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消费结构研究_大学生论文

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消费结构研究_大学生论文

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消费结构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育论文,消费结构论文,意识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调查还表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体育联系越来越紧密,并引伸到“终生体育”这一认识上,即73.4%的学生认为人的一生应该经常锻炼,有22.5%的学生同意这种看法,但自己做不到,有2.5 %的学生的认为只是在情绪不适时或在某种约定下才会去锻炼,只有1.6 %的人表示不接受这种观念。

2.2 大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结构

由于夜生活时间的延长,使得社会上更多的人群利用晚上进行锻炼。但大学生群体由于校园作息制度和学习压力的制约,无论男女学生在锻炼时间的选择上大多数都趋向于下午和早晨。女生则由于梳妆等女性的生活特征而选择下午锻炼者明显高于男生,男生由于多采用短时间(30min)的锻炼,选择早晨锻炼的明显高于女生(见表2)。

表2 大学生自锻炼的时间结构(%)

早晨中午 下午 晚上 课间

男40.90

9.70 42.00 6.30 1.10

女23.98

7.74 63.80 4.48

0

P * *

* *

同时,这一结果也表明大学生的自锻炼时间仍受校园学习、生活制度的内在约束,对其外部冲力——即与现今社会居民锻炼时间的“夜晚性”,虽有所振动,但其差异很大。

2.3 大学生体育活动的空间结构

在高校体育器材的建设中,由于多功能健身器材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已被广泛移植,并将其用来锻炼身体视为一种时尚。多功能健身器材设置于高校体育场馆、健身房,作为公共体育设施对学生开放,在客观上对大学生体育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由于有些场馆、健身房多采用“办班”性的开放,收费偏高,使较多的学生望而却步。

被调查的女生10.04%喜欢在“寝室里练习健身操”,13.30%喜欢在“寝室周围空地打羽毛球等”;男生7.02%、5.56%喜欢在“寝室里玩棋牌”、“棋牌室”玩,6.32%喜欢在“寝室周围空地打羽毛球等”,这些选择并不全是由于“自然空间有限”,练习的人群无法扩大,而是由于学校集体生活的特征,较多的大学生更喜欢在开阔的、不需花钱的运动场地展现自我、表现个性,男生较之于女生更多。虽然现今大学校园内健身、运动方式的空间有多种结构可供选择,但多数大学生仍喜欢传统的“运动场地”锻炼(见表3)。所以, 客观上高校必须注重场地内设施的进一步建设。

表3 大学生体育活动的空间结构(%)

多功能体育场馆 健身(健美)房 寝室

男 13.02

13.31 7.02

女 10.54

18.8010.04

P**

校园空地运动场地 棋牌室

男6.3254.675.66

13.3043.883.44

P * * * *

2.4 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状况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56.08%的学生每周参加育活动“3次以上,每次30min以上, 具有与自身体质和从事的体育项目相适应的中等负荷强度者”[1],其中男生体育人口占31.47%,女生占24.61%。 在锻炼频率和时间上男生多选择每周3次以上,每次时间以1小时左右为主,这与男性潜意识中好运动、好表现有关;女生在锻炼时间上则多以30min为主,这与女性潜意识中喜欢文静,不愿在公众场合多流汗等有关。偶尔参加锻炼的女生基数过大(见表4),在问卷中, 这部分女生大多数都选取“由于某种心理不适,乞求于体育来填补精神上的空虚”。这种认识显然不利于她们参与体育活动,要使她们参与体育活动,尚需进一步通过有力的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和体育的间接教育功能,培养并树立起健康、科学、全面的体育价值观,这将是今后大学生体育教育的一个首要任务。

表4 大学生体育活动频度、时间(%)

频度 每天1次 每周3~4次 偶尔锻炼 除体育课外

从不锻炼

男13.5456.33

30.13 0

女 8.5629.88

55.39 6.17

P* * * * * * *

时间 每次30min 每次1h左右 每次2h左右 时间不固定

男32.9843.52 10.96 12.54

女53.7821.86 8.97 15.39

P * * * *

2.5 体育消费意识

经济收入制约着人们的消费水平。大学生的经济收入,从广义上应理解为学生家庭按月供给的汇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的物质生活进入小康水平者逐年递增,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校园体育活动具有指令型机制的特点,大学生将体育完全作为学校的公益事业来看待,“学校花钱,我锻炼”这种观念长期存在于学生们的头脑里。随着市场经济对高校校园健身观念的撞击,传统的校园体育管理活动方法和单一的无经济性体育活动方式,已被多元体育活动中的有偿性或“俱乐部”形式逐渐相替代。但调查表明,这一存在于我国高校层面上的具有经济性的体育事物,在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意识上尚有较大差距。即14.25 %的大学生“愿意个人花钱于兴趣健身项目的学习”,51.26 %的大学生受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认为“校园余暇健身活动应该完全是公益性的由学校投资和组织”,20.06%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应提供无偿服务”,14.43%的大学生认为“应该由个人和学校共同投资”。“个人花钱于兴趣健身项目的学习”这体育消费观念,如同“花钱买健身”的大众体育那样,仍然步履维艰。当然,与大众体育不同的是,制约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的因素主要来源于我们的经济收入(见表5)。

表5 大学生的收入与学期体育消费比率(%)

家庭每月寄钱 150元以下151~260元261~350元

男17.5538.06 30.50

女11.8035.96 29.46

P * *

一学期体育

15元以下 16~30元 31~50元

消费约

男62.4030.05 7.55

女74.9623.00 2.04

P * * * *

* *

家庭每月寄钱351~450元451~600元 600元以上

男7.34 4.482.07

14.11 8.67 0

P * *

*

一学期体育 51~100元 101元以上

消费约

男 0

0

女 0

0

P

大学生在回答参加一项或多项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时,每学期能够消费15元以下的男生为62.40%,女生为74.96%;能够消费16~30元之间的男生为30.05%,女生为23.00%;只有7.55%的男生、2.04%的女生能够消费31~50元。总之,从表5可以看出,学期体育消费在15 元~30元是各种收入学生都较能接受的范围。

2.6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

体育消费结构,是一定体育意识和消费层面的具体反映。人们的体育消费结构可划分为直接性和间接性两部分。直接性体育消费结构的主要特征为经济上的投入。本课题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当中有58.62 %的人表现出了直接性的体育消费。其中以“买运动服装鞋袜”为最多,由于男生较之于女生喜欢选择力度大,技术性、对抗性强的锻炼形式,故而在此项消费上经济投入为55.00%对28.14%,男女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又由于女生偏重于内心情感的体验,选择韵律感,美感较强的形式等特征,在“参加健身健美辅导班、买体育明星画像”方面的经济投入,表现了较之于男生更大的兴趣,见表6。

调查还表明,一是,虽然在我国目前经济还很不发达,但有61.4%的大学生自视在经济收入方面受外部冲力的影响较小,月经济来源和数额较为固定。二是,当大学生,学期收入为1500元以下时,学生在体育消费中用于服装鞋袜的支出所占的比率较大。反之,当收入达到1500元以上时,体育消费中用来购买服装鞋袜的支出所占的比率亦下降,整个体育消费结构呈多层状。

表6 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1经济投入)(%)

买运动服 去多功

参加健身买体育买体育 无此项

装鞋袜

能场馆 健美辅导班 明星画像书刊开支

男 55.00

18.93 11.00

6.25 3.705.12

女 28.14

17.23 31.40 16.00

0 7.23

P* *

* ** **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当中,有41.38%的人具有间接性的体育消费。间接性体育消费结构的主要特征为情感上的投入,如有兴趣地通过某些媒介或实地来收视、观赏体育运动的人、事和物。通过表7, 我们看到,在这个结构态中,出现较大层次状的是“观赏班级性比赛”,女生在这里情感投入的消费热情远远高于男生。这与女性在认知类型上的“场域依赖性”[2]有着较大的联系。

表7 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2情感投入)(%)

电视 广播 报刊 书刊观赏班级性比赛

男 27.2131.59 28.00 5.34 7.86

女 26.3623.86 25.71 4.6619.41

P * ** *

3 思考与建议

3.1 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体系是全面的, 但往往容易停留在认识上而缺乏实践性,如对“终生体育”观念,有22.5%的大学生同意这种看法,但自己做不到。这一较大的群体,一方面表现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较之体育消费行为有超前性;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潜在体育人口”即偶尔参加锻炼者,男生占30.13%,女生占55.39%,基数过大。建议,在科学地总结开展高校体育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组织高校体育的有关措施、制度和条件的改善,来启迪其体育意识的内在动力,切实保障和促动他们投身到大学生实质性体育人口的队伍中来。

3.2 大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空间结构上较以前有改善,时间结构优于空间结构,即下午和早晨两个峰位。较之改革初期独领风骚的单一的运动场地——现代的大学生在今日较多的体育空间的取向上,应更具有丰富性和时代性,然而,调查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空间仍多指向“运动场地”的单一性。这与现今高校体育倡导的“健身方式的多元化”和与大学生展现时代、求同新潮相悖,显示出了浓郁的传统性和实惠性。建议,在扶持和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空间结构的同时,应加大对现有运动场地的功能建设,使其更好地为大多数学生服务。

3.3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和能力将随其家庭收入的增加会逐步得以提高。但是,体育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享受资料,只有大学生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较容易得到满足后,才愿意而且有能力花钱享用体育,并逐步建立体育是必要的消费的价值观。然而,“目前大多数家庭的消费开支95%仍用于吃穿用等基本物质生活上”[3], 这一作用于体育消费需求的底蕴因素,便是大学生体育消费隐在的、深层的制约力。因而,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大学生在体育消费中经济投入的流向将会很明朗——即以传统性、实用性为主。虽然在我国目前生产力还很不发达,但大学生群体在经济收入方面受外部冲击力的影响较小,既便是校内那些名为“经营性”的多功能场馆、健身房、辅导班、俱乐部等等,在利用市场手段考虑价格因素的同时,应时常与公益性服务相结合,这样的自发性的多种形式、多层次的体育消费结构才有可能展开和形成。

课题项目:安徽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标签:;  ;  ;  

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消费结构研究_大学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