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让学生看到不同的风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景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一个中小学同课异构活动,活动内容是由中小学语文教师同上一篇文章,内容是中小学教材里都涉及到的《少年闰土》(初中教材《故乡》中的节选)一文。听完两节课,笔者有一个感触,中学语文教师与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没多大区别。如两位教师在教学《少年闰土》一文时,都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四件事、两句话的品读上,在引导学生品读四件事时,重点涉及到的都有以下问题:①概括四件事的主要内容。②这四件事中你做过哪件事?你最喜欢哪件事?请说出你的理由。③从这四件事中,你觉得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
面对这一教学现象,笔者想起了王荣生教授说过的话:“从教学内容看,很多教学其实是在不断地简单重复,小学如此,初中如此,高中还如此”,“从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角度看,凡是高中教的初中都教过,凡是初中教的小学都教过,我们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在不断地简单重复”(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的教学现象呢?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中学语文教师不了解小学各个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从而在教学内容的定位上出现了问题。很多语文教师,在不知道该教什么的情况下,往往是喜欢什么就教什么,能教什么就教什么,教学内容随意性很大。文学作品有无穷的含蕴,“教学中不可能将其所有的观照角度的所有内涵都开发为语文课程内容,能成为现实内容的,只能是其中的某些角度的观照”(同上)。同样一篇文章,小学生可以读,初中生也可以读,但在读的过程中,对小学生、初中生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同一篇课文在不同的学段上有不同的具体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延续、拓宽、提高和加深,选择教材内容中与学生的认识发展相一致的内容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作为中学语文教师,除了应熟练掌握初中学段的阅读要求外,还要通读课标中小学各段的阅读要求,把中学阅读教学的教学目的、要求、内容等与小学的进行比较,从而明确中小学两个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异同,增强教学的目的性。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语文课程标准》中小学5、6年级及初中7至9年级在阅读要求方面的差异(见下表)。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小学生的阅读是浅层次的阅读,重在描述、理解、体会,而中学生的阅读是更高一层的阅读,重在品味、推敲、评价、体验。
不同的阅读要求,需要中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定位上作出不同的选择。像《少年闰土》一文,笔者认为小学的语文教师确定这样的教学内容是比较准确的,而作为初中语文教师,选择这样的教学内容,无疑是在炒小学的冷饭,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本无法得到提高。那么,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到底选择什么内容来教才是合宜的呢?王尚文认为,“作品中的语言是有意图的,在教学中,要找到句子表达的意图,要把关切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读者对象作为前提性要素,看作者是如何根据意图和读者对象来调遣、运筹文章的”(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李海林认为,“文章一般具有双重价值:一是这篇文章的原生价值;二是这篇文章的教学价值。所谓文章的原生价值是指这篇文章‘说了什么’,而文章的教学价值,则是指这篇文章‘是怎样说的’,‘为什么要这么说’,也就是如何传递信息,即传递信息的智慧、言说的智慧”(李海林《语文教材的双重价值与教学内容的生成性》)。因此,作为初中的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应落在“怎么说,为什么要这么说,作者是如何根据意图来调遣这篇文章的”这一内容上。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语言,和语言对话,体会作者语言的意图,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有作者意识,准确理解对方说话形式下的说话意图。
《故乡》一文,鲁迅在塑造少年闰土这一形象时主要抓住了少年闰土的语言进行描写,他想通过这些语言,让读者感受到一个语言生动流畅、富有感染力的闰土,一个有生气、有活力的闰土,这就是他的话语意图。那么,他是如何根据这一意图来运筹文章的呢?下面通过两个例子加以具体分析。先看以下两段文字: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
“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如果我们仅仅从语言的意思本位去读这段文字,我们读到的是少年闰土在讲述自己捕鸟的经历这一内容,但如果我们从话语的意图本位去理解,我们就能体会到鲁迅在话语表达层面的美感。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来引导学生加以体会。“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对于“我”的要求,如果少年闰土就这样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这样的回答未尝不可,但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加上闰土讲述自己捕鸟经历的这几个句子呢?因为如果没有这几个句子,少年闰土的个性就不能充分体现出来,加上以后,少年闰土的话语一下子变得有感染力了,他的个性也凸显出来了。少年闰土讲述自己的捕鸟经历对“我”来说无疑是极有吸引力的,毕竟“我”还只是个孩子,孩子对自己没经历过的一切事情都是充满好奇心的,是极感兴趣的。不仅如此,他的讲述也让“我”懂得了捕鸟的方法。他没有进行枯燥的说教,而是把捕鸟的方法寓于捕鸟的经历当中,使“我”在他娓娓动听的讲述中不知不觉就明白了,所以,“我”才会听得如此入迷。作者就是为了要通过这些话语表现少年闰土的活泼、纯真、自然、善于表达,删去是绝对不行的。
其次,我们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只”、“就”这两个副词的表达效果。如果把这两个副词去掉,语句照样通顺,那这两个副词为何不能删?主要是表达的需要,“只一拉”,“就罩住”,这么一说,让“我”觉得这捕鸟的方法是多么简单,多么好使,捕鸟这一活动是多么轻松。
再者,看最后一句,“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为什么要写这句话?去掉可以吗?也不行。这是让“我”知道捕鸟还有丰厚的收获。一次活动有一个丰厚的收获,谁不喜欢呢?你瞧,少年闰土的讲述是多么生动,“我”完全被感染了,于是就有了下文的“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一句,“我”跃跃欲试了。如果不是少年闰土的讲述吸引了“我”,“我”会盼望吗?笔者以为,上述三点是我们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去细细品味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进入到了作品的语言层面,让学生明白鲁迅先生为什么要这么表达,他是如何把一个有灵气、有生命力的少年闰土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的。
我们再看以下这几段文字:
“管贼么?”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他不咬人么?”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在这几段文字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去品味什么呢?从意思本位这一角度去读这几段文字,学生一眼就能看懂,无需教师去教,因此很多教师在上课时都没有引导学生去仔细品读。其实,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体会作者的话语意图。
其一,对于“我”的两个疑问,少年闰土的两次回答都是前几句针对“我”的疑问回答,后几句就是答非所问,扯到其他话题上去了。鲁迅这样表达的意图何在?我们也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去体会——如果把答非所问的这几句去掉,可以吗?从内容上看,完全可以,但从表达上看,绝对不可以。加上这些句子,才能让我们感觉到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他不仅知道的事儿多,而且还善于表达,“你听,啦啦的响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这些语言多么生动,闰土就是一位天然的语言大师!鲁迅就是要通过少年闰土的答非所问来取得最理想的表达效果。
其二,只要我们联系一下上文,就会发现这几段文字在表达上有一个小小的变化,什么变了?叙述时的人称角度变了,由“我”变成了“你”,这一变化意图何在?细细品味,就能发现这一变化的妙处。少年闰土从“我”这一角度来叙述,那文中的“我”是个听众,“我”在听他人的讲述;少年闰土从“你”这一角度来叙述,文中的“我”就成了活动中的主角,“我”在亲身经历着某件事,这样,就更能把人带入到他所讲述的情境中,他的讲述就更具有现场感,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鲁迅先生就是通过人称的变化,去表现一个热情、活泼、语言生动的少年闰土的。
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有培养学生的意图感的意识,要有引导学生从语言的意思本位跃进到话语的意图本位的意识,让学生体会语言的深层表达效果,看到小学时没有看到的风景,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汉语素养。
标签:少年闰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