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孩子心灵滋养的雨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雨露论文,心灵论文,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共情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表现,共情能力是指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父母自身处理情感的方式、教育方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方式都会影响儿童共情的发展。 一位初中的数学老师遇到了这样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一名叫小蔚的学生,脾气很倔,总是不配合老师的要求,和老师作对,老师越是批评,她的叛逆性就越强,常常表现出对老师的不尊重。长此以往,造成了师生对立,关系紧张,进而影响到了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无奈之下,心理老师帮助这位数学老师调整战术,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心理老师了解到小蔚和语文课、英语课的老师们关系都很好,她其实也并不讨厌数学老师,只是自己由于不擅长学习数学,成绩较差,在自己没有很好地理解老师讲的内容时,又遭到了老师的批评,觉得伤自尊,因此促使她与老师对立。心理老师让数学老师与小蔚进行心理沟通,仔细观察,认真倾听。在倾听过程中推断小蔚的感受、信念和态度;深入到小蔚的烦恼中去,细心地注意她的一言一行,注意她如何表达自己的问题,如何作出反应等;设身处地地为小蔚着想,把握她的心理,对她的困难和迷惑加以正确的指导。同时,心理老师引导小蔚站在老师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并且让小蔚明白老师的严厉与管教是对她负责的表现,老师其实是喜欢她的,让小蔚尝试用一种尊重的态度去与老师沟通。几次沟通后,师生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也促进了小蔚的学习进步。 这就是心理学中的“共情”效应。 共情能力的解读 共情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表现,也是我们日常交际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当一个人遇到困难,他最先会选择向自己的亲人、好友吐露心声以求得安慰。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说,因为身处青春期——容易叛逆,他们常常和家长或老师保持一定距离,用自己所理解的方式办事。他们过于感性,缺少对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也就是缺少当前心理学中较为热门的“共情”能力。 所谓共情能力,是指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心理学家霍夫曼认为共情能力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认知共情,是指对他人内部状态(思想、感觉、知觉、注意)的认知。上面的案例中,首先是小蔚不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认为老师的批评是和自己过不去,是不喜欢自己,小蔚用自己的叛逆方式来反抗老师的做法和行为,是缺少认知共情的表现。另一方面是情感共情,是指对他人的替代性情绪反应。在上面的案例中,老师在师生关系的改善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和付出,因为老师在调整方法后,不仅在认知上了解了共情的重要性,更在情感上给予小蔚更多的宽容、理解与鼓励,促进了师生关系的改善以及小蔚学习成绩的提高。 共情能力的发展 良好的共情能力能够促进问题的解决。那么共情能力是如何发展的呢?国外学者霍夫曼将儿童共情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1.全面的共情忧伤:出现在新生儿的第一年,新生儿对于另外一个婴儿的哭泣会表现出一种焦虑的忧伤反应。2.自我中心的共情忧伤:大致在1~3岁阶段,儿童不会对自己和他人的忧伤进行区分,他会将他人的忧伤当成是自己的忧伤。3.类自我中心的共情忧伤:大致在3~6岁之间,儿童可以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忧伤,知道另外一个人是在真正的悲伤中,但对于他人的内部状态和自己的内部状态表示疑惑,并且会通过以往能使自己不痛苦的方式去帮助他人。4.诚实的共情忧伤:大约在6~12岁阶段,儿童的感受可以与另外一个人的接近,因为他了解到另外一个人具有独立于他的内部状态。5.对于他人经历的共情超过了当前的情境:13岁以后,当儿童了解到其他人具有同样的、普遍性的悲伤或快乐的生活条件时,共情就会指向一个完整的群体。例如,他们会渐渐感受到贫困山区儿童的困难,等等。 但随着孩子进入初中,关心别人以及理解他人想法的能力发生着重大变化,共情方面的发展在不同性别上还存在差异。近期的一项研究显示,女孩的“认知共情”从13岁开始稳步增强,而在男孩身上则要到15岁才会开始增强。荷兰研究者也发现,青春期男孩在13~16岁之间,“情感共情”会暂时减弱;而女孩的情感共情在整个青春期都会稳定在较高的水平。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青春期时,男孩更不愿意听父母的话,也更不能理解父母说的。 此外,相对于男孩,女孩在这个阶段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状态,体会他人的情感,因此在初中阶段,亲社会行为也会出现相应的性别差异,女孩在亲社会行为上会明显地多于男孩。她们也更愿意去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关心弱势群体,等等。 共情能力的作用 有研究者在美国《时代周刊》撰文指出,欺凌和其他类型的攻击性行为,能够通过早期共情的培养得以遏制。专家们认为,共情是人们产生同情心、怜悯的基础,它有助于建立合作互助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培养利他和服务社会的道德品质。 具有共情能力的人,在他人遇到困难时能切身感受到别人的需要与苦恼,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用恰当的方式向他人提供支持与帮助。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自身在群体中的地位。日常生活中,共情能力完善的人很少与别人发生冲突,因为他总能最大限度地理解别人,并以平和的心态与人相处。即使与他人产生矛盾,具备共情能力的人也能平和地以建设性方式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影响的,对他人最大限度的体谅、理解和关心通常也会赢得别人的理解、关心,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社会资源。 共情能力的培养 关于共情的心理学研究具有一致性的发现,家庭因素对于儿童共情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父母自身处理情感的方式、教育方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方式都会影响儿童共情的发展,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首先,父母需要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共情,孩子们的共情会得到进一步的鼓励。此外,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研究发现,通过模仿可以促进儿童共情的发展。如果父母以共情的方式去思考他人的感受,孩子也会跟着模仿。共情可能无法通过说教进行教授,但孩子会观察大人对情感的反应方式,从而加以模仿。 其次,重视教育儿童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心理学研究发现,共情的差异与父母和教师的管教方式很有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如果孩子犯错,只强调孩子个人的行为(怎么这么不听话),那么孩子的共情发展会比较迟钝;而如果强调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你用石头打碎别人家的窗户,那么他们家今晚可能会很冷),孩子共情的发展会较好。 再次,与孩子交流沟通时,要积极倾听和换位思考,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要尊重孩子,让孩子说话,专注地听孩子讲话。倾听能准确了解对方的内心感受,为有效沟通做好铺垫。沟通是培养孩子共情的前提,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通过教导和示范训练孩子的宽容心态。有的孩子常常去嘲笑别人,可能是因为内心中的自卑;有的孩子常常在家长面前调皮,可能是他想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所以,儿童的行为都可能有他内在的原因,如果家长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通过共情去理解孩子,那么孩子的共情发展也必然会受阻。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站在共情的角度,才能理解孩子,同时让孩子理解你的爱心和教导。 最后,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主动引导孩子进行积极的角色转换和情感识别。碰到生活中出现的情景,可以让孩子多换位思考一下,站在另一个角色的角度想想他应该怎么做,能体会到什么样的感受。例如,看到贫困山区的孩子不能上学,可以试着让孩子思考一下如果他也不能去上学,是什么样的感受。平时也可以实际做一些角色互换,加强亲身体验,形成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的良好氛围。家长还应该主动引导孩子理解别人谈话和行为中隐藏的含义。 共情的培养不是即刻就能生效的,它需要家长们耐心地去给予孩子引导,通过语言、文字这些媒介手段给孩子以共情、疏导和帮助,从而实现对孩子的影响。一个真正懂得共情的孩子,无论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情,其自觉和不自觉的举手投足间、言语谈吐中,都会给人以心灵滋养,如春风化雨、雨露滋润。因此,学会“共情”很重要,这样就能很快地进入和对方相同的情感世界,理解对方需要什么,从而产生共鸣。移情--孩子灵魂滋养的雨露_亲子成长论文
移情--孩子灵魂滋养的雨露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