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县人民医院;甘肃景泰730400)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患者行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行椎管内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麻醉药物剂量、患者睁眼时间及语言陈述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MMSE认知功能测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各个时间段观察组患者的MMSE认知功能测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行椎管内麻醉对患者术后的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影响均较小。
【关键词】全身麻醉; 老年骨科; 手术患者;认知功能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1-0299-01
老年患者各项生理机能出现衰退现象,因此在给予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麻醉时可能会有较高的风险,需要选择有效麻醉方式以降低手术对患者造成的负面影响。在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分别给予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比两种麻醉方式对术后患者精神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 5月收治的老年骨科下肢手术患者48例,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 61.0 ~ 83.5岁; 对照组男15例,女9例,年龄 61.5 ~ 83.5岁。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室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开放好外周静脉通路。对照组患者行全身麻醉,丙泊酚:1.5mg/kg,咪唑安定:0.05mg/kg,芬太尼:3~4ug/kg,维库溴铵:0.1mg/kg。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呼吸比为1:2,潮气量为9ml/kg,氧流量为1L/min。观察组患者行椎管内麻醉,按照L3~4椎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注入2%的利多卡因3mL作为实验剂量,之后需依据患者的体质以及麻醉的具体情况追加适量0.6%的罗哌卡因。
1.3观察指标
采用精神状态简易量表(MMSE)对两组手术前、术后3h、6h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价。统计两组术后3h、6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以及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睁眼时间、语言表达时间及手术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MMSE测评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的MMSE认知功能测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各个时间段观察组患者的MMSE认知功能测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 讨 论
在临床针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患者由于年龄升高,其身体机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此后其多数存在器官的功能性病变,这可能会使患者对手术的应激反应更加强烈,因此为保证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应激反应的减少,必须对患者进行相应的麻醉干预,在麻醉不当的情况下患者能完成手术,但也容易发生精神状态异常、认知功能障碍等情况,其可能性因素为,患者在麻醉情况下,其身体循环出现明显异常,患者的脑血流量明显减少,此时对脑代谢也会产生一定影响,而一定时间的神经系统异常,可能使得神经细胞情况无法良好恢复,此后其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实质性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机体功能或正常的生活与学习。全身麻醉对患者干预的过程中,能较好地维持患者在深度镇静状态,但麻醉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可能表现在身体器官和脑部等多处,因此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可能更加明显,最终使得其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较差。椎管内麻醉对患者干预的过程中,其麻醉的靶点由患者的全身改变为手术局部,此时麻醉药物不再会对患者的脑部血流循环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也不会再出现实质性改变,最终神经元信号的传递受影响程度减轻,患者的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得以抑制,最终对患者的脑部微循环能产生一定的保护,最终使得患者在手术或麻醉后能及时恢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由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与患者的年龄、术前宣教等密切相关,具体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其中麻醉方式是较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椎管内麻醉是将药物注入患者椎管腔隙,进而阻断神经传导功能,最终达到麻醉的效果,相比于全身麻醉,其可有效减少麻醉药物使用量,从而促进患者恢复,进而降低神经功能损伤。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本身合并症较多,因此在麻醉操作过程中应尽可能选择简单的麻醉方法。全身麻醉用药种类较多,麻醉操作过程复杂,且需消除患者意识,不利于老年患者身体状况的恢复。硬膜外麻醉方法并不需要消除患者意识,有利于其术后语言功能的恢复。
比较患者的手术及恢复情况可见,观察组患者明显更佳;其可能性原因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椎管内麻醉的过程中,减少其全身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最终减少对患者的脑神经情况的影响,患者则能及时恢复;比较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情况可见,其在手术麻醉前无明显差异,经过分组麻醉后,对照组患者情况相对较差; 因麻醉本身对患者的意识和神经状态会产生一定影响,其目的在于保证患者手术中的镇静情况,使得手术能顺利进行,但良好的麻醉应使得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各项水平恢复至原来情况,继而减少手术及麻醉对患者产生的影响,最终帮助患者及时恢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椎管内麻醉应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可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减轻对患者术后精神状态的影响,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参考文献
[1]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 江培颜.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4(08)
[2]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J]. 聂翠凤.中外医疗. 2014(06)
[3]依托咪酯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和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影响[J]. 战海燕,朴美花,王艳姝,冯春生.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05)
[4]帕瑞昔布钠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 金建华,陈亚萍,唐俊,方浩.中国临床医学. 2013(04)
论文作者:高晓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椎管论文; 术后论文; 认知论文; 骨科论文; 老年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1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