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社区”我来当家论文

“问题社区”我来当家

我所在的团结坝社区,曾经是一个典型的单位型社区,居民互相熟悉,社区很有凝聚力。企业转型以后,居民巨大的心理失落感和企业服务管理职能的突然缺位,团结坝社区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问题社区”,用居民的话来说,“环境脏兮兮,人心乱麻麻,秩序乱糟糟,问题成堆堆”。

我在团结坝生活了几十年,看着社区这个样子,有责任挺身而出!那一年,我成为了一名社区工作者。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团结坝社区重新团结起来。

一开始,我打算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摸清情况。可这些老熟人,竟然没有一个人给我开门。有的居民直接说:“你们连卫生都搞不好,还能做什么?!”

既然居民对社区环境卫生不满意,那我就从整治环境卫生开始!我卯足了劲儿,带着社区工作者开始了艰难的垃圾清理工作。垃圾太多,清洁工摆摆手说干不了,我们就自己干;卫生死角多,那就一处一处来;一天干不完,那就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我就不信,连一个卫生问题我都搞不定?

社区最难解决的一个垃圾坑,在一处边坡旁,深达8米,臭气熏天,别说清理,根本没路可下。可我不能放弃,因为我知道,背后有无数双眼睛在看着我们,如果这会儿放弃了,就会失去居民的信任和信心。

随着危旧房改造,原来的老住户纷纷搬走,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成为“新邻居”。为了找回“熟人社会”的感觉,我们发起了“巷内无生人”行动,帮助“新邻居”融入社区大家庭。我们开设“新邻居”服务窗口、建立“新邻居”民情档案、牵手新老邻居开展联谊活动,实现了“巷内无生人,邻里一家亲”。

我找来一根麻绳拴在腰上,让同事把我从边坡上吊下去,一筐一筐地往上清运垃圾。一天下来,我的腰被勒出了血痕,一碰就疼,我咬着牙消毒上药。陈年垃圾又脏又臭,怎么清洗,身上还是臭烘烘的。可让我没想到的是,没过两天,当我再次准备下坑时,不少党员居民自带工具“入了伙”。那一瞬间,我无比感动,居民们感受到了我们为民解难的决心,属于团结坝的凝聚力又回来了!

社区的环境卫生问题解决了,可我们还面临一个更大的难题:如何帮助社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当时,网络没那么发达,我们就采用“牵手居务”的笨办法,一手牵着用工企业,一手牵着失业人员。一家一家地去跑用工企业,收集用工信息,向他们推荐社区失业人员;一家一家地去入户走访,了解失业人员的家庭情况、求职意向、技能特长,向他们推荐我们收集到的岗位信息。我们11名社区工作者,用了一整年的努力,帮助400多名失业人员找到了新的工作。

近年来,“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考查)考试的目标要求有两个层次,即了解和理解,其中了解的目标有5个,理解的目标有6个。

二是灌溉水费收取。这些工程灌溉水费收取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要考虑用水计量方便,在山上每个取水口安装了水表,实施按方计费;另一类是按照水泵流量按灌溉用时计费,一般每亩次需要水费20~30元。在水费收取过程中,工程建设管理方对特殊的困难户还给予适当照顾,比如可以等资金困难的果农卖完苹果后一起结算,收费管理体现了人性化。

我们社区的李大姐,原来就是随儿女搬来的“新邻居”。刚来的时候,她性格内向,经济上有些拮据。我看她勤劳肯干,就推荐她去做社区的保洁工作。她认真负责,很快得到了居民们的认可,大家和她交朋友,拉她参加社区里的活动。渐渐地,李大姐不仅融入了团结坝这个大家庭,还成了社区“幸福老伙伴”公益小组的组长,带领其他社区志愿者共同照顾独居智障老人。

社区环境好了,就业问题解决了,邻里之间熟悉了,怎么样才能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服务呢?我们创新思路,建立了“三张清单”机制,将辖区社会单位能够提供服务的项目整合成“资源清单”,与居民的“需求清单”对接,形成民生实事“项目清单”。社区由之前的“单打独斗”逐步走向了与驻区单位的“抱团合作”。

我在社区工作了14年,选择到社区工作的初心从来没有改变过。为社区居民服务,不是一阵子,更不是做样子,而是一辈子。我这辈子能够当一名社区工作者,为我挚爱的社区居民服务,我感到非常幸福;能够把团结坝社区从一个“问题社区”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团结社区”,我感到无比自豪!

由此可见,从初级班到高级班,留学生的语用意识在缓慢发展,但即使是高级班的学生,语用意识也并不是很强。他们大多认为语法错误比语用失误更严重,交际中重要的是说出、写出“正确的句子”,而他们课堂外学习汉语的方法也主要是用来提高语言能力而非语用能力的。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我们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是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对语用知识的介绍、语用技能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

杨春敏,重庆市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团结坝社区的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标签:;  ;  ;  ;  ;  ;  ;  ;  

“问题社区”我来当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