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大学生角色意识规范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瑶[1](2021)在《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外交布局全方位展开。作为跨国交流的重要载体,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群体数量不断壮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关注对象。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是国家形象的代言人,在树立国家形象、增进国际交流、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体上,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能够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但受个体成长经历、海内外复杂环境以及多元价值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赴海外留学生的价值观念变化不定,一些不端行为屡禁不止,甚至出现有辱国家形象的异常行为,这损害了国家形象与利益,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作为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以政治教育为核心,关注个体的思想、道德和心理,是引导思想观念和规范言行举止的综合教育实践活动。关注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的思想状况,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和引导效用,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时代课题。当前,针对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群体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或散落分布于留学前的培训讲座,或流于形式,既缺乏实质内容,又未形成系统化的教育体系。因此,强化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弥补其“缺位”造成的各种问题,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在对主题研究进行基本概述的前提下,梳理了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从时代特征、政策支持及教育管理等方面寻求经验借鉴。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世界历史理论为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根本的价值指引。同时,推拉理论、承认理论以及跨文化理论等西方相关理论为研究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参照视角。在对留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其他学科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跟踪调查和访谈等途径,以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治观和道德观为多元考察视角,充分了解并挖掘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状况,探明该群体的现实需要和面临的现实困扰,寻求与该群体相契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入点。因留学生行前准备工作不充足、留学教育体系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观照、留学应急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国外负面舆情的不良诱导以及种族主义带来的多元文化冲突等因素,中国赴海外留学生在思想政治层面主要暴露出爱国言行备受争议、文化认同漂浮不定、政治态度相对漠然、心理状态孤独失序以及法治素养较为薄弱等问题。中国赴海外留学生面临的各种思想政治问题是多种因素交互的结果。分析影响因素,挖掘问题本质,并据此提出有效规范中国赴海外留学生言行的对策建议,有助于规范中国赴海外留学生言行,使其自觉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侵蚀与渗透,增强自身的国家认同感。针对出国前、留学中和回国前三个教育场域,本文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制度体系四个层面提出相对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案。一是教育主体层面,加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留学前以思政课教师协同专业课教师为主体,加强行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留学中以使馆工作人员带动公派教师为主体,强化留学生思想动态关注;回国前以学历认证人员对接学联组织为主体,合力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对接工作。二是教育内容层面,实现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留学前以课程思政做好行前思想教育;留学中以问题为抓手把控留学生动向;回国前以职业规划促进留学生再社会化。三是教育方式层面,链接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功能:留学前以“反向内省”助力留学教育顺利开展,通过留学生乐于接受的实证教育方式,推动留学生行前思想政治教育落地有声;留学中以海外服务协同教育推进教育方式转化,建构互信基础上以服务功能向教育功能过渡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回国前以共情引导教育方式有效激发留学生报国热情,通过发挥同辈群体效应、榜样示范作用以及优化回国软硬件设施,引导留学生学成归国。四是制度体系层面,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分阶段落实,重在构建全方位的机制保障,最终形成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这能够切实解决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难题,提高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
黄永亮[2](2021)在《中国“90后”青年的社会参与研究》文中指出"90后"青年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也是推动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基于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数据,运用广义定序Logit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中国"90后"群体和非"90后"群体社会参与影响效应的差异性。分析发现,"90后"青年的社会参与呈现"高参与意愿"和"低参与水平"的显着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政治效能感、社会优先和规范优先意识以及社会信任对"90后"青年的社会参与具有显着的影响效应,但规范优先意识和社会信任对非"90后"社会参与的影响并不显着。
徐帆[3](2021)在《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服务中的角色调适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大力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介入社区服务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同时,社会工作者却面临着期望角色与实践角色之间的角色距离。不少社会工作者为此中断角色扮演,选择离职,但仍有不少社会工作者坚持在社区中提供服务,进行角色自我调适。基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上海10位接受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在社区中提供服务的社会工作者进行深入访谈,探讨他们在社区服务这一情境中进行角色自我调适的过程及策略,以期为即将进入社区场域中开展专业服务的社会工作者提供启示。本研究首先对社会工作者的期望角色及其在社区场域中开展服务时的实践角色进行了总结,揭示了他们面临的角色距离现状。其次,根据对访谈资料的归纳详细展现了社会工作者角色调适的过程状态,最后总结了社会工作者角色调适的行动策略。研究发现:第一,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调适过程可以总结为角色领悟期、角色建设期、角色稳定期三个阶段。角色领悟期是社会工作者找准角色定位,逐步获得角色观念的过程,角色建设期侧重社会工作者处理角色冲突、角色距离、角色实践不足等更复杂的问题。在每个阶段,社会工作者都会经历不同的角色情感体验、角色自主意识,角色互动关系和行为惯习也会发生相应改变。最终在角色稳定期社会工作者形成了四种角色调适相对结果:“有服务有改变”的扎根社区、“有服务无改变”的弱存在感、“深陷权力”的背离初心、“理想主义”的中断扮演。第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调适行动策略既是对角色情境被动适应的产物,也是社会工作者自身主动建构、反思的结果,主要总结为调节角色情感、维系角色关系和应用角色知识与技能三方面的相关行动策略。以上研究结果的启示在于,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服务中的角色调适情况与社区权力结构关系、宏观社会体制密切相关。因此,微观层面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调适值得关注,但要为社区领域留住更多人才,更重要的是呼吁宏观社会体制层面的相关主体推进社会调适,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更有利的成长和发展环境。
汤丝敏[4](2020)在《媒介情境论视域下的角色建构 ——传媒艺术生的角色建构过程及迷思》文中提出角色理论是社会学经典理论之一,而大众传媒作为建构社会现实的重要机制,对人类角色的呈现、扮演和实践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对角色理论有诸多推进,譬如他讨论了电视媒介发展与角色理论的相互作用。然而,该研究依旧是在对个别核心概念进行辨析阐述而没有联系到整个角色理论的框架。有鉴于此,本文欲以传媒艺术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角色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在辨析把握其内涵的基础上串联众多核心概念之间内部关系试图搭建新媒介情境下角色形成的整个过程。尽管本研究无法涵盖整个媒介环境下进行角色建构的个体、群体们,但以亲媒介性和善表演性的传媒艺术生为研究对象,可以凸显媒介情境对角色建构的过程和影响。本文通过对传媒艺术生群体的学习生活及媒介表现进行的参与式观察,结合众多形式的文本——如文字、图片、视频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定具有代表性的15位传媒艺术生,对其进行深度访谈及日记的分析。通过此类研究方法收集其建构自身角色时所思所感,并与媒介呈现的传媒艺术生角色形象进行对比。本文发现媒介建构的角色形象影响着个体角色建构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而且个体建构角色的过程也呈现出明显阶段性,传媒艺术生自身对角色的认知、期待等实践也与媒介的呈现关系密切。在梅罗维茨思想的基础上,本文发现,情境、主体和自我共同作用于角色建构过程。新媒介情境产生的媒介形象、社会大众与个体对角色的认知彼此互动产生第一次的角色期望;角色建构的整体过程是从个体产生角色期望开始,通过角色学习从而进行角色扮演,个体扮演的多种角色间产生互动从而形成某种角色冲突,冲突加深便会形成角色迷思。情境、主体及自我的互动矛盾影响着整个角色建构过程,作用于每一个关键环节是现今新媒体融媒体环境中角色得以形成的内在驱动力。
张姝[5](2020)在《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存在问题及引导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当今时代是一个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的信息时代,网络交往也成为大学生重要的生活习惯以及交往方式,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研究不仅是人际交往理论及实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学术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更是新形势下发挥高校立德树人作用、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解决大学生成长难题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我国网络技术和网络社会化的迅速发展为背景,将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现存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为基础,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基于查阅资料、生活经验进行问卷设计开展调研,对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进行探究及有效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存在问题及教育引导策略。第一章:从总体上对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概念和基本理论问题进行阐释和解析,从人际交往的概念、对网络人际交往的理解处着手,对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主要形式、主要特征、心理基础和相关理论借鉴等问题进行详细论述,提出本章主要观点:大学生基于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以及对网络的信任和安全感进行网络人际交往,最常用的网络人际交往形式为即时通讯、网络论坛、网络游戏、短视频平台四种,并呈现出自由自主性、平等开放性、间接便利性、互动广泛性、匿名虚拟性五大特征。第二章:整体介绍调研情况及结果,对调研工具进行因子分析及信效度检验,详细说明调研结果。基于前期文献查阅积累及访谈、工作和生活经验设计调研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确定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四因子结构模型。采取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研,采用SPSS 25.0和Amos 24.0统计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在网络人际交往能够正确认知自我及交往对象,独立性、自主性较强,善于自我表露,通过网络人际交往提高交往能力,表达真实想法,价值感和道德感均比较高,归属感与孤独感、失落感并存,整体来看交往行为表现较好;但也存在着主体认知迷茫、利用网络逃避现实问题、交往行为偏差、过度依赖网络人际交往等问题。第三章:基于调研结果及相关资料,结合访谈归纳总结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虽然在打破时间和空间界限、拓展交往途径和方式、短暂加快社会化进程等方面表现出积极的一面,但也存在着主体认知迷茫、交往动机偏差、情绪情感失调、交往行为失范等问题。而在大教育环境中,产生问题的原因不能单一归结为某一方,是国家体制机制不够完善、高校教育引导不够精准、家庭教育缺失缺位、个体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四方面复杂交织产生的结果。第四章:基于对现状的把握以及对原因的深层次理解和剖析,本章重点提出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教育引导策略。倡导坚持因材施教、同频共振、换位思考、强化针对四原则,从调研的四因子出发,具体针对性提出优化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主体认知、端正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动机、调控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情绪情感、调适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障碍四方面对策,并指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需要高校、家庭、社会的协同配合,形成多元交互力量网,共同发挥教育引导作用,为切实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对策参考。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问题随着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大学生心理特点不断变化常做常新,需要社会多方共同努力配合,形成有效合力共同应对,以教育和帮助大学生加快完成社会化,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刘佳惠[6](2020)在《大学生公民意识问题及提升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谓公民意识就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是在现代法治下形成的涵义较为广泛的一种民众意识,主要涉及国家与民族、民主、主体参与、权利与义务、法治和公德等方面。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高低不仅影响着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而且影响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而,由于受到国际、国内双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公民意识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法治意识薄弱、权利意识缺失。因此,针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问题,努力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探寻解决大学生公民意识问题的对策是本文的研究重点。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理论概述出发,以公民意识和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概念为切入点,提出了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理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的能动性原理、邓小平关于“四有”新人、习近平关于法治建设的论述为理论依据,并阐述了大学生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同时,论述了大学生公民意识对于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为第二部分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了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积极表现、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这是本文的主要部分,为第三部分探寻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对策提供了依据。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主要根据第一部分,尤其是第二部分的大学生公民意识存在的问题努力寻找解决对策,如丰富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内容、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搭建网络平台,这也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
牛娜[7](2020)在《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培育研究》文中认为公民、公民素养、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是研究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培育问题的逻辑起点。网络素养是公民在网络时代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是公民更好适应网络空间环境、更深入进行网络交往活动的前提条件,对公民自由全面发展和新时代我国网络强国建设起着基础性作用。培育公民网络素养是基于网络化的时代要求,基于建设网络强国和培育时代新人的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内对公民个体网络交往行为进行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公民网络素养,实现个体在网络时代自由全面发展,对于公民在网络空间保持独立人格、提高理性判断能力具有推动作用。网络素养通过公民的网络交往行为显现出来。研究公民网络交往行为可以发现,公民在网络交往中具有语言暴力、道德失范、价值观缺失、权利侵犯、主体异化的素养问题。深入剖析这些问题可以发现,现实社会环境的负面因素、网络空间的规范缺失和价值观引导不力、网络话语权主体分散化是其素养问题的客观原因;对网络交往虚拟性、规范性和安全性的不科学认知,从众心理、宣泄心理和娱乐心理的非理性网络交往心理是其素养问题的主观因素。随着网络交往方式在整体层面的扩大和个体层面的深入,公民网络素养问题有可能对公民正常的网络生活和网络空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培育公民网络素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培育公民网络素养的路径具有客观和主观相结合的特征。在客观上,以建立网络行为道德规范、健全网络空间法律体系、培养网络空间管理人才、正确处理公民网下矛盾的方法来营造清朗的网络生态空间;以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网络热点话题的正确引导、创建规范的网络社区、构建和谐的网络秩序来加强系统的网络内容建设。在主观上,以塑造公民的网络道德意识、增强公民的网络法律意识、增进公民的网络认同意识、引导公民的网络价值意识、提升公民的网络自主意识来培育公民正确的网络交往意识;以明确网络空间主权、感知网络安全态势、把握网络安全风险、遵守网络安全标准来培养公民正确的网络安全观。
武淑梅[8](2020)在《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锋的新形势,社会成员价值观呈现多元多样的新特点,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社会思潮中凝聚大学生的价值共识,是高等院校亟待破解的重要问题。美国在两百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构建了一套完善的价值观教育理论体系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跨越时空,对新时代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遵循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为研究对象,对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实践路径及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展开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深刻揭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以扬弃的态度,积极探索其对当前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益借鉴。论文由基础理论部分和应用研究部分构成。基础理论部分在诠释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相关释义的基本前提下,对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实践路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为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勾勒了一幅总体性“认知图谱”。美国在长期的历史变迁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个人主义、自由、平等、民主和法治”为主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为把这些价值观成功植入大学生的头脑并转化为实际行动,美国高校主要诉诸于行政管理、教学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课堂和社会实践五种可行的实践路径。在此基础上,论文宏观抽象地概括了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特征,即教学引导与行政管理的有机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统一、直接课程和间接课程的有机统一、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统一、注入教学与启发教学的有机统一。进而依托现有研究成果和当前状况对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客观、理性的判断和预测,即价值观教育的教育政策趋向加强化、价值观教育的教师品性趋向标准化、价值观教育的教育学科趋向全科化、价值观教育的社会实践趋向国际化。应用研究部分首先采用辩证法提出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三个批判点,即价值观教育活动难以获得社会认同、价值观教育内容难以满足现实需求、价值观教育路径难以保证教育效果。进而始终秉持扬弃的态度,提出其对新时代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六点经验启示,即完善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教育政策、制定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整体规划、加强高校价值观教育的行政管理、完善高校价值观教育的课程建设、加强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师德建设、注重高校价值观教育的隐性维度。
魏蓓[9](2019)在《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影自诞生起就与小说有着密切的关系。小说改编成电影是小说传播的有效途径。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性作家的小说频频被改编成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呈现方式,它们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也就有了特别的意义。从纵向来看,这一时期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表现出一些阶段性特征,潜隐着中国当代社会思想氛围和精神态度的历史变迁。20世纪80年代,在人道主义指引下,改编经历了“人性的复归”到“女性身份意识的萌醒”的过程;90年代,在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下,改编观念相对自由、灵活,女作家参与改编的现象却减少,导演的地位凸显,改编作品中的女性渐被遮蔽;进入21世纪后,在消费主义导向下,不仅改编数量众多,题材和类型更加多样与广泛,部分改编作品在更多地展现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与情感世界的同时,突显时代女性的独特性。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也带来了主题意蕴的多重演绎、形象内涵的双重变奏、叙事策略的多维变化等相关问题。主题方面,在“忠实于原着”的基础上有不同的形式演绎,还原、变通以及延伸等。有些女作家小说的主题在电影中出现通俗性的转移,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一些女作家小说中对历史叙事的关注在电影中被消解,主题也随之简化与弱化。还有些女作家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后出现主题意蕴的重构,影片与原作的主题大相径庭,这是主题的置换与颠覆。通常而言,女作家往往从女性的视角来审视其创作中的人物,而改编电影并非都由女性来编剧或执导,从虚构的小说文字到可观的银幕塑造在不同性别的导演执导中,人物形象便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女性导演执导的电影中对女性形象的主体意识有所强化;男性导演对女性意识则有所弱化,而美化男性形象。同时,女作家小说中的某些次要人物在改编的电影中被重新塑造,女性导演往往突出女性主导性与性别色彩;多数男性导演则消解小说原着中的隐含主题。此外,女性导演常增加情感因素、凸显情节的曲折动人;男性导演则淡化女性人物精神世界的开掘、增加人物行动的比重。叙事策略方面,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呈现出较为鲜明的特征,即多维变化的讲述方式,主要体现在对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的偏爱和多元叙事视角杂糅,以及女性叙事视角的选择;在时间的选择层面将人物至于特定的时代,在时间的顺序安排上采取非线性叙事,兼用倒叙、插叙,增加悬念和寓意,在时间的变形层面常借助时间的省略,片段性地突显女性的人生剪影;在叙事空间的截取与呈现上隐含对人物“宿命”的某种纠葛。总体分析与对比女作家小说中表现出的女性意识在电影改编后发生的变化,彰显了女性主义在当今社会的主流传媒中的现实处境。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在扩大女性文学传播途径、丰富电影类型、增添独特魅力等意义的同时,给小说原着带来某些负面的影响和突出情感发展、忽视其他因素等方面的问题,这为当代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提供了某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得失。
屈桃[10](2019)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这为我们党制定大政方针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中亲和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新时代大学生亲近感、接受性和吸引力的重要表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得以发挥铸魂育人实效的基础前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疏离、教育亲和力薄弱的突出问题。如何因应新时代要求,顺应当代大学生思想成长需要,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无疑成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和质量提升的重大现实问题。本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立场为指导,直面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薄弱的现实问题,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系统研究法等方法,聚焦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路径研究。本研究认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不仅是回应时代价值诉求、实现教育主体价值协同的现实需要,也是激发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选择。本研究的具体逻辑理路是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科学内涵出发,紧扣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探寻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构成要素与形成机理,剖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具体实践路径。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基础。其一,系统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科学内涵,明确阐述“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价值旨归。其二,重点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相关论述,吸收借鉴心理学、教育学有关亲和力的成果,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亲和力思想资源,为深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供理论支撑。第二,解析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构成要素与生成机理。重点阐述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构成要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亲和力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整体亲和力之中,共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继而,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入手,系统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生成所遵循的“期待——参与——认同”的逻辑路线,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新思路。第三,实践调研分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现状。设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现状调查问卷,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现状,并针对性别、政治面貌、年级、是否学生干部、成绩排名进行比较研究,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提供实证支撑。第四,提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实践路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应遵循“高举旗帜、明确方向”原则、“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原则、“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原则和“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原则。重点围绕顶层建设、主体建设、基础建设和机制建设,通过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亲和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推进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等措施,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二、关于大学生角色意识规范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大学生角色意识规范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
2.1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解读 |
2.1.1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 |
2.1.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2.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构成 |
2.2.1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
2.2.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
2.2.3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 |
2.3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 |
2.3.1 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 |
2.3.2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
2.3.3 贯彻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 |
第3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依据 |
3.1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
3.1.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3.1.2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 |
3.2 以西方社会相关理论为参照 |
3.2.1 推拉理论 |
3.2.2 跨文化适应理论 |
3.2.3 承认理论 |
3.3 以其他学科相关理论为借鉴 |
3.3.1 社会学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借鉴 |
3.3.2 教育学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知识借鉴 |
3.3.3 法学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法借鉴 |
第4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变 |
4.1 新中国成立前留学生思想教育的早期萌芽(1872—1948) |
4.1.1 晚清时期专制化的留学生思想教育 |
4.1.2 民国时期多元复杂的留学生思想教育 |
4.2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思想教育的初步探索(1949—1977) |
4.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教育发展历程 |
4.2.2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思想教育的发展 |
4.3 改革开放时期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调整(1978—2011) |
4.3.1 改革开放时期留学教育的规范调整 |
4.3.2 改革开放时期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发展 |
4.4 社会主义新时代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创新(2012 至今) |
4.4.1 新时代留学生教育发展状况概述 |
4.4.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走向 |
第5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分析 |
5.1 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的多元视角 |
5.1.1 世界观考察 |
5.1.2 政治观考察 |
5.1.3 人生观考察 |
5.1.4 法治观考察 |
5.1.5 道德观考察 |
5.2 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问题表征 |
5.2.1 备受争议的爱国言行 |
5.2.2 漂浮不定的文化认同 |
5.2.3 相对漠然的政治态度 |
5.2.4 孤独失序的心理状态 |
5.2.5 较为薄弱的法治素养 |
5.3 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问题成因 |
5.3.1 留学生行前准备工作不充足 |
5.3.2 留学教育体系缺乏思政观照 |
5.3.3 留学应急管理机制尚未形成 |
5.3.4 国外负面舆情产生不良诱导 |
5.3.5 种族主义带来多元文化冲突 |
第6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路径 |
6.1 确定教育主体:加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
6.1.1 留学前——以思政课教师协同专业课教师为主体 |
6.1.2 留学中——以使馆工作人员带动公派教师为主体 |
6.1.3 回国前——以学历认证人员对接学联组织为主体 |
6.2 完善教育内容:实现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 |
6.2.1 留学前——以课程思政做好行前思想教育 |
6.2.2 留学中——以问题为抓手把控留学生动向 |
6.2.3 回国前——以职业规划促进留学生再社会化 |
6.3 创新教育方式:链接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功能 |
6.3.1 留学前——以“反向内省”助力留学教育顺利开展 |
6.3.2 留学中——以海外服务协同教育方式建构互信关系 |
6.3.3 回国前——以共情引导教育方式有效激发报国热情 |
6.4 健全制度体系:构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 |
6.4.1 优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策布局 |
6.4.2 加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法治建设 |
6.4.3 构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访谈提纲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国“90后”青年的社会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
(一)社会参与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 |
(二)青年群体的社会参与研究 |
三、数据和方法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说明 |
1.因变量 |
2.自变量 |
(三)统计模型 |
四、实证结果 |
(一)“90后”青年社会参与的现状分析 |
1.社会团体组织参与情况 |
2.社会参与情况 |
(二)影响“90后”和非“90后”群体社会参与的因素 |
五、结论与讨论 |
(3)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服务中的角色调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研究 |
1.3.2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困境研究 |
1.3.3 关于角色调适的研究 |
1.3.4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1.4 研究框架与概念界定 |
1.4.1 研究框架 |
1.4.2 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 |
1.5.1 质性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地域的选择 |
1.5.3 研究对象的选择及情况介绍 |
1.5.4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1.6 研究伦理 |
第2章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距离 |
2.1 角色期望:进入社区前的理想愿景 |
2.1.1 恪守服务者的专业角色定位 |
2.1.2 提供纯粹的专业服务内容 |
2.1.3 灵活运用专业方法与技能 |
2.2 角色实践: 进入社区后的日常服务 |
2.2.1 行政力量冲击下的专业角色定位 |
2.2.2 被扭曲的专业服务内容 |
2.2.3 应用尴尬的专业方法与技能 |
2.3 角色距离: 期待与实践的冲突 |
2.3.1 角色距离的总体表现 |
2.3.2 角色距离的原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调适过程 |
3.1 角色领悟期 |
3.1.1 排斥角色 |
3.1.2 领悟角色 |
3.1.3 承认角色 |
3.2 角色建设期 |
3.2.1 收获与焦虑并存的角色情感体验 |
3.2.2 坚定与妥协并存的角色权利意识 |
3.2.3 亲密与脆弱并存的角色关系状态 |
3.3 角色稳定期 |
3.3.1 “有服务有改变”的扎根社区 |
3.3.2 “有服务无改变”的弱存在感 |
3.3.3 “深陷权力”的背离初心 |
3.3.4 “理想主义”的中断扮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调适行动策略 |
4.1 角色情感的调节 |
4.1.1 自我心理调节 |
4.1.2 寻求情感支持 |
4.2 角色关系的维系 |
4.2.1 与服务对象专业关系边界的控制 |
4.2.2 与居委会关系建构中的学习者角色 |
4.2.3 寻找与社区原有工作的契合点 |
4.2.4 与领域专家“弱关系”的人际联结 |
4.3 角色技能的学习 |
4.3.1 专业知识的创造性转化 |
4.3.2 方法与技巧的灵活性运用 |
4.3.3 其他技能的持续性学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3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社会工作者角色调适情况访谈提纲 |
(4)媒介情境论视域下的角色建构 ——传媒艺术生的角色建构过程及迷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问题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解构角色迷思 |
二、理解媒介情境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收集资料方法 |
二、分析资料方法 |
三、效度检验 |
第五节 理论回顾及文献综述 |
一、角色理论的历史脉络 |
二、媒介情境论的产生 |
三、传媒艺术生的角色建构 |
第二章 传媒艺术生形象的多媒介表征 |
第一节 文字:固化与批评 |
一、以妆容为印象整饰主要手段的传媒艺术生 |
二、与金钱勾连被刻板印象固化的传媒艺术生 |
三、为追名逐利混淆自我认知的传媒艺术生 |
第二节 视频:模式化与多元性 |
一、统一的故事模型 |
二、相同的叙述主题 |
三、多元化的叙述框架 |
第三节 图片:定格与区隔 |
一、区隔于过去的自己 |
二、区隔于其他群体 |
三、区隔于群体内部 |
第三章 传媒艺术生的角色认知与实践 |
第一节 自我表述中的角色认知 |
一、孤独的诉说 |
二、矛盾的认知 |
三、向上的追求 |
第二节 日常情景中的角色扮演 |
一、学校 |
二、家庭 |
三、传媒 |
第四章 传媒艺术生的角色建构:期待、扮演与回归 |
第一节 角色期望的产生 |
一、自我的期望 |
二、他者的期望 |
三、社会文化规范的期望 |
第二节 角色扮演的实现 |
一、角色学习是角色扮演的前提 |
二、角色互动是角色扮演的表现 |
三、角色冲突是角色扮演的必然 |
第三节 角色期望的回归 |
一、角色期望的再次复现 |
二、角色期望的重新调整 |
三、角色期望的萌发部署 |
第五章 结语:媒介情境与角色迷思 |
一、新媒介情境塑造多元而复杂的角色表征 |
二、形象矛盾使角色的认知和实践产生迷思 |
三、媒介情境与角色建构:整体性的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受访者接受访谈同意书 |
毕业论文采访提纲 |
采访对象信息汇总表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汇总 |
(5)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存在问题及引导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 国外研究综述 |
2. 国内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3. 调查假设 |
(四)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一、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基本问题阐述 |
(一)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内涵阐释 |
1. 人际交往 |
2. 网络人际交往 |
(二)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主要媒介 |
1. 即时通讯(微信、QQ等) |
2. 网络论坛(微博、豆瓣、知乎等) |
3. 网络游戏(英雄联盟、穿越火线等) |
4. 短视频(抖音、快手等) |
(三)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主要特征 |
1. 自由自主性 |
2. 平等开放性 |
3. 间接便利性 |
4. 互动广泛性 |
5. 匿名虚拟性 |
(四)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心理基础 |
1. 自我认知的需要 |
2. 自我实现的需要 |
3. 网络信任与安全感 |
(五)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理论基础与借鉴 |
1. 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
2.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 |
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4. 网络心理学相关理论 |
二、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现存问题实证调研 |
(一)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 调查方案 |
2. 问卷设计 |
3. 数据处理 |
(二) 调查数据结果统计 |
1. 基本信息描述统计 |
2. 调研结果分析 |
3. 总体性结论 |
三、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存在问题及原因 |
(一)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存在问题 |
1. 主体认知迷茫 |
2. 交往动机偏差 |
3. 情绪情感失调 |
4. 交往行为失范 |
(二)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问题原因 |
1. 国家: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
2. 高校:教育引导不够精准 |
3. 家庭:家庭教育缺失缺位 |
4. 个体:自我管理能力不足 |
四、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教育引导策略 |
(一) 引导原则 |
1. 因材施教原则 |
2. 同频共振原则 |
3. 换位思考原则 |
4. 强化针对原则 |
(二)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教育引导具体对策 |
1. 优化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主体认知 |
2. 端正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动机 |
3. 调控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情绪情感 |
4. 调适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障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访谈提纲 |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调查问卷 |
后记 |
(6)大学生公民意识问题及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0.1.1 选题目的 |
0.1.2 选题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方法 |
0.3.1 文献研究法 |
0.3.2 问卷调查法 |
0.4 本文创新之处 |
1 大学生公民意识相关理论概述 |
1.1 大学生公民意识相关概念 |
1.1.1 公民意识 |
1.1.2 大学生公民意识 |
1.2 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理论依据 |
1.2.1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原理 |
1.2.2 邓小平关于“四有”新人的论述 |
1.2.3 习近平关于法治建设的论述 |
1.3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 |
1.3.1 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 |
1.3.2 公平正义意识 |
1.3.3 民主自由意识 |
1.3.4 社会公德意识 |
1.4 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意义 |
1.4.1 有利于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
1.4.2 有利于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
1.4.3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2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 |
2.1 调查问卷及分析 |
2.1.1 调查问卷设计及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2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体现 |
2.2.1 国家意识浓厚 |
2.2.2 民主意识强烈 |
2.2.3 公民主体意识增强 |
2.3 大学生公民意识存在的问题 |
2.3.1 法治意识薄弱 |
2.3.2 权利意识缺失 |
2.3.3 责任意识弱化 |
2.3.4 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
2.4 大学生公民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 |
2.4.1 西方“普世价值观”的侵蚀 |
2.4.2 法律意识教育缺乏针对性 |
2.4.3 传统文化中的臣民意识影响深远 |
2.4.4 不良网络信息的渗透 |
3 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对策 |
3.1 丰富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内容 |
3.1.1 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治意识教育 |
3.1.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3.1.3 社会主义公德教育 |
3.2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主渠道作用 |
3.2.1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 |
3.2.2 借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方法 |
3.2.3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公民意识理论水平 |
3.3 为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搭建网络平台 |
3.3.1 引导网络媒体助力公民意识教育 |
3.3.2 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公民意识教育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成果 |
(7)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价值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
(一)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
(二)关于网络素养的研究 |
(三)关于公民素养的研究 |
(四)关于媒介素养的研究 |
(五)目前研究存在的缺陷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学理剖析 |
一、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主要概念 |
(一)公民的含义 |
(二)公民素养的界定 |
(三)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内涵 |
二、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基本内容 |
(一)公民网络素养的内部构成 |
(二)公民网络素养的外部构成 |
三、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培育的理论借鉴 |
(一)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理论 |
(二)尤尔根·哈贝马斯的公民交往行为理论 |
(三)曼纽尔·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理论 |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 |
(五)其他学科相关理论 |
第二章 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生成发展 |
一、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前提准备 |
(一)技术基础:互联网 |
(二)作用方式:网络交往行为 |
(三)存在场域:网络公共空间 |
(四)重要标志:网络话语权力 |
二、公民网络素养的发展阶段 |
(一)公民网络素养的萌芽期 |
(二)公民网络素养的发展期 |
(三)公民网络素养的深化期 |
三、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发展趋势 |
(一)立于培育时代新人的要求 |
(二)基于应对意识形态的挑战 |
(三)趋于建设网络强国的目标 |
(四)成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
第三章 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现状分析 |
一、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现状 |
(一)网络交往内容聚焦:网络公共事件 |
(二)网络交往方式变革:网络公益 |
(三)网络交往价值观体现:多元化的网络价值观 |
(四)网络交往话语空间状况:网络话语权失衡 |
二、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现实问题 |
(一)网络交往中的语言暴力 |
(二)网络交往中的道德失范 |
(三)网络交往中的价值观缺失 |
(四)网络交往中的权利侵犯 |
(五)网络交往中的主体异化 |
三、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问题归因 |
(一)现实社会环境的负面因素 |
(二)网络空间的规范缺失 |
(三)网络空间价值观引导不力 |
(四)网络话语权主体分散化 |
(五)不科学的网络交往认知 |
(六)非理性的网络交往心理 |
第四章 新时代培育公民网络素养的重要价值 |
一、有利于实现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要求 |
(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一环 |
(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必要历程 |
(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时代诉求 |
(五)建设美丽中国的主体需求 |
二、有利于彰显个体成长的价值性要旨 |
(一)提高个体网络品德修养 |
(二)增长个体网络知识见识 |
(三)塑造个体健全网络人格 |
(四)规约个体网络行为 |
(五)实现个体层面的现代化 |
第五章 新时代培育公民网络素养的路径建构 |
一、营造清朗的网络生态空间 |
(一)建立网络行为道德规范 |
(二)健全网络空间法律体系 |
(三)培养网络空间管理人才 |
(四)正确处理公民网下矛盾 |
二、加强系统的网络内容建设 |
(一)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 |
(二)加强网络热点话题的正确引导 |
(三)创建规范网络社区 |
(四)构建和谐网络秩序 |
三、培育公民的网络交往意识 |
(一)塑造公民网络道德意识 |
(二)增强公民网络法律意识 |
(三)增进公民网络认同意识 |
(四)引导公民网络价值意识 |
(五)提升公民网络自主意识 |
四、培养公民正确的网络安全观 |
(一)明确网络空间主权 |
(二)感知网络安全态势 |
(三)把握网络安全风险 |
(四)遵守网络安全标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政策导向: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 学科背景: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推进 |
(三) 研究视野:价值观教育研究呈现跨国别的发展趋势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 国外研究述评 |
(二) 国内研究述评 |
(三) 现有研究的不足 |
三、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意义 |
(五) 创新思考 |
第一章 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相关释义 |
第一节 价值观 |
一、价值观的概念 |
二、价值观的特点 |
三、价值观的功能 |
第二节 价值观教育 |
一、价值观教育的含义 |
二、价值观教育的特点 |
三、价值观教育的作用 |
第三节 美国价值观教育 |
一、美国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
二、美国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
三、美国价值观教育的历程 |
第二章 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个人主义 |
一、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形成 |
二、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内涵 |
三、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表现 |
第二节 自由 |
一、美国自由价值观的形成 |
二、美国自由价值观的内涵 |
三、美国自由价值观的表现 |
第三节 平等 |
一、美国平等价值观的形成 |
二、美国平等价值观的内涵 |
三、美国平等价值观的表现 |
第四节 民主 |
一、美国民主价值观的形成 |
二、美国民主价值观的内涵 |
三、美国民主价值观的表现 |
第五节 法治 |
一、美国法治价值观的形成 |
二、美国法治价值观的内涵 |
三、美国法治价值观的表现 |
第三章 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路径 |
第一节 行政管理中的价值观教育 |
一、政策制度中的价值观导向 |
二、职能运作中的价值观导向 |
第二节 教学课程中的价值观教育 |
一、以不同学科知识涵养价值精神 |
二、以不同思维能力提升价值判断 |
三、以不同课程主题引领价值取向 |
第三节 教学大纲中的价值观教育 |
一、教学大纲课程目标中的价值导向 |
二、教学大纲课堂纪律中的价值导向 |
第四节 教学课堂中的价值观教育 |
一、课堂中的价值观了解与认知 |
二、课堂中的价值观判断与选择 |
三、课堂中的价值观体验与固化 |
第五节 社会实践中的价值观教育 |
一、服务学习中的价值观教育 |
二、海外学习中的价值观教育 |
三、社会实习中的价值观教育 |
第四章 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特征与趋势 |
第一节 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特征 |
一、教学引导与行政管理的有机统一 |
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统一 |
三、直接课程和间接课程的有机统一 |
四、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统一 |
五、注入教学与启发教学的有机统一 |
第二节 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发展趋势 |
一、价值观教育的教育政策趋向加强化 |
二、价值观教育的教师品性趋向标准化 |
三、价值观教育的教育学科趋向全科化 |
四、价值观教育的社会实践趋向国际化 |
第五章 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批判与借鉴 |
第一节 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批判反思 |
一、价值观教育活动难以获得社会认同 |
二、价值观教育内容难以满足现实需求 |
三、价值观教育路径难以保证教育效果 |
第二节 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经验借鉴 |
一、完善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教育政策 |
二、制定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整体规划 |
三、加强高校价值观教育的行政管理 |
四、完善高校价值观教育的课程建设 |
五、加强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师德建设 |
六、注重高校价值观教育的隐性维度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9)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问题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历程描述: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的演进 |
第一节 80年代:人道主义指引下的女性“发现” |
一、“人性”的复归 |
二、女性身份意识的萌醒 |
第二节 90年代:商业化大潮冲击下的女性“找寻” |
一、时代转型期的女性疏离 |
二、市场中渐被遮蔽的女性 |
第三节 21世纪:消费主义导向下的女性“狂欢” |
一、众声喧哗下的女性起舞 |
二、观感追求下的女性涌现 第二章 主题意蕴:影像的多重演绎 |
第一节 主题的“忠实”再现 |
一、还原:思索女性生命体验 |
二、变通:凸显女性成长历程 |
三、延伸:叩问女性现实困境 |
第二节 主题的通俗转移 |
一、简化:专注两性情感 |
二、弱化:过滤复杂人性 |
第三节 主题的“意蕴”重构 |
一、置换:张扬个人欲望 |
二、颠覆:追忆青春岁月 第三章 形象内涵:“图”与“文”的双重变奏 |
第一节 女性形象的呈现与立体化 |
一、时代召唤下的奋斗女性 |
二、社会浪潮中的底层女性 |
三、市场推动下的“媚俗”女性 |
第二节 性别视阈下的形象重塑 |
一、女性导演的强化 |
二、男性导演的改写 第四章 叙事策略:多维变化的讲述方式 |
第一节 叙事视角:定于一元或多元杂糅 |
一、第三人称与女性叙事 |
二、视角转换与男性观察 |
第二节 叙事时间:乐于营构与跌宕变形 |
一、时间的选择与女性的历史境遇 |
二、时间的错乱与女性的神秘疯狂 |
三、时间的变形与女性的命运起伏 |
第三节 叙事空间:艺术截取与审美呈现 |
一、荒僻的“角落”与美丽的心灵 |
二、“躁动”的校园与焦虑的青春 |
三、复杂的职场与纯真的爱情 第五章 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的意义与局限 |
第一节 小说与电影的双赢局面 |
一、再言说的“利”与“益” |
二、立体解读女性世界 |
第二节 小说与电影“跨界”的局限 |
一、电影对小说“断章取义” |
二、市场语境下的“疲”与“弊” |
第三节 小说与电影和谐共生的方向 |
一、遏制无底线媚俗 |
二、坚守艺术的“初心” 余论 |
一、荧屏中的批判介入 |
二、女性精灵的飞舞与再生 |
三、阿喀琉斯之踵:电影与小说的不可通约性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
(10)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亲和力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
第一节 亲和力 |
一、亲和力的词义解析 |
二、亲和力的科学内涵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
一、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词义解析 |
二、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科学内涵 |
三、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价值旨归 |
一、对科学理论的认同和信仰 |
二、在实践中的坚守和践行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的理论视域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 |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相关论述 |
第二节 心理学、教育学视域中的亲和力理论 |
一、心理学视域的亲和力论述 |
二、教育学视域的亲和力论述 |
第三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亲和力思想教育资源 |
一、“仁者爱人”的民本思想 |
二、“人是万物之灵”的主体意识 |
三、“事异备变”的创新精神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构成要素与生成机理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构成的基本要素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 |
二、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构成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构成要素的结构 |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亲和力 |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亲和力 |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亲和力 |
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亲和力 |
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亲和力 |
六、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亲和力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机理与启示 |
一、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机理 |
二、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生成机理的启示 |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工具 |
三、调查问卷的频率分布 |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现状调查结果频率分析 |
二、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基本原则和需把握的重要关系 |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高举旗帜、明确方向”的原则 |
二、坚持“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原则 |
三、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原则 |
四、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原则 |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需把握的重要关系 |
一、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 |
二、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三、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
四、坚持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实践路径 |
第一节 顶层建设:切实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
一、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重要性 |
二、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策略 |
第二节 主体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亲和力 |
一、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基本素质要求 |
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者亲和力的提升途径 |
第三节 基础建设: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 |
一、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必要性 |
二、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策略 |
第四节 机制建设:推进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工作 |
一、推进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价值意蕴 |
二、推进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实践路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关于大学生角色意识规范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王瑶.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90后”青年的社会参与研究[J]. 黄永亮. 青年研究, 2021(04)
- [3]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服务中的角色调适研究[D]. 徐帆.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4]媒介情境论视域下的角色建构 ——传媒艺术生的角色建构过程及迷思[D]. 汤丝敏. 南京大学, 2020(09)
- [5]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存在问题及引导策略研究[D]. 张姝.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大学生公民意识问题及提升对策研究[D]. 刘佳惠. 辽宁大学, 2020(01)
- [7]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培育研究[D]. 牛娜. 兰州大学, 2020(01)
- [8]当代美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 武淑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9]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D]. 魏蓓.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10]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研究[D]. 屈桃.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