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成语典故 道德修养
成语典故是语文知识的重要类型,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在目前,学生主要面临的是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繁多的成语典故数量之间的矛盾。成语典故的数量是数不胜数的,仅仅依靠课堂中的学习,很难让学生有丰富的收获。因而,挖掘成语典故中的趣味性和教育性,引导学生将成语典故中的道理运用于实际生活,促进自身的成长,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成语典故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以更强的动力投入到广泛的学习中。下面,笔者就谈一谈如何运用成语典故,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一、开拓视野,树立谦虚心态
在现阶段,考试成绩依然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最重要的标准。很多学生取得几次优异成绩后容易产生骄傲的心理,形成好高骛远的错误心态,最终造成成绩的退步。在成语典故中,很多故事对于骄傲的心态的危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批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类典故,帮助学生树立谦虚的心态,取得更大的进步。
例如,在学习《坐井观天》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让学生认识到谦虚心态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青蛙和小鸟一个骄傲,一个谦虚的原因。学生可以知道小鸟飞翔在天空,能够认识到天的博大,而青蛙住在井底,只能看到井底一样大的世界。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天”河“井”类比到生活中,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班级相当于“井”,整个学校相当于“天”。自己的学校相当于“井”,全市的学校相当于“天”。因而能够明白自己的优秀只是在班级的优秀,在全校全市还会有很多优秀的学生需要自己去超越。再这样的思考中,学生就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养成谦虚的品德,树立更高的学习目标,更加刻苦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二、学会感恩,养成朴素作风
在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同的家庭在经济条件上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学生之间容易出现攀比的行为。还有的学生会因为自己家境的优越而不尊重其他学生,发生校园欺凌事件。这些问题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意识到优越的生活条件是父母存创造的,而自己只是享受者。因此,教师可以运用成语典故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的辛劳,养成朴素的作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学习《狐假虎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朴素的作风。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发现原本瘦弱的狐狸之所以能够让其它的动物畏惧,并不是自己非常厉害,而是他的身边有勇猛的老虎。一旦离开了老虎,狐狸就得不到任何的敬畏。并且能够看到狐狸这种行为的可耻性。教师可以将课堂从课文切回到生活中,让学生思考自己能够过着美好生活的原因。学生能够想到自己的一切都是父母的辛劳创造的,而自己只是索取者,没有父母的养育就没有自己优越美好的生活。从而学会认识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意识到攀比和欺凌行为的错误性,树立用自己的劳动获得美好生活,以朴素的方式进行生活的态度。
三、团结集体,培养奉献精神
在现代社会,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一切事务由父母操办,自身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久而久之会养成自私的心理,在班级中不能主动地承担责任,为集体付出。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成语典故中具有奉献精神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与集体的紧密关系,培养主动付出,在奉献中获得快乐的思想意识。
例如,在学习《大禹治水》时,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的可怕场景。之后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学生能够发现只有像大禹一样承担起治水的重任,和集体团结起来,才能获得美好的生活。教师可以让学生重点体会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坚定意志,体会大禹为了人们的幸福而放弃自身幸福的伟大精神。学生以大禹为榜样,能够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对集体的关怀与奉献中,从而营造团结友爱的班级环境。另外,教师还可以对我国各个地方修建的大禹庙和人们纪念大禹的文化习俗进行拓展与讲解,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奉献集体的光荣。
综上所述,成语典故是我国文化中的瑰宝,学习成语典故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还能够发挥成语典故中的深刻道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有效的提升,促进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典故帮助学生树立谦虚的心态,取得更大的进步;可以运用成语典故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的辛劳,养成朴素的作风;可以通过成语典故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与集体的紧密关系,培养主动付出,在奉献中获得快乐的思想意识。
参考文献:
[1]小故事,大道理——发挥成语故事的教育作用,王君惠,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 总第1辑),2015-10-01.
[2]杨向波,小成语 大世界——谈成语教学的有效运用[J],文教资料,2007年26期.
论文作者:杨文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典故论文; 学生论文; 成语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师论文; 大禹论文; 认识到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