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纳粹之后,技术输出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的一个重要特征_帝国主义论文

在纳粹之后,技术输出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的一个重要特征_帝国主义论文

继纳粹后技术输出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的重要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纳粹论文,资本主义国家论文,特征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纳粹=军事侵略和武力扩张,这是举世公认的定义。二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了扩大市场,为了掠夺物资资源,为了扩张势力范围,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历史局限下,武装侵略军事强权已达到上述目的的常规手段。规模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这样引发的。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祸患和灾难使世人对纳粹的法西斯行径更加卑视和愤慨。随着生产力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仅用粗暴的武力实现对外扩张已无法实现,但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他们在不断变幻手法,继纳粹武力扩张失败后,现代资本主义以技术输出做为向外扩张的主要手段。

一、技术输出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获取高额利润的有效措施

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日益提高,垄断资本家越来越把出售技术看作是一项重要的获利手段。把技术卖给别人,资本家可以不必为组织生产和掌握市场而增加投资。出售技术,不仅能获取厚利,而且获利时间长,投资风险小。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新技术、新产品日新月异,生产资料精神磨损的速度加快,某项新技术可能还没投产使用,就已经被淘汰。当在生产中即将出现技术转折时,资本家急于出售这些过时的技术。一般来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出售的技术都是即将“老化”的第二流技术,第一流的新技术是极少的,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当某项技术还能为垄断资本家大赚其钱带来丰厚利润时,他们一般是用出售产品或在国外开办企业来垄断市场、独占利润,而严加控制出售这种技术。垄断资本家出售某种技术时,往往说明他已有了取代它的新技术。在资本家看来,当他还没有比现在更先进的技术,就出售这种技术,那是“危险”的,因为这要影响他的技术优势和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美国得克萨斯仪器公司董事长就说:“技术是取得竞争领先地位的生命线。凡是得以成功的公司,对技术都是严加保密的。”

近些年来,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大垄断组织,不仅日益加强它的科学研究工作,直接把科研成果作价出售,作为经营业务的一部分,而且出现了,完全不生产任何产品,只出售专利、工艺流程和设计图纸的技术公司。原西德的鲁奇公司就是一个典型。鲁奇公司不仅是一家巨大的设计技术设备的公司,而且也是一个范围广泛的世界规模的技术知识交流站。它随时吸收引进其它公司的先进技术和优秀成果,同时也不断出售自己研究出来的创新技术和各种专利。在5,000名鲁奇公司的职工中,三分之二以上是高级工程师和科学技术人员,他们只从事研究和实验,而不进行任何生产。

有些中小企业,资本实力不强,在与大企业竞争中处于劣势,但还可以在出售专利和技术的秘密的交易中得到一笔收益,所以也往往出售新技术,而不冒自己额外投资组织生产的风险。

其实,绝大多数的新技术,都不是平地而起的,而是具有原型或一定的基础。即使是一项完全崭新的技术,它本身也不可避免地包含着许多已知的因素和前人的成就。马克思说,科学技术人员的“这种劳动部分地以今人的协作为条件,部分地又以前人劳动的利用为条件。”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些人类劳动的结晶,这些发明创造,却被资本家所独占,成为他们排除竞争对手,垄断商品市场,攫取高额利润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技术输出是垄断资本争夺国外市场的工具

长期以来,广大亚非拉国家一直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大国控制和垄断下的商品倾销市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这些国家的相继独立,各种经济集团和共同市场不断涌现,如北非的马格里布市场、西非十五国的经济共同体、拉丁美洲的安第斯条约组织、中美洲的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东南亚国家联盟,等等。随着各种区域性经济组织的活动的加强,第三世界跨地区的经济集团也在发展壮大,如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国家集团的成员国就包括亚非拉地区58个国家,第三世界的“七十七国经济集团和共同市场普遍采取了取消或减低成员国的关税和贸易限制,而对非成员国,特别是对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产品则征收附加税和采取限制进口的措施,这样就大大促进了第三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商品流通,相对缩小了工业发达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为了打入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各国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民族经济和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吸收外资和引进技术之际,纷纷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技术。

同时,六十年代后,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特别是进入七十年代以来,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缓慢,市场呆滞,在资本主义世界,争夺市场的斗争更趋激烈。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对进口产品实行限制,高筑关税壁垒和形形色色的非关税壁垒,使出口成品成为无利可图或不可能。欧美各国以及日本之间贸易战此伏彼起,在加紧争夺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同时,对工业发达国家市场的争夺也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输出技术,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就可逃避贸易限制,越过关税壁垒等障碍。在国外的分公司根据进口技术生产的产品,比进口产品更有竞争力。例如,美国对西欧的汽车出口量很少,但美国在当地的子公司利用公司的技术每年生产了几百万辆小轿车和卡车,有效地控制着西欧市场。

在一般情况下,垄断组织都是首先把技术卖给自己在国外的分公司。因为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巩固它们在国外市场的垄断地位,同时也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此项技术。由于输出技术主要是在大垄断组织内部进行的,输出技术的母公司不仅获得专利权的报酬,而且通过设在国外的子公司或分公司使用专利生产产品来争夺市场,获取高额利润。

三技术输出是资源短缺国家缓解矛盾的主要手段

列宁说:“资本主义愈发达,原料愈缺乏,竞争和追逐全世界原料来源的斗争愈尖锐。”当前主要的技术出口国都是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这些国家大多数资源短缺,能源紧张。例如,美国就有32种主要的矿物原料不同程度的依赖进口,其中铬、钴、锡、铝、铌等的依赖程度都高达90%以上,锰、锶、云母等高达98%,橡胶甚至100 %的依赖进口;对国外能源的依赖也迅速增加,近几年来,进口的原油占国内消耗总量在50%以上;没有这些原料燃料的进口,美国的经济生活便无法运转。日本更是一个依赖进口原料燃料的国家,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的需要量大部甚至全部依赖进口,如铁矿石、原煤、铜、铝、铅、锌、天然气、原油、木材、橡胶等90%以上有的甚至100%都来自国外。

工业发达国家为了缓和国内的能源危机和寻求原料来源,现在纷纷利用第三世界国家在发展本国民族经济的过程中缺乏技术、设备的困难,积极向这些国家输出技术。以技术输出作为换取原料燃料进口的手段。

最近几年,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加强技术输出,争夺国外原料来源,出现“科学研究输出”新形势。例如日本,它出于对本国资源的需要,以南亚、东南亚特有的资源开发利用为课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如为菲律宾研究解决低品位铜矿与难处理铜矿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为泰国研究解决锡矿废矿砂回收钽铌的问题,等等。用“科学研究输出”带动技术输出,以科学研究和技术的出口,换取原料和燃料的进口,这是帝国主义垄断资本在新的条件下剥削和掠夺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国家和人民的一种新殖民主义的手法

四技术输出是现代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势力的重要工具。

技术扩张和经济扩张的方向是一致的。资本主义大国的技术扩张是它在国际上实现经济扩张的手段。

出售技术常常是对外国企业进行控制的第一步。因为在出售技术协议期间,技术输出国是将技术(包括设计图纸、技术资料、设备零件、人员培训等)陆续转移给对方的,并规定在此期间继续提供有关此项技术的改进资料。这样就有可能使输入国及其企业逐步依附于技术输出国。使其难以摆脱对技术输出国的从属地位,而变成技术输出国的技术附庸。

特别是技术出口国的垄断组织在出口一些带有创新性的尖端技术时,往往提出要技术进口国的企业让出部分股权,提出有权参加技术进口国的企业和管理和由外国企业任命工程师和技术总管,提出建立有外资参加的混合公司和允许外国资本在国内设厂等条件,作为出让专利权的交换条件,结果造成外国资本大量渗入。例如日本,日本垄断资本一方面到处伸手,资本输出急剧增加,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又以关税壁垒和立法限制,极力排斥外国资本进入它的本土。日本政府就明确宣布,日本只欢迎外国技术的进口,而不欢迎外国资本的进口。今天在日本的石油加工、石油化学、汽车轮胎、橡胶制品、医药制品等部门,外国资本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技术输出成了促进资本输出的手段。

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从工业发达国家引进发展民族经济所必需的现代化工业技术,虽然是个捷径,但在现行国际经济秩序下,引进技术往往要引进外国企业或实行技术合作,成立由技术输出国企业完全控制的子公司或实行一系列限制性规定。如规定技术输入国只能从拥有专利的国家或企业,以及它们指定的企业,购买生产资料,零配件和原材料,而这种零配件和原材料的价格,往往要比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高得多。很明显,这些限制性规定,其目的不仅是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技术垄断或技术封锁,巩固工业发达国家在国外市场的地位,而且还企图使输入技术的国家重新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附庸和经济附庸。此外,有一些技术项目的输出,它的使用直接关系到输入国的经济发展规划、工业基地布局、原料燃料来源的储藏和开发,以及有关行业部门的技术发展水平,等等。因此,技术输出国往往利用出售技术的机会,掌握输入国的基本情况和重要情报,为进一步控制该企业和整个国家创造条件。

过去,帝国主义殖民主极力阻碍经济落后的国家的工业化,而现在则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技术,加紧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部门进行渗透,这决不是帝国主义发了“善心”而是帝国主义垄断资本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扩张的新特点。帝国主义新殖民主义的战略目的,是把工艺技术上最现代化的、耗费大量资金的、需要熟练劳动力和尖端工业部门,集中在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把那些需要大量劳动力、消耗原料多、生态上有害的工业部门,转移到工资低、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去,而且这种工业技术只限制在不复杂的、分割为不连贯的局部工序上,结果形成了一种畸形的、非独立的加工工业结构,把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变成工业发达国家垄断组织的承包工具,这是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技术上的掠夺和经济上的扩张所采取的一种新形式。

帝国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部门的技术输出和渗透,使发展中国家对帝国主义的技术和经济的依赖加强了,在有些国家,由于技术和资本投放在关键性工业部门,使帝国主义垄断组织几乎完全控制了这些部门,进而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使它们获得了可靠的原料来源,获得了有保证的销售市场,实现了像列宁所说的没有政治兼并的经济兼并。

综上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各国发展的不平衡,由于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由于发达国家统治市场的相对缩小以及争夺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的斗争日趋激烈,由于能源危机的爆发和各资本主义大国争夺原料燃料来源的斗争日益尖锐,技术输出使资本主义国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它成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剥削和控制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人民,首先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新的重要工具,是各个帝国主义大国对外扩张,重新瓜分世界的新的重要武器。

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战争武力是一种扩张的手段,技术输出实际上也是一种扩张的手段。在平等和平的幌子下帝国主义往往更能达到战争与强权所没有或根本达不到的目的。值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大角度地审视引进技术的利弊关系。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标签:;  ;  ;  ;  ;  ;  ;  ;  

在纳粹之后,技术输出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的一个重要特征_帝国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