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不在谈锋健,袖手无言味正长——浅谈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倾听”的独特魅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谈锋论文,袖手论文,政治课论文,浅谈论文,风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倾听是一种艺术,一种品质,一种素养。新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理念是学会倾听,不仅强调要让学生倾听教师,更强调要教师倾听学生。李政涛博士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观念,叫“倾听着的教育”。
倾听,无论是在《礼记·孔子闲居》中的“倾耳而听之”,还是《辞海》中的“倾耳而听”,强调的都是“倾”与“听”的结合,是主动获取信息的一种积极的有意识的行为。实践证明,教师只有通过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表现、观点和发言,关注学生的兴奋与疑惑,才能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或问题之所在,才能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作出决策,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但是,综观如今的课堂,我们发现,看似热闹的课堂,却隐含着另外一种让人担心的问题,课堂上出现了“表达”多于“倾听”的现象。不喜欢倾听,不善于倾听,或“听而不闻”,“听而不导”,“有选择性地听”成了课堂上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课堂教学中受师生交往的习惯化模式的束缚,即教师“生来”就是讲解者、说话者,学生只能是听众,因而教师没有倾听的意识和习惯;部分教师认为,课堂上教师的第一责任是完成教学安排,为了能按时、不出错的完成教学进度,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就会尽量少地安排倾听学生发言的教学环节,减少了倾听的机会,导致教师想倾听但不能倾听;在学生交流探究结果时,有的教师只在考虑自己的教学思路,对学生的发言不置可否,不加以引导;学生发言中出现明显的科学性错误,教师不能及时指出;学生回答不是教师预设的答案,教师就打断……凡此种种在课堂中的“不作为”,都表现出教师没有真正倾听学生说什么,仅仅担当了一个“教”、“程序员”的角色,课堂教学呈现出僵化与机械化。一位著名教育家这样说:“一个真正的教师必须是一个真正的倾听者,能听懂学生发言中日常听觉范围以外的深层含义,走进他们的内心。”
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倾听”的独特魅力,让“倾听”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闪亮呢?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在平等中接纳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师生同属于课程的构成因素,因此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课堂教学中的倾听是对双方的倾听,而且是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双方共同在场、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参与。但由于教师权威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存在,教师处于优势地位,而学生则相对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师生之间相互倾听更多地要求教师要善于倾听。教师转向学生,开始倾听,这意味着一种接纳。这种接纳也表明了一种真诚的平等和尊重,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只有当学生发现教师在尊重的基础上接纳了他们,认真倾听着他们,他们才会与教师建立起更深一层的信赖和乐于交往的关系,同时也使自己更充满自信,真正感受到作为一个独立生命而受人尊重、爱护的喜悦。
心理因素是教学倾听最为关键的因素,教师要从心理上接纳发言的每一个学生,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只要是学生发自内心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都应该专心倾听,而且倾听时要把自己的意愿暂时搁置一旁,包括急于想说给学生的建议、劝告等,先让学生把话说完,千万不可打断学生的发言。要敢于在课堂上倾听不同学生的声音,即使那些声音与预设不符。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说,教师才能倾听到学生的心声,才能了解到学生与文本的差距,更好地点拨与指导。建构主义学者冯·格拉斯菲尔德认为:“一旦教师抛弃知识是可以转移给学生的‘物品’的观点,就必然会尽力去发现孩子头脑里到底在想什么。”如果教师放不下自己“高高在上”的位置,或者固守着自己的“权威”,对学生说的不符合自己事先拟定好的“标准答案”,就加以否定,甚至给予批评,那么师生交流是很难进行的。
二、在体验中参与
教师应在倾听中参与,在参与中体验。教师的倾听应注重真实的感受,在倾听中参与、感悟是教师投入倾听时必要的态度。这种倾听是对学生思想的鼓励,意味着鼓励创新,鼓励独立思考,能博采众长,弥补自身不足,也能萌发灵感,触类旁通,构成教师自身的教育体验。它有助于教育经验的增长和丰富,也能使教师从自身的体验出发,去倾听学生的声音。
教师在倾听的时候,首先要作出倾听的姿态,通过自己的体态语言表现出对发言学生及其所讲内容浓厚的、始终如一的兴趣。在学生小组学习时,教师可以走下讲台,俯下身子,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讨论;在学生朗读、表达见解时,教师全神贯注,凝神倾听,带着欣赏的目光注视着学生,向对方传递这样的信息:我正认真地听你说;在和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应在适当的时候用“好”、“有道理”等语句表明你对谈话者的注意和兴趣,也可以适当地点头、微笑,以示你对学生谈话内容和方式的认可;在学生合作探究各执己见、不能互相理解而争执不下时,教师要纠正对话双方的思维错位,使之正面碰撞;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让自己的感情随着谈话者感情的变化而变化,教师关切的问候、巧妙的提醒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鼓励;当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对某种观点的阐述不全面、尚未完全正确、停留在表面时,教师就要去拓展它,去纠正它,去延伸它,启发学生继续回答……心理学研究表明,喜欢别人听自己讲话乃是人所共有的一种基本需要。作为教师,更应该以浓厚的兴趣面对讲话的学生,及时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相关信息,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更好地调整课堂教学。这当然要避免“抢戏”,学生始终是主角,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实现“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
三、在耐心中包容
俗话说,“十个指头伸出来有长有短”。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多种多样的:聪明的,迟钝的;听话的,调皮的;骄傲的,自卑的;上进的,后进的……不论什么样的学生,教师都必须给予厚爱,给予热情,要从生命的高度对待学生的差异,相信他们的潜能,给他们思考的空间,包容他们的缺陷,等待他们的成功。学生的声音如同花开的声音,需要耐心等待。因此,耐心包容是教学倾听的智慧,没有耐心和包容的倾听就不可能有慧心去发现那一颗颗独特、鲜明、美丽的心。很多时候我们只要稍稍等一等,精彩和奇迹就会绽放,反之教师和学生就有可能都失去了一个机会,一个很好的课程资源。
教学过程中许多原因需要教师的温情、冷静而富有智慧的耐心和包容:或是学生需要时间思考问题,或是在心里组织表述语言,或是有创新的想法要慢慢道来。因此,当学生言语结巴的时候,当学生说错话的时候,当学生“欲言又止”的时候,当学生沉默的时候,教师都要耐心等待,不能轻易打断学生的言说,或让其他学生帮助回答,或越俎代庖把答案和盘托出,更不能取笑学生,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他,而要从学生的内心深处捕捉到他们的情感体验、知识能力的细微变化,鼓励他“再想一想,再说一次”。要用足够的耐心包容学生,不厌其烦地与学生交流,引导他们多想多说,在不经意间巧妙加以引导,给予纠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树立自信,掌握知识。一个真正的倾听者会在深沉的静默中,坚持不懈地进入学生心灵深处去倾听他们的呼喊和需求,这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高超课堂驾驭能力的体现。
四、在评价中引导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在课堂教学中,倾听与评价引导的关系十分密切,听而不评不导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倾听,在倾听时应该特别强调教师必要的、有效的引导。好教师应当是机敏的倾听者,在倾听学生发言时,教师不仅要听出学生发言中的确切含义,还要听出言下之意,对捕捉到的资源信息适时而巧妙地予以点拨引导,这往往会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起到指点迷津、拨开迷雾的作用。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及时而准确的评价和引导是帮助学生获取新知、改正错误、加深理解的必要手段,是通过教学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和出发点。
“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是转瞬即逝的,一旦错过,就可能再难碰上,因此评价和引导要及时。任何含糊其辞、空泛的评价和引导会使学生产生误解,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比如,当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后,教师只作出宏观的评价,如“说得不错”,而对于学生究竟哪里说得好、哪里说得不好、如何改进,缺乏具体的、微观的评价和指导,这样的评价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评价和引导要具体明确,不仅对错误的要点评清楚,即使对同一问题学生有不同的回答,假如言之有理,也要有区别地点评,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使学生能及时反思错误,并继续思考,从而推动课堂探究不断深入。在作出评价时,教师要注意措词,讲求技巧,既要指明错误,又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我们不妨用“你肯动脑筋”,“你的思维是活跃的,能够从××角度思考很不错,不过我建议你假如再从××角度思考那就更好了,试一试,好吗”等赞赏性、建议性语言来评价他们的发言。这样的评价能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对待挫折,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勇于接受挑战的进取心,有利于创新人格的塑造。教师对倾听的评价应该是生成性、创造性的,用动态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不能过于注重既定目标达成的课本评价,因为即使是教师课前作了评价预设,也往往会因为课堂教学情境的变化而失去针对性。教师要有灵活的应变性和随机的可塑性,根据课堂教学鲜活的“学情”,及时调整既定的评价内容,即变“刚性设计”为“弹性设计”,从而真正发挥评价的应有功效。
五、在思考中创造
《老师,你在听吗?》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倾听一些对话后进行反思:儿童说的是不同的事情吗?对话涉及任务了吗?或者涉及他们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吗?这些天儿童的对话是否有相同的主题或想法?”教师的倾听不是对学生声音的被动的听,而应该是主动的听。这意味着倾听者不仅是旁观者,而且是行动者、创造者。“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强调在倾听过程中“心”的重要作用,倾听是需要心、脑等参与的复杂的思维加工过程,与理解思考是不可分割的,没有理解的纯粹倾听是不存在的。教师需要在倾听时正确理解接收到的信息的真实含义,要衡量信息的信度、理解说话人的述说、思考呈现的思想、怀疑信息的有效性、归纳说话人的主题思想、获知省略的内容、思考怎样完善信息等,为后继的反应提供依据。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指出:“要把教学过程看做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对“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这个问题,是可以用“靠教学创造”来回答的。因为教师总是处于意想不到的课堂情境中,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都能在备课时预测得到的。正如布卢姆(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掌握学习”理论的创立者)说的那样:“人们无法预料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了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艺术了。”因此,教师在倾听中不但要有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而且要灵活果断地采取恰当有效的策略与措施,解决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生成性问题,或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或拓宽教学内容、或对问题的延伸追问,使学习的内容不断拓展和深化。一方面教师要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能够别出心裁地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另一方面要能够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让课堂教学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风流不在谈锋健,袖手无言味正长。”真正的倾听是心与心默默地靠近,是情与情悄悄地对流。让我们有效地掌握教学倾听的艺术,养成教学倾听的习惯,感受教学倾听的魅力,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