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及技术分析论文_郭佩振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及技术分析论文_郭佩振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而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列车速度的不断提升,对铁路路基工程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路基是保证铁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铁路路基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直接关系到路基质量的好坏。所以,在路基施工中必须科学、规范的组织和设计,保证施工质量,保证铁路快速、安全的运行,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技术分析

前言

铁路路基是铁路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对铁路路基的施工和质量高度重视。路基具有施工时间、线路长、暴露在大自然之中的特点,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容易产生各种形态的破坏及危害。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的规程精细施工,严把质量关,保证路基施工质量,避免或减少病害发生。

一、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铁路路基的技术要求必须控制路基变形,铁路建设对轨道的平顺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铁路路基建设的材料特征、土质的材料成分及结构非常复杂,因此,给计算路基变形和分析路基稳定性带来了很大困难。铁路路基是线路工程中最薄弱最不稳定的环节,是承受轨道结构重量和列车荷载的基础,铁路路基应具备一般铁路路基的基本性能之外,还需要满足高速铁路轨道对基础性能的要求。铁路路基承受的载荷就是铁轨及其路面结构的带来的静载荷,然后承载在铁路上运行的各种列车产生的动载荷,动载荷更容易使得路基产生病害。因此,路基不仅要求静态平顺,而且要求动态条件下平顺。铁路建设要求路基强度高、刚度大、纵向刚度变化均匀且长久稳定,列车速度越高,要求路基的刚度越大,弹性变形越小。要求路基在线路纵向做到刚度均匀、变化缓慢,不允许刚度突变,以确保轨道的高平顺性。路基刚度的不平顺会给轨道造成动态不平顺,因此,铁路路基刚度的均匀性要好,列车运行及自然条件下的稳定性也要好。由于路基直接暴露在自然条件下,要承受列车荷载的长期反复作用,路基需要抵抗气温变化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严格控制路基沉降变形,才能高速行车,并增加运行的安全性。

二、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

铁路路基需要承载繁重的运输压力,为了保证路基的基本质量,施工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施工标准,进行路基试验段建设,路基在填筑施工之前,进行必要的路基试验。应该确定一段具有代表性的路段作为将要施工的路基试验路段,为了降低路基建设施工检验不合格带来的经济损失,通常需要选取一千米左右的路基进行试验,对其开展相应的填筑压实试验,从而选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和压实厚度等数据。目的在于检测原材料配合比参数对路基整体稳定性的影响,确保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并用这些数据来作为整个路基建设的数据标准,对于不符合标准的试验必须采取科学的补救措施。路基在填筑之前要按照设计与规范的要求对路段的地表进行相应的处理,需要对相应区域进行必要的清洁处理,清洁后的路面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建设,对于复杂地形条件下的路面需要具体分析。要解决好整个建设工程中的排水问题,从而减少路基基础因积水带来的路基沉降等因素的影响,保证施工进度需要提前检验给排水设施,为路基的施工做好准备。路基的填筑和开挖过程,应该按照相应的施工流程进行实施,减少路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变形,根据不同地质应该采用不同的施工机械进行挖掘。

三、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及技术分析

3.1路基施工测量技术

铁路路基施工前,严格按照图纸及其相关规定进行导线、中线和水准点的复测。在测量放线时,检查测量仪器以确保其完好可用,精确度是否符合标准,合格后才可进行施工项目的测量,复测后的测量结果与设计进行对比,看看是否有差别,检验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能够满足施工时的需要,在施工测量中,中线的复测中要增加设置临时的水准基点和加桩地面标高,同时还要严格控制确保纵横断面定位的精确度,确保路基和其结构的几何尺寸以及它们的定位精度达到设计质量标准。在测量施工中,要注意铁路下边所覆盖的官网线路,避免在施工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2基床的施工技术

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基床的质量,路基基床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基床施工过程中应该对其进行逐层压实,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基床的压实度,同时还要对其水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提高基床的稳定性。在列车荷载的作用下,基床表面动应力不得超过基床的容许承载力。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彻底地清理路基填筑范围内的垃圾及表土等,清理干净之后才能利用压路机对施工的具体位置进行压实作业。由于铁路线路一般较长,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较小的坡度时,需要对其进行预压,然后在原地面进行填筑,如果在预压过程中出现了松土地层的情况,需对其进行分层翻送,然后再进行回填压实。在进行铁路路基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地基的系数和压实密度进行检测,确保检测值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后,才能再进行填筑作业。

3.3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在铁路路基施工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软土地基,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时高压喷射注浆技术是一种加固松软土体的应用技术,是采用钻机先钻进至预定深度后,由钻杆一端安装的喷嘴把水泥浆液高压喷出,用喷射流切割搅动土体,钻杆边旋转边提升,使土粒与水泥浆混合凝固,形成均匀的一个圆柱状水泥土固结体,达到地基加固和止水防渗的目的。通常还可采用强夯法来对地基基础进行加固,利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基础的加固,具有设备简单及施工简便,效果显著而且还具有很好的经济性。采用冻结法通过液态氮或二氧化碳膨胀,使冷却液在内流动,让软而湿的土进行冻结,提高土的强度和降低土的压缩性。采用压密注浆碎石桩技术,通过桩中的碎石桩体进行低压注浆,等水泥浆液初凝后,通过预埋的注浆管向碎石桩体及桩周土体进行中高压注浆,使桩体及桩周土体进一步密实,这样的地基不仅可满足铁路安全的要求,也不会对原路堤造成任何形式的破坏。

3.4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

铁路路基过渡段设置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刚性构筑物与土工构筑物间的刚度差异,不同构筑物间的差异沉降量过大会影响列车的高速运行安全以及运行舒适度。在路基过渡段的施工中,要注意刚性和柔性的结合,避免地面的不均匀出下沉现象,要用科学的施工技术管理保证施工的质量及进度,能够极大地减少跳车等病害的发生。铁路路基过渡段进行填筑的过程中,必须对填料的摊铺厚度进行严格的控制,通过检测找出不同的填料在填筑过程中最合适的松铺厚度。在进行路基的填筑之前应该进行施工工艺试验,从而保证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的质量。路基过渡段的施工必须及时地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在施工过程中应使用水准仪来控制填料的平整度。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设计的要求进行进行实时监控,从而有效地避免地基出现变形和沉降。对路基过渡段进行混合料填筑的过程中,要确保与路堤旁的椎体一同进行施工,路基过渡段和路堤连接处同时进行填筑和碾压,压实度要达到施工设计的要求,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案,确保碾压的均匀有效地提高地基的稳定性能,降低变形和沉降情况的发生。

结束语

为提高铁路路基工程质量,应全面掌握铁路路基建设的施工要求和施工工艺,积极学习和引进世界先进的铁路施工技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铁路路基进行防护,保证路基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列车安全、顺利通行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张海春.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浅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2.

[2]袁友竹.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防护对策[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08:63.

[3]李昊鹏.试析铁路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科技视界,2014,30:121.

论文作者:郭佩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7

标签:;  ;  ;  ;  ;  ;  ;  ;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及技术分析论文_郭佩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