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分析中的情报任务研究论文

情报分析中的情报任务研究

● 祝振媛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北京 100086)

摘 要: 情报分析中的情报任务纷繁多样,不同领域、不同组织的情报任务有所侧重,在情景和目标上具有特定性。情报任务具有特性,亦存在一些共性,总结众多情报任务的规律,可以帮助情报分析人员更好地理解情报需求,选择数据和方法。文章梳理探究情报任务与情报需求的关系,总结了情报任务在研究目的、分析流程、课题结构以及研究领域方面具有的特性,并对领域研究现状分析、竞争力评价、专利情报分析这三类情报课题进行任务解析以阐释这些特性。

关键词: 情报分析;情报任务;情报需求;任务导向型

随着大数据时代和智能时代的到来,海量数据的分析理念与智能技术的融合改变着情报分析的范式,情报分析中的任务更具有全局性和挑战性,数据源更具有多源性和复杂性,同时也提出了对分析方法集成与创新的急迫性,这些方面共同影响着情报分析理念的转变。情报任务作为情报分析的发端,是用户情报需求的具体表现,不同领域、不同组织的情报任务各有侧重,在情景和目标上具有特定性。本文旨在从任务的角度切入情报分析,探究情报任务与情报需求的关系,对情报任务的类型、情报任务的层次划分、情报任务的研究领域多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厘清当前情报任务的内容和特性。

1 面向需求的情报任务分析

1 .1 情报分析的需求范式

长期以来,以需求作为出发点是情报分析的主要范式,对情报需求进行界定是情报分析的第一步,定义需求的目的在于明确用户要求进行情报分析的原因以及明晰分析结果将支持什么样的决策。这一过程通常反映为情报任务界定,通过对用户的情报需求进行具体化地分解,将需求显化为一些可执行的任务。Taylor于20世纪60年代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问题—协调”(Question-Negotiation)的论文[1-2],认为情报需求是认识不确定性的问题。美国竞争情报专家J.P.Herring[3]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关键情报课题”(Key Intelligence Topic,KIT)的概念,用以帮助企业情报部门识别和确定最主要的情报需求,从而确定需要解决的情报问题与任务。美国情报学家R.M.Clark[4]认为情报分析的成效取决于对问题的准确定义,他认为情报流程应完成三项基本任务,首先它应当便于用户提出问题;其次,它应当利用现有的情报信息基础对用户需求立即做出响应;再次,它应当设法迅速获取信息,以回答尚未回答的问题。包昌火[5]认为情报任务自然地与情报需求联结在一起,用户提出情报需求来帮助研究人员确定情报分析的对象、内容和目的,明确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主要解决什么问题。以上学者从面向需求的视角入手看待情报分析,认为情报需求是情报分析的发端,而情报任务是情报需求的具体表现,体现了以任务为导向的情报分析思路。可以说,定义情报任务的过程是对情报需求进行明确的过程,任务的准确定义与细化将关系到后续数据收集与方法选择的方向。

1 .2 情报任务的多维视角

根据分析需求的不同,情报任务呈现出多种维度,包括情报任务所面向的研究领域,分析中应用的情报源、任务的研究目的等。

根据术前CT影像结果,患者的脑萎缩程度分级如下[7]:Ⅰ级为无脑萎缩发生,大脑皮质沟<1 mm;Ⅱ级为轻度脑萎缩,1 mm≤大脑皮质沟<3 mm;Ⅲ级为中度脑萎缩,大脑皮质沟扩张≥3 mm伴侧裂增宽;Ⅳ级为重度脑萎缩,在Ⅲ级脑萎缩特征的基础上合并硬膜下腔扩张。对于术后CT提示出现新发硬膜下积液的患者,采用PACS系统自带工具计算积液或血肿量,分级标准如下[5]:少量硬膜下积液,即总量<30 mL;中等硬膜下血肿或积液,即30 mL≤总量≤60 mL;大量硬膜下积液,即总量>60 mL。慢性硬膜下血肿依据硬膜下积液区出现等、稍高或两者混合密度信号诊断。

机构养老服务目前的投资主体是政府和非营利性服务机构。养老机构普遍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排队等”二是“无人住”。

2)基于应用情报源视角的情报任务。情报任务的解决过程中需要借助不同的材料作为分析对象,包括学术文献、实地调研结果、专利文献、行业报告以及网络信息和社交媒体数据等,这一视角反映了情报分析中任务与数据的密切联系。当前,基于网络信息与专利文献的情报任务的研究范畴更为广泛,问题更多样,反映出在大数据时代基于网络的、针对大数据的情报分析已成为研究热点[8]

1)基于研究领域视角的情报任务。杰罗姆·克劳泽(J.Clauser)与简·戈德曼(J.Goldman)[6]依据任务的领域将情报任务划分为人物传记、经济、社会、军事、地理以及政治6个方面的情报研究。邹志仁[7]从侧重于学科领域与研究内容的角度将情报分析的研究类型分为科学技术、技术经济、科学管理、预测性情报、数据情报、专题情报6个方面,这些领域与情报分析有着密切关系,为情报课题的选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

2)引出关系,即延伸推导,是指一种情报任务的分析可以推论出另一种情报任务的分析。譬如,在情报分析中,往往在完成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任务之后引申出对该领域发展的发展对策建议;领域研究现状任务的解决通常可以引出该领域发展趋势与影响力评价的分析。

1)识别型任务,旨在描述事物的现状与规律,完成对研究对象的现状、布局与关系等方面情况的揭示与描述。识别型任务是一种关注基础情报(Basic Intelligence)的工作,在情报分析中必不可少。

2 情报分析中情报任务的特性

情报任务表达的术语不尽相同,但究其本质都是情报需求的表达,对这些需求的不同表达方式进行归纳、分类、规范统一,可以总结情报任务所具有的共性。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法与内容分析法对情报分析相关的文献进行定性的解读式分析以及定量的词频统计分析,从研究目的、分析流程、课题结构以及研究领域多个方面归纳情报任务的术语、类型、结构与领域的特性,以多维度视角充分探究当前情报任务的特点。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教好学生,首先要让学生亲近自己,进而信服自己、以自己为榜样。因此,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助推良方。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方法关键在于关注学生的存在感,再研究学生,最后开展因材施教的方法。

2 .1 情报任务在研究目的上具有共性

本文从近十年的学术文献、科技情报研究报告、行业报告、智库研究成果等资料中筛选100篇文献作为情报分析文献集合,这些文献都是对一个领域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领域热点、影响力、竞争态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供决策支持。以研究目的视角对这些文献进行标注,归纳表达情报任务的表述方式与关键词,按照表述词所表达的含义进行聚类与归并,具有相近含义的任务动词归为一类,从任务表述的角度总结情报任务的不同类型。

通过总结可以得到各类情报任务在表达上存在的规律:①识别型任务通常借由“发现、挖掘、识别、判断、研判、画像、揭示、确定、分布、态势分析”等词表达。②跟踪型任务通常由“追踪、跟踪、梳理、进展分析、路径分析、走势分析”等词表达。③比较型任务的表述词有“比较、对比、对照、参考、借鉴、启示、差别分析、差异分析、相似性分析”。④评价型任务的表述词包括“评价、评估、评测、测量、测算、评分”。⑤预测型任务一般通过“预警、预测、预估、展望、趋势分析”等词表达。⑥对策型任务则包含“对策研究、策略研究、战略分析”等表述词。由此通过情报任务术语的分类完成对情报任务类型的划分,总结出识别型任务、跟踪型任务、比较型任务、评价型任务、预测型任务以及对策型任务共6种情报任务类型,各类型情报任务具体的二级分类、三级分类如表1所示。

在普遍的科学研究中,通常需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情报分析亦如是:情报任务的研究领域视角是从情报任务“是什么”的维度来看待问题,任务的研究目的视角是从“为什么”要研究的角度来看问题,分析中应用的情报源是从“怎么办”的维度来看待问题,由此从情报任务的不同视角总结情报分析的研究范畴。

(4)能力复习目标: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等语言和学习能力,同时加强听说能力的锻炼;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

2)跟踪型任务,旨在跟进事物在一段时间内的情况与演化过程,是考察事物的动态情报(Current Intelligence),也称作动向情况,这种任务需要因时而变,不断更新原有结论、分析和判断[11]。对特定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对技术和行为的演化过程分析都属于跟踪型任务。

上文从任务的研究目的视角总结了识别、跟踪、比较、评价、预测、对策这6种任务类型以及任务的二级、三类分类,这几种情报任务非相互独立,在情报分析的流程中具有关联性,任务通过组合呈现出“衔接关系”“引出关系”以及“支撑关系”[8],从而完成情报课题的解决,如图1所示。

3)比较型任务,旨在分析事物在地区、时间、领域之间发展水平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得到比较性的情报(Comparative Intelligence)。在当前的情报任务中,针对地区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占主流,另外不同地区策略、政策、制度的启示研究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比较研究。

由于受到相邻采空区的侧向支承压力影响,巷道围岩发生破碎,视其为承载能力较差的松散体,依据朗肯土压力理论[21]来分析巷道底鼓的发生机理。以76采区2号专用回风巷对应7510和7601采空区得一段巷道为分析对象,由于两工作面终采线位置不同,同时为简化计算,假设巷道底板两侧分别受到如图2所示的大小不等的均布载荷p和q作用,引起底板发生破坏。

4)预测型任务,旨在预测事物在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得到预测性情报(Predictive Intelligence),主要包括两方面:发展趋势预测与情报预警分析,发展趋势预测方面包含对技术选择的预测、经济走势的预测等问题,情报预警分析则包含风险规避研究、网络舆情预警研究。

表1 情报任务的类型划分示意表

图1 情报任务类型及关系示意图

5)评价型任务,旨在通过分析影响事物发展的因素,构建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实现对事物的影响力、竞争力、质量等方面的评价,从而获得评价类情报(Estimative Intelligence)。当前影响力评价的问题主要包括学术影响力和网络影响力的评价,学术影响力评价包括面向学者个人的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以及面向研究团队和研究单位的机构学术影响力评价。

6)对策型任务,旨在通过分析获得事物的发展战略、对策的分析规划等策略性情报(Strategic Intelligence),比如信息公开对策、网络安全对策研究、专利战略研究、竞争情报战略等问题。发展模式研究是近些年主要的情报任务之一,分析具有创新性的发展模式可以为相关地区、产业的发展提供先进的经验和标准规范,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以影响力评价类情报课题为例来解释情报任务的层次性,如图2所示。这类课题旨在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特定事物或机构的影响力进行分析。第一个任务就是构建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一种方法是通过借助专家知识来确定指标体系的内容;还可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完成之后,第二个任务即是对目标开始进行影响力测评,案例分析与问卷调查的方法多被运用,可以从实践与公众的两个角度对影响力水平进行测评。影响力测评的最终结果分析是影响力评价类课题的核心任务,需要对比分析不同渠道得到的测评结果。而最后一个任务则是从多维度、多视角出发分析宏微观环境对于研究对象的影响力,预测其未来发展前景。

2 .2 情报任务在分析流程中具有关联性

百度翻译是学生日常使用较为频繁的免费软件之一,支持离线翻译功能,期中收录了专业词典释义,覆盖了500万云端词条,多种场景的双语例句,双语文章等可供学习者使用。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中,课堂上教师给出译例作为示范,课下给出相应练习让学生完成,这种单纯的纸笔练习对于学生翻译能力及学习主动性上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将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作为辅助工具引入翻译教学中,把学生被动地接受状态变为主动的学习状态,促成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搭建知识框架,形成探索式的学习方法。

1)衔接关系,即前后承接,是指在情报分析过程中,识别、跟踪、评价、比较、预测以及对策这6种任务类型存在着先后承接的关系。比如,分析中会首先基于跟踪的角度梳理某一领域的研究进展、研究热点或技术演进情况;而后基于比较的角度分析该领域不同时间或不同域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优势劣势等;最后预测领域的技术前沿、风险规避、发展趋势等方面;这些任务之间相互衔接,通过一步步整合完成情报课题。

3)基于研究目的视角的情报任务。在研究目的维度上,前沿热点监测、学科发展轨迹分析、主题演化分析、技术路线图演进分析、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力评价、竞争力评价、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发展策略研究、发展模式研究等方面课题占据着情报分析的主流位置。包昌火[9]对我国情报研究工作进行归纳,指出实际的情报工作是对具体情报任务进行识别、跟踪、比较、预测,并最终提出科学化决策的过程。李纲[10]对战略、战术决策支持、机遇威胁预警、竞争对手监控评估、技术跟踪、行业趋势判断以及竞争环境监测等企业竞争情报任务进行了总结。

3)支撑关系,即支持铺垫,是指一种情报任务的解决可以对另一情报任务的分析起到支持和铺垫的作用。例如,比较任务是为了更好地支撑评价任务,在竞争力评价课题中,对竞争选手选取指标进行对比是支持对手间评价的重要步骤;发展模式研究类课题中,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地区或不同组织的实践案例可以对组织的竞争力评价与发展策略制定等任务起到支撑的作用。

以上情报任务的三种关系体现出情报分析中的情报任务是具有层次性的,需要将情报课题进行任务细分,针对每项任务选择适合的数据与方法。

2 .3 情报任务在课题结构中具有层次性

情报分析源于情报活动的实践,贴近实际的情报工作,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关注情报活动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6],这些实际问题由具体的情报任务组成,通过一个个任务的解决,完成情报课题,情报任务是具有层次的。兰德公司提出“从战略到任务”的方法[11],并运用于课题的解决中。

在情报分析的实践中,情报研究人员首先接触到的是一个宏观的“情报课题”,反映的是情报用户的整体发展战略的制定需求,而“情报课题”通常是由一系列“情报任务”所构成,情报任务又可以拆解为若干“子任务”,即必须予以解决的最基础的小任务。这样,情报课题得以层层地细化,并通过选择情报分析方法与数据解决每个子任务,最终整合所有子任务的结果获得情报任务的答案,解决情报课题的一方面内容。

2017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计划在5年内建设500个智慧健康养老示范社区,意味着我国的智慧养老已驶入发展快车道。为充分响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从供给质量出发,提高有效供给和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7],智慧养老服务发展模式势在必行。因此,有必要对智慧养老系统平台的搭建进行阐述和优劣分析,有利于引导更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入驻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更有利于扩大智慧养老服务的范围和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按照水利部关于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项目水资源论证审批权限划分,灌溉面积大于30万亩的由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审批,10万亩与30万亩之间的由省(自治区)水利厅审批、松辽委复核。据最终统计,需由松辽委复核、审批的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共计101项,其中审批41项,复核60项。节水增粮行动项目水资源论证是确定项目区的主要依据,与项目实施方案互为依托,水资源条件决定了项目规模和布局、灌溉模式的选择、典型设计的代表性乃至投资估算等多方面。因此,做好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对于合理配置、有效保护水资源,确保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发挥长期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情报任务的层次划分有利于对情报需求进行层层明晰和细化,是自底向上解决任务的思想表现,将课题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情报任务,面向具体任务选择相应的数据和分析方法。

图2 “从战略到任务”理念下的情报课题、情报任务与子任务

2 .4 情报任务在研究领域上具有情境性

情报分析不能离开具体情境,在情报分析的过程中必须把思维置于问题发生的环境之下。研究领域反映情报任务进行分析的研究对象,包括人、事物、组织、机构等方面,可以反映出情报任务的所属情境。通过对本文的100篇情报分析类文献的人工判读、标准与统计,将研究领域归纳总结为政府管理领域、学术研究领域、网络管理领域、竞争情报领域、产业发展领域、医学领域,但情报任务并不限于在这几个领域,表2只列出本文数据所反映的研究领域情况,实例中括号内数字为本文的分析情报任务集合中不同研究领域出现的频次,未标注括号则出现频次为1。

表2 情报任务的研究领域实例

表2对政府管理领域、学术研究领域、网络管理领域、竞争情报领域、产业发展领域、医学领域的情报任务进行了总结。首先,学术情报研究是科学研究中的情报调研,是了解世界各学科领域最新动向及成果的情报工作;科研机构关注与科学技术研发相关的情报搜集与分析,情报任务包含科研布局分析、科技人才政策制定、科技发展路线图分析、科技发展趋势与前沿研判、知识产权风险评估以及中外专利布局分析等方面。面向政府管理领域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情报分析的重点之一,我国政府积极推动新型政府建设,重视对民声民意的听取,探索政府信息公开的路径,尤其在政府开放数据方面更出台了许多新举措;由此也扩宽了政府管理领域的情报分析的研究范畴,包括政府信息化模式研究、政务信息公开对策、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区域信息化对策研究、国家网络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网络舆情的影响研究等方面。竞争情报领域的具体情报任务主要包括竞争对手的分析、竞争环境的分析、竞争策略的制定等,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对组织的竞争力进行评价,为组织的竞争战略管理服务[12]。竞争情报领域的情报任务通常包含电子商务战略对策研究、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企业反竞争情报体系构建、国家创新系统政策分析等方面。当前,许多企业关注所属行业情报的监测,如所属行业宏观环境监测、政策法规跟踪、行业热点监测、技术动态监测、舆情监测等方面的任务都是企业竞争情报分析的重点任务。情报分析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面向生物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它是信息计量学、医学信息学与生物信息学等学科融合的新兴领域[13]。医院隐性知识开发、医药技术发展及对策、医案数据挖掘问题、循证医学发展与对策等方向都是生物医学领域中的情报任务。

领域知识、宏观环境、微观环境构成了一个情报任务的情境性,在具体的情报分析中,情报研究人员必须明晰情报任务在目的和情境上的特定性,结合宏微观环境信息与领域知识选择适当的数据和方法,这样才能在科学解决特定情报任务的过程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3 情报分析课题中的情报任务解析

基于上文总结的情报任务在研究目的上的共性、在分析流程中的关联性、课题结构中的层次性以及在研究领域上的情境性等多种特性,本文以领域研究现状分析、竞争力评价、专利情报分析这三类情报课题为例做任务解析。选择这三类课题的原因在于它们在分析流程上通常具有较为固定的模式,适合进行类型的归纳,而在现实的情报分析中,根据课题的背景与需求可以将任务进行多样组合。

3 .1 领域研究现状分析类课题任务解析

科学技术需要在前人的劳动、科研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具有明显的继承性、连贯性和积累性的特点,以上种种需求决定了情报分析与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必然紧密相关。科学研究过程之初,必须进行一系列的科学情报调研,及时了解与掌握世界各学科领域的最新动向及其成果,这正是领域现状分析类情报任务之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14]。对于科研机构来说,科学技术发展动态监测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研究一直是重要的情报分析任务,科研机构关注与科学技术研发相关的情报搜集与分析。领域研究现状分析类课题通常包含6种不同任务,分别是:①论文数量分布(识别型);②核心作者与团队分析(识别型);③重要研究机构分布(识别型);④作者合作关系分析(跟踪型);⑤研究热点分析(跟踪型);⑥研究前沿分析(预测型)。具体任务解析如图3所示。从描述领域内的已有成果开始,通过对论文发表的国家分布、机构分布、作者分布情况的梳理勾勒领域发展全景,核心作者与团队、重要研究机构的合作关系的识别旨在挖掘领域中的研究者以及他们的关系,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识别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领域科研的进展与动态。

T为任务代码;M为方法代码;圆圈内为数据分析单元
图3 领域研究现状分析类情报课题的任务层次解析

3 .2 竞争力评价类情报课题任务解析

对机构而言,自身与竞争对手的竞争力评价将影响组织的创新能力与发展方向,竞争力评价旨在通过分析领域内竞争对手与竞争环境以得到领域的竞争全局情况,为科学制定竞争策略提供情报保障。这类课题通常包含5种不同任务,包括:①竞争力指标的选取(评价型);②竞争力评价体系指标权重赋予(评价型);③竞争力实证(评价型);④竞争环境分析(识别型);⑤竞争对手分析(跟踪型)。具体任务解析如图4所示。在竞争力评价类课题中,评价指标的选取是首要任务,可以通过专家选取、借鉴相关理论中的指标等方式完成。层次分析法可以应用在竞争力评价系统的指标权重赋予任务中,起到分解研究对象层次的作用,从而为构建多指标的评价体系提供多方案的优化决策结果[8]。竞争环境分析是从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等方面对宏观和微观的竞争环境进行分析。竞争对手分析旨在跟踪领域内已有的以及潜在的竞争对手,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财务数据、专利布局等方面监测对手的战略异动,对竞争对手的技术实力进行评估,完成竞争对手的对标分析。

《政府会计制度》规定短期借款、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必须按期计提利息费用,为建造固定资产借入的专门借款利息,属于建设期间发生的,计入“在建工程”科目,否则计入“其他费用”科目,不能按《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在实际支付利息时才计算利息。

T为任务代码,M为方法代码,D为数据代码
图4 竞争力评价类情报课题的任务层次解析

3 .3 专利分析类情报课题任务解析

专利分析研究类情报课题是以专利文献、专利说明书等资料作为分析数据源,对领域内的专利管理的情况、专利核心技术和专利战略制定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到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竞争对手的技术发展情况等情报。由此形成了专利分析课题的9种任务:①专利布局分析(识别型);②技术合作关系分析(识别型);③重要研发机构识别(识别型);④技术研发重点识别(识别型);⑤技术演进趋势分析(跟踪型);⑥中外技术对比(比较型);⑦技术路线图分析(跟踪型);⑧竞争对手预测(预测型);⑨专利战略制定(对策型),具体任务解析如图5 所示。在专利管理分析这一部分,重点分析一个行业的专利布局情况,包括统计专利数量,识别重要专利发明人、重要竞争国家以获得领域的整体布。在专利技术分析方面,专利计量法是主要的分析方法,并辅以专利印证分析法,用于分析行业的技术合作关系、重要研发机构、技术研发重点、技术研究趋势、技术路线图,并对中外技术水平进行对比,以获得领域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专利战略制定任务主要针对领域的发展现状,借鉴重要的专利管理案例与经验,并通过SWOT分析方法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战略支持。

T为任务代码,圆圈内为数据分析单元,菱形内为分析方法
图5 专利分析类情报课题的任务层次解析

4 总结与讨论

本文通过对情报任务的类型、层次和研究领域等方面的分析,深入挖掘当前背景下纷繁复杂的情报任务所具有的共性与特性,揭示了当前面向需求的情报任务的多种维度,总结了任务导向型的情报分析思路。

首先,情报任务来自于情报分析的实践,是实际的情报课题中的一个个具体任务,大数据环境下情报课题纷繁复杂,但课题中的具体任务却具有共性,探究情报任务的本质属性,以简驭繁,将众多情报课题的规律表达出来,帮助情报人员更好地理解情报需求,选择数据和方法。而后,不同领域、不同组织的情报任务各有侧重,在情境和目标上具有特定性,同时环境的变化影响着情报任务的情境与目的,促使各类机构与企业的情报需求发生变化。当前,预测类任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是预测任务,不同机构的目标与目的各异:金融类机构侧重在国际投资风险的预测,生产型企业需要预测原料价格与石油价格,而科技创新型企业则更加专注前沿技术的预测。因而,情报研究人员在进行情报分析过程中必须明晰情报任务在目的与情境上的特定性,结合宏微观环境信息选择适当的数据和方法,这样才能在科学解决特定情报任务的过程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 TAYLOR R S.The process of asking questions[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62,13(4):391-396.

[2] TAYLOR R S.Question-Negotiation and information seeking in libraries[J].College Q Research Libraries,1967,29(3):178-194.

[3] HERRING J P.Key intelligence topics:a process to identify and define intelligence needs[J].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Review,1999,10(2):4-14.

[4] CLARK R M.Intelligence analysis:a target-centric approach[M].Washington DC:CQ Press,2010.

[5] 包昌火.情报研究方法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

[6] CLAUSER J,GOLDMAN P D J.An introduction to intelligence research and analysis[M].Lanham: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ing Group,2008:67-74.

[7] 邹志仁.情报学基础[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

[8] 祝振媛,李广建.从情报学硕博士论文看情报问题与情报方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39(1):1-7.

[9] 包昌火,刘诗章.我国情报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情报学报,1996 (5):344-349.

[10] 李纲,李博.论企业竞争情报的关键情报课题[J].情报科学,2005,23(1):29-33.

[11] KENT G,SIMON W.New challenges for defense planning:rethinking how much is enough [M].Santa Monica:RAND Corp,1994.

[12] 郑守瑾.科技情报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

[13] 赵蓉英.竞争情报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14] 李广建,江信昱.不同领域的情报分析及其在大数据环境下的发展[J].图书与情报,2014(5):7-12.

Research on Intelligence Tasks in Information Analysis

Abstract : Intelligence tasks in intelligence analysis show diversity in type,and the intelligence tasks of different fields and organizations are focused and specific in scenarios and objectives.The intelligence task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also have some commonness.Summarizing the law of many intelligence tasks can help the intelligence analyst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telligence demand and choose the appropriate data and methods.Firstly,this paper comb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igence task and intelligence demand,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lligence tasks in research purpose,analysis process,subject structure and research field,and explains these characteristics by analyzing the tasks of three kinds of intelligence topics,such as analysis of research status in the field,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and patent information analysis.

Keywords : information analysis;intelligence task;intelligence demand;task-oriented model

DOI: 10.16353/j.cnki.1000-7490.2019.11.004

作者简介: 祝振媛 (ORCID:0000-0003-3964-253X),女,1987年生,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情报分析。

录用日期: 2019-05-28

标签:;  ;  ;  ;  ;  

情报分析中的情报任务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