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电力企业的发展。在电力系统中,10kV配电线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10kV配电线路检查工作,能够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本文主要分析10kV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及应对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应对措施
10kV配电线路是供电系统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整个配电过程当中承担着供电主要任务,为了使10kV配电线路可以得到正常的运转,必须要保证整个配电线路的安全可靠。10kV配电线路经常会出现故障,不断的去拓展故障的查询方法,对10kV线路进行整体的保护。
1、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
1.1跳闸故障
10kV配电线路的常见跳闸故障涉及速断跳闸和过流跳闸两个方面。速断跳闸是配电线路的一种短路保护方式,是故障发生时线路根据自身安全性能设定而进行的自动切断故障线路操作。引起速断跳闸的因素主要为人为因素、鸟害等生物影响、异物影响、腐蚀气体因素、自然不可抗因素等。速断跳闸具有简单、直接的优势,但因10kV配电线路范围广、线路较为复杂,使速断跳闸这种保护方式难以实现对全部线路的保护。过流跳闸也是10kV配电线路的一种保护方式,在线路发生永久性相间短路时,导致较大电流经过故障点与变电站相连的回路,引起变电站内的继电保护装置启动保护,发生过流跳闸。过流跳闸的产生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大电流持续时间<10s,10s后线路处于停电状态;②线路需要再正常运行30s,且运行时有>100A的突变电流形成;③有超过标准的速断或过流定值。
1.2接触故障
10kV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因缺少对接地线路的有效监控和管理,以线路接触问题为诱因的接地线路故障常常发生。如10kV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受到线路温度增高的影响,使配电线路氧化腐蚀进度加快,进而产生线路接线头损坏或线路老化等问题,引发线路接触故障。对10kV配电线路接地线路疏于管理,易导致接地线路电阻过大的发生。因用电设备与供电线路接触不良,导致线路接触点电阻过大,形成一个大型发热源,使线路被烧断。在用电设备的安装施工环节,安装方法不科学和程序不规范也易引起线路接触故障的产生。
2、10kV配电线路故障的查找方式
2.1分析调度信息,初判故障范围
在查找故障时,可根据调度信息,保护动作情况,大致判断故障性质、预测发生区域,从而减少故障查找时间。
2.1.1对短路故障的查找
如果线路发生的是电流速断保护动作。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一般为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发生短路,保护范围最大,占线路全长的50%左右。系统最小运行方式时,保护范围最小,占线路全长的15%-20%。因此,电流速断保护装置动作跳闸,则可以判断故障点一般是线路两相或三相直接短路引起,多因变压器烧坏、车辆撞断电杆、超高车辆刮断导线等原因造成,故障点在主干线或离变电站开关较近的线路可能性较大。如果在进行故障巡视后未能发现故障情况或已出现的故障情况已经消除,可请求当值调度员对故障线路试送一次,送电成功说明出现的是瞬时性故障。
如果线路发生的是过电流保护动作,一般属非金属性短路或线路末端或末端分支线路短路引起。过电流保护的保护范围为被保护线路的100%。但过电流保护装置同时设有延时继电器,在与速断保护装置配合使用时,动作跳闸一般是线路后段发生故障。
2.1.2瞬时性接地故障的查找
10kV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运行系统中,当发生单相接地时发出信号,因为不足以引起跳闸,故10kV馈线开关一般不跳闸,系统仍可运行(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超过2h),这类故障没有明显的判别标志,比较难查找,这也是故障的隐蔽性。但如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不及时查找,电网长时间运行,会使故障扩大,造成更大的事故。对瞬时性接地故障只能对全线进行查找。在故障巡查过程中,对重污染区、土地开发区等有线路经过的特殊区域要特别留意,如线下违章施工,还有各种环境污染对线路形成的腐蚀,这些都有可能引起线路故障,所以在线路故障巡查的时候,更要加倍小心,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
2.2巧用分段开关,缩小查找范围
故障查找的原则是“先主干线,后分支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查找过程中可采用分段、分支、分设备的“排除法”进行查找,即采用对线路拉分段开关和分段解接头后进行线路试送。查找出某一段线路故障后,对该段线路内的配电变压器进行先解除运行,待线路试送成功后,再对每台配电变压器逐一送电,直到查找到并消除故障为止。接地故障的查找方法如下:①当出现故障时,运维人员应分组迅速前往各开关处,查看开关是否跳闸,(若线路分段、分支开关具备零序保护功能,接地故障发生后,开关保护动作于跳闸)。若某个开关跳闸,则故障点在此开关后线路,将此开关转为冷备用状态隔离故障,恢复其余线路供电后再集中精力查找该开关后线路。②线路分段、支路开关不具备零序保护功能,运维人员应分组迅速前往各开关处,等待总负责人发令,逐段拉开分段开关进行试送。
2.3充分利用故障指示器查找
故障指示器是目前快速判断故障段的一种有效工具。利用故障指示器查找故障点的方法相同。即当线路发生短路或接地故障后,故障线路上从变电所出口到故障点的所有故障指示器均翻牌或闪光指示,而故障点后的故障指示器不动作。这样运行人员从变电所出发,沿着故障线路找到最后一个动作的故障指示器和第一个未动作的故障指示器构成的区间,就找到了故障发生区间,从而迅速确定故障故障点。
2.4借助兆欧表进行绝缘摇测,查找“隐形”故障
当故障出现后已对线路认真巡视检查后,仍未发现故障点,且经试送不成功时,则需通过“检测”的方法,即借助兆欧表进行绝缘摇测,查找“隐形”故障。此法通过采取拉开线路上的分段开关或隔离刀闸利用兆欧表对线路绝缘进行分段测试,通过绝缘电阻值大小来判断故障地段。
3、10kV配电线路故障问题的防范措施
3.1跳闸故障的防范措施
针对10kV配电线路的跳闸故障,需要线路检修人员,根据配电线路及相关设备所处环境制定针对性的检查防护机制,降低配电线路的安全隐患,减少配电线路的人为影响。在检查过程中及时报告发现的问题,做好相应防护,并进行维修。对于老化及与新工艺要求不符的配电线路,及时上报并进行改造,通过更换或改造导线,确保线路运行的稳定性。由于外界环境,特别是自然灾害对10kV配电线路的破坏性较大,易引起跳闸故障,所以需要加强检修维护,雷雨季节做好避雷器检查。为了杜绝人为电力设施损坏和配电线路及设备偷盗引起的跳闸故障,需要加大电力设备保护的宣传力度,增强居民的电力设备保护意识,坚决制裁和打击违法行为,增进电力执法检查和惩处力度,严格制裁破坏、偷盗配电线路的违法行为,以保障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
3.2线路接触故障的防范措施
在10kV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针对常见的线路接触故障,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对线路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测与运行监控,对线路磨损问题予以重点排查,及时发现线路接触点存在的问题,对于磨损严重、老化严重的线路应进行绝缘层修补,必要情况下及时更换该段线路。强化对10kV配电线路接地的检查和接地电阻的监测。同时,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和素质水平,安排专业人员对用电器安装施工进行指导,确保大型用电器的安装质量,防止用电器和供电线路之间接触故障的发生。
3.3破坏性故障的防范措施
10kV配电线路作为电网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关系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也关系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有序进行。就宏观视角而言,防范破坏性故障的关键在于严格保证配电网建设的质量,创设结构合理、变电站分布科学的配电线路系统。在10kV配电线路建设阶段,还应强化绝缘导线的使用,提升线路的绝缘化水平。在日常工作中科学分析区域气候变化,与气象部门合作及时关注天气情况做好自然灾害防护。在台风季节、雨季,提前做好设备检修,尽可能的减少隐患,确保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邻近公路、道路的10kV配电线路,在杆塔配电分支箱上涂上醒目的标识牌或反光油漆,增强过往车辆对配电设备的识别度。构建有效的联系机制,加强与各单位部门之间的沟通,对交通有影响的配电线路杆塔应及时迁移,迁移难度较大的电线杆塔应设置保护网。针对高杆树木对10kV配电线路的不良影响,在线路搭建时应尽量避开树木茂密的区域,运行班组应做好线路巡视,及时清理整顿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植物。
结语
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迅速,人们对配电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10kV配电线路作为供电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应从运行、维护等方面出发,加强其管理工作,对产生故障的方面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障10kV配电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银权.有关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运行维护措施的分析[J].通讯世界,2014.
[2]邓伟民.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23).
论文作者:吴燕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发生论文; 指示器论文; 电流论文; 动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