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增迅
天津市宏富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00
摘要:市政工程施工的主要材料是混凝土,混凝土道路属于刚性较高的路面,具有一定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是根据一定级配有机的合成混凝土、混合料而铺成的道路,其使用寿命较长养护的费用也较少,可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所以,混凝土道路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关键词:市政工程;混凝土技术;质量控制;技术分析
在市政工程中,运用先进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并做好相应的质量控制工作特别重要,不仅能够减少混凝土施工材料的损耗,而且提升市政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对于市政工程中的施工人员来说,要结合工程整体结构特点,不断完善原有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并改进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保证市政工程的整体性得到有效提升。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市政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措施,从而推动我市政工程能够更加稳定的发展。
1市政工程中合理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指的是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与养护等技术,通过运用科学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提升混凝土施工材料的使用率。伴随我国市政工程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人员要根据外界环境特点,科学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控制骨料的用量,并有效提高混凝土运输质量,防止混凝土施工材料出现严重浪费现象。除此之外,在市政工程中,应用先进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帮助混凝土施工人员更好地掌握混凝土施工流程,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2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准备工作
在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准备阶段,施工人员要结合市政工程结构特征,选择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材料,如果混凝土施工材料质量不过关,会降低市政工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市政工程中的材料采购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要根据施工现场情况,选择高质量的混凝土施工材料,从根本上提升工程结构的安全性。由于市政工程的施工规模比较大,需要大量的施工机械设备,在采购各项机械设备的过程中,采购人员要根据施工需求,进行科学采购,根据各项施工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供应商联系,并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科学解决。通过做好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准备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减少混凝土施工材料的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市政工程中的施工人员数量比较多,为了保证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施工现场中的管理人员要结合混凝土施工情况,做好相应的调整工作,并为混凝土施工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在保证市政工程混凝土结构稳定性的基础之上,不断提升市政工程的总体效益。
3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技术分析
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主要是混凝土拌合、运输、浇筑、振捣、模板等方面,同时要加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选择好混凝土的原材料后,拌合同时确定最终的混凝土配合比,要经过实验室配合比设计以及现场取样实验,避免影响混凝土整体质量。拌合前需要对最终配合比下的混凝土性能进行测试,需要根据气候环境控制水灰比、骨料用量,适当的加入外加剂。混凝土的运输主要是根据实际需要。混凝土浇筑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首先需要严格的控制送料时间,在浇筑阶段,对混凝土工程整体的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必须保证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送料工作,加强对混凝土坍落度的检测,确保每一立方米混凝土的质量。需要做好混凝土色彩匹配工作,合格后再进行后续施工,浇筑过程中要对每一个分层厚度进行严格的控制。混凝土振捣对混凝土塑性要求较高,一般采用机械设备完成混凝土的振捣,可以提高混凝土施工效率。要严格控制振捣器的型号、振捣力度,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同时保证混凝土振捣的均匀性。在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模板的施工质量对整体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需要加强对模板的设计、安装、拆除等。在选择模板过程时,需要严格控制模板的密实度,模板强度、刚度以及牢固性,一般采用具有一定平整性、吸水性以及耐腐蚀性的模板。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养护,是整套施工工艺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养护温度对水泥的水化速度有显著的影响,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当混凝土早期遭受冻结后,混凝土中的自由水结冰,强度停止增长,导致冻胀应力大引起混凝土的破坏。在拆模前要对混凝土进行充分洒水养护,必须由专人负责,确保水分能够由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缝隙渗到混凝土中。
4市政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技术存在的问题
在市政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出现的主要问题有:抗拉力不强,当混凝土受拉或受弯,抗拉力不强,在很小的拉应力下就会开裂。收缩易变形,当外部环境或结构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时,混凝土会发生收缩变化,收缩容易导致变形。普通混凝土很容易结硬,混凝土体积减小,就产生了表面收缩大、内部收缩小的不均匀收缩,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即产生收缩裂缝。耐久性较弱,施工中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不强,普通混凝土的抗冻性很弱,混凝土强度降低时,就会产生裂缝。随着环境的恶化,混凝土保护层容易受二氧化碳侵蚀炭化至钢筋表面,从而减弱了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弹性不好没有能屈能伸的品性,在市政道桥面的荷载量强大受力不均匀时,荷载力不能驱散分匀,可导致某一个构件不堪重力产生裂缝。渗透现象的危害,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物内部有大量的水渗入,使混凝土结构物内部发生钢筋被水冲刷锈蚀,致使结构物由透水逐渐转变为漏水情况,使用性能以及结构的耐久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5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为了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必须重视施工过程和方法的控制,优化施工方案,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达到混凝土在设计要求方面的质量标准,尽可能的使成本降低,优秀的施工方案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节约资源。做好图纸审查工作,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采用科学管理的方式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达到耐久性,节约原材料。施工中对混凝土的质量必须有明确的规定,严格按照科学的比例进行配置,为了设计出最佳的配比,首先应确保其材料的质量,要提供合格的原材料,水泥、砂与石,使其质量达到施工标准要求。要想做出最好的配比,需控制水泥强度,符合设计与验收的标准。要根据施工的标准,正确设计配合比,及时测定砂与石中的含水率,将其设计配比转换为施工配比。
6市政工程中混凝土病害的处理措施
(1)处理混凝土蜂窝的措施。需要科学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均匀的搅拌混凝土,准确计算加水量,分层浇灌与振捣,及时检查模板裂缝、支撑情况,对于混凝土大蜂窝,要凿去蜂窝处松散颗粒,需用一级细石混凝土修补。(2)处理混凝土麻面的措施。清理干净模板表面,充分湿润浇筑模板,均匀涂刷隔离剂,需要及时浇水湿润麻面部位,用原配合比去石砂浆抹平。(3)处理混凝土孔洞的措施。使用细石混凝土、分层浇灌,并在侧面加开浇灌门,预留孔洞,及时振捣,清理混凝土中的杂物。(4)处理混凝土缺棱掉角的措施。充分湿润模板,及时浇水养护,拆模时,用草袋包好阳角,避免碰损。(5)处理混凝土表面不平整的措施。混凝土浇筑后用抹子找平压光浇水养护,在足够刚度、强度、稳定性和支承面积的地基上支撑模板,在浇筑过程中不下沉,保证规定强度。
结束语:
混凝土技术是市政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技术,选择混凝土施工技术,增强混凝土施工技术含量,是保证市政工程施工高质量完成的前提。所以混凝土施工技术不断的完善,保证了市政工程质量,进一步促进了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敖军.市政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措施[J].中华建设,2018(11):130-131.
[2]于春梅,潘辉丽.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7(33):50-51.
论文作者:侯增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4
标签:混凝土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模板论文; 市政论文; 措施论文; 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