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论文_朱保民

浅议如何提高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论文_朱保民

(国网开封市祥符供电公司)

10kV配电线路经过第一轮农网改造后,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是由于农村10kV电网基础薄弱、绝缘化较低、房线矛盾、树线矛盾等诸多原因,农村10kV配网故障率在电网故障中仍占有相当的比例,较高的故障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电网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根据《建设一流县级供电企业标准及考核细则》中的有关规定,农村配电系统供电可靠率要求达到99.4%,因此,要提高农村供电企业配网现代化建设的水平,除了积极预防配网故障发生外,重点还要在10kV农村配网发生故障后,合理采取措施减少停电时间和面积,才能尽可能的提高供电可靠性。所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停电面积和范围,并高效圆满完成配网故障抢修,不仅对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企业的优质服务水平。

一、完善各类基础资料和各项规章制度及考核机制

1、熟悉掌握每条线路的基础资料,是每个管理人员必备基础,只有管理人员熟悉掌握了线路的基础资料,在发生故障后才能迅速有效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一是对故障地点和范围进行初步判断,以减少故障巡视的范围和时间;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停电面积和范围,如对故障点进行隔离,先恢复其它区域的供电。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预案,如建立故障停电联动巡视方案;故障抢修标准化流程、应急值班制度等内容,以确保故障发生后能各类人员迅速到位开展巡视和故障抢修工作,同时确保故障抢修时的安全措施到位,以杜绝次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完善和加强考核机制,各种规章制度和方案的落实保障机制是考核机制的完善和执行,只有考核机制完善和执行到位,才能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和方案的有效实施和开展。

二、具体工作开展

1、完善各种规章制度,重在落实,加强考核

根据公司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做到人人参与讨论、细化各项规章制度,经公司审核、发布,由班组再次细化,制定工作考核细则,结合日常工作情况,进行考评,当场兑现,做到人人平等。各项规制制度、方案的制定,只有管理人员均熟悉了,它才能得到落实,因此规章制度、方案、考核细则的制定要接地气,多征求一线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才能得到高效的落实。

2、加强继电保护管理工作,根据业扩报装负荷变化情况,及时更改保护定值,防止保护误动,扩大停电时间

每条线路每年根据业扩和负荷等基础数据的变化,站内定值和柱上开关的定置要及时进行调整才能保障确保设备的正常动作,杜绝越级跳闸、减少故障停电面积,提高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因此设备管理员工要熟悉掌握以下内容:

(1)、业扩增容情况;

(2)、站内保护装置、柱上保护装置的定置,每年站内保护和分段保护定置要进行计算和调整;

(3)、电网结构和大修技改情况。

3、加强业务学习,根据保护动作数据,判断事故位置,协助巡线人员进行事故处理。

调度值班员要根据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类型及特点,对故障性质及范围进行大致定位,以便提前给抢修工作"对症下药"提供依据:

(1)、电流速断保护动作跳闸。电流速断保护范围,在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发生短路时,保护范围最大,占线路全长的50%左右。而当线路处于最小运行方式时,保护范围最小,约占线路全长的15%~20%。因此,若发生电流速断保护装置动作跳闸,则说明故障点一般大多位于线路前段(*近变电所侧)。

(2)、过流保护装置动作跳闸。过流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为被保护线路的100%。但通常过流保护装置同时设有延时继电器,在与速断保护装置配合使用时,一般在线路后段发生故障才动作跳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流速断保护与过流保护同时动作跳闸。此种情况一般说明故障点位于速断保护与过流保护的公共范围,故障点大多位于线路中段。

(4)、线路绝缘监视发生接地信号(中性点不直接接地配网)。线路绝缘监视发生接地信号一般说明该线路有单相接地,线路绝缘监测范围为本段线路的全长。

(5)、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变电所内设置的故障录波仪对故障性质及范围进行比较精确的定位。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上述继电保护动作等还应视具体情况根据线路布局进行综合考虑,才能使故障危险点容易寻找。

4、加强设备动态评价、维护工作,杜绝设备带病运行

(1)、按要求对线路和设备开展各种巡视工作,如定期巡视、特巡、监察性巡视等,特别是负荷高峰到来前期,要及时掌握配电线路及设备的健康水平,最好使用测温设备对电网和设备的关键点和关键设备进行测温,如柱上开关、跳线、电缆的接头等易发生故障处,同时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按照规定进行分类登记,并制定消缺方案,及时安排计划检修进行消缺。为减少线路的停电次数和时间,可结合业扩、春试等停电时开展集中消缺。

(2)、在潮气严重、易落雷的地段,采取装设线路避雷器、架空避雷线、更换绝缘子等措施,提高配电线路耐雷水平,以减少由于雷击造成的停电事故。

(3)在负荷高峰期到来之际,认真开展负荷预测和设备定置的调整,防止在负荷高峰期造成继电保护装置误动作使线路跳闸。

(4)根据负荷预测情况,对一些重负荷线路和配电变压器进行更换或调整,防止在负荷高峰期造成线路断线或配变烧毁事故的发生,杜绝由此造成的故障停电。

(5)根据每座变电站和每条线路负荷情况,灵活调度,杜绝由于变电站过负荷造成停电事件。

5、完善事故应急预案

制定并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开展经常性的反事故演习活动,是出色完成事故抢修工作的重要保证。

(1)、针对事故发生无预料性,抢修工具、器材、仪表、灭火装置要充分,可以备而不用,不能发生用而不备情况,以避免在抢修工作中出现"等米下锅"的情况而影响抢修效率和时间。

(2)、对抢修现场人员分工及操作程序进行统筹安排,使抢修工作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这需要平时在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演习中进行周密的考虑和熟练的演练。

(3)、经常进行联合反事故演习。

6、加强计划工作管理,杜绝临时停电

凡几个项目能配合的单项不予停电等停电审批原则,对计划停电实行精细管理和严格控制。加强停电计划的合理性、周密性。各基层单位在安排生产计划时,坚持计划停电“先算后停”,凡涉及供电可靠率指标的各种停电工作,均由归口单位同一申报月停电计划,组织有关单位召开生产、计划检修协调会,进行协调、合并,做到“一线停电多处干活、一家申请多家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性停电、缩短计划停电时间。同时,对重复性停电、临修、超时检修等各项指标进行考核,使可靠性考核力度大大提高。为确保计划停电的严肃性,认真执行《临时停电管理制度》,原则上不允许临时停电,如遇非停不可的任务,申请单位必须经过管理网中的各级负责人层层审批方可进行,且无论何种原因,都将根据考核奖惩办法对申请单位给予处罚。此举维护了《停电检修计划》的严肃性,有力遏制了随意进行非计划和临时停电的势头。

7、根据用户反映情况,定位事故位置,缩短停电时间。

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大抢修故障电话的宣传力度,以便用户发现故障后能及时的告知,以减少故障巡视的范围和时间,有限确保故障的及时处理。

三、对实践过程的思考和对效果的评价

由此可见,要想缩短处理事故时间,就必须正达到上下一盘棋,部室之间不能互相推诿扯皮,而要通力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供电可靠性。

通过上述措施,我公司农村10kV配网故障恢复时间一直控制在1.5h以内,农网供电可靠性达到99.52%,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论文作者:朱保民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浅议如何提高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论文_朱保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