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东风创新扎实工作--西安着力塑造优秀旅游城市整体形象--西安市建设优秀旅游城市成果综述_旅游城市论文

利用东风创新扎实工作--西安着力塑造优秀旅游城市整体形象--西安市建设优秀旅游城市成果综述_旅游城市论文

乘创建东风 做扎实工作——西安着力塑造优秀旅游城市整体形象——西安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果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安市论文,优秀旅游城市论文,东风论文,西安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旅游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像一股强劲的东风吹拂着古城西安。两年多来,西安市政府领导和各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旅游局的总体部署和西安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八大工程”的要求,以首批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认真扎实做好“创建”各项工作,着力塑造西安旅游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的整体形象。

一、市委、市政府主导,各部门积极配合,认真组织和实施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

西安是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西安市委、市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早在1996年,市委、市政府召开的西安市旅游工作会议上,就确定了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作出了《加快西安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制定了《西安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远景规划》。并按照国家旅游局的安排部署,拟定了《西安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副市长为领导的“创建”指导委员会和“创建”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同时多次召开会议,落实“创建”实施方案,确定各部门各单位的目标任务,市长冯煦初与各责任单位签订了目标任务书。

西安市委、市政府把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活动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八大工程”工作融为一体,由市委、市政府主导,发动城市各有关部门、单位和市民广泛参与“创建”活动,并通过具体的、便于群众参与和能直接体验的项目,如:城市“容貌工程”、窗口服务行业的“形象工程”、旅游休闲的“假日工程”等等,使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活动内容更丰富,目标更明确。

西安市努力扩大“创建”宣传,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西安电视台播发了市长“创建”专题讲话;《西安日报》开辟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大家谈》栏目,每期发表3-4篇文章,先后办了15期;其它新闻单位都加大了“创建”宣传力度,引导全市人民关心、参与“创建”工作。

西安市还注重抓“创建”任务的落实和检查工作。市“创建”办先后编发“创建简报”80多期,通报各部门“创建”工作情况。今年,按照“创建”检查评分标准,拟定检查工作安排。对主要区县和部门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初审。对存在的差距和薄弱环节,及时向市政府汇报,召开旅游协调委员会和“创建”指导委员会会议逐项研究并予以解决。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活动和搞好检查验收工作,西安市提出了“明确重点工作,狠抓薄弱环节,确保我市首批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工作思路。为此,西安市又成立了“创建”督导检查组,拟定了督导检查工作日程表,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旅游局局长带队,对各部门的责任、达到的目标进行检查验收。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搞好工作,力保西安市各检查项目全面达标。

二、以城市“容貌工程”为重点,狠抓城市绿化、美化,不断改善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

自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活动以来,西安市在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挤出资金狠抓能体现西安古都特色和现代化风格的“容貌工程”,仅1997年西安市用于“容貌工程”的投资就有1.36亿元。13.7公里的古城墙修复建设和环城公园全面整治取得重大进展,成为国内外瞩目的集文物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市区新栽树木10万余株,植草皮近100万平方米,已建成和新建城市绿地广场9个,使西安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6.8%。西安市还通过加强市容卫生的综合治理、落实“四自一包”责任制等措施,提高了卫生保洁质量。西安市还实施了夜晚“点亮工程”,使西安古城墙、钟楼和主要大街在夜间变得五彩斑斓、绚丽耀眼,成为西安美丽的夜景。西安市加强环保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治理污染,今年5月份起,每周向社会公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情况,以引起市民关心和共同搞好环保工作。从目前公布的情况看,西安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指数已达到优或良,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

三、城市旅游交通能源发展迅速

近几年,西安市相继开通了至临潼、铜川、宝鸡的高速公路,加强了西安作为西部中心旅游城市的辐射作用。西安至郊县各旅游风景区高等级公路的开工建设,二环的贯通,三桥新街、北大街的拓宽改造及市区42条街道的整修,极大地缓解了城市交通拥挤状况。西安有铁路客运车站6个,西安铁路分局管内目前开通有西安至华山、郑州等旅游列车,今年8月还推出“长安明珠号”香港游特快专列。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开通有国内航线80多条,国际航线6条和国际包机航线2条。与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和旅游风景区实现了直航,十分便捷。西安市有82条公交线路、15条中巴线路和旅游观光巴士,线路总里程1286.6公里,有出租车1万多辆,以及上千辆通往郊县各旅游景点的线路客运班车,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交通的便利。

四、旅游市场整顿治理取得显著成果。

几年来,西安市旅游局在市公安、工商、交通、技术监督局等部门积极配合下,联合行动,综合执法,对旅游市场进行了不间断地综合整治。

(一)坚决查处,打击在旅游业务中私自收佣金索要小费等不良现象,规范旅游购物、就餐秩序和旅行社、商店、餐馆的经营行为。从正面教育入手,在旅行社司导人员中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提高他们自觉抵制收小费和回扣的歪风,同时通过调查研究,根据国际国内旅游行业普遍存在的回扣问题,率先在旅游购物中制定了解决这顽症的有效办法,取得明显成果。对全市旅游涉外商店进行全面检查、复审,要求做到所售商品明码标价、中外文标识、一货一签,不出售假冒伪劣商品。商店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资格之后,方可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所有一线工作人员全面实行佩卡上岗服务制度。严厉查处个别商店向游客出售假冒商品的行为,并实施向游客公开承诺服务制,公布旅游投诉电话和受理投诉机关。目前大多数商店做到店堂卫生良好,商品标识明晰,无假冒伪劣商品,服务人员统一着装,佩带胸卡,服务规范并公布了服务承诺制。初步树立起西安旅游购物市场的良好形象。

(二)通过解决宾馆、饭店门前和景区(点)的秩序混乱、围追游客、强行兜售屡禁不止的问题,改善全市旅游环境。市旅游局和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旅游安全管理的通告》,成立了旅游治安整顿领导小组,抽调警力对饭店门前、景点周围围追游客,强行兜售的不法份子进行了清理,并由各驻地派出所和旅游景点单位签定了治安责任书,实行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

(三)清理整顿人造景点,规范景区(点)管理。市旅游局会同临潼区政府取缔9个粗制滥造、内容伪劣、和靠高额回扣强拉游客的人造景点,对拟留的8个人造景点,由市旅游局牵头,组织市区有关部门、专家学者,逐个进行了考察评估,提出了整改的意见,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为了防止今后再出现乱建滥造人造景点的问题,市政府领导明确提出要求,今年新建的旅游景点必须按规划执行,实行联审制度。

五、开展了“一日游”专项整治,“一日游”经营秩序明显好转。

从1996年开始,市旅游局按照市委有关整顿“一日游”的通知和市长办公会会议精神,会同市交通局、对全市“一日游”车辆全部停运整顿,重新进行审核。合格的由市交通局颁发《营运证》、市旅游局颁发《资格证》,不符合条件的取消经营资源。

为了创建一条高质量的文明旅游线路,市旅游局又成立了政府主导型事业单位“西安市散客旅游服务中心”。以高起点,高要求,对全市的“一日游”车辆实行统一服务规范、统一车辆标准、统一参观线路、统一收费标准运营,驾驶员、导游员统一服装,持证佩卡上岗。以全新的面貌和优质的服务赢得游客广泛赞誉,收到游客的表扬信等300件(条),而且无一例投诉,为西安“一日游”重新塑造起良好的形象。

六、突出行业“形象工程”建设,并以此树立西安旅游城市的整体形象。市旅游局在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中推出一批文明示范窗口,在全行业中开展了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主题的“讲文明、树新风”竞赛活动,深化职业道德教育,努力做到便民、爱民、为民。旅游行业普遍推行了规范化服务和IS09000质量保证体系,向游客公开服务标准和服务承诺制度。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华清池、西安国旅、西安青年旅行社等一批单位获文明示范单位称号。今年又以临潼旅游风景区和一日游旅游线路为重点,继续加大整治旅游环境的力度,努力创建一个文明旅游示范区、一条文明旅游示范线路、三条文明旅游示范街、五个文明示范旅行社和十个文明旅游示范点,推动全市旅游行业“形象工程”再上新台阶,以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优良秩序,让中外游客满意。

七、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丰富多彩,客源市场不断扩大。西安市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宣传西安旅游资源,增强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旅游的意识,是促进西安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市旅游局适时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旅游宣传咨询活动,组织旅行社、旅游景点在市中心设立宣传画板30多块;张挂过街横幅和彩球标语、口号40多条。市旅游局还精心组织了“百万市民看西安”、“西安旅游十大景”评选等活动,全市有8万多人投了评选票。新十大景已通过国际互联网络向海内外广泛宣传介绍。今年又推出“西安旅游十大景”特种纪念门票,进一步扩大宣传。

西安市依托自身的旅游资源,设计推出多种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以招徕海内外游客。西安北城门的境外游客“入城仪式”,西安钟鼓楼“晨钟暮鼓”,“丝绸之路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等项目已成为常设的固定旅游产品。西安市每年还要举办古文化旅游节和一些临时性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组织开展一系列突出古都旅游特色,展示西安旅游风貌、创意新颖的旅游项目,如西安旅游形象大巡展、旅游美食节、特色旅游纪念品大展卖。旅游景区、景点也分别组织特色文艺旅游表演,华清池的仿唐“贵妃伴驾游”每天吸引大批游人参加。

为开拓国际旅游客源市场,市旅游局领导带队,组成强大的宣传促销队伍赴美、日、西欧等国和香港特区、台湾地区。今年又利用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之际与北京、上海、桂林、香港等地游部门协作,通过驻外机构和宣传媒体宣传西安,提高西安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海外旅游者。

八、旅游设施不断完善,能满足海内外旅游者的需求。

西安市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各类旅游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目前有旅游涉外饭店36家,客房9976间,床位18938张。其中星级饭店29家,五星级4家、四星级5家、三星级12家、二星级5家、一星级3家,有旅游涉外定点餐馆20家、涉外商店26家,旅游景点200多处,各类从事旅游业务的单位400多家,直接从事旅游接待服务人员3万多人。能提供内容丰富、文明健康的旅游文化娱乐活动。

九、旅游法规建设不断完善。旅游立法是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中的重要工作,几年来,西安市在借鉴兄弟省、市旅游法规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搞好西安旅游立法和行业规章制度的建设,先后制定了《西安旅游业管理条例(暂行)》、《西安市旅游景区点管理办法》、《西安一日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文件,使西安旅游业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

十、不断健全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机构,及时查处旅游投诉,维护旅游经营者和游客的合法权益。市旅游局设立了旅游稽查处,充实了人力,配备了旅游投诉电话。今年又组建西安市旅游质量监理所。主要旅游景区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也都设立了相应的旅游质监机构或配备了专职人员。旅游经营服务单位按照行业管理的要求,向游客公布了投诉电话和投诉受理机关。旅游稽查和质监部门常年坚持进行检查,纠正违规违章经营,及时处理游客投诉。

十一、健全旅游业安全保障机制,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市旅游、公安、工商、卫生等行政管理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旅游安全管理的《通告》。各旅游景区(点)、涉外定点饭店、宾馆都与公安部门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旅游景区设立了公安值勤站(点);在游览区可能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地方设置了警示牌、围栏;旅游经营单位落实了治安保卫机构、人员和措施;旅行社为中外游客均办理了旅游意外事故和人身伤害保险等。

十二、城市的现代旅游功能进一步加强。

西安市旅游局在机场、火车站及游客集散地建立了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咨询服务点,为游客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各旅游景区(点)和旅游服务单位、市区通往旅游景区(点)的道路旁,以及市区主要地段设立了中英文对照的旅游指示说明牌和规范准确、醒目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西安日报、晚报、电台、电视台设有固定的旅游专题节目或专栏,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旅游信息服务。同时,游客可在旅行社办公场所和门市部内方便的取得旅游资料。

两年多来的创建工作,推动西安旅游业迈上了新的台阶,城市的旅游环境明显改善,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服务质量有了新的提高,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创汇连年增长,1997年接待海外旅游者4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9%;旅游创汇2.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7%;旅游业总收入67亿元人民币,占西安市国内生产总值(GDP)13.37%。今年,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进入关键的“冲刺阶段”,西安市从市委书记、市长到普通市民,从旅游行业到各相关行业,从市区到郊县,都决心以全面达标的优异成绩首批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标签:;  ;  ;  ;  ;  

利用东风创新扎实工作--西安着力塑造优秀旅游城市整体形象--西安市建设优秀旅游城市成果综述_旅游城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