的加工;华产棉制品也在有大量华人居住的荷属东印度、菲律宾、香港、台湾开拓了市场。到三十年代,中国的棉纺织品甚至出现在非洲大陆和中美洲国家。1931年,棉纱和棉制品出口已占出口总值的4.9%,1936年尚能占3%。这说明棉纱已开始向“出口导向”方向发展。
现在将棉制品、棉纱和原棉的进出口情况结合在一起考察,见表3(资料来源同表1和表2)。
表3显示,从1913年到1931年,原棉进口从13.3万担增至468.8万担,出口则维持在80万担左右,棉纺织品原料的进口增加了;棉纱进口从268.5万担降至4.8万担,出口则从无上升到61.8万担,棉纱不仅在当时条件下基本实现“进口替代”,并开始向“出口导向”发展;棉制品进口起伏较大,最低时1916年7070.3万关两,最高时1928年17034.5 万关两,但出口却从235.9万关两上升到1222.9万关两, “进口替代”状况紧步棉纱之后,1931年以后,尽管民族工业遇到困难,但棉纺织业仍有发展,棉纺织品的进口大量减少,1936年仅计929.2万海关两, “进口替代”步伐明显加快了。
二、工业“进口替代”在外贸结构上的反映(Ⅱ)
《海关贸易报告》中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分类,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没有区分产品的加工性质。现在本文将运用对上述商品的一种新的分类法,来说明1913—1936年我国工业的“进口替代”情况。这种新分类法由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久保亨编制,它不仅将一次产品(非工业产品)和工业产品区分开来,工业产品又将轻工业产品和重化工业产品区分开来,而且各项目下又有小分类。这种分类法比以前的分类法便于对商品结构长期变动规律的观察,因而对于分析工业“进口替代”更趋合理。先看进口贸易商品结构表(表4,表5,久保亨《近现代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和工业发展》,载章开沅主编《对外经济关系与中国近代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表中“一次产品”项下之“食品”为“未加工食品”,“轻工业产品”项下之“食品”为“经过加工食品”,“重化工业产品”项下之“机器”包括车辆等)。
表4中国进口贸易商品结构百万元(%)
年份 一次产品 重化学工业产品 轻工业产品 不能分类 合计
1912 209(28.4) 101(13.7)
403(54.7)
25(3.4) 737(100)
1926 629(35.9) 330(18.9)
763(43.6)
29(1.7) 1752(100)
1930 756(37.0) 569(27.9)
685(33.6)
31(1.5) 2041(100)
1932 752(45.7) 440(26.8)
432(26.3)
19(1.2) 1644(100)
1933 617(45.8) 439(32.6)
274(20.4)
16(1.2) 1347(100)
1936 280(29.8) 442(47.0)
135(14.3)
81(8.9) 941(100)
表5中国进口贸易商品结构(小分类)(%)
年份 一次产品 重化学工业产品 轻工业产品
食品
原料
燃料
金属
机器
化学
纤维
食品
陶瓷
杂货
1912
18.62.67.16.62.15.0
34.8
12.60.86.5
1926
12.3
15.38.36.73.48.8
24.9
13.71.04.0
1930
12.7
17.07.49.96.0
12.0
16.1
13.01.13.3
1933
14.2
20.5
11.2
12.85.9
13.98.48.61.22.1
19366.5
14.39.0
16.6
11.9
18.45.25.10.93.1
再看出口贸易商品结构表(表6、表7,久保亨,同前)。
表6中国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百万元(%)
重化学
轻工业
手工业 不能
年份 一次产品 工业产品 产品产 品 分类合计
1912227 2163 251 15 577
(39.2)(3.6)(4.9)
(43.9)
(2.6)
(100.0)
1920
320
36
167 301
20 844
(37.9)(4.3)(19.8) (35.7)
(2.4)
(100.0)
1926
528
39
340 427
14 1347
(39.2)(2.9)(25.2) (31.7)
(1.0)
(100.0)
1930
620
41
301 4258 1395
(44.5)(2.9)(21.6) (30.5)
(0.6)
(100.0)
1933
219
32
158 1976 612
(35.8)(5.2)(25.8) (32.2)
(1.0)
(100.0)
1936
301
46
95 2603 706
(42.7)(6.5)(13.5) (36.0)
(0.4)
(100.0)
表7中国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小分类)(%)
表6和表7显示,机制工业品的出口以未高于31%(轻工业产品和重化学工业产品合计),手工业产品的出口则一直在30%以上,一次产品的出口甚至维持在40%左右,可见我国当时工业化的水平并不高,但其内部的重大变化却是非常明显的。手工业产品从1912年的251 百万元升至1926年的427百万元,到1936年降至260百万元,但其比重则从1912年的43.5%降至1936年的36.9%,1930年时甚至为30.5%,其重要性显然在降低。轻工业产品从1912年的63百万元升至1926年的340百万元, 其后因为日本在美国抢占中国丝绸市场,在东南亚抢夺棉纺织品市场和大危机后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轻工业产品出口降至1936年的95百万元,但其比重从1912年的10.9%一直上升到1933年的25.8%,其重要性显著增加了。重化学工业产品的出口量从1912年的21百万元上升到1936年的46百万元,其比重则从3.6%升至6.5%。总之,1913—1936年这段时期以纺织业为骨干的轻工业不但在“进口替代”的过程中取得显著成效,而且已有部分“出口导向”的成果;重化学工业尽管也有了初步发展,但其项下有“金属及制品”的小分类,矿冶业的高速发展与为满足国外锑、锡、钨等战略物资的需求有关,对此评介不宜过高。
三、近代中国工业“进口替代”的特点
近代中国工业“进口替代”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被动性向主动性的转化。“进口替代”是后发展国家工业化所必需的过程,它可以在不自觉的状态下进行,也可以在自觉的状态下进行(即作为政策)。近代中国的“进口替代”明显地存在一个从不自觉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化的过程,即被动性向主动性的转化。这种转化集中地反映在“进口替代”条件的进步方面。中华民国北洋政府颁布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令,南京政府更推行广泛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进口替代”的主动性逐渐增强。尤其是关税制度的演变,更见其从被动性向主动性的转化。1928年国民政府北伐成功,开始了与列强各国的关税谈判,恢复了关税自主,新税则于1929年2月10 日正式生效,以后又作了两次修订。提高了进口税率,增强了贸易保护;关税从量计征的不合理状况得以改善,改为以价计征;关税分级并且各级税率根据国内工业行业的成熟程度不断改进。到1933年,能够对国内工业形成有效保护的关税制度已经确立起来了。
第二,局部性向总体性的扩延。中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文化差异悬殊,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这就决定了中国工业的“进口替代”不可能象较小国家或极小地区那样同步进行,这种不同步性既表现在地域差异上,又表现在行业范围的扩展上,更表现在产品数量的扩大上。就地域而言,中国近代工业先有零星工矿企业的出现,进而在东部沿海地区出现几个工业密度集中的城市,再由城市向其附近区域扩散,并逐渐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推展,本世纪三十年代,由于奋战的需要,这种推展呈现很强的势头。就行业而言,近代中国的“进口替代”首先从纺织业开始,逐渐向食品加工、化学、水泥、卷烟、火柴、机器制造等其他行业渗透。就产品数量而言,因为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某产品的有效需求量是固定的,当“进口替代”行业逐渐占有这些市场需求时,随着中国经济型式的转化,经济的内涵的增大,产品的有效需求量随之增长,于是便开始了对需求量增长部分的重新“替代”,中国地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较大差异,使“进口替代”的这一特征尤为显著。本文将“进口替代”不同步性的这三种情况概括为局部性向总体性的扩延。
第三,初级化向高级化的进展。所谓初级化向高级化的进展是指工业“进口替代”首先在技术含量低、投资小、投资周期短的行业(轻纺工业)获得较大发展,并逐渐向技术含量大的高级产业(重化工业)转移,近代中国工业的“进口替代”虽然没有完成这一转移,但其进展趋势是非常明显的。如前所述,当近代中国轻工产品的进口比重在大幅度下降的同时,为支持轻工产品“进口替代”的重化工业产品的进口却在不断地增加。尽管如此,近代中国以机械制造业为代表的重化工业已有些微发展,形成了上海和汉口两个机制业中心,从事船舶、纺织机、食品机、印刷机等机床和铁路车辆及农用机械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