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10000
【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在2017年2月--2018年11月内我院骨科接收的四肢骨折患者中随机选择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4例,其中,对照组的病人提供常规护理服务,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①护理后,干预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患者护理前的心理状态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不同方式护理之后,干预组SAS评分和SDS评分都比对照组低(P<0.05);③调查显示,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骨科四肢骨折护理中,作用显著,可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骨科;四肢骨折;疼痛;影响
四肢骨折,在骨科较为常见,多由直接暴力或者间接暴力所致,骨折后,常常伴有不同程度上的疼痛症状,容易影响患者的情绪,不利于临床治疗【1】。本文为了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的影响,选择了128例患者进行如下探究。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7年2月--2018年11月内我院骨科接收的四肢骨折患者中随机选择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4例。对照组64例病人中分别有39例男性和25例女性,最小18岁,最大75岁,平均(45.81±5.82)岁。干预组64例病人中分别有男性35例和女性29例,18-79岁,平均年龄(44.79±6.34)岁。通过比较两组病人的基础资料发现差异不大,P>0.05,可进行分组研究。
1.2方法
这次研究中,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如环境护理、生活指导、用药干预以及饮食指导等。干预组病人在此基础上配合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的措施如下:首先,由于骨折具有突发性,突然从身体健康转变成病人状态,心理难免有压力和负担,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因此,护士应该主动与病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介绍四肢骨折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等知识,提高病人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其次,护士通过干预疗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疼痛感。护士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与病人聊天,给予病人安慰和鼓励,同时可采取音乐疗法、兴趣疗法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不适症状。另外,护士指导病人放松身心,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腹式呼吸,保持良好心境,松弛肌肉,减少体力消耗,并适当按摩局部,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最后,对于剧烈疼痛的病人,根据医嘱,提供药物治疗。在此过程中,护士应该进行心理暗示,告知患者止痛药存在危害性,避免产生依赖性,说明止痛药的止痛效果是暂时性的,在可耐受范围内,不提倡应用镇痛药。
1.3观察指标
第一,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2】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最低0分表示无痛,最高10分表示剧烈疼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3】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最终分值越高表示焦虑和抑郁情绪越明显。
第三,采取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00分为满分,用分值高表示满意度高。
1.4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中,用T值检验计量资料,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VAS评分
评价疼痛程度,护理干预前,干预组的VAS评分为(5.62±1.38)分,对照组为(5.71±1.14)分,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402,P=0.688),然而,护理之后,干预组VAS评分下降到(2.14±0.72)分,对照组下降到(4.37±1.08)分,2组数据分析,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13.744,P=0.000)。
2.2 SAS评分和SDS评分
护理前:干预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45.19±5.69)分、(47.97±6.72)分,对照组分别为(44.78±6.41)分、(48.52±6.19)分,数据分析,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T=0.382/0.481,P=0.702/0.631)。
护理后:干预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23.41±5.61)分、(27.35±5.78)分,对照组分别为(29.71±5.83)分、(30.72±6.21)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29/3.177,P=0.000/0.001)。
2.3护理满意度
通过调查发现,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21±5.73)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7.93±6.28)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4.968,P=0.000)。
3讨论
研究发现,心理状态与骨折病人的术后康复具有密切关系,良好的身心状态,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改善预后【4】。然而,对于四肢骨折患者而言,由于发病突然,心理压力大,负担重,加上骨折带来的疼痛等表现造成的影响,患者容易产生不良情绪,降低依从性,不利于治疗和护理。因此,对于四肢骨折病人,骨科在开展护理工作时,在提供常规护理服务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心理护理干预,配合心理和心理等各方面,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缓解病人的消极情绪,对缓解疼痛具有积极作用。本次研究中,骨科四肢骨折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向病人介绍四肢骨折的相关知识,并采取分散注意力的方式和心理暗示等方法,缓解病人消极情绪,减轻疼痛感,保持最佳身心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王冰,岳增华. 心理护理对骨科四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影响的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5):241+243.
[2]杨凤,范田甜. 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的影响[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9):167-168.
[3]张爱英. 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的影响及评价措施[J]. 心理月刊,2018(06):24-25.
[4]缑亚丽. 心理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7):173-174.
论文作者:阮明珠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2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骨科论文; 病人论文; 疼痛论文; 评分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