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006~2010年数据的上市零售企业成长性评价与分类分析_因子分析论文

上市零售企业成长性评价及类型划分——基于2006~2010年数据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零售企业论文,成长性论文,评价论文,类型论文,数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零售市场越来越具有国际化的色彩,零售竞争主体的数量越来越多,跨国零售企业投入中国市场的力度越来越大,零售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关系也越来越复杂。面对激烈的零售竞争,近年来国内市场不断出现零售企业关门、倒闭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2006~2010年间,中国零售企业关门停业事件约240起,平均每年关闭的门店数约为50家。那么,在成长过程中,究竟哪些零售企业表现良好,而哪些零售企业表现欠佳?上市零售企业成长性如何?本文将构建零售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6~2010年的数据,对68家沪深上市零售企业成长性进行判定,并进行类型划分,以期准确刻画上市零售企业成长的状况及水平,进而为促进其进一步成长提供理论参考。

二、文献综述

企业成长是企业理论研究经久不衰的主题,研究结果总体上呈现出一种“丛林现象”。但从研究对象来看,大多数研究分析的是制造业,而关注零售业的较少。

国外仅有少数学者从消费者行为角度研究零售成长,或者将零售企业与其他行业的企业成长形成对照。Davidson等(1975)认为,零售企业成长的主要途径是基于企业优势的多细分市场战略,管理者能增加产品线和不同业态来迎合新目标细分市场的需要[1]。Bruderl等(1992)认为,产业的性质、进入和退出壁垒、产业容量及供求关系对行业内的企业成长有重要影响。从事制造业的小企业更容易生存,而零售企业最容易失败[2]。Kosová&Lafontaine(2010)利用法国1980~2001年间年均1000个特许连锁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发现连锁规模对连锁企业成长有负向影响[3]。Phillips(2010)对小型零售企业和大型零售企业进行了比较。通过对赢利能力、活动、杠杆和流动性等四个指标的分析,发现小型零售企业或成长早期阶段的零售企业的成长状况与大型零售企业或成长后期阶段的零售企业有所不同[4]。Haapalainen(2011)利用2005~2009年的数据考查了珠宝零售行业中4个跨国企业的业务及成长战略,但结果发现,成长战略对总体赢利能力没有显著的正向或负向影响[5]。

随着中国零售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零售企业成长问题也引起了国内学者越来越多的注意。此类研究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方向展开的。一个研究方向是关注零售企业的成长状况、成长战略及成长环境:李定珍等(2007)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四个方面,基于1997~2000年的数据,对上市零售企业的成长性进行了评价和排序[6];武姬兴(2010)构建了以企业成长阶段和企业发展层次为维度的企业成长矩阵模型,并利用2006~2008年我国零售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7];香港岭南大学Chow(1995)采用1985~1992年的数据,分析了中国社会经济因素对零售产业结构的影响,并描述了小型零售企业的成长态势[8];张振(2010)选取国美、苏宁、五星三家家电连锁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成长路径和成长战略进行了多案例比较分析[9];刘剑(2006)利用SWOT分析框架,综合分析了我国本土零售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并探讨了中国零售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期为中国零售企业成长提供战略选择。另一个研究方向是关注零售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成长模式及成长机理[10]:李志平(2010)认为,制约福建省内资零售业成长的因素是本土优势、纵向合谋和纵向捆绑及不公平的竞争环境[11];陈海权(2007)通过国美电器的案例分析表明,有效地利用外部资源是促进我国家电连锁企业高速成长的关键[12];杨宜苗(2010)利用2003~2007年的56家上市零售公司数据,分析了业态战略、企业规模、资本结构与零售企业成长的关系[13];吴凌志(2005)利用“差异驱动”原理,探讨了影响我国零售企业成长的系统性因素[14];袁武聪等(2009)研究表明,单店扩张和分店扩张是大型零售企业多年来采取的主要扩张方式[15];李定珍(2008)以中国零售百强为样本,分析了中国大型零售企业成长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认为持续快速成长的根本路径是培育核心竞争力[16];戴开勋(2010)认为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呈现出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业态多样化、区域内做大、外资加速扩张、并购重组为主要成长方式等特征,并构建了中国大型连锁企业成长的机理模型[17]。此外,汪旭晖、王夏扬(2011)分析了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进入模式、成长策略与经营绩效的关系。他们通过对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和特易购的案例分析发现:外资零售企业进入模式、成长策略以及两者配合类型的差异对于经营绩效有不同的影响[18]。

进一步分析上述有关零售企业成长的文献发现,已有研究至少还存在以下缺陷,这为本文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空间:一是没有很好地对零售企业成长能力、零售企业成长与零售企业成长性三个概念加以区分,也没有很好地厘清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者通常将三者混同起来,或者交换使用;二是没有充分考虑零售企业的特点,特别是在建立零售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时,没有充分注意零售企业不同于其他行业企业的特征,例如业态演化、店铺扩张等;三是缺乏零售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的系统性分析框架。学者们虽然从不同角度探索了影响零售企业成长的因素,但显得比较零散,而且对有些影响零售企业成长的产业因素和宏观因素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四是在实证研究过程中,选取的样本数量相对不足,采用的数据相对陈旧,考查的解释变量相对偏多,特别是在对零售企业成长性进行评价时主要局限于财务指标,而没有考虑非财务指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果的解释力。

三、研究方法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企业成长是一个过程,因此企业成长性的测量需要考虑时间因素。本文以2006~2010年为时域范围,选取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上市的零售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初始样本包括80个股份,其中友谊股份、友谊B股同属于上海友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飞亚达A、飞亚达B同属于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赛格、深赛格B同属于深圳赛格股份有限公司,所以共有77家零售公司。此外,由于广百股份(002187)、步步高(002251)、新华都(002264)、美邦服饰(002269)、友阿股份(002277)、人人乐(002336)、天虹商场(002419)、搜于特(002503)、永辉超市(601933)等9家公司上市于2007~2010年间,诸多数据不完备,因此将这9家公司剔除,最后得到68家上市公司为最终样本。其中,总部位于东部地区的上市零售公司数量共39家,占样本公司总数的58.8%,总部设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上市零售公司分别为7家、13家、9家。有关上市零售公司原始数据来源于新浪股票数据库2006~2010年12月31日公布的财务报告。选取的68家上市零售公司的股份名称见后面的表4。

(二)变量测量

本文将零售企业成长定义为零售企业实现“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的动态过程。零售企业成长性是指企业成长所达到的程度或水平,它是零售企业成长的一种结果或状态,并通过一系列指标综合表现出来见表1。

为了对上市零售企业成长性进行评价,本文参照李定珍等(2007)、杨宜苗(2011)构建的零售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19][20],结合冒乔玲(2002)、李延喜等(2006)提出的相对完备性、规模要适度、可操作性和动态性等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选取原则[21][22],建立如表1所示的零售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本指标体系与前人研究形成对照的是:(1)引入了员工绝对数量和增长率两个指标,这主要是由于国外很多学者认为员工情况是反映企业成长状况的主要标志之一。而且对于零售企业来说,人员频繁流动是其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特征。(2)选用了复合指标,涉及的范围更广、数量更多、内容更全。(3)体现了零售企业成长性的基本内涵,表明它是零售企业成长的一种结果、水平或状态,主要表现在规模、效益、负债和运营状况上,而不是成长能力,更不是一个动态的成长过程。

(三)分析方法

企业成长性评价方法有很多,例如AHP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突变级数法、DEA法,每种分析方法各有其优点。其中,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企业成长评价方法具有全面、综合、客观的特点。因此,针对上市零售公司成长性评价,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

本文主要采用表2所示的方法对零售企业成长性进行分类。具体而言,根据成长率均值(大于或小于零)、成长率方差(大于或小于其平均方差)将零售企业成长性划分为四种类型:稳定成长、波动成长、稳定负成长和波动负成长。

四、实证结果

(一)上市零售企业成长性评价

1.因子分析。运用因子法对上市零售企业成长性进行评价。首先利用SPSS15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以消除各变量之间由于计量单位不同所造成的影响。然后对给出的数据矩阵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645,Bartlett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表明研究中使用的指标变量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采用因子分析是有效的。

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采用主成分法提取公共因子。共提取了8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它们的特征值分别为6.740、3.667、2.654、2.101、1.946、1.382、1.168、1.097,其累计贡献率达到79.826%,表明选取这8个主成分已能充分地解释并提供原始数据所能表达的信息。表3为8个因子与各评价指标变量间的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从表3可以看出,除了总资产周转率,其他指标都很好地收敛于一个因子,没有交叉负载情况。

8个公共因子分别命名为“规模和负债因子(F1)”、“负债因子(F2)”、“效益因子(F3)”、“效益和运营因子(F4)”、“效益和规模因子(F5)”、“规模因子(F6)”、“效益和负债因子(F7)”、“运营和效益因子(F8)”。其中,F1在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益、净利润、总资产、每股收益和总资产增长率上的载荷系数较大,根据表3对各指标的归类,可以说F1主要反映了零售企业成长的效益情况,部分反映零售企业成长的规模情况,综合了整个指标体系22258%的信息;F2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上的载荷系数较大,F2主要反映了零售企业成长的负债情况,综合了整个指标体系10.196%的信息;F3在每股收益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利润率上的载荷系数较大,可见它主要反映了零售企业成长的效益情况,综合了整个指标体系10.088%的信息;F4在主营业务利润率、销售毛利率、总资产周转率上的载荷系数较大,说明它主要反映了零售企业成长的效益和运营情况,综合了整个指标体系10.028%的信息;F5在净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增长率上的载荷系数较大,说明F5主要反映的是零售企业成长的效益和规模情况,综合了整个指标体系8.105%的信息;F6在员工、员工增长率上的载荷系数较大,主要反映了零售企业成长的规模,尤其是人员及变动情况,综合了整个指标体系6.896%的信息;F7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长期负债比率上载荷系数较大,综合了整个指标体系6.669%的信息,主要反映了零售企业成长的效益和负债指标;F8在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资产报酬率上的载荷系数较大,主要反映了零售企业成长的运营和效益情况,它综合了整个指标体系5.587%的信息。显然,8个因子所反映的零售企业成长性的具体情况与表1对各个指标的归类有所不同,这可能意味着零售企业成长性的各个方面存在交互作用。

2.评价和排序。在进行因子分析时,选择变量保存中的回归法,分别得到8个因子的得分。结合各上市零售公司在8个公共因子上的得分,计算出其成长性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分析。在计算综合得分时,将这8个因子变量的方差贡献率与最终累计贡献率的商作为权数,得到下面的计算公式:成长性综合得分=(22.258×F1+10.196×F2+10.088×F3+10.028×F4+8.105×F5+6.896×F6+6.669×F7+5.587×F8)/79.826。根据这个公式,分别计算出68家上市零售公司的成长性综合得分,8个公共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及排名见表4(见下页)。

从表4可见,在综合得分方面,位于前6名的股份分别是苏宁电器、云南白药、小商品城、友谊股份、上海医药和广州友谊,其中苏宁电器以综合得分1.897分的绝对优势处于领先地位,从其在各因子上的排名及得分可知,F1和F5贡献很大,即苏宁电器的成长主要表现在规模和效益方面。在这六个股份中,每一家公司都有一个因子贡献大。云南白药的F2、F4和F5位居前6名;小商品城F4、F5位居前6名,且F4在68家零售公司中位居第1;友谊股份F1和F6位居前6名;上海医药F1和F6位居前6名,且F6在68家公司中位居第1;广州友谊F2、F3位居前6名。位于后6名的股份分别是渤海物流、桐君阁、商业城、津劝业、深赛格B、三联商社和长百集团,其中排名第63位的桐君阁,其综合得分为-0.415,只有排名第6的广州友谊(0.419)的三分之一,各因子得分最高的只排名第26。在这排名居后的六家股份中,没有一个公司的一个因子得分排名位居前6,除了深赛格B的F2在68个股份中位居第7、长百集团的F4在68个股份中位居第9,其他因子排名最前的只达到第21名。因此,在规模、效益、负债和运营四个方面中,成长性好的零售企业通常至少在一个方面表现良好,而成长性差的零售企业通常没有一个方面表现良好。

(二)上市零售企业成长性类型划分

按照表2所示的企业成长分类方法,对66家上市零售企业成长性的分类结果如表6(见下页)所示。从表6中可见,上市零售企业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稳定负成长型。包括东方金钰、宏图高科、大东方、新世界、百联股份、申华控股、东百集团、南宁百货、南京医药、重庆百货、兰州民百、汉商集团、友好集团、益民集团、友谊股份、银座股份、王府井、北京城乡、上海医药、海王生物、民生投资、合肥百货、西安民生、桐君阁、大通燃气、飞亚达B、深赛格B等股份,共27家上市零售企业。这些零售企业年均成长率为负,且成长率方差小于成长率平均方差。

第二类:波动负成长型。包括国药股份、ST海建、大商股份、欧亚集团、首商股份、东方集团、杭州解百、新华传媒、三联商社等股份,共9家上市零售企业。这些零售企业年均成长率为负,且成长率方差大于成长率平均方差。

第三类:稳定成长型。包括南京中商、美罗药业、商业城、华联综超、小商品城、豫园商城、南京新百、津劝业、成商集团、第一医药、长百集团、秋林集团、昆百大A、浙江震元、渤海物流、广州友谊、苏宁电器、云南白药、大连友谊等股份,共19家上市零售企业。这些零售企业年均成长率为正,且成长率方差小于成长率平均方差。

第四类:波动成长型。包括新华百货、香溢融通、上海九百、工大首创、鄂武商A、开元控股、中兴商业、漳州发展、中百集团、武汉中商、华联股份等股份,共11家上市零售企业。这些零售企业年均成长率为正,且成长率方差大于成长率平均方差。

五、研究结论

零售企业成长性主要表现在规模、效益、负债和运营四个层面共26个指标上,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可以生成8个公共因子。其中,因子F1主要反映了效益情况,部分反映规模情况;因子F2主要反映了负债情况;因子F3主要反映了效益情况;因子F4主要反映了效益和负债情况;因子F5主要反映了效益和规模情况;因子F6主要反映了规模,尤其是人员及变动情况;因子F7主要反映了效益和负债情况;因子F8主要反映了运营和效益情况。因此,基于这8个因子能够判断上市零售企业成长性,而为了使零售企业保持良好的成长性,可以将着眼点放在改进这8个因子上。

在68家上市零售企业中,成长性位于前6名的股份分别是苏宁电器、云南白药、小商品城、友谊股份、上海医药和广州友谊。在这六只股份中,每一只股份都有一个因子贡献较大。成长性位居后6名的股份分别是桐君阁、商业城、津劝业、深赛格B、三联商社、长百集团。相反,在这六只股份中,没有一家公司的一个因子贡献十分突出。因此,在规模、效益、负债和运营四个方面,成长性好的零售企业通常至少在一个方面表现甚好,而成长性差的零售企业通常在每个方面的表现都不出色。

除了百大集团和通程控股之外,其余66家上市零售企业成长性可以被划分为稳定负成长型、波动负成长型、稳定成长型和波动成长型。不同成长类型的零售企业在年均成长率、成长率方差及成长率平均方差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标签:;  ;  ;  ;  ;  

基于2006~2010年数据的上市零售企业成长性评价与分类分析_因子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