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高考历史试卷浅析_命题的否定论文

1997年高考历史试卷的初步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卷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7月9日高考历史科的考查刚刚结束,10日就要提笔写点评析文字,实难作出精当的深入认识。只能谈点个人管见,抛砖引玉,以求就教于同道、专家。

1997年历史试卷的基调是保持稳定。坚持注重能力考查的方向,难度稳定是97年历史命题的核心思想;力求在难度稳定的基础上,求变、求新,作一些改革性探索。以下谈几点具体看法。

一、试卷结构完全符合《1997年历史科考试说明》有关规定

表1:试卷的题型结构与知识分布

注:知识内容中国古代史占25.3%,中国近现代史占39.3%,世界近现代史占35.3%。

二、单项选择题的难度、能力考查的力度明显加大,命题技术趋向成熟

1995年历史试卷难度过高,为0.46。在这一压力下,为适当降低难度,1996年历史试卷出现了单项选择题过易(难度为0.74)的问题。在1996年历史试卷难度(为0.57)调整到合理范围内以后,再回过头来看96年的单选题确实有点“不象样子”,不尽符合注重考能力的大方向。而1995年历史试卷的突出成果,就是选择题的能力考查功能取得了突破性的新开拓,这是有目共睹的。为了继承和发扬这一成果,为了进一步发掘选择题的能力考查功能,命题者在1997年单项选择题的命题上下了较大功夫。97年单选题的难度、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力度,比96年明显加大,命题技术也趋向成熟。

1.能力考查侧重对历史的理解,着眼于知识的运用

选择题的特征,是从题干的立意出发,对四个选项进行比较、判断,辨明是非,决定取舍。选择题考查考生的知识量以及知识的准确性,无疑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凭借一定的知识为载体,去考查知识的运作。知识的再认再现应融入相应的思维活动,使个别的分散的知识体系化和活化。选择题“如要考查较高层次的能力,则设计选项多需出自历史现象与过程的性质、特征、原因、结果、意义、影响等,其中有些可以是隐性的、课本上没有直接表述的。”(引自《高考命题的理论与实践》,东方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例1.第2题,今桂林与长沙之间,历史上的水路交通最早开通于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隋朝

分析:该题创设了教材之外的新情境,题意明确,设问角度巧妙、新颖,旨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对有关空间概念掌握的准确性。审题时要注意“最早”二字。解题时先要知道桂林地处漓江流域、长沙地处湘江流域,继而判明这两个水域之间历史上最早的水路交通应是秦朝开凿的灵渠,即可找到正确选项B。试题把历史知识的考查与地理知识的考查巧妙地结合起来,又切实考查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例2.第4题,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分析:该题提供了一幅命题者设计的中学教材中未出现过的地图,要求考生确认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在图中的位置,旨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史、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解题时第一步要确知元朝时最大的外贸港口是泉州,再进而判断泉州在图中的位置。图中所标示的①位于最南当是广州,④位于最北当是宁波,故A、D两项迷惑性不大,易排除。作为地理常识考生应知台湾(元朝时称琉球)对面的应是福建(元朝时属福建行省),泉州位于福建东南部,应是图中②所标示的位置,故B项为答案。由于试题中的地图较小,③所标示的福州干扰性较大,试题难度较大,只有准确掌握有关史、地知识又能灵活运用的考生才能正确作答。

例3.第5题,《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分析:该题以教材情境为依托,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切入,考查考生对该历史问题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以及比较异同的能力。《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其核心是关于土地公有(按人口平均分配)和产品绝对平均分配的方案,表现了农民阶级平均主义的理想;《资政新篇》则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因此,两者的社会经济主张是互相矛盾的,故A项是正确答案。试题的思维含量较大。D项则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例4.第12题,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是

①日本侵略军战线太长

②抗日根据地有力牵制敌军

③中国人民抗日力量尚未充分发展

④英美主张接受“近卫声明”

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分析:该题要求考生确认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设问的角度是由果找因,而且是一果多因。试题题干中所列①②两点,是教材中明确讲到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考生不难确认;而④则不难排除。所以,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命题者提出的③的取舍。我们认为,正因为“中国人民抗日力量尚未充分发展”,即尚未壮大到进行战略反攻的程度,抗日战争才处于相持阶段。因此,该题的答案是B项,A项则干扰性较强。试题较好地考查了考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的能力。

例5.第14题,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

①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③维护农民基本利益

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分析:该题时间跨度较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审题时要注意“不同时期”四字,进而比较中共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政策之间的共同点。抗战时期减租减息政策是从服从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局出发而制定的,未触及土地所有制问题,因之不具备“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性质,故凡含有②的选项都应排除。抓住这一点,此题迎刃而解,正确答案为C项。这道试题把考生所应掌握的中共民主革命中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的知识,融入了试题所要求的思维活动,使个别的分散的知识体系化和活化了。

例6.第21题,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最重要的成果是

A.推翻了国王路易十六

B.取得了瓦尔密战役的胜利

C.召开了普选的国民公会

D.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分析:该题设问角度是由因找果,审题时要注意“最重要的成果”这一限定。1792年8月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最重要的成果是推翻了君主制,循此思路应找到正确的答案D项,即“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A项干扰性颇强,但“推翻了国王路易十六”只应视为该起义的直接成果,故A项应作为干扰项排除之。

例7.第22题,“我们让奥地利和法国的这场战争僵持下去,然后我们出动全部兵力挥师南下。”说这句话的是

A.亚历山大二世 B.加富尔

C.俾斯麦 D.尼古拉一世

分析:该题是一道材料解析式选择题,试题提供了教材以外的新材料,要求考生确认材料所引的话出自何人之口,旨在考查考生的历史阅读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试题难度颇大,它要求考生把试题所引材料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思考。考生只有判定材料中“奥地利和法国的这场战争”指的是意大利统一过程中发生的、1859年法国和撒丁王国的对奥战争,才能进入正确的解题思路。而这时正处于德意志统一的前夜,奥地利恰恰是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主要障碍,俾斯麦当然乐于看到奥地利在“这场战争”中消耗实力,因为这将有利于以后普鲁士“挥师南下”进攻奥地利(其地理位置在普鲁士南边)。至此,我们完全可以判定讲这句话的人只能是俾斯麦,故C项为正确答案。这道试题对训练考生用历史的、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大有助益。

例8.第23题,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最突出的表现是

A.掌握政权的人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

B.不少垄断资本家由旧式特权商人脱胎而来

C.垄断集团与军阀集团相勾结,推行军国主义政策

D.天皇是国家元首兼军队最高统帅,拥有专制权力

分析:“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这是史学界公认的、也是考生所熟知的观点。试题中所列ABCD四项都是这“大量封建残余”的种种表现,要求考生确认哪一项是“最突出的表现”,旨在考查考生运用已有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政权在谁手里,原属封建统治阶级的武士掌握政权应视为明治维新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最突出的表现,故A项为正确答案。这种“最佳选择”题的难度很大,阅卷中发现考生选四项中哪一项的都有,说明B、C、D三项都有干扰性,而D项的迷惑性尤强。

例9.第28题,对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关系的概括,较为全面的是

A.苏联不断加强对外扩张,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B.美苏对峙,互有攻防,双方争夺世界霸权

C.美国采取强硬政策遏制和反击苏联的全球扩张

D.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分析:试题在选项中提供了对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关系的四种概括表述,要求考生确认其中哪一种是“较为全面的”,旨在考查考生能否从宏观角度正确理解和认识二战后美苏争霸的历史。这道试题也属“最佳选择”题。A项的概括大体符合六七十年代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美苏关系;C项的概括大体符合80年代上半期里根执政的美苏关系;D项的概括则不符合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的美苏关系。B项是答案。

2.单项选择题的设计采用了多种形式,比较得心应手

97年试卷中单选题的设计采用了多种形式,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不完整陈述式选择题,有第1、2、5、7、8、9、11、13、16、17、18、19、20、21、23、25、26、28题,共18题,占单选题的64%。

其他形式:材料式选择题,有第3、22题,共2题,占7%;图表式选择题,有第4题,共1题,占3.6%;组合式选择题,有第6、12、14题,共3题,占10.7%;否定式选择题,有第10、15、24题,共3题,占10.7%;次序式选择题,有第27题,共1题,占3.6%。多种形式的灵活运用有利于测试目标的实现。

三、材料解析题的新探索——第44题

97卷的三道材料解析题的格局是“二老带一新”。第45、46题可谓是传统性的材料解析题,第44题则对材料解析题的能力考查功能作了新的开拓和探索。这也体现出以“稳定”为基调,“稳中有变,变中求新”。

例10.第44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主(南唐烈祖李昇)即位,江淮比年丰稔,兵食有余,群臣争言:“陛下中兴,今北方多难,宜出兵恢复旧疆。”唐主曰:“吾少长军旅,见兵之为民害深矣,不忍复言。使彼民安则吾民亦安矣,又何求焉!”

摘自《资治通鉴》

材料二《(烈祖昇元三年春,诏曰)乃者(以往)干戈相寻,地茀(荒芜)而不艺(种植),桑陨而弗蚕,衣食日耗,朕甚闵(悯)之。民有向风来归者,授之土田,仍给复三年(免徭役三年)。……(其年夏,又下令)民三年艺桑及三千本(棵)者,赐帛五十匹,每丁垦田及八十亩者,赐钱二万,皆五年勿收租税。

摘自《十国春秋》

材料三(昇元五年)分遣使者按行(巡视)民田,以肥瘠定其税,民间称其平允。

摘自《资治通鉴》

材料四(李昇统治末年,南唐)内外寝兵,耕织岁滋,文物彬焕,渐有中朝之风采。

摘自《钓矶立谈》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李昇的治国方针、措施和后果。

要求:表述应当成文。限150字左右,超过180字要扣分。

分析:这是一道形式比较新颖的材料解析题。命题者提供了教材以外的新材料(也是创设的新情境),根据材料一连提出三问(李昇的治国方针、措施和后果),要求考生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论文”,旨在考查考生的历史阅读能力(主要是能否读懂材料,能否正确、完整地理解材料)、概括评述能力(主要是对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加以提炼、概括,作出带有倾向性的扼要叙述)和文字表达能力(不仅要文字准确、条理清楚,而且要写成限定字数的短文)。

这种形式的材料解析题在高考试卷中出现尚属首次。对于这道试题我们有以下两点看法:

第一,它依然保持了材料解析题的特色。《高考命题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指出:“材料解析题的特征,是提供课本外的历史材料,并以此作为命题设问和答案的主要根据。”该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

第二,那么它又新在何处呢?从题面来看,它把一连串简单的三问合成为一道问答题的形式;从答题要求来看,要求表述成文,作了限制字数的尝试。说明了命题者希望考生在作答时能够合理地、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对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解答此题大体上应分几步:首先要读懂材料,正确判断材料的时间性(关键在于要确知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和正确理解材料所含内容。其次,要按命题者规定的角度(治国方针、措施、后果)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三问的答案是由材料当中来(治国方针主要根据材料一、二中的有效信息概括出来,措施要根据材料二、三中的有效信息归纳出三项,后果要根据材料四中的有效信息作答),只有设问中要求的“结合时代背景”需要考生运用学过的课本知识扼要说明五代十国的历史特点。最后,要布局谋篇、构思成文。

该题答案的编制简明、合理。试题虽要求考生作答时写成短文,但答案却不宜以短文的形式出现。因为考生成文时只要包括答案中所列要点,内容准确无误即可,短文的表述形式是可以多样化的。

〔答案〕

评述内容应包括:

背景:五代十国割据战争频仍,社会经济破坏,人民衣食无着。

方针:息兵安民,劝课农桑。

措施:招抚流民;奖励开荒种桑;合理核定田租。

后果:维护了南唐社会的安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评分说明:〕

1.按以下三个档次给分

第一档次:11~12分。对材料的理解正确、完整,评述恰如其分,条理清楚。

第二档次:6~10分。对材料的理解有欠缺,评述不够确切,表述尚清楚。

第三档次:0~5分。对材料的理解有错误,评述不当,语句欠通顺。

2.超过180字的酌情扣1~2分。

四、问答题面目较老,难度低,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力度

不够

问答题一直是历史试卷中的高难度试题。“问答题的特征,是可以全方位多层次的考查知识和能力,每道试题的涵容量和灵活度都比其他题型高得多,测试效果也最明显。”(《高考命题的理论与实践》)但97年试卷中的两道问答题却都是“大路货”,给人以面目老、难度低、缺乏新意的感觉。这种情况是怎样造成的呢?据权威人士称,难度稳定是97年命题时的核心思想。由于97年试卷单选题明显加大了难度,所以问答题就降低了难度。出现了单选题难度较高,部答题面目较老、难度较低的现象。这是为平衡全卷的难度造成的。这样,97年历史试卷就出现了“头重脚轻”的现象,缺乏全卷由易到难的韵律感和全卷的整体美。

例11.第47题,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9分)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7分)

分析:这是一道“大跨度、高概括”的评述题。试题包含两问,第一问要求“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第二问要求“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旨在考查考生对有关知识掌握的准确性和概括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准确界定试题所规定的时间范围。从题面中“1949年以前”、“旧中国”等信息来看,其时间范围应界定为1840-1949年的近代中国。中国近代史有三条基本线索:资本、帝国主义的侵华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探索史;近代工业、特别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曲折发展史。本题主要考查了考生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史的理解和认识,试题中渗透着很强的国情教育因素。

解答此题第一问要注意两点:第一,对这种纵向大跨度的问题,应采用以时为序的概述法。“兴衰过程”可以时为序分阶段作答,即分为“开始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迅速发展”(一战期间)和“陷入困境”(20世纪30-40年代)四段来概述。其实前三段就是近代前期(约八十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三部曲”。第二,在概述每一阶段时都要注意“结合有关社会背景”即原因作答。这一问知识考查的涵容量较大,特别是要求考生准确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而能力考查的要求不高,主要考概括能力。

试题第二问主要考查分析能力,难度也明显高于第一问。什么叫“历史地位”?从哪些角度去说明其“历史地位”?对一个普通高中毕业生来说不易界定得准确,回答得完整。参考答案从三个方面去分析:首先强调它是“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其次,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的角度说明其作用;最后,指出它们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所处地位,得出“难以独立发展”的结论。

总的来看,本题难度不大,估计约在0.50至0.60之间。

〔答案〕

兴衰过程:

鸦片战争前,中国已有资本主义萌芽。(1分)战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2分)

甲午战争后,列强争相对华输出资本,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2分)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被迫放松了对华经济扩张,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度迅速发展。(2分)

20世纪30~40年代,官僚资本主义逐渐垄断社会经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抗战结束后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入困境。(2分)

历史地位: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2分)

它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前提,也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的前提之一。(2分)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3分)

〔评分说明:〕

1.着重考查对有关知识的掌握和概括分析能力,考生答案的含义和参考答案要点相符即可,如“自然经济”可写作“封建经济”,“困境”可写作“破产”,“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可写作“主要集中在轻纺业,大多分布于沿海地区”等。

2.“社会背景”和“兴衰过程”也可分别概述。

3.过程颠倒,酌情扣1~2分。

4.超出参考答案要点而不离题、言之成理的,可酌加1~2分,但总分不得超过16分。

五、中国古代史题型分布不够均衡合理

检测中国古代史的试题共9题38分,但其考查的知识面,检测的能力目标,分布得不够均衡、合理。这主要表现在两点:

1.考查历史阅读能力的试题过多。全卷三道材料解析题,中国古代史部分就占了两道,共24分,占63%。

2.在客观性试题中只有7道小题考查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势必影响考查的知识覆盖面不够,政治史的考查过于薄弱。

六、关于几道试题的商榷

例12.第6题,甲午战争后,列强竞相对清政府贷款,是为了

①攫取高额回扣和利息

②长期把持中国海关

③进一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④扩大在华政治势力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分析:该题要求考生确认甲午战争后,列强竞相对清政府贷款的目的,设问角度是“由果找因”,旨在考查考生掌握有关知识的准确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试题中还渗透着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的因素。但此题的编制有两点不甚理想:第一,四个选项中都包含①②两项,就相对削弱了该题的考查功能;第二,“②长期把持中国海关”这一点与题干中的“列强”相对应,似乎欠妥。因为当时中国海关长期把持在英国人手中(赫德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在两次英德借款合同上都写有保证英国长期控制中国海关行政的权利,而不是由“列强”共同把持。因此,把②包含到正确选项D之中,就减弱了答案的准确性。

例13.第30题,宋代书院的特色有

A.由地方州县政府主办

B.聚众讲学、相互研讨

C.重视封建伦理道德教育

D.提倡在学术上有创见

分析:这道多项选择题是依托中学教材的情境设计的。高中《中国古代史》(人教版)第175页讲宋代书院时写道:“除了官办学校,私人讲学的书院在北宋兴起。书院注重依照封建伦理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在学习方法上也鼓励讨论、辩难和让学生自讲心得,风气比较活跃。”那么,如何正确理解这段教材,如何据此提炼出宋代书院的特色呢?命题者把宋代书院的特色规定为BCD三项。把BC两项视为答案无疑是正确的,但把D项视为答案却是可以商榷的。从上引教材的叙述中引出D项来似嫌依托不足(信息量不够),难道“在学习方法上也鼓励讨论、辩难和让学生自讲心得(笔者按:显然应理解为学习心得)”和“提倡在学术上有创见”可以混为一谈吗?“学生自讲心得”和“学术创见”是相同概念吗?此不妥之一也。众所周知,宋代盛行程朱理学。理学实为一种新形式的儒学,它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宋代著名理学家二程(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等都曾在书院中授徒讲学,辩论理学,传播他们的思想观点。朱熹的《四书集注》从元代开始至明清两代,都被指定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在理学被视为官方哲学的宋代书院中,“提倡学术上有创见”,谈何容易。此不妥之二。选择题属客观性试题,其答案唯一,但不应忽略选择题的答案也是由人(命题者)主观确定的。一道多选题赋分3分,非同小可,其答案的确定不能不慎之又慎,其确定应力求科学、合理、严谨。

例14.第37题,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群组。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A.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

B.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

C.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

D.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分析:这道材料解析式的多项选择题从社会生产领域的变革对社会生活(家庭)的影响切入,考查了考生的历史阅读能力、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该题是97卷10道多选题中难度较大、考查思维能力最强的一题。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19世纪的西欧”这一时空界定,准确把握这一时代的历史阶段特征——世界历史已从手工工场时期的资本主义发展到机器大工业时代。工业革命给西欧的社会生活、家庭职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变化。手工工场时期,“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包买商控制下的分散的手工工场)在机器大工业兴起以后“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由此分析可见C项是正确选项。工业革命促进了雇佣劳动制的发展,人们“走出家外谋生”,纷纷进入工厂,当然“促进人口流动”,故B项也是正确选项。BC两项作为答案是无可争议的。但D项作为答案,题干中给的信息量似嫌不足(只有“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似乎可选可不选。人们的思维角度在客观上是存在差异的。如果把“孩子离开父母的家”看成是工业革命后造成的社会现象,而不是“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造成的结果,似乎可不选D项;如果把“孩子离开父母的家”会使“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这也是工业革命带来的一种社会进步,似乎又可以选D项,这种“模棱两可”的抉择在多项题中出现,是否值得慎重考虑呢?本题答案为BCD。

例15.第42题,19世纪末,俄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______与_____的矛盾。

分析: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故命题者把19世纪末俄国社会主要矛盾定为“农奴制残余势力”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是没错的。但由于试题的限定不足,考生若答成“沙皇专制统治”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也难以判定为全然不对。这样,似乎这道题答案的唯一性就不够了,试题似有进一步修改的余地。

标签:;  ;  ;  ;  ;  

1997年高考历史试卷浅析_命题的否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