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离退休人员是企业的创业者,企业能够发展到今天,凝聚着他们的汗水和奉献。做好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事关企业发展稳定大局,事关企业社会形象,事关离退休人员的晚年幸福,如何真正让老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居、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是新时期企业党建必须研究和解决好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切实加强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展开论述。
关键词:切实加强;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
引言
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是一项综合化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在服务内容开展方面应该结合离退休人员实际的需求对服务工作开展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同时规范离退休服务工作人员开展服务的行为,进一步强化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以此来提高离退休服务工作开展的质量。
1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现状
1.1思想状况日趋多元化对离退休
部门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更为开放、信息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的现实情况下,离退休人员的思想状况也日趋活跃和复杂。首先,由于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等信息工具的普及,信息传播十分迅速,各类言论主张在媒体上激荡碰撞,正负两方面的消息、真假传言不断涌现,给离退休人员的思想造成很大的冲击。其次,离退休老同志对生活待遇的落实、自身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与其他兄弟单位的离退休人员攀比待遇的情况不时出现。第三,部分离退休人员由于年老体弱,生活空间不断缩小,晚年生理心理问题日益明显,导致思想发生变化。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离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自觉抵制各自错误思潮和社会不良情绪的影响,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1.2离退休人员思想观念转变较慢。
长期以来,企业离退休职工由企业进行管理并提供相应服务,生老病死全由企业包办,现在突然脱离企业,从“单位人”一下成为“社会人”,思想上很难接受。
1.3离退休人员服务保障开展中服务范围较为分散
在开展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中,由于离退休人员的数量是在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于是在管理开展的过程中就会有数量庞大的离退休人员需要进行服务管理,由于离退人员的居住和活动范围分布都比较的广,因此在开展服务管理过程中就会面临一定的困难,就会导致在离退人员服务管理中服务工作开展的效率会存在效率低下的现象。
2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措施
在国有企业离退休干部员工的成长过程中,国有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从岗位实践和工作机会,到国有企业组织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离退休干部员工积累了大量实操经验与知识技能。国有企业离退休员工的知识与经验若不能得到有效传承,企业内部不能做到良性的知识沉淀、形成知识创造体系,则必然是国有企业的损失。因此,国有企业离退休员工的管理除了提供退休生活的相关服务外,
2.1坚持“三个结合”,认真做好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必须加强形势任务教育。不定期地举办座谈会、专题报告会,通报公司改革和社会发展情况,使离退休人员多了解一些国情、省情、市情及企业改革发展建设情况,增强大局观念。二是必须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离退休人员的思想问题,除了认识上的问题以外,大部分是由实际问题、实际困难引起的。为他们解决难题、办实事是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责任,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三是必须与坚持寓教于乐相结合。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为离退休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发挥作用提供方便。经常性地组织开展离退休人员书画、演唱、棋牌、拳剑等兴趣活动小组,不断丰富离退休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将国有企业离退休员工管理纳入到人力资源培训体系中,
实现国有企业离退休员工向企业内训师的角色转化,在遵循自愿至上、能力达标、丰富精神生活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开设培训课程推动国有企业离退休员工由领导干部向培训师的角色转换、提高与培训对象的交流技能、学习培训技术工具的使用等,最终实现“国有企业离退休员工”向优秀的企业“骨干培训师”角色的转变。
2.3坚持定期联系高龄患病离退休党员制度。
做到“五心”服务:热心、耐心、用心、细心、精心,热心联系、耐心倾听、用心帮助、细心照顾、精心服务。企业安排专人为行动不便、无人照顾的老同志提供购水、购电、购药、交电话费等服务;缩短医药费报销周期,减少个人垫付的压力;“七一”为老党员发放政治小书包,为老党员过政治生日等。通过贴心周到的服务,增强老党员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荣誉感。
2.4因类施策,制定教育管理方案
离退休党员队伍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党支部要因人而异,为离退休党员量身打造专属教育管理方案。对身体不适、行动不便的离退休党员,应主动上门走访服务,坚持把上级精神传达到家、把有关资料送达到家,做到“政治上送营养,生活上送温暖,思想上送理解”。对家庭琐事多、时间不确定的离退休党员,应主动留意其生活规律,尽量选择在大多数党员方便时开展支部相关活动。对有些老同志外出旅游观光,应建立请假报告制度,以便准确掌握离退休党员的外出活动情况。这既是一种纪律约束,也是一种服务策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寄送党建学习资料,也可以通过微信、QQ、电话等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对个别党性不够强、觉悟不够高的党员,应主动与其错误言行作斗争,强化监督管理,加强正面引导,帮助其疏通思想堵点。
3紧扣党员需求,深化拓展服务,增强向心力
一是根据转入党员精神文化及生活需求丰富服务内容。社区党员服务站(中心)要根据企业转入党员服务需求的不断变化,不断增强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容,如建立了转入党员服务需求电子档案,档案中详细记载了党员住址、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及需求服务资料。社区可优先为困难党员申请低保、办理各类保险,为有困难的党员和“空巢”老党员提供“一对一”结对帮扶的个性化服务。二是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创新服务方式,帮助退休、下岗、失业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将关心、爱护、帮助党员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三是把握重点完善服务机制。目前,企业转入党员服务重点集中在学习培训、文化娱乐、扶贫帮困等方面。社区应集中力量,不断建立健全劳动保障服务网络,切实保障退休、下岗、失业党员养老金、抚恤费、低保金等的及时足额发放。通过完善的服务,让转入党员从情感、思想、行为等各方面真正融入了社区大家庭。
结束语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实现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条件已逐步成熟,《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2020年年底前完成。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形势下,企业应通过加强离退休党建工作力度,突出思想政治引领作用,牢固树立为离退休人员服务的理念,使离退休工作与时俱进,着力提升离退休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宏良.浅谈如何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工作[J].人力资源,2019(10):68.
[2]吕娜.新形势下加强国企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的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1):92+94.
[3]许锟.思政工作助力离退休职工服务保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06):58.
[4]周莉.探讨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路与方法[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2014(03):47-48.
[5]刘杨.谈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J].冶金企业文化,2012(S1):117-118.
论文作者:史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党员论文; 离退休人员论文; 国有企业论文; 企业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工作论文; 思想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