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对胆囊结石的疗效对比论文_张平,高雨芹

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对胆囊结石的疗效对比论文_张平,高雨芹

张平 高雨芹

(黄河中心医院普外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胆囊结石的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86例胆囊结石手术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43例(应用LC)及对照组43例(应用MC),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明显低于对照组13.95%(P<0.05)。结论:采用LC治疗胆囊结石不仅创伤小、恢复快,而且安全性好。

【关键词】胆囊结石;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2-0216-02

据报道[1],我国胆结石检出率达6.6%,其中80%左右为胆囊结石,若患者得不到有效、及时的治疗,可诱发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及梗阻性胆管炎等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胆囊结石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保守疗法及手术疗法,保守疗法治标不治本,且复发率高,因此,绝大多数患者都采用手术疗法。本研究选取我院86例胆囊结石患者,对比MC及LC的疗效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86例胆囊结石手术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3例。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2];无腹腔镜禁忌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既往具有肝胆、胃及十二指肠手术史者;合并严重肾、肝、心、脑疾病者。实验组,男19例,女24例;年龄29~71岁,平均(52.36±5.63)岁;其中,多发结石9例,单发结石34例;病程1~39个月,平均(12.16±3.46)个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照组,男17例,女26例;年龄28-73岁,平均(53.05±5.85)岁;其中,多发结石8例,单发结石35例;病程2~36个月,平均(12.54±3.67)个月。两组病程、结石数量、年龄及性别等一般性资料比较,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施以MC,具体如下。术前进行超声检查,定位胆囊体表位置,并进行标记。静吸复合麻醉后,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参照胆囊体表标记在患者右上腹直肌或者右肋缘作长约3.5~6.5cm的切口,暴露术野。应用大弯钳夹住患者胆囊底颈部,并向右下方轻提,以暴露胆囊三角区;常规分离胆囊动脉及胆囊管,并用7号丝线进行结扎及悬提(暂不切断)。应用电刀按照由胆囊底至胆囊颈的顺序游离胆囊,辨清三管关系,分别切断、结扎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常规电凝止血,留置引流管,关闭切口。

1.2.2实验组

实验组施以LC,具体如下。静吸复合麻醉后,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在患者脐下作一弧形切口(1cm),建立气腹,维持气腹压力在1.8KPa;置入腹腔镜,进行腹腔探查;采用四孔法或者三孔法,应用齿抓钳夹住患者胆囊底部,应用电凝钩分离患者胆囊及其周围血管,以暴露胆囊三角,一一分离胆囊动脉及胆囊管,再应用钛夹夹住患者胆囊动脉及胆囊管,然后,逆行切除胆囊,电凝止血,消除气腹,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留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两组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对比采用t检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

实验组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4.85±8.76)min、(17.46±3.62)h、(5.06±0.78)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71.35±11.28)min、(33.97±5.75)h、(8.24±1.94)d,两两对比,t分别为2.984、15.934、9.973,P分别0.004、0.000、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40.26±8.75)mL,明显少于对照组(76.31±8.68)mL,t=19.180,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感染1例;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感染4例,术后出血1例,肠梗阻1例;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1/43),显著低于对照组13.95%(6/43)(χ2=3.888,P=0.049)。

3.讨论

胆囊结石属临床多发病、常见病。现今,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手术是胆囊结石的主要治疗方法。传统开腹手术具有适应证广、视野开阔等特点,是危重胆道急症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多等缺点,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体验,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远远无法满足患者康复需求。近年来,MC及LC因此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已逐渐成为胆囊结石的主流治疗方法。

本研究中实验组应用LC,对照组应用MC;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此外,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与俞幼林[3]等研究一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尽管LC具有视野广、切口小、恢复快、美观性好等优点,但该术式对手术器械及操作技术的要求更高,临床上应注意器械保养及技术不断的提高。

综上,采用LC治疗胆囊结石不仅创伤小、恢复快,而且安全性好。

【参考文献】

[1]闰圣玉.利胆汤联合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1-24.

[2]蒋龚彦,朱建平,林聪平等.胆囊结石患者超声诊断结果漏诊及误诊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36):7105-7107,7143.

[3]俞幼林,姓亮,朱锦龙等.小切口胆囊切除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疗效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4,19(5):756-757.

论文作者:张平,高雨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  ;  ;  ;  ;  ;  ;  ;  

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对胆囊结石的疗效对比论文_张平,高雨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