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史晶晶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史晶晶

史晶晶

上海遥薇(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1802

摘要:科技的不断进步有力地推动了时代的发展,在商业利益、发展理念的共同驱动下,各类高新科技不断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智能化技术是现代科技的重要产物,其可以改变部分工作以往过度依赖人员的情况,本文重点分析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关键词:智能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

引言

近年来,国内电力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和进步,最为明显的就是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国内早期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具有单调性和低效性。伴随市场经济的迫切需求,电气工程自动化必须朝着高效和高智能化方向发展。这就意味着,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其实是顺应时代的要求。

1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作用

1.1拓展了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范围

众所周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十分复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电气自动化需求的提升,人们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导致控制系统越来越复杂。在电气自动化传统的控制模式中,控制系统在应用前需要设计被控对象模型,而这种模型往往是相对简单和单一的。在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过程中,外界信息输入时需要与被控模型进行对比和匹配。如果二者不相匹配,就会导致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中断,这极大限制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而基于智能技术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同时设置多个被控对象模型,并可以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分析,最终选择最合适的被控对象模型进行运行,大大提升了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效率,同时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1.2智能化技术所应用的器械具有一致性和可靠性

在所有电气工程控制化系统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都会为工作器械提供较为严酷的工作环境,因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干扰性相对较强,每一种工作器械都会面临来自浪涌电压或者超强度电流的干扰。如果器械是非智能化的,那么长期在这种干扰环境中工作,工作效率会受到严重影响,工作效果得不到保证,器械使用寿命大大减少,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而在对不同数据进行处理时,因为智能化技术器械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以确保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顺利完成相关工作任务。

1.3智能化技术能够完善系统调节能力

智能化控制器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完善和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调节能力,使其调节能力显著提高。智能化控制器不仅可以控制系统中的所有数据,还可以对各项数据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系统中不易被发现的、可能会造成隐患的因素所形成的数据,有效防止重大损失的发生,显著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越性。另外,智能化控制技术还可以进行间接和远距离控制,有效节省相关设备投入,在进一步降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作成本的同时,提高系统的调节能力和控制能力。

1.4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因为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精简工作流程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必须要有对象模型或控制模型的监理,且建立的过程务必严格有效。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控制对象通常较多,且情况相对复杂,工作过程有一定的曲折性和动态性。因此,想要建立严格、清晰、有效的模型,难度相对较大。以这种情况为基础,智能化技术就会发挥较大的优势,其在电气工程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简化工作流程。智能化控制器可以将不能建立精准模型的流程省去,进一步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工作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切实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作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目标

2.1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大规律是分工的细化,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同样如此,这意味着未来可能产生更多需要智能技术支持的工作领域。比如目前的大型电气工程、大范围电力线路改造等,这些工作眼下主要依靠人工进行,但由于高压线路改造、日常检修、杆塔搭建等工作均带有一定危险,而且事故时有发生,以智能化技术设法替代人工操作十分必要。未来可以设计工作机器人,将一些危险性较高的工作交给机器人完成,比如高空作业等。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范围很可能以类似方式进一步扩大。

2.2实现全程无人化操作

全程的无人化是未来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理想目标。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设备的持续升级,该目标并非不可实现。以目前智能电网的设备检修为例,变电柜的常规检修和故障检修依然需要借助人工,未来的设计中,可以在变电柜中内置智能模块,以每周为周期进行系统自检,如果没有问题,则继续运行,如果存在隐患,则启动应急机制,将备用设备投入使用,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控制中心。这一自检自修流程免去人员周期检查的麻烦,人员只需补充备用备件即可,基本实现了无人化操作。

2.3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实例

生产领域的智能化技术应用更为常见,如火电厂的锅炉。火电厂是电气工程的重要、基础组成部分,其工业锅炉负责发电作业,属于火电厂的核心设备,一般容量较大,现在主力机组为600 MW,目前较先进的是超超临界锅炉,容量可达1000 MW。电站锅炉主要有煤粉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两类,其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爆炸风险,原因包括超负荷运行、压力过大等。智能化条件下,安置于锅炉控制中心的智能化模块可以对锅炉工作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当锅炉负荷达到安全临界点(一般为90%-95%)时,警报器会发出警报,并启动应急机制将负载自动降低至安全水平(一般为80%-85%),避免安全风险,如果压力过大,锅炉也会发出警报并通过应急机制进行处理。智能锅炉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生产领域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也十分常见,且发挥着重要作用。

2.4民用建筑中的应用实例

民用建筑的电气工程非常常见,其主要特点是要求供电稳定性、安全性,专业技术的需求相对较低,如常见的智能电表。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城市为实现节约型社会,采取阶梯电价制度,与此同时,供电部门为了解用户用电状况和地区总体用电量的变化,也需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但这些工作不可能人工完成,智能电表因此得到了应用。智能电表通过内置的智能模块记录用户用电量情况,人员对其进行分析即可了解对应用户的基本用电规律,而大量智能电表记录数据的汇总则能反映地区用电规律,为后续供电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所有智能电表都是通过智能化技术自动控制的,大规模的电表更换工作完成后,相关工作即可推行,其体现了民用建筑中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结语

目前来看,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应用广泛、商业化程度较高,其在保证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有力地推动了大机器生产。民用建筑、生产领域的自动化控制都可以看到智能化技术的身影。其应用可能实现全程无人化操作,范围也可能继续扩大。后续的发展中,应用上述理论也有利于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进一步应用和优化。

参考文献:

[1]孟凡林,叶巍.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5).

[2]冯晶.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

[3]陈海燕.基于智能技术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J].信息通信,2017,(11):134-135.

[4]郭伟博,李光辉,王学山.基于智能技术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探讨[J].中国高新区,2017,(18):138.

[5]田迎新,薛海霞.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前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5):255.

论文作者:史晶晶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  ;  ;  ;  ;  ;  ;  ;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史晶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