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昌邑市潍水学校 261399
化学属于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主要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化学对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能源发展、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化学的学习成了当今学生必备的知识基础。化学是学生升入九年级后所接触的一门崭新的学科,但是由于其知识内容比较单一、枯燥,并且受到升学的压力,很多老师单纯地采用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自身的感受,从而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直接导致化学学习的失败。那么,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成了首要的问题,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联系自身实际情况,并且针对教学内容、学生心理特点等,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在愉快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
一、做名有吸引力的教师
初中生的孩子正处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阶段,对身边事物的认识和心态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由于化学知识抽象、零散的学科特点可能会引起学生厌学的想法,因此从自身做起,如何成为一名有吸引力的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师要具有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师是整个教与学过程中的指引者,他不但影响着学生个体的发展,对社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教师在专业知识上存在的缺陷势必会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有阻碍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备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崇拜,在学习中不自觉地多一份努力。其次,教师要具有其自身特点的人格魅力,例如教学语言幽默、教学风格多变以及对待学生有耐心和爱心等。这样会在潜意识里吸引他们,从而迁移到学习中,促成他们对化学学科的热爱。
二、 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心理学研究表明:强烈的学习兴趣会激起各种感官处于最佳的状态,进而能够最大程度地接受来自外界的信息。所以创造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1.情景教学,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情景导课就像水对鱼儿一样重要,它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一堂化学课的教学质量。那么教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他们对化学学习的欲望以及探索、发现问题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死狗洞’之谜”的故事进行导课,让学生在故事情节中去分析二氧化碳所具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这样不仅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还避免了一开始就介绍理论知识可能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厌恶情绪,而且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重视实验,培养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一切理论知识都源于实验。初中的化学实验可分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家庭实验三个部分。教师的演示实验现象要明显,操作要规范;学生实验要安全可靠、简单易行;家庭实验要绿色环保、探究性强。在实验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更容易形成长时记忆,并且由于科学实验的神秘感更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培养他们研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所以,实验部分在初中化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应该充分地重视起实验的作用,并且要注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反馈,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在《溶解度》的课后有一个自制汽水的家庭小实验,该实验简单易操作,而且很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讲解完本节课的理论知识后对此实验进行简单的点拨并布置实验任务,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动手能力以及有效地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价值观。
3.巧用多媒体,增强兴趣
在初中化学学习的内容中,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都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到,而且还不易理解,给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带来了很大的烦恼。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中教师只能采用口述的形式进行描述,学生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记忆。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教师们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可以生动地将实验过程以及微观世界的变化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所以,教师要巧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形象地展示出来。例如:《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中, 关于铁和硫酸铜溶液进行反应的部分教科书上只给了反应前后颜色变化的图片,并没有具体讲解反应过程, 这时教师就可以巧用多媒体技术将物质拟人化,仔细研究铁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置换成铜单质是个怎样的过程,并且有哪些变化的发生,使此部分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提高他们对微观世界的理解程度。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由于面对紧张的学习,课外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它既能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又能缓解压力,因此,教师应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安排课外活动,深化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完《燃料及其利用》一单元后,可以组织学生举行以“雾霾的形成”、“水与大气污染的形成及防护”、“酸雨的危害”等为主题的讨论会,并将学生带入到户外去感受大自然,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化学对生活的影响,增强爱护环境、关心自然的情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中化学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以单独学科的形式接触化学,也是在以后阶段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因此,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加强培养自身的素养,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以及课外活动激发、培养、增强和深化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使我们的教学效果更加完美、教学质量更加提高。
论文作者:朱晓丽 韩秉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1月总第2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化学论文; 兴趣论文; 知识论文; 课外活动论文; 学科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11月总第2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