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结构调整,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调整论文,大公司论文,战略论文,集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要想在今后数年中取得重大突破,必须解放思想,坚决贯彻党的十五大的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中国最大的实际出发,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统一认识;在实践中必须狠抓落实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
针对国有企业存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国有企业改革的当务之急是集中力量搞好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具有经济规模、处于行业排头兵地位的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下决心打破条块分割,切实解决“大而全、小而全”和不合理重复建设问题;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竞争力较强的大企业集团。可以说,在结构调整中加快培育和发展大公司、大集团,既符合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也顺应了今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结构性矛盾已突出为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矛盾
当前, 在总量矛盾日趋缓解的情况下,结构性矛盾已经突出为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矛盾,生产和投资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
——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生产能力过剩。据测算,我国中部与东部地区的工业结构相似率是93.5%,西部与中部地区的工业结构相似率达97.9%。1995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29个地区存在纺织、塑料、化肥、钢铁、卷烟等行业,28个地区从事化纤生产,27个和26个地区生产电视机和汽车,等等。产品的雷同和生产的分散,不能形成专业化的分工协作体系,在经济上必然是低效率的。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结果表明,全国有半数以上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在百分之六十以下,低的只有百分之十几甚至百分之几。例如,炼油设备为16.0%,单桶洗衣机只有6.2%等。1995年,在全国140种主要工业品中,有34种生产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却仍在扩大建设规模,新增生产能力,盲目投资有增无减。生产能力过剩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生产企业开工不足,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
——企业组织规模不经济,生产集中度低。我国企业普遍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生产成本高。以行业前10名企业为例,与美日相比,我国机械工业集中度为4.8%,美日为50—60%; 我国电子工业集中度为15%,美日为65%—90%。生产集中度低,资源和要素不能集中利用和综合开发,必然影响了经济效益。
在我国市场经济还蹒跚起步的时候,国际市场经济的变化已日新月异。发达国家的产业迅速向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领域集中,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随着国际经济的一体化和贸易的自由化,企业大规模购并事件愈演愈烈,跨国公司逐渐成为大公司、大集团在全球进行市场扩张的基本形式。跨国公司的首要经营目标已经不是单纯的利润,而是市场占有率。为了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在美国政府的干预下,盈利状况颇佳的麦道公司不得不被波音公司兼并;澳大利亚新闻公司不惜高价收购每年亏损1 亿美元以上的香港卫星电视台,也主要是瞄准了中国这个今后世界上最大的有线电视市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公司规模越大,资产越多,市场占有率越高,就越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当今,世界贸易总量的一半是在3000多家大公司之间进行。中国工业500强与世界工业500强相比,前者的亏损面(10%左右)要远低于后者(25%)。同时,另一方面的统计数字却触目惊心,我国500 家大企业的销售总额不及通用汽车公司一家,电子行业百强企业销售总额相当于IBM公司的1/5, 零售商业百强企业销售总额不足沃尔玛公司的1 /10。真正的差距不是盈利能力,而是在市场占有率上。在日益激烈的角逐市场份额的世界经济竞争中,我们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或者抢占市场,或者被淘汰出局。
加快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布局合理化
一方面,解决旧的结构不合理问题困难重重;与此同时新的结构不合理问题又在不断产生。就拿汽车行业来说,我国现有325 个汽车制造厂分布在26个省(区、市),基本上没有规模效益,可是仍有22个省(区、市)把汽车工业列为“九五”期间的支柱产业。这种重复建设,分散布点的现象,在其它行业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必然造成新一轮更大规模的重复建设。然而,在经济体制没有根本性转变的前提下,结构调整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因此,深化企业改革要和结构调整结合起来进行,结构调整要迈出实质性步伐,企业改革就必须有新的突破。
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优化为目标。根据市场的需要,该发展的就发展,该改造的就改造,该淘汰的就坚决淘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产业逐渐衰落,一些产业不断新兴,这是自然规律。每一次产业革命都改变了旧有的世界经济格局,都会有一批新兴国家赶超老牌强国。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特点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正席卷全球,国际经济格局发生着剧烈震荡。如果我们抓不住这次发展的机遇,不能紧紧追踪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我们就可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处于落后状态。
从我国的实际状况看,传统产业比重较大,技术装备落后。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可能是影响我国产业进步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就是要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国有资本向高效领域和关键部门集中,采取垄断、独资、控股等方式,控制国防、金融、通讯、交通、能源、航空航天等一些战略性产业、尖端技术产业、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等。国有经济只要掌握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命脉部门和关键领域,支配和影响更多的社会资本,就能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即使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也不会影响社会主义性质。在一些竞争性领域,根据生产力的实际状况,鼓励发展包括集体经济在内的非国有经济。在这里,要解决一个思想观念问题,即明确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都是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形式,两者没有高低之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平等竞争,共同推动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结构调整中培育和发展大公司、大集团
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施“抓大放小”战略,重点发展一批大公司、大集团,是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又一重要内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工业化的实现、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主要依靠大公司、大集团。如何在结构调整中培育和发展大公司、大集团,是深化企业改革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根据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大胆探索一切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是市场经济和公有制有机结合的实现形式。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也是国有企业改制的有效途径。十几年企业改革试点的实践表明,股份制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财产组织形式,股份公司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可以采纳的一种企业组织制度,能够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只要经过实践证明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企业组织形式,我们都应该大胆利用,股份制也概莫例外。
第二,转变企业的经营思想观念,从过去的产品经营转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运营。资本运营充分利用市场导向原则,通过产权重组和购并行为,改变了组织结构,扩大了经营规模,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公司、大集团,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事实表明,很多国际级大企业无不是通过资本运营手段,在短期内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的。
第三,加大国有资产重组力度。过去,由于缺乏兼并破产机制,积存了一大批长期经营亏损、资不抵债、早该被淘汰的国有企业,仅国有工业中估计就有10000多户, 这些企业已经制约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坚持少破产、多兼并的原则,引导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就应该给予兼并企业更多的政策支持。在国有经济内部,根据市场需求和效益原则,经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部门同意,具备条件的可以进行资产的无偿划转。鼓励国有资产跨地区、跨部门地进行重组,打破条块分割,通过市场组建强强联合的大型企业集团,发挥国有经济的整体优势。最近,南京地区的四家大企业根据市场要求,组建了我国最大的石化产业集团公司,在这方面的探索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第四,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企分开。赋予具备条件的大公司、大集团资产经营权,使其成为国有资本营运主体。事实表明,在同等条件下,企业运营比政府运营,行为更合理,效果更好。此外,在投融资、对外贸易等方面,赋予大公司、大集团更多的经营自主权。当前,尤其要充分发展资本市场,拓宽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在上市规模、发行债券等方面给予大企业更多的政策支持,使其通过资本扩张迅速发展壮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