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体育联盟组织模式研究_体育论文

职业体育联盟组织模式研究_体育论文

职业体育联盟的组织模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式论文,组织论文,职业论文,体育论文,联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98(2006)01-0056-03

职业体育联盟是通过向观众提供竞赛表演及与之相关联的产品,以市场运作的方式达到营利目的的经济组织与社会单位。现代职业体育在演进过程中形成了日趋稳定的联盟制组织模式,即以职业体育俱乐部为基础建制,通过职业俱乐部的共同体(联盟或协会)来协调俱乐部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以市场化方式进行运作的社会经济组织模式。

1 职业体育联盟制组织模式形成的基础

职业体育是由多个运动队参与竞争形成的一种人为设置的对抗性游戏,其游戏规则受竞技游戏规则与经济游戏规则的双重制约。任何运动队都不能独自完成竞赛表演,观众对竞赛表演的需求与比赛的不确定性高度相关是职业体育经济的主要特征。在职业体育赛场上,任何运动队都想击败对手,但是,如果想让观众花钱观看比赛,他们必须与优秀的队伍同场竞技,所以运动队的目标又不能是垄断比赛的胜利。普通企业在最大限度地获得市场竞争力成为垄断者时,最终将会使自己的利益和利润最大化。在职业体育中,一旦一个运动队成为垄断者,比赛就失去了魅力,职业体育组织的收入会随之消失,产出也会趋于零。虽然对抗性博弈手段是竞技运动赖以存在的基础,但职业体育组织在功利目标的驱使下,通常利用制度安排促进俱乐部间竞争的均衡,在迎合观众需求的过程中实现营利已成为职业运动的主要动机。

联盟是俱乐部整体利益的代表,是职业体育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联盟以其权威性制订的规则在职业体育组织中具有法定效力,联盟制订的统一规则保证了职业体育组织的竞技表演、竞赛市场开发等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化。因此,职业体育俱乐部为便于相互间的组织、管理与协调,将领导权委托给联盟。联盟通过合理制订职业体育组织整体发展规划,协调俱乐部间的矛盾与冲突,有利于维护俱乐部的整体利益,促进职业运动的健康发展。职业体育俱乐部之间是“战略伙伴关系”,应统一接受联盟的领导才能建立有序的竞赛表演市场,降低内耗,节约交易成本。所以俱乐部间不仅是临时的对手,而且是联盟生产竞赛表演产品的工具,整个联盟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单元,联盟是为满足俱乐部自身功能需要而产生的一元契约性组织,自然垄断是联盟的本质特征。

2 职业体育联盟的组织模式形态

职业体育联盟的组织模式主要表现为封闭式联盟和开放式联盟两种形态。封闭式职业体育联盟的特点是联盟不设等级界线,每赛季参赛的俱乐部固定不变。开放式职业体育联盟的特点是设立等级界线,每赛季参赛的俱乐部根据升降级的规定有级别变化。

2.1 封闭式职业体育联盟

封闭式职业体育联盟形成的条件是:在发育早期地域分散、规模小、社会影响力与竞争力相对较小。封闭式职业体育联盟在形成之初一般都经历过联盟间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弱小的职业体育联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或被兼并,在经历了“适者生存”的市场选择过程后,取得优势的联盟建立了封闭式垄断壁垒。

以NBA为代表的美国职业体育联盟是典型的封闭式职业体育联盟。美国最早的职业篮球联盟——国家篮球联盟(NBL)成立于1937年。NBL建立了稳定的组织框架和相对的竞争均衡,因而使比赛更加精彩,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并开始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二次大战后,美国出现了3个职业篮球联盟。“其中两个联盟以小城镇为基地,因为那儿有颇受爱戴的业余队伍,球员来源也不缺。然而过度发展的结果,大多数小城镇的队伍都失败了,于是3个联盟在1949年整合为一,更名为国家篮球协会(NBA)。”[1]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NBA影响力的扩大与媒体的介入,NBA的营利能力显著提高。NBA的成功吸引了新的竞争者,“首先是1961年设立的美国篮球联盟(ABL),但在第二季中期,即因组织问题和无法取信于球迷而解散。”[1]另一个影响较大的联盟是美国篮球协会(ABA)成立于1967年。ABA由于具有强大的实力,运作比较成功,使NBA联盟的垄断格局被打破。NBA与ABA在长达9年的竞争中,极大地抬高了球员的工资,双方都蒙受了很大的财政损失。在两者的博弈中,NBA选择了妥协的方式,于1976年与ABA合并后建立了新的垄断均衡。

在美国职业体育联盟的相互竞争中,多数联盟采取合并的方式解决冲突,从而建立规模效益更高的封闭式职业体育联盟。如美国的冰球联盟也曾出现过类似的竞争,1979年国家冰球联盟(NHL)与世界冰球协会(WHA)合并,两大冰球联盟的竞争宣告结束,“NHL能终止这场冲突是因为吸纳了尚存的WHA球队:埃德蒙顿油商队、哈特福德捕鲸者人队(现在的卡罗来纳飓风队)、魁北克诺丁克队(现在的科罗拉多雪崩队)和温尼伯喷气机队(现在的菲尼克斯小狼队)。”[2]

2.2 开放式职业体育联盟

开放式职业体育联盟一般是在业余联合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历史比较悠久。联盟在成立之初就具有较大规模,俱乐部数量多且地域分布广泛,项目垄断格局比较稳定。

以英国足球联盟为代表的欧洲职业体育联盟是典型的开放式职业体育联盟。英国的足球联赛首创于1888年,当时实行的是业余俱乐部制,1920年后进行了职业化改革。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英国足球联盟的成员只从88支队伍增加到1951年的92支队伍。由于职业俱乐部的数量多,英国足球联盟内部的竞争比较激烈。为了避免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付出震荡成本,英国足球联盟利用升降级制缓解了俱乐部间的矛盾冲突,建立了开放式垄断壁垒。虽然英国的一些顶级俱乐部于1993年建立了英超(Premier League),但英超没有脱离英国足球联盟,并未改变英国足球联盟的开放式组织形态。

3 职业体育联盟的经营模式

3.1 联盟对职业赛事实行统一行销,获高额垄断利润

自然垄断是联盟的本质特征,联盟的垄断属性为联盟统一开发产品提供了契机。联盟进行统一行销活动,既可避免俱乐部在营销过程中相互压价,也有利于塑造联盟的整体形象,提高联盟的无形资产价值,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从而增加俱乐部的利润。为获取联盟垄断带来的规模效益,职业体育组织均积极地以联盟统一行销的方式进行市场开发。美国是受垄断法限制最大的国家,在职业联盟的共同努力下,1962年国会批准了全国联盟范围转播权谈判的反垄断豁免。该豁免立即对转播权市场产生了影响。“NFL再也不用就地方合同(由于市场是相互重叠的,进一步压低价格)进行谈判了。在豁免被通过7年之后,即1969年,纽约巨人队的转播权收益就扩大了5倍。而电视媒体市场小得多的绿湾包装人队的收入竟增长了13倍。”[2]1992年,英国的一些顶级足球俱乐部经多年努力,在甲级联赛基础上创办了超级联赛。英超联盟采用了统一行销的方式开发电视转播权市场,电视转播、杯名、标志产品等收入由联盟内俱乐部共享,英超的顶级俱乐部从中大受裨益,为曼联、阿森纳等俱乐部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3.2 加强与体育中介机构的合作,促进联盟经营的专业化水平

联盟与体育中介机构的合作促进了职业体育市场向规范化与专业化方向的发展。体育中介机构在为职业体育组织提供交易服务的过程中,对联盟与商业伙伴的沟通与协调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一方面,体育中介机构在体育市场中建立的关系面广,拥有大量的职业体育市场信息,能够在买卖双方起到较好的沟通与协调作用。另一方面,体育中介机构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对职业体育赛事的策划与实施有着丰富的经验,体育中介机构的参与往往能促进职业体育赛事的经营效果,提高体育赞助、体育广告、电视转播权等的营销质量。职业体育组织与体育中介机构的密切合作极大地提高了职业体育组织的经营效益。如通过一揽子计划将体育赞助与体育广告委托给体育中介机构,不但保证了收益,也降低了经营风险。

4 职业体育联盟的利益分配模式

职业体育联盟的经营是通过运动竞技博弈实现的,经济博弈以竞技博弈为基础。职业体育联盟必须提供精彩而富有悬念的比赛,才能吸引观众、媒体等的关注。这就需要联盟内各俱乐部的实力强大,且水平相当。从俱乐部个体而言,每个俱乐部只有成为强中之强,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在职业体育联盟中,常常出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局面。Quirk和Fort对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NFL)等5个主要职业运动队体育联盟自1901~1990年的竞争均衡性进行了分析。“发现5大联盟在运行中,竞争不平衡性的程度均非常显著。”[3]竞争不均衡性会使强队与弱队都面临经营上的风险,一方面弱队在长期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存在经营困难、被淘汰出局的风险;另一方面强队长期处于优势地位,又会使自己失去竞争对手,使竞赛均衡难以维系,最终也会失去观众。为保护竞争的均衡,联盟普遍对运动员市场和俱乐部收益分配采用了利益分享机制。

4.1 球员市场分配

为了促进俱乐部在经济与运动水平上的均衡,联盟对球员市场采取的政策主要有:议案制、工资封顶制和保留选择制。最著名的议案制(drafting system)案例是美国橄榄球运动中的选秀制。国家橄榄球联盟(NFL)于1936年首次建立了议案制,NBA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相似的制度,大棒球联盟(MLB)的议案制建立于1965年,几年后国家冰球联盟(NHL)也建立了议案制。议案制安排了职业运动队与新秀签约的顺序。在国家橄榄球联盟(NFL)中,运动队选秀的顺序是赛季末成绩的倒序,联盟中成绩最低的俱乐部有权优先选择最好的新秀。

工资封顶制的目的在于直接控制对运动员的经济支出。工资封顶制暗含了俱乐部对运动员支出的最大限额。美国的NBA在1980年首先采用了工资封顶制。国家橄榄球联盟(NFL)和棒球大联盟分别在20世纪90年代采用了工资封顶制。这些联盟依据俱乐部的产出比例对俱乐部的支出进行限制。英国足协在1900~1961年也曾有最高工资限制,他们制定这些政策的目的是使所有的运动队都能买得起最优秀的选手。球员市场政策的最后形式体现于保留条款。最著名的例子是在棒球运动中,这种形式的合同产生于1880年,现在保留条款仍对新选手有着一定影响。

4.2 收入分配

联盟实行利益共享的另一个主要形式是强制俱乐部共同分享一些收入。以往收入共享主要是门票收入,随着电视转播权收入的迅速增长,近年来收入共享主要来自电视转播权收入。

在美国职业体育联盟中,由于联盟处于封闭式垄断格局,收入分享机制就显得更为重要。对于门票收入的分配,美国棒球界主客队的分配比例最初是50:50,一半收入归主队,一半收入归客队。后来,为保护主队的利益,许多新的分配方案提高了主队的收入分成,客队分享的比例逐渐下降。国家棒球联盟(NFL)如今的分成比例是主队60%,客队40%。由于电视转播权收入的上升,NBA和国家冰球联盟(NHL)没有采用门票收入分享制,而是对电视转播权收入进行共同分享。现在,美国当地电视转播权收入不提供给客队,而对全国性电视转播权收入进行平均分配。联盟中所有的队应达成一致,合同才能被批准,这保证了全国性电视收入的平均共享。

在欧洲的职业体育组织中,由于联盟普遍处于开放式垄断格局,联盟采取升降级制。弱队被淘汰,由下一级别的强队来补充,这就减少了强队由于竞争均衡被打破所带来的风险。所以强队缺乏通过利润共享机制降低经营风险的意愿,欧洲职业体育组织的利润分享比率也就低于美国。如英国足联为保护主队的利益,20世纪20~80年代,主客队门票收入的分配比例是80:20。相似的分配也存在于橄榄球联盟,但门票共享分配制已经取消。

“自1984赛季,俱乐部的收入全部来源于主队的赛事。在另一个收入共享分配中,全国性收入的4%作为基金,平均分配到联盟的92个俱乐部之中。征税从1987赛季前的4%减少到3%,这一分配方案出现在1993年英超完全脱离这一计划之前。3%的征收额与收益平均分配方案在足联内仍是有效的。”[4]英超建立后,英超收入共享的主要是电视转播权,电视转播权收入全部归英超各俱乐部所有。根据规定,英超联赛转播权的50%收入由各俱乐部平均分配,25%的收入根据球队上赛季的不同排名来分配,排名越高分成越多,另外25%则根据电视台转播场次来分配,被转播次数多的俱乐部分成也多。

5 职业体育联盟的激励模式

职业体育联盟的利益分享机制降低了俱乐部的经营风险,但损害了那些投入多且成绩好的俱乐部的利益,这往往使俱乐部出现“搭便车”的现象,降低了俱乐部间相互竞争与谋求发展的积极性。在对俱乐部进行保护的同时,联盟普遍通过赛制安排调整俱乐部间的收益分配,建立激励机制。

在西方的职业体育中,由于欧美联盟的赛制不同,联盟的激励机制也有所区别。美国职业体育联盟是封闭式垄断模式的代表,联盟内的俱乐部数量相对稳定,没有升降级。联盟的收益机制建立在运动队是否能进入季后赛的基础上。进入季后赛的球队与个人将能获得巨额奖金,同时也会给球队和个人带来良好的声誉与更多的商业机会。

欧洲的职业联赛普遍采用升降级制,联盟的收益机制建立在升降级的基础上。如英国的足球超级联盟与职业足球联盟中的各俱乐部均是联盟的股东,但股份是象征性的,每股1英镑,当俱乐部升降级时进行股份转让。英格兰足球联赛分甲、乙、丙、丁4个级别,实行升降级制度。1992年,英格兰足球协会为提高顶级俱乐部的竞争力,在甲级联赛基础上创办了超级联赛,原乙、丙、丁级联赛相应提升1级。升降级制有利于建立运动队间的竞争机制,降级意味着声誉与经济利益的双重损失。如英超的电视转播、杯名、标志产品等收入由英超俱乐部共享,这就意味着进入英超将会给俱乐部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从上1个级别降到下1级别将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收稿日期:2005-08-13;修回日期:2005-10-29

标签:;  ;  ;  ;  ;  ;  ;  ;  ;  ;  

职业体育联盟组织模式研究_体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