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已成为培养新时代接班人的一门重要课程。为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如何将“以学定教”这一教学理念运用到信息技术课堂中。本文通过分析以学定教的科学含义,说明“以学定教”下信息技术课的构建方向,并分析了现阶段信息技术课堂中存在的一些教学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在“以学定教”教学理念下构建高效课堂的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以学定教;课堂构建方向;低效现象
1、“以学定教”的科学含义
新课程标准修正了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认为“学生是信息技术教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信息技术教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随着教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实践的逐步推进,“以学定教”已成为构建尊重学生的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趋势,受到越来越普遍的重视和推行。“以学定教”要求教师的“教”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其内涵主要包括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和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这五大方面。
2、“以学定教”指导下的高效课堂构建方向
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尊重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四方面:一是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制定教学任务。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是重要的衡量标准。高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必然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二是根据学生的疑问来设计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细心洞察学生的内心秘密,敏捷地捕捉学生们在课堂稍纵即逝的变化。力求从学生的言行中得知其疑问所在,获得有价值教学信息,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和手法;三是根据学生的兴趣来制定教学方向。目前,教育学家普遍认为,工作的努力程度不能决定最终能否成功,但喜欢所做的事并视它为一种游戏的人往往更易获得成功。保持并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有重要的意义;四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来制定教学重点。一般情况下,教师们都应把学生们在以往学习、生活中积累的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在原有的信息技术知识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成长。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过分追求教学成果而脱离学生的实际学习内容,落后和超前都是课堂教学的误区,应该有意识地加以避免。
3、信息技术课堂上的低效现象
3.1缺乏学习动力
信息技术课与语数英等科目相比处于劣势地位,缺乏各种硬性的约束。在这一情况下,学生们往往只是把信息技术课当作次要的课程来看待,在上课时漫不经心。同时,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控制好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难易程度,提出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使得部分内容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缺乏自信、焦虑等心理而潜意识地拒绝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没有很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3.2缺乏创新性
很多教师仍存在“以教定教”的思想,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课堂难以避免地进入到“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参照课本案例进行“依样画葫芦”,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损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3.3缺乏探索性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重在实践探索而非理论知识的工具性学科。但目前不少信息技术教师急于求成,担心让学生自行探索会浪费课堂时间且没有实效,直接导致学生失去了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
例如,教师在讲授《与键盘交朋友》时,直接出示键盘缩略图和介绍键盘的发展、种类,并重点讲解了键盘的分区和使用八个基本键的技巧,接着便让学生自行练习,随后进行字母输入速度的比赛。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让学生探索键盘字母顺序排列的规律。教师直接进行总结式的讲解无疑可以节省课堂时间,加速教学进度。表面上看效率很高,其实这样做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形之中让学生陷进被动的听课之中,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效率下降,课堂效率也随之下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以学定教”下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建议
4.1 细化“任务”让学生体验成功
让学生体验成功并在成功中获得乐趣,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和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方法。教师们可以在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的基础上,布置不同类型的任务,让学生通过一次次地“闯关”获得成就感;在进行课堂任务设计时把大的教学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容易掌握的小“任务”,以便简化步骤,提升学习自信。
例如,在讲授《复制移动图像》时,教师问学生:“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学生纷纷回答:“福娃”、“欢欢”、“迎迎”……随后教师播放一段福娃的小动画。在创设教学情境和充分调动课堂的活跃气氛后,教师提出课堂的总任务:“现在我们把福娃请到我们的课室中。”并对此任务进行细分:(1)学会选定福娃;(2)学会移动福娃;(3)学会把福娃复制、粘贴到“课室”的图片上。
教师让学生按照这些步骤逐步完成总任务,提供解决每个小任务的有关线索,并进行巡视指导。通过细化任务这一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新知的信心,并在完成任务中获得成就感,不仅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成长需要,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4.2 创建平台让学生展示成果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是教师讲授和学生反馈的双向过程。教师们应贯彻“以学定教”的思想理念,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课堂教学围绕学生进行。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应主动在课堂上创建一个成果展示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展示平台组织课堂评价活动。
例如,在讲授《图像合成》这一课时,教师在课堂结束之际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让学生把自己的照片与各地风景照片合为一张美丽和谐的照片。在下一节课的展示中,教师发现了不少很好的合成照片,如“巴黎铁塔下的全家福”、“踏上长城上的我”……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很有创意的照片,学生们对此忍俊不禁。随后,教师让学生讨论合成照片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并针对“套索工具”、“亮度/对比度”等薄弱环节进行讲解。通过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不仅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技术上的提高,而且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
4.3 积极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要做课堂的主人,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很多教育理论家都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应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教师们可在情境引入、基本知识简单讲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以上述《与键盘交朋友》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先讲解键盘发展史和字母键排列顺序的原因,让学生对键盘有初步的了解。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探索键盘的组成和分区,并尝试找出十指分区按键的技巧。教师在进行巡视时适当进行指导和鼓励,引导学生对“食指、中指负责的键盘区域”、“无名指、小指的任务分配”、“如何识记字母位置”等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和实践。最后,教师还应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评价总结,让学生对键盘有更全面的认识。本节课通过自主探究,学生会对键盘产生更多的疑问,并真正参与到思考和讨论之中,从而更好地识记键盘上字母的位置,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结语:
作为一门新兴的工具性学科,信息技术课给学生带来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这门学科本身。而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坚持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学习成长需要、兴趣爱好等来制定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课堂环境,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鲍银霞.以学定教的基本内涵和实现途径[J].现代教育论丛,2008(04):74-78.
论文作者: 李赫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学生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高效论文; 键盘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