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号元素——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元素论文,第二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868年8月18 日法国天文学家让森第一次发现了“太阳上的元素”——氦。
氦广泛存在于宇宙空间。氦约占太阳总质量的四分之一(氦占太阳总质量的四分之三)。可以说,太阳是由氢和氦组成的。
氦是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一种,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0.00052%,即每1000升空气中含氦气约为5毫升。在地球大气的外层空间——320公里~1000公里之间——有一层“氦层”。
在地球上氦是某些放射性元素蜕变的产物。α粒子吸收电子后即生成氦。放射性矿穴中有氦积蓄。某些天然气中也有氦,而且是地球上氦元素的主要来源。地壳中的铀和钍衰变时形成的氦,有时会从天然气井中渗出。在深海中存在较多的氦。
氦是自然界仅次于氢的密度小的气体,而且化学性质稳定,用氦气填充气球比氢气安全得多,当然价格贵些。
氦是已知所有物质中沸点最低的,其沸点为4.2K,由于其临界温度相当低,在所有气体中最接近于理想气体,故最适用于做气体温度计的填充气体,也因此常用于超低温技术。
氦即使在绝对零度也不会凝成固体,表面张力很小,不存在沾滞现象。其时,导热性强,具有超流动性。当然固体氦还是可以形成的:在低于1K时加25个大气压,就能造出固态氦。
氦的光谱线常被用作划分分光器的刻度标准。氦气可混入塑料和各种纤维中,制成轻盈的泡沫塑料和泡沫纤维,用于防震、保温、包装等方面。
氦气还可以和氧气混合制成人造空气,供潜水员使用,以避免“气塞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