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一中 广东 惠州 516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受科技时代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淡漠,青少年道德问题、责任感的降低直接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提高青少年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识、责任感等,培养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尊严、有担当的新时代人才。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各种技能,提高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解段。本文以高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质培养为主要阐述内容,根据自身工作经验,探讨了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案例选择与应用。
【关键词】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案例
前言
在高中教学中,政治学科是一门主要学科,作为德育课程、五育统帅,良好的政治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担当责任,使学生健康生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实践创新精神等,为国家培养综合性人才,推动国家迅速发展。然而,新课改实施以来,因种种原因,高中政治课教育仍围绕着升学转动,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注重学生对政治书本的背诵,忽视学生在政治课中思想、情感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影响了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1]。
1.高中政治学科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主要内容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通过政治学科教育提高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正确观念与素养。在高中政治学科教育中,包含了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培养,是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素质培养[2]。发展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具有科学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等基本原则,其最终目的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在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中,主要包含有培养学生文化基础、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1)文化是人类生存发展,是人类文明传承至今的根本,文化基础,强调的是学生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人文底蕴是学习、理解并运用人文领域知识过程中形成的自身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科学精神是学生在学习知识、理解并运用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中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与自身行为。2)自主性是人本身拥有的重要属性,自主发展,是人类认识自我价值、挖掘自身潜力、快速应对社会变化与复杂环境的重要点[3]。作为高中生,自主发展主要指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健康生活能力。3)社会性是人的本质,人是群居动物,人与人间的接触、沟通、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一过程中,处理好人际关系,遵守道德行为,遵守法律法规是人类生活的关键。而作为高中生,作为国家未来人才,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推动国家进步的关键。由此可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案例选择和运用
前文中具体讲述了政治学科中核心素养的三大基础,分别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与社会参与,因此,政治教师在教学案例选择上,应有意识的选择并应用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例子,以此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2.1案例的选择与运用要提高学生文化基础
可以选择近年来发生较为频繁的顾客殴打外卖小哥的案例进行政治教学。“顾客是上帝”这一句话是服务人员对待客户的态度,却并非客户肆无忌惮的圣旨,在顾客殴打外卖小哥频发的今日,广大网民在网上发表评论,“外卖小哥为客户带来便利,而客户回报的却是拳打脚踢,仅仅是因为送餐晚了几分钟”,并指责人们的道德缺失,宽容待人,尊重别人等传统文化的缺失。设计问题可以是网友发表的评论显现出哪种社会现象,以及其在形式什么权利,促使学生快速掌握政治专业知识。在专业知识掌握后,教师应对学生开展核心素养培养,网友行为值得鼓励,而顾客行为必须严厉制止,培养学生正能量,敢于反对恶势力,能够在发生事情中看到社会现象并大胆发表自身看法,并依据案例培养学生宽容待人的精神, 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与行为等。
2.2案例的选择与运用要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主
自主发展包含着学生学习上的自主能力,以及健康生活能力。学会学习主要体现了学生思想上的自觉性与自我规范。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知到“孟母三迁”所体现的学习环境重要性,认知到“岳母刺字”所表达的含义,并在日常教学中,以身边的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为学生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城管殴打卖菜小贩,小贩忍气吞声,事后将此事向邻居抱怨,邻居该如何应对此事件为例。提出问题:在该事件中,如果学生是小贩邻居,是听之任之,还是向小贩伸出正义之手,若选择后者,则学生要如何利用所学知识帮助小贩?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翻阅课本知识,了解小贩在实践中是否处于受害者,并查阅资料,为小贩准备了几种途径:打电话投诉、将此事件发表在报纸上、在网上发表,引领社会舆论,抵制暴力执法,并为小贩普及民族监督权,引导小贩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全面掌握与该事件相关的知识,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以此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引导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同时,学生参与意识提高,以此提高学生对国家、对社会的认同感,促进学生健康生活。
2.3案例的选择与运用要提高学生社会参与
以2015年考题为教学案例,“互联网+”激活国制造当前,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突出 ,亟 须 实现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 订 “互联网 + ”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深度融合,促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元素,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依据材料提出问题,“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并准许学生前后结合,讨论这一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学生通过发表自身看法,并了解其他人对问题的看法,不断提升自身对该问题的认知,以此提高学生的政治专业知识。并在讨论中,提高生生间的和谐发展,引导学生了解国家事件,关注国家变化,提高学生社会参与度,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并且,学生自由讨论而非教师将自身理解灌输给学生,这一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以此开拓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3.教学案例选择与应用的注意事项
在高中政治学科案例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案例内包含的政治知识,又要注重案例内表达的正面含义,并以案例为根本,带领学生由浅入深,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因此,政治教师在案例选用中应以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像一些揭露社会黑暗面的案例并非不能用,然而,若教师难以把握其中的度,极易造成学生对国家、对社会的消极心理,进而影响学生的综合发展。高中生大多是15-18岁的青少年,其在身体上已经发育完全,心理发育确仍欠缺,在是非的判断、问题的分析上仍显欠缺,经常在课堂上举一些反应黑暗面的案例,容易使学生不相信党与政府的领导,对执法机构的能力失望的心态,继而在思想上产生动摇,不利于学生健康生活[4]。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以正面例子为主,哪怕是像文中的顾客殴打外卖小哥事件,教师也应着重网友的仗义执言,并引导学生像正确一面发展,培养学生文化精神、民族自信、价值观念、自主能力。
4.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政治教育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政治专业知识,为高考做准备,更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未来发展打基础。在高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中,主要包含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三方面,对此,在案例选择与应用上,教师应在教会学生专业政治知识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使学生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甚至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周晔. 基于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案例选择和运用[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6(5):30-31.
[2]安斯科.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案例选择与应用[J]. 才智, 2017(8):45-45.
[3]王哲. 高中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5(30):243-243.
[4]孟波涌.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途径探析[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29):210-210.
论文作者:蒋亚琼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1
标签:素养论文; 学生论文; 提高学生论文; 核心论文; 学科论文; 政治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