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专业课堂思政教育的内涵探讨与实践
刘小明,俞硕,张爱清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摘 要: 思政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命线。针对工科专业课程只讲述专业知识,不考虑、不进行思政教育的误区,探索了工科专业课堂思政的内涵;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探讨了工科课堂思政的内容;通过实践将一些具体实例贯穿到专业课程。以期为工科课堂思政的方法提供思路,为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工科;课堂思政;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一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1]。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我党各项事业和工作的生命线。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如何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关键课程作出了具体部署和指导。他在讲话中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的对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及思政课程的重要性做了深刻的阐释。具体到实际工作当中,应当依靠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实施。思政教育既然是我党各项事业和工作的生命线,那也就是人才培养的生命线,应当把它贯穿到教育的每个环节。因此,思政教育就不仅仅是政治理论课老师的任务,每个专业课老师也应当树立思政教育的意识,把思政课堂转化成课堂思政。
长期以来,专业课的重心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大部分教师把思政教育的理解为政治理论的讲解。这种误解来源于对立德树人以及思政教育丰富内涵的界定模糊。另外,新一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特点不同,很多老师不敢理直气壮的进行思政教育,也是形成专业课堂思政教育声音微弱的重要原因。最后,一些有意进行思政教育的教师在方法上脱离了本课程,把一些不相关的内容硬性插入,形成了为思政而思政的尴尬局面。
为探索工科专业课程中如何进行思政教育,从立德树人的内涵、思政教育的目的、培养对象的特点、专业课程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国际环境,对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整理,对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希望通过这些实践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通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把课堂思政建设好。
二 专业课堂思政内涵的思考
立德树人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它有着丰富的内涵。首先,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所要培养的人一定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这个目标必然要求所培养的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2]。有理想就要求培养对象拥有建社国家的抱负,特别是在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领域奉献担当的抱负。这种抱负的实现,又在很大程度上要求他们掌握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成为有本领的人才。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可能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敢担当、能担当。同时,也必然要求培养对象有德。那么,具备什么样的德?个人认为,德需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从三个层次去理解:一是具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崇高理想的大德,二是具有维护自由、民主、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自觉意识的公德,三是具有健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公民丰富内涵的美德。因此,人是德的主体,德是对人的要求,二者是有机的整体。立德树人的要求也就是立体的、全面的,有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层面,也有成长、成才层面;既有国家与社会角度,也有家庭及个人角度。
思政教育课的目的是什么?一是要学习具体的政治理论知识,掌握国家的历史、国情,这一部分是我们传统的政治理论课的要求;二是需要引导培养对象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三是帮助培养对象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树立学习新知识的信心;四是帮助培养对象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建立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意识,理解职业行为对社会、环境可能产生的危害。可以看到,思政教育不是单纯的政治理论的教授,而是针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的人才培养方法。
那么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应当侧重哪些方面?如何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如何让培养对象最终接受专业课程的课堂思政?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位专业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
JTG C10—2007《公路勘测规范》规定,地形图图上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重要地物点≤±0.6 mm,一般地物点中误差≤±0.8 mm[3]。由表1、表2、表3可知房屋精度检测点位中误差为1.861 m(共21点),田埂交叉处精度检测点位中误差为0.745 m(共19点),两种地物点综合检测精度为1.443 m(共40点),对已有地形图31处地物特征明显的田埂和道路进行垂向误差统计,中误差为0.78 m。
专业课程的主体作用是培养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让培养对象成为在各个领域内的高水平从业人员。但是,在新时代下,仅仅讲述这些是不足以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们必须引导培养对象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有利于国家、人民和社会的正道上来。不少高科技犯罪,究其根本是因为在教育阶段没有很好的培养他们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最终走向了贻害社会、自毁前程的犯罪道路。这样的“人”即便掌握再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难以在实际工作中释放出最大能量,甚至会成为社会的潜在危害。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而这个灾殃的后果是由个人、社会甚至国家去承担后期成本。如能在教育阶段正确引导,把他们的热情和才情发挥到建设国家的大道上来,那么危害社会的负能量就会越来越少,而奉献社会的正能量会越积越多。因此,专业课的思政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早在9月4日,《扬子晚报》刊载“蔡振华离开体育总局,刘国梁会重归乒坛吗”一文,称蔡振华的新职务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8月已前往新单位报到。蔡振华并未回应。
三 专业课堂思政方法的实践探索
我们的培养对象所处的国际、社会与家庭环境与十几二十年前有很大的不同。目前的大学生多数是95后,这些大学生的家庭背景差异很大,有的家境相对宽裕,家庭气氛和谐,受到的教育也比较全面;而有的大学生从贫困地区出来,不少是留守儿童,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和认识都会有不少局限性[4]。另外,目前社会和网络环境复杂,一些负面的东西对年青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造成了不小的冲击[5]。在这种复杂环境下,对培养对象的思政教育,具有正本清源的意义。
其次,教师需要认识到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需要认识到思政教育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 这里的强在新时代意味着思想强,信仰强,责任意识强,担当意识强,当然也包括专业能力强。专业教师不仅对自身专业需要有热情和激情,对培养学生在思想方面健康发展也应当有敏锐的意识和足够的激情。
目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地加快,给城市的交通压力日益明显,地铁的问世给城市交通压力起到了缓解作用,给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推进作用。因为地铁项目处于地下交通形式,施工的过程存在特殊性,其中在建设地铁过程中,最需要重视的就是地铁防水工作,若出现失误就会给地铁在安全运行中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钢筋混凝土出现腐蚀,严重影响地铁的寿命,另外还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给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文氏桥振荡器,它是由同相放大器和RC串并联反馈网路组成。具有振荡较为稳定、波形良好、振荡频率在较宽的范围能方便地连续调节等优点[6]。在文氏桥振荡器拓扑中增加动态元件、非线性元件或者两个文氏桥电路通过非线性耦合可构成各类文氏桥混沌或超混沌振荡电路[10-14]。
其次,专业课的课堂思政应当结合专业,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进行。这些内容的融入,最好是讲解某个知识点时进行。而这个知识点与思政要求有密切联系,便于自然过渡或引出。在引起学生兴趣之后还应及时退出,回到专业课的讲述上来。这样处理,既不会显得突兀,又能够在学生不察觉的情况下到达课堂思政的效果。千万不能生硬加塞,长篇大论,致使专业课上不好,思政效果又达不到。
表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堂思政典型实例
要做好课堂思政,有一些参考建议供同行及方家批评指正。
首先,打铁还得自身硬!《礼记·学记》有一段讲述到:“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此乃师德之本也。” 作为教师,需要认识到立德树人不仅仅是对培养任务的要求,更是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教师必须先立立人之德,方能成为立人之人,才能成为“四有好老师”,才能做好“四个引路人”,才能做到“四个相统一”。
四 提升工科教师思政素养的参考建议
最后,专业课的课堂思政也可以是有趣的。一是内容有趣,内容有趣一定程度上需要教师根据课程的具体情况进行提炼,在抓住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生动体现。二是角度有趣,要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当代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有什么诉求?有哪些方面的压力?作为任课教师应当有所了解,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三是方法和手段有趣,技术的发展带给教育工作者更多的现代化工具,每个任课教师都应当充分利用这些工具,做到讲课常备常新。大学生喜欢漫画、视频、动画,只要是健康、积极的,都可以采用这些方式展现。这样可以达到严肃而不古板,轻松但不轻浮的效果。
基于以上基本想法,这里例举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一些专业课程中实践效果比较好的课堂思政实例,如表1所示。实例覆盖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以及实验课程。限于篇幅,未能完全例举,但希望对其他课程和专业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首先,专业课的课堂思政与专门的思政课程并不冲突,但应当各有侧重,有机结合。专门的思政课程在对政治、历史、社会等理论方面应当浓墨重彩,这是无需怀疑的。而专业课的课堂思政可以介绍我国各行业的发展水平,既要认识到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又要凸显我国先进的部分,更要介绍在本领域、本学科的国家重大战略、重要政策、科研计划、国家工程等等;还可以是科学精神、学习方法、行业动态、职业规范、先进事例等等。因此,尽管专业课的课堂思政侧重点不一样,但同样可以丰富多彩。
尼·康·米哈伊洛夫斯基指出,“地下人应该捆起来”……他的回答非常透彻地理解了地下人的本性,但却全然无力反对他的辩证法。[2]490
再次,要做好课堂思政,教师本身应当日积月累,关注国家的发展历史,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目前,有很多网络平台、移动平台可以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比如中国慕课平台[6]、学习强国平台[7]。只有自己掌握、深刻理解了国家的发展历程,理解了国家的政策方针,才能在教育学生时做到宣贯准确、讲解无误。
路易斯 · 弗兰克,1963年生于阿根廷,是一名工程师和摄影爱好者。自1988年来,一直在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南部旅行,在那里拍摄了有关该地区农村建设的若干照片。他的摄影展示了自然风光、人文,特别是广阔的南方农场的乡村生活。他是布宜诺斯艾利斯重要的摄影俱乐部GrupoFotografico Parque的会员,也是斯科普里(马其顿)的摄影俱乐部EelMA的荣誉会员。他多次参加了国内外摄影沙龙比赛,在60多个国家获得了超过130000次入选并获得2400个奖项,经常受邀作为国家及国际展览会的评委。
另外,要关注校史,关注本校、本专业的优秀人才,关注本年级的优秀学生,留心每一位同学。俗话说:村中有个好嫂嫂,满巷姑娘齐学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身边的榜样更有说服力。关注本校的校情、学情,既能储备知识,又能因时因地因材施教。
最后,更新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科技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尤其是在新时代下新工科建设更需要教师自我更新知识,才能要求学生学习新知识时有强的说服力。《后汉书》评述道: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教师自我更新知识既是专业教学的要求,也是言传身教,思政教育的要求。
五 结束语
对工科专业课堂思政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它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专业课的思政教育是专门思政课程的重要补充,需要结合专业的特点有机的融合。课题思政的内容必须健康积极,形式可以丰富活泼。通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实践证明,工科专业课堂思政教育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并给出了相应的参考实例。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师思政教育素质提出了参考建议,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批评。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2(Z1):4-19.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J].学理论,2017(11):1-12.
[3] 陈涛, 梁俊玲. 中办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J]. 实践 (党的教育版 ), 2014, 32(2):4-4.
[4] 谭娅, 张迪翼, 蒋承. 家庭经济背景对大学生在校发展的影响——基于北京17所高校追踪调查数据的定量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18, 38(27):20-23.
[5] 韩福顺, 林妍.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3):42-44.
[6] https://www.icourse163.org/ [OL](中国慕课)
[7] https://www.xuexi.cn/ [OL](学习强国)
本文引用格式: 刘小明,等.工科专业课堂思政教育的内涵探讨与实践[J]. 教育现代化,2019,6(59):274-276.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59.099
基金项目: 本文系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重大项目(2018jyxm119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刘小明,男,江西永丰人,博士,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信息工程系系主任,主讲《高频电子线路》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高频毫米波通信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