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观察论文_班晓杰

应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观察论文_班晓杰

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261400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诊治的7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进行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活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在手术进行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活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胆囊炎切除胆囊采用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好,患者预后较好,痛苦较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起病迅速,发病原因主要与胆囊管阻塞或者细菌感染有关,临床主要症状有右上腹绞痛、腹肌强直、胸背部和右肩的放射痛。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时机实施手术是常见治疗方法。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胆囊切除时采用腹腔镜手术成为临床大夫的常用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诊治的7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男36例,女42例,年龄23-79岁,平均年龄(31.2±1.2)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诊断标准 临床症状:发热、寒颤、右上腹绞痛;超声:胆囊壁呈双轨征,增厚大于3毫米;X线:胆囊腔内可见结石,但胆管没有明显结石和扩张。

1.3 治疗方法

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下全麻,做好常规术前准备,在脐部意思做弧形切口,大小约1.0厘米,通过该口用气腹针把二氧化碳气体注射到腹腔里,建立腹腔镜手术合适的人工气腹,然后用1.0厘米的0度或者30度腹腔镜做术前探查,主要探查患者腹腔、盆腔。探查完毕后选择操作孔,在患者麦氏点位置和耻骨联合上各放入一个Trocar(0.5cm)。将患者腹腔内渗出液、脓液清理干净,顺着结肠带找到胆囊,用双极电凝切断胆囊系膜根部,进行常规结扎,手术完毕后进行常规消毒,防止术后感染。对照组进行常规开腹手术。

1.4 疗效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进行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活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个样本率的比较用X²检验,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手术进行时间(40.9±2.7)min、术后疼痛时间(1.5±0.2)d、术后活动恢复时间(4.9±2.8)d、住院时间(6.9±1.7)d;开腹手术组手术进行时间(49.7±3.0)min、术后疼痛时间(2.7±0.8)d、术后活动恢复时间(6.6±2.7)d、住院时间(9.8±1.5)d,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粘连性肠梗阻1例,腹腔脓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12%;开腹手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粘连性肠梗阻2例,腹腔脓肿3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两组手术方法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患者因为炎性渗出、水肿、局部充血,甚至脓肿、坏疽的形成,引起局部的解剖结构发生变化,增加了手术难度,危险性较高,术中可能转为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以前急性胆囊炎是腹腔镜的相对禁忌症之一[1]。但是微创技术发展迅速,胆囊切除采用腹腔镜是目前常见的手术方式。临床资料表明,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切除胆囊的安全性较高。但是急性胆囊炎虽能行腹腔镜手术,但是要严格理解、掌握适应症的真正内涵,降低术后并发症。有研究报道,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最好在48小时以内,时间越长再手术、中转开腹、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会增高。但是具体发病什么时间内进行手术,目前存在争议[2]。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局部解剖结构会有不同变化,胆囊壁水肿能引起胆囊管增粗并且隐匿,炎性渗出能发生致密粘连[3]。在进行Calot三角分离、肝外胆管行径辨别时会非常困难。周围组织和胆囊粘连,特别是胆囊三角粘连是引起腹腔镜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因此,分离Calot三角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进行肝外胆管行径辨别时要避免损伤肝外胆管,胆囊颈管是胆囊三角的中心,不能把中心视为三管汇合区。操作过程中认清解剖结构,准确辨认肝总管、胆囊动脉、胆囊管非常重要[4]。注意解剖时不能过分剥离肝总管周围,避免损伤局部管壁的血运,引起管壁坏死诱发胆漏。组织致密粘连、创面大量渗血、组织严重纤维化时,辨认Calot三角非常有难度,不能强行分离,否则会引起大出血,这时应该转开腹手术。若胆囊床渗出比较严重电凝效果不好时,可以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透明质酸钠注入到腹腔可起到防止肠粘连的作用,减轻胆囊床和肠管粘连成角,避免肠梗阻发生[5]。根据手术需要可以进行腹腔引流,及时发现腹腔内出血和胆漏。若渗血较多、腹腔脓液量大、创面较大、粘连致密、碎石较多,最好放置腹腔引流,及时处理胆漏和腹腔出血。腹腔镜术前要进行仔细、周密的联合检查,给予抗炎、支持等对症治疗。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术后胆漏发生要积极处理,胆漏时间短、量少时可以积极控制感染病情保持引流通畅,可自行愈合。若胆漏量大,应尽早剖腹检查,积极处理漏口。

综述所述,腹腔镜切除胆囊术的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时间短,但是需要严格术前检查,掌握适应症,尽可能减少损伤。

参考文献:

[1]何安.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2013,16(8):5-6.

[2]蒲磊,雷盼盼.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24(2):539-540.

[3]詹志峰,陈波.应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5,3(28):175-177.

[4]方许明,汪程华,元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体会[J].2014,8(35):1094-1096.

[5]佘明杰,刘小虎.腹腔镜术和开腹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16(3):25-26.

论文作者:班晓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1

标签:;  ;  ;  ;  ;  ;  ;  ;  

应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观察论文_班晓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