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土地利用;数据利用;土地问题;利用现状
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土地资源紧缺是一项重大问题,对于社会经济建设有着重要影响。想让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就要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社会经济发展长盛不衰。所以,相关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要立足于当地土地资源现状,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工作中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土地管理工作质量与水平,进而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述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土地调查条例》明确的一项制度,是以区(县)为单位,按照统一的规程规范和分类标准,查清各类土地类型、数量、权属、分布的土地资源普查工作,其目的是为建立土地登记、统计,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和全面实施土地管理,制订国民经济和有关政策等服务。我国于1984年至1996年开展第一次土地调查(简称“一调”),全面查清了全国土地资源状况,但受当时的技术限制,电子化程度较低,成果应用困难。2007年至2010年开展了第二次土调查(简称“二调”),首次采用全国统一的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首次采用政府统一组织、地方实地调查、国家掌控质量的组织模式,首次采用覆盖全国的遥感影像作为调查底图,首次建立了统一标准的市、县土地利用数据库,实现了图、数、实地三者一致,为全面、严格实施土地管理奠定了基础,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集影像、图件、表格、数据库为一体的成果集。为在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全面细化和完善土地利用基础数据,掌握更加翔实准确的国土利用现状和自然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国土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国务院于2017年起启动了第三次国土调查(简称“三调”)。为全面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动态变化状况,从一调完成至今,国家每年组织开展了一次年度土地变更调查。
2当前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存在的问题
2.1资料收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根据《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拟定试点县三调工作实施方案和开展计划。根据工作安排,前期进行三调工作宣传和资料收集检验,整理归纳需要收集的资料有第二次土地调查变更数据库、县级优于0.2m分辨率高分航空正射影像图和优于1m分辨率正射影像图、城镇地籍数据库、不动产登记确权资料、地理国情数据库、岩溶地区第3次石漠化监测成果、土地整治和旱改水资料、城市开发区、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等40多项。这些资料来源包括国土局、交通局、林业局、民政局、农牧局、旅游局、水利局、建设规划局、省档案馆等9个部门,涉及部门多,资料类型复杂,坐标系统不一致,给资料的收集、转换、检验和使用造成了诸多困扰,具体表现在:
2.2地方政府重视度不足
土地调查属于国情调查工作,属于提高土地资源应用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准确掌握土地资源使用情况、为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提供数据支持的重要工作,是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从调查现状来看,部分地区政府对于土地资源的调查工作重视度并不高,认知不正确,对于土地调查的组织协调以及部门的力量效果较差,管理效益较差。
2.3数据精度不高
二调统一采用国家下发影像作为调查底图,部分地区影像分辨率在2至5米之间,调查底图精度不高、分辨率低、现势性差,加之部分山区地形地貌复杂,云多雾重,客观不利条件也为调查底图制作及其精度带来不利影响,造成地类判读困难,信息采集缺失。另外二调采用1:1万比例尺开展调查并成图,成果为全市国土资源宏观管理提供了基础支撑,但调查成果在中观、微观管理层面暴露出了不少矛盾,成果精度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提升对策
3.1保证数据收集的准确性
首先,按照上级要求,在下发影像和疑问图斑后,须3个月内完成核查举证、数据库建设等工作。但由于在收集地理国情数据库、不动产数据库、岩溶地区第3次石漠化监测成果等相关资料时,县里没有相关数据库资料,需在省级相关部门申请拷贝,或者在县级相关部门申请审核,手续烦琐,周期长,因此,按时完成核查举证、数据库建设等工作难度较大。通过综合分析和考虑,建议由省三调办统一收集相关数据库资料,与国家影像及疑问图斑一并下发到各县,节约资料收集时间,降低资料收集难度,保障工作进度。其次,收集临时用地资料时,大部分只有批文,无电子红线图,无法实现临时用地上图。面对此问题,特向县三调办建议,由县拟定临时用地范围线,作业单位按此红线上图。受地形条件影响,公路改线较多,补征地情况较频繁,红线资料管理不善,导致无法收集到完整的公路红线;另外,还有很多农村公路没有相关征地红线。对于以上问题,本着实地为主原则,按照国家下发影像进行勾绘,对于影像无法预判的图斑及地类,宜采用实地调查和GPSRTK实地测量。
3.2强化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重视度
首先,需要提高各级政府应当从提高国家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作为基础目标,不断的强化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重视度,真正提高对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重视度,强化领导的指挥责任,同时将调查工作当做是目前工作的首位。市县等不同等级政府需要做好地方领导管理工作,做好以地方政府领导作为组长的专项工作小组组建工作,统一性领导并指挥调查工作,积极协调调查工作中的个相矛盾问题。对于重点的市县可以由国土部门领导亲自作为工作组长,保障调查工作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度。针对多部门在工作中已经获得的成果,需要及时做好数据的衔接以及调整,并由政府为核心做好地区数据的一致性、唯一性统计。
3.3建立统筹兼顾、层次明晰的常态化监测框架
建立包含宏观监测、常规监测、精细监测和应急监测在内的自然资源常态化监测框架。其中,宏观监测采取全天候遥感监测,一般为中低分辨率遥感监测,突出大范围的宏观变化;常规监测包含土地利用年度变更调查、地理国情监测等常规监测任务;精细监测可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重点针对特定区域和重要专题开展高精度细化监测;应急监测可在突发情况下,快速响应,整合天空地一体的监测手段对目标地区实施快速监测。
3.4实施基础数据整合
建议采用“基础地类调查+专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整合。基础地类调查的统一完善,能够为将来调查数据成果的利用提供数据层面的标准化接口,方便未来调查的成果利用和更新。基础地类调查基于统一的用地分类标准,形成包含地表覆盖物、权属、面积、利用情况的地类数据库,各部门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基础调查的基础上开展细化的专项调查。另外,建议依托国土部门“一张图”、测绘部门“天地图”等已有信息化基础,统筹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信息平台。在更新机制方面,建议各类空间调查数据成果预留更新接口,实现一个部门成果多个部门共享使用、同步更新,避免因地物分类不同造成成果数据不一致。
结语
综上所述,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对于国家土地资源应用影响非常突出,属于推动国家土地资源应用效益的关键性措施。在今后,需要做好工作意识方面的改进和强化,不断的有阿虎和突出调查工作的重视度以及部门之间的协同化配合,并在技术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的同时,强化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佟敏.浅谈土地资源调查及评价[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4).
[2]谢英挺.基于治理能力提升的空间规划体系构建[J].规划师,2017(2):24-27.
[3]蒋小伟.浅谈土地资源的调查、评价及承载能力[J].农民参谋,2017(18):223.
论文作者: 张振贤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工作论文; 土地论文; 土地利用论文; 数据论文; 成果论文; 土地资源论文; 资料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