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主要模块,其环节作用十分明显,若配电线路出现突发用电事故或运行性故障会对以电力为主要能源应用形式的规模用电群体带来较大影响。本文就35kV及110kV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在基础上提出了35kV及110kV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的创新策略,将为配电线路的平稳、安全运营提供参考。
关键词:35kV;110kV;运维管理;模式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一步加快,对电力需求的缺口也逐步加大,电网的安全运行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因素。其电力设备高效、规范的运营和维护是确保国家电力安全和经济建设能够顺利实现的重要前提[1]。同时,也是缓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和电力供应总量之间的矛盾的重要手段。随着国家能源改革战略的实施,35kV及110kV输电线路结构日益成熟,系统庞大。其运营和维护重要性越发的凸显。输电线路能否安全运行是终端用电客户的经济建设行为能否顺利开展的前提。如何做好35kV及110kV输电线路的运维管理,确保35kV及110kV输电线路安全生产的实现,是摆在每个电力企业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大问题[2]。立足岗位实践,从服务长庆油田自身的发展的角度而言,保电就是保油,需在35Kv及110Kv输电线路运行管理中通过精益化的管理、设备、人员管理,实现以电网运维促产能提升,这将为实现长庆二次发展的夯实坚定的前行基础。
1. 35kV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
1.1 明确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岗位职能
在35KV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的建设中,运维管理部门应根据线路的运行实际,展开人力管理的再分配,并明确各运维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以某地区的35KV输电管理运维体系的建设为例。该体系中共设置有线路运维管理负责人两名,其主要的工作内容为对35KV输电线路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输电线路的实际运维工作主要是有值班管理人员来完成[3]。这一管理模式是在智能电网的调控下实现智能管理和人工值班相结合的模式。并在这一模式中,通跟进培训,以提升管理体系内的标准化作业水平。
1.2 开展输电线路重大影响事件管控
35KV输电线路的输电过程中,容易受到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降低了输电能力和输电质量。其中,北方所运行的35KV容易受到气温低的影响而造成输电线路的覆冰影响。南方所运行的35KV容易受到雷雨多影响而面临输电线路的雷电危害。对于输电线路的管理而言,应根据线路运维当地的环境条件、气候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充分利用信息数据分析技术,制定出合理的管控方案,避免出现严重的输电事故。如在雷电较为严重的地区,可设置专门的避雷设备,提高输电线路的输电水平。
2. 110kV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
2.1 强化岗位专业操作
当前,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110kV输电线路以成为建设中的主要环节。对于部分具有建设实力和建设资源的输电管控平台,可以搭建属于自身输电线路运行特性特征的程序化操作系统。当前的输电线路平台建设多采用后台机+模块化的管理模式,能够较为精准地获取线路的运行状况[4]。同时,在110kV输电线路的运维管理中,应通过对专业运维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来提升区域输电线路的运维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建设保护监控体系
在智能化110kV输电线路运维管理中,应建立起系统的保护监护系统,以提高线路的输电能力。在这一系统的搭建过程中,部分输电管控机构采用光纤网的方式来搭建。线路运维人员可以通过对光纤数据的分析来完成对事故信号的判断。并依据具体的信号对事故的重要程度进行分级标识,从而为线路运维人员提供决策上的参考。值得关注的是,在现场运维的过程中,若输电线路的检修易受信号感染,应适当地在监控系统中加装信号屏蔽装置[5]。
3. 35kV及110kV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的创新策略
3.1加大岗位培训,以实现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安全第一的理念
实施输电线路新设备、新技术运行前的岗位培训,以应对配电设备更新后的运维管理的事故的易发期。电力企业的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员工岗位能力的抽检和相关培训,提高员工岗位操作流程的规范化并提升岗位操作的熟练程度。在配电班组内开展岗位流动制度,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以应对在35kV及110kV输电线路运维过程中突发状态下的顶岗操作。
3.2.夯实预警机制,以实现输电线路运维管理预防为主的理念
在输电线路岗位安全规范的有效操作中,要重视企业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提升。在输电线路运行区域内要设置安全督查岗位,并以信息化为手段,对输电线路的各运营线路、变电设备和员工操作流程进行有效监管。建立起基层的安全生产的预警中心建设,对危险发生后的统一调度,实施岗位责任权利。加大输电线路安全生产事故的多层面预演,从对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理层面,去提升岗位安全的认知度和预防能力。
3.3落实监管主体,以实现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综合治理的理念
明确区域输电线路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由配电运营和管理企业建立起相关的岗位管理、操作规范、设备维护等围绕安全生产所展开的各项制度[6]。同时,配电企业的运维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考核和实施方案,以规范员工作业行为,对设备维护、员工操作、制度监督等内容要做好相应的行为记录,以应对后续主管部门的安全责任追究。
综上所述,在35kV及110kV输电线路的运维管理中,与此同时,可有通过在岗位技能培训、预警机制建立、监管主体确立等方面的有效应对和强化实施,为35kV及110kV输电线路的运维管理安全生产提供保障,促进35kV及110kV输电线路的运维管理的连续、高效作业,以实现我国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建设,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生产生活。
参考文献:
[1]韩 玮. 分析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方法[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3).
[2]韦爱平. 对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的研究[J]. 科技与企业,2014,(9).
[3]孟庆筑. 对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的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8).
[4]杨亚楠,王志杰. 35kV输电线路运维要点分析[J]. 中国电子商务,2014,(3).
[5]丁敏. 35kV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分析[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16):125.
论文作者:李玉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线路论文; 岗位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设备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能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