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霞 熊蕊(通讯作者)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老年病科Ⅱ病区 442000
摘要:跌倒可以造成严重损伤,其后果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成为老年患者中一个较突出的健康问题。我国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据统计每年有三分之一65岁以上的老年人,二分之一80岁以上的老年人经历过跌倒事件,跌倒后产生的不良后果会增加病人的痛苦,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还有可能引起医疗纠纷,因此为了减少老年病人跌倒的发生率,做好老年人跌倒的预防护理非常重要。
关键词:老年病人;跌倒;原因;对策
一、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老年女性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入院,原有肺栓塞慢性,胃炎,高血压病II(高危组)病史。
(二)发生过程及地点、时间
患者行动不便,双下肢无力,已告之患者及家属床旁排便,可患者及家属不听劝告,于次日凌晨入厕时,患者不慎摔倒,双手着地,双手腕疼痛,活动受限。
(三)跌倒产生的伤害
患者双侧桡骨远端、尺骨茎突骨折,其余未造成明显的伤害。
(四)跌倒产生的后果
引起医疗纠纷。
二、住院老年病人跌倒的原因分析
(一)跌倒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65岁以上住院病人跌倒的危险性与年龄呈正比,80岁以上的住院老人有高度跌倒危险。这与老年人的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感觉、反应迟钝有关。研究表明,跌倒多发生于71岁-90岁的年龄段,占跌倒总数85.71%。女性跌倒占51.3%,男性占48.5%[1]。
(二)跌倒与疾病关系
患高血压、糖尿病,常使病人伴有头昏、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导致老年人跌倒的危险系数增加。
(三)跌倒与药物的关系
很多药物可影响病人意识、精神、视觉、步态、平衡、血压等,如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和麻醉镇痛药,被公认是跌倒的显著危险因素。降压药、降糖药可影响病人的平衡感觉而引起跌倒[2]。
(四)跌倒与骨折部位的关系
骨质疏松是引起股骨颈骨折的重要因素,由于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而女性由于生理代谢的原因骨质疏松发生较早,活动相对较男性少,即便创伤较轻微、受伤不重,也会发生骨折。
(五)跌倒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个性好强的老年人,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愿意麻烦别人,这也增加了老年人跌倒的几率。老年人机体功能下降,依赖性增强,加上害怕跌倒,限制了老年人的活动,降低肌肉、关节的活动能力,久之导致功能缺陷,跌倒的危险性增加[3]。
(六)跌倒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体力和智力状况的下降使老年人跌倒的危险性增加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卫生间缺少扶手,地面湿滑、室内设施不整洁,有障碍物等都可能成为老年人跌倒的潜在危险因素。老年人关节僵硬,屈膝不便,起床及久坐后立即站起,体位的突然改变,会导致大脑一过性供血不足,发生头昏,站立不稳而跌倒。
三、住院老年病人跌倒的预防对策
(一)增强医护人员的预防病人跌倒意识
有调查显示,部分护理人员对预防跌倒缺乏充分的认识,很难在护理工作中做好预见性护理[4]。因此,需要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了防范跌倒的教育,使其树立防跌倒意识,并通过真实事例敲响每个人的警钟,学习相关文献中防跌倒知识,使大家掌握导致跌倒的内外在因素,在平时工作中应具有预见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二)护理人员在老年患者在入院时要对其进行跌倒风险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意识、精神状况、与疾病相关因素、药物因素、不良症状、有无跌倒史、视力、步姿、及步行时的平衡力、足部是否有疼痛等[5]。认真筛选高危跌倒患者,对已有跌倒史及被评估为高危跌倒的病人,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好交接班。特别是对服用抗精神药物及服用降压、降糖药的病人、痴呆病人、步态不稳者,更应重点交班,加强巡视,做好护理记录。
(三)护理人员要对老年患者进行预防跌倒教育
做好住院老年患者的入院环境介绍及心理护理,使患者能尽快适应病房环境。指导患者应认识自身的生理变化,认识跌倒的危险性,发现困难及时求助于医护人员,不要怕麻烦别人。及时鼓励那些求助者。提醒老年患者所采用的运动要适量,避免做危险动作。平时生活起居做到 3个30s,即醒后 30s 再起床,起床后 30s 再站立,站立后 30s 再行走[6]。并劝告易跌倒的老年患者尽量使用拐杖。
(四)要对护工进行预防跌倒具体措施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因护工大多全天候和老人待在一起,护工的安全意识、措施对预防老年患者跌倒至关重要。首先,护工要知道怎样做是安全的,本研究中就发现护工在遇到意外事件时,双手脱离轮椅扶手,老人自行站起跌倒;其次,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做到 24h 无缝隙陪护。再次,教育护工理解老人的心理,要非常耐心,并及时提供老人需要的帮助,要知道哪些行为具有关怀性,哪些行为具有帮助性。
(五)改善住院环境,消除安全隐患
如配备夜间照明,注意及时清除走廊的各种障碍物,保持通道畅通,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在浴室地面上放置防滑垫,走廊及浴室安装安全扶手。各处要配安全设施和报警设施。另外,将患者经常需要之物品放于随手可得处,避免老人因弯腰或蹲下取物而跌倒。调低床的高度,固定好床腿刹车防止移动等。医用设备用好后及时收好,以免电线绊人。
(六)加强护理防护措施
对于跌倒高危患者,应做好明显的标识,放置防跌倒的标识牌于床尾,同时在病人一览表中做好标识,做到一目了然。另外,在跌倒高发的时间段里保持警惕。尽管有文献表明,33%的跌倒发生在夜间,有研究表明凌晨5:30-7:30是老年住院病人的跌倒高发期,主要原因是本研究是在慢性病医院内开展,不包括那些急性的病人,另外,晚上有护工照顾[7]。而下午老人们午睡醒来体位发生变化,外出散步或锻炼,和其他人一起做活动,反而容易发生跌倒。这个期间需要加强巡视,及时解决老人遇到的难题,提醒和管理。
结论
病人在住院期间跌倒不仅会对病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也给病人及其家属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更可能会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影响医患关系的和谐。病人及陪护人员对于跌倒的预防知识和积极陪护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住院病人跌倒发生的概率,态度及行为呈显著性相关。因此护理人员应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病人相信护士、信任护士、听从护士的指导,增强其依从性。而护理人员也应该将防跌倒的宣教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改变护患双方对防范跌倒的认知、制定标准的健康教育路径、统一规范健康宣教内容、注重宣教资料的艺术性和可观赏性、采用多样性宣教形式等方面入手,提高住院病人在对预防跌倒措施的依从性,降低住院病人跌倒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董璐,周洁.老年住院患者跌倒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01):65.
[2]富莉芳.住院老年病人跌倒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5,(06):82.
[3]百利颖,王贵芝.老年患者对跌倒危险因素认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0,(03):49.
[4]徐建鸣.预防住院病人跌倒的最新护理实证[J].实用护理杂志,2001,(07):27.
[5]董敏.流程管理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2009,(09):51.
[6]工瑛.老年护理院住院病人跌倒因素分析与预防[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9,(04):84.
[7]李林涛.老年跌倒的疾病负担和危险因素[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08):61.
论文作者:赵霞,熊蕊(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2
标签:病人论文; 患者论文; 老年论文; 老年人论文; 因素论文; 关系论文; 危险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