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关心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概念_可持续发展论文

普遍关心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概念_可持续发展论文

人的普遍关怀: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核心理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198(2000)02—0009—06

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曾指出,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将成为历史的必然。然而,在20世纪,当高歌凯进的工业社会带着满目疮痍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物质文明空前繁荣的时候,文明却用它的“双刃剑”为人类挖掘着坟墓,使得人们难以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甚至带来了人的本性的根深蒂固的异化。与这种异化相伴随,人类发出了“还我本性”的呼唤。在世纪末的时刻,提出了具有根本性意义的导引社会和人类进步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其实质意蕴就是对人的普遍关怀。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深入探究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底蕴,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人的普遍关怀的新理念。

一、人的失落:传统发展观的根本缺陷

传统发展观是指把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基本含义和主要目标的发展理念。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六方面。

1.一元主义价值取向

这一价值取向仅把某一固定不变的认识或思想体系视为真理。商品经济的效用价值论及依交易价格决定价值和把经济产值增长当作社会发展的惟一目标,均体现了工业文明价值体系的一元主义取向。

2.中心主义价值取向

随着征服自然及一切异己能力的提高,人类逐渐忘记了自己作为自然进化产物的本质,把自我存在视为至高无上,将人类自我存在的一切目的绝对化,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并在“人类中心主义”基础上,“合乎逻辑”地推演出“地球文明中心主义”。

3.理性主义价值取向

它把以人类为中心建立起来的数理及经济、技术手段作为把握世间万物价值的尺度,而把无法计算的其他一切均作为忽略不计的东西予以舍弃。

4.技术主义价值取向

技术体系所带来的便利和力量,使技术超过了为人服务的目的,成为“支配”人的怪物,人们习惯于把“技术准则”当作价值取舍的标准。

5.消费主义价值取向

它不是根据人的存在发展的基本需要,而是从获取商业利润的角度出发,人为制造出的一种“需求”。它使人们的消费心理欲求超前于实际的资源条件、生产力水平、经济能力和社会发展水平,“生产就是为了消费”,而消费并未带来人类素质的提高。

6.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价值取向

功利主义的观念,就是主张在考虑行动后果时,所考虑的是行动可预期的直接后果,而不是那些涉及后代人的难以预期的、未来的后果。实用主义观念把满足自己的需要视为最高的道德价值,以此作为技术应用的惟一尺度去引导人类活动。

以上几种价值取向构成传统工业文明价值观的核心,是造成当代发展危机的主要原因。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进一步思考,传统发展观的根本缺陷就在于发展目标设定上的人的失落。

二、人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旨归

长期以来,人的发展过程一直被看成是人对自然的征服过程,自然越是被人所利用,表明人的发展程度越高,这也正是传统发展观所暗含的一个假设。这种看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不是对人的发展的完整理解,它只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只能是人的发展的一个过程。人作为一种来自自然又超越自然的存在,其生存和存在方式确是在于否定自然,在于摆脱自然对人的束缚,用自己的双手从自然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一切。在这个意义上,的确是人越征服自然,人的发展程度就越高。但是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并不是要制造人与自然的对立,而应是为了在更深的层次上、更广的范围内与自然建立起统一和谐的关系。从价值学视角进一步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价值旨归,在于人的发展。

就价值关系来说,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解决,表现为自然对人的价值关系的形成及其实现。所谓价值关系,是指客体世界的性质对主体需要和目的的肯定或否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首先,人是价值关系的绝对主体。在任何关系中,只有以人为其中一项时,这种关系才有可能成为价值关系;换言之,价值关系始终是人与物之间的一种关系,物与物之间则根本不存在这种从主观立场出发、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评价他物的关系,因而不能构成价值关系,而只能是一种纯粹自然的或本能的关系。在此意义上,马克思把任何价值关系都看作是为“我”的。他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说来,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 ”(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4.)质而言之,价值关系始终是一种超自然的人本关系。其次,价值关系既然是一种人本关系,那么在宇宙中,人本身便成为价值的绝对尺度,于是,不仅宇宙万物只是相对于人才有了价值的属性,而且其价值的程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由人的主观目的和需要来衡量的。

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首先使自然界人化。自然界的人化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然对象化过程。以一种物质的力量作用于自然界,改造自然界,这一过程就是人类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占有自然界的过程,其结果则产生了获得人的本质的自然界。这种获得了人的主观性、人的本质的自然界,就是所谓的“人化自然”,从外延上来说,就是纳入人类社会活动、纳入人的文化或文明之中的自然界,这种自然当然包括人自身的自然。它充分表明了人的主观性的超越性本质。于是,自然界本身则成为表现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对象。只是通过实践改造对象世界、改造自然界,才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的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实践不仅是自然界人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而且同时也是人的自然化过程。如果说自然界的人化是使自然进入人类社会,进入人类的文化和文明之中,使自然显现出人的本质力量,那么,人的自然化则是在社会活动和人类文化中用各种各样的自然本质、自然力量丰富和充实人类自身的创造活动,使大自然无限丰富的形式、力量和属性成为人类自身的主体能力,集自然于一身。

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是人类实践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两个过程,它们在实践中的统一就是社会历史。在马克思看来,现代社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出来的盲目性和反自然性,主要体现在对待外部自然界和人自身的自然上。就前一方面而言,人们对自然的无限制的开发,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就后一方面而言,“肮脏,人的这种腐化堕落,文明的阴沟(就这个词的本意而言),成了工人的生活要素。完全违反自然的荒芜,日益腐败的自然界,成了他的生活要求。”(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3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但同时却又是对人的活劳动的巨大浪费,值得提出的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如环境污染、机器对人的奴役等,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背离关系是一种真正的异化,它阻碍了人与自然之间正常的相互作用。然而,人与自然之间的任何异化,本质上都反映了某种异化了的社会关系,即人与人(社会)之间的异化。正是由于人与社会的极端分裂、个人与社会在利益上的对立,一方面使得社会成为一种抽象的异化力量,另一方面使个人常常成为一种盲目的破坏力量。现代社会竞争的无政府状态必然会造成人在自然面前索取和占有的无政府状态,从而造成对自然的损害。因此,人与自然异化的解决关键,在于人与人(社会)的异化的解决,即人与社会冲突的解决,这就是马克思曾经设想过的“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指出,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人和自然的关系才能统一起来,“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26—927.)这就是说,在共产主义的条件下,人们不仅会合理地调节人际关系,而且会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的关系,使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系统能够协调进行,因为那时的劳动在彻底摆脱了异化状态之后,将成为人的自由和自觉的活动。这就是说,生态问题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自然问题,而是一个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发展问题,必须将这一问题放在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总体的历史进程中来考虑。而作为共产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则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光明的前景。

三、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

人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及其现实满足程度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人类追求发展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正是由于人类的客观性需要,才产生了为满足需要而进行的各种生产。人类需要的多样性、丰富性,促使经济社会综合全面的发展。人类需要的无限递增和不断再生性,导致了人类对社会发展的永恒追求。建立以人为本的综合发展观正是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的。

2.人是社会生产力的首要因素。

在社会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固然十分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人的因素。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就是人的现代化素质的提高,其中既包括劳动者体力的增强,也包括智力的提高;既要重视人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也不能忽视思想和道德水平的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高低,成为当今社会能否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原则。

人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且也是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目标。社会发展史,说到底,不过是个人本质力量发展的历史,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则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如果社会生产力是判定一个社会发展水平高低的历史尺度,那么人本身的发展则是判定一个社会发展健康的价值尺度。因此,把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的进步和全面发展联系起来,已成为确定发展目标的关键。

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要求我们对当代人有责任和义务,而且还要给后代人留有足够的生存选择自由。同时可持续发展理念昭示我们,不仅要考虑当代人或现实人的生存问题,更要考虑现实人的发展问题。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人的基本生存问题的普遍解决,也就是说,基于“经济人”层次仅仅是对人的关怀的基础;工业文明时代,科学技术的突进所带来的丰富产品,使得人逐步实现了作为社会人的需求。也就是说,社会人需求的满足,是人所实现的对自身普遍关怀的理性升华。随着文明及人类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之为人更加成为一个复杂的现实和复杂的客体。这既包括人的是非、美丑、善恶判断标准的多元化、复杂化、系统化,也包括人的发展的现实性与未来性、自然性与社会性,同时还包括人与工具、客体间的关系处理。

总之,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最终实现对人的系统、全面、整体关怀的终极目标。根据这个终极目标,社会在对人的普遍关怀方面,要“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由于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现实中人的存在的多样性,在对具有复杂本性的人的普遍关怀中,其基本策略导向应以关于复杂系统管理的现代理论为基础,从而使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对人的关怀方面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

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在其《新发展观》一书中,阐明了以人为中心的新发展观。他着眼于人,从人出发,又以人为发展目标,深刻地分析了人与工具、人与市场的关系。关于人与工具的关系,佩鲁写道:“工具作为由人制造的生产手段,其意义既可被人接受,也可被人反对,在一定的报酬水平上,它既会促进也会阻碍人们的积极性”(注:佩鲁.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23.)。 人是活的,工具是死的,人既是工具的制造者,又是工具的操作者。工具有两重性,具有正负效应,然而它的意义却取决于操作、使用工具的人。关于人与市场的关系,他写道:“市场是为人而设的,而不是相反;工业属于世界,而不是世界属于工业;如果资源的分配和劳动的产品要有一个合法的基础的话,即使是在经济学方面,它也应依据以人为中心的战略。”(注:佩鲁.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92.)这就是说,发展要以人为中心,不能以市场为中心,不能以市场机制取代行为者的活动决策。这应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

佩鲁之所以如此强调研究发展要从人出发,以人为中心,这是因为在他看来,“社会生活体现了行为者的活动与行为者合作的一种结合,行为者彼此给对方提供了一系列变化的客观经济条件。”(注:佩鲁.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21.)社会生活是以人为主体的,发展必须从人出发。遗憾的是,人的因素在市场研究中被忽视了。发展是为了什么?这是研究发展问题首先应弄清楚的。佩鲁敏锐地提出这个问题,并做了明确回答:发展是为了人,为了一切人和完整人的发展。他确定以人为发展的目标,这是研究视角的重大转变,发展观念上的重大进步。佩鲁认为,只有确立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才能对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作出科学的评价。以人为中心的新发展观开拓了发展研究的新方向。

人的发展的价值目标虽然是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但在有利于自身的同时,还应当有利于社会和其他社会成员。人的发展不是以压制其他人、剥夺其他人为前提的恃强凌弱,更不是弱肉强食。可见,人的发展既要强调个人的发展,也要强调整体的人的发展。因此,必须树立如下一些价值观念:

其一,社会平等,指每个社会成员都同样具有发展自身的机会,有权利获得生存基本需求的满足及接受教育、得到培训和从事工作的机会。

其二,区域和国家的平等,指在社会发展中,不应以牺牲别国利益、其他地区的利益作为自己发展的条件。

其三,既要关心当代人的发展问题,也要关心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不应以损害下代人和下几代人的发展作为当代人发展的前提,不能因能源、土地的过度消耗以及环境的破坏而剥夺后代人的发展权利。

四、以人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蕴含着人文价值的重塑

首先,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文化力的生长,把提高人的现代化素质作为可持续发展题中应有之义,并放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地位。依托现代科技,加大文化投入,提高经济效益是现代经济竞争的一大趋势。现代市场经济竞争实质是科技文化的竞争。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价值观念瞬息万变的今天,文化力已经成为现代市场发展的根本资源和基础动力。若不注重市场经济中文化力的增长,市场经济就不会有真正的发展,更不会有持久的后劲。在文化基础尚还薄弱、国民文化素质尚不发达的我国现实国情条件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尤其需要高度重视其发展过程中的文化投入和文化生长,否则,急功近利,重利轻文,各种低层市场经济的自发冲击,必然造成相当程度的文化失落现象,甚至导致民族文化素质的衰退。显然,这与可持续发展的性质和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加大我国市场经济过程中的文化投入,关键在于加强教育,发展科技,包括高度重视社会科学事业,提高全民族现代化文化素质。

其次,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人文价值的追求,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终价值取向。这就要求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在人们从事的一切商品经济活动中,都必须灌注人文社会价值,用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全面进步,作为根本价值尺度来支配、规范经济活动。具体来说,各种利益实体从事各种经济活动,在遵循价值规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兼顾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人的权益,绝不能为追逐最大利润损害社会效益和人的价值。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包括党和国家机构以及文化、教育、科学等非生产性社会系统,更不能把追求经济利益当成发展动力和最高目标,而应以追求人文社会价值作为最高目标,为提高国民素质、保障社会公平、稳定社会秩序、净化社会环境提供积极的服务。

总之,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向社会现代化,不仅意味着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而且内涵着对社会文明的重铸;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凭物质利益动机来启动,而且需要有高尚的精神动力来推动。这就是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

〔收稿日期〕1999—12—03

标签:;  ;  ;  ;  ;  

普遍关心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概念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