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理论分析“盐集定理”_劳动生产率论文

用马克思理论分析“置盐定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定理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4.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824(2012)06-0082-07

马克思关于利润率下降趋势的理论是受西方学者责难最多的理论之一,特别是从莫斯科斯卡、柴田敬、罗宾逊、萨缪尔逊直到置盐信雄等,[1]他们都认为只有节约成本提高利润率的技术创新,才会被资本家采用。因此,节约成本的技术创新,除非工人实际工资有足够的提高,从而必然导致利润率的提高。而置盐信雄在吸收前面学者的相关论述的基础上,对上述结论给出了新的论证。置盐认为:“我们的结论与马克思的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相反,除非实际工资率有足够高的上升,否则资本家引进的技术创新不会降低一般利润率。基本品行业的技术创新会提高一般利润率,而非基本品行业的创新对一般利润率水平没有影响。”[2]这一新的论证被称为“置盐定理”。“置盐定理”与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趋势的理论是直接对立的,可是,被西方学者广泛用来否定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趋势理论的“置盐定理”并不正确。它是马克思早已深入分析过的阻碍利润率下降因素中的一个,就节约生产成本的技术创新而言,并不必然导致利润率的上升。马克思认为,就个别企业而言,率先使用节约成本的技术创新,由于成本的下降,生产其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一定会低于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个别价值一定会低于市场价值。因而企业的利润率会上升。但就全社会而言,节约成本的技术创新对一般利润率的影响,则存在不变、上升或下降。从长期来看,节约生产成本的技术创新也会导致利润率的下降。本文将运用马克思节约成本的技术创新对利润率影响的理论,来分析“置盐定理”的错误。

一、“置盐定理”对马克思利润率下降理论的责难

1.责难马克思没有区分奢侈品行业与其它行业在一般利润率形成中的不同作用。置盐认为:“在我们看来,马克思之所以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有两个原因,一是他对所谓‘转形问题’的研究不够彻底。”“马克思的方程:一般利润率=m/c+v以及由此而来的在分析一般利润率时对基本品和非基本品行业之间区别的忽视。马克思意识到自己对生产价格的分析还不够充分,但他没有能够反思自己的分析。”

置盐认为:“非基本品行业的生产技术不影响一般利润率的命题为李嘉图所揭示,却被马克思拒绝。马克思之所以不能得出正确结论的原因在于其通过包含非基本品行业的总资本瓜分总剩余价值,即m/c+υ来计算一般利润率。”“非基本品行业不能参与一般利润率的决定,而只能被动接受由基本品行业决定的一般利润率”,“虽然非基本品行业的生产技术不影响一般利润率的高低,但是却与一般利润率水平本身是否存在有关”。

2.责难马克思没有区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技术创新与节约成本的技术创新。置盐认为,马克思忽略了在引进新技术方面资本主义行为的重要特征。“资本家是否引入一项新技术并不取决于其是否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是取决于其能否降低生产成本。”因此,“生产率准则”不同于“成本准则”,由于资本家采用的是“成本准则”而不是“生产率准则”,从而资本家所引入的新技术虽必须降低生产成本,却不必然提高劳动生产率。“我们不能说马克思不知道这个特征。因为在他的《资本论》中他反复阐述了生产方法选择的资本主义局限性特征。然而很不幸的是他在思考一般利润率时,却没有考虑这个特征。”

3.责难马克思没有分析节约成本的技术创新会导致一般利润率无一例外地上涨。置盐认为,马克思没有分析节约成本的技术创新,“只要新技术引进满足成本准则并且实际工资保持不变的话,无论资本有机构成会提高多少,一般利润率会无一例外地上涨”。

4.责难马克思没有分析利润率的下降是由于实际工资上涨得足够高所导致,并认为利润率的运动是由阶级斗争所决定。置盐认为,利润率的下降是由于实际工资上涨得足够高所导致,并认为利润率的运动是由阶级斗争所决定。“而且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以原有的价格和工资计算,资本家引进的每一项技术都是降低成本的。从而,我们必须接受:资本家在基本品行业采纳的每一项技术创新必然提高一般利润率,除非实际工资上涨得足够高”。“马克思通过规律想表述的内容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进步不可避免地采取了令人生畏的形式,或称利润率下降。但是如前所述,只要劳动者增加工资的努力失败,资产阶级是能提高利润率的。从而利润率的运动由阶级斗争所决定。”

二、用马克思理论分析“置盐定理”

1.马克思关于奢侈品行业也参与和服从一般利润率的观点是正确的。置盐认为,奢侈品行业只是接受已经形成的一般利润率是不能成立的。一是无法说明奢侈品行业的利润率是如何决定的。投资于奢侈品行业与投资于其它行业一样也应该获得平均利润,若奢侈品行业的利润率高于一般利润率,是什么因素会使它趋向于与一般利润率相一致呢?若奢侈品行业的利润率低于一般利润率,它是如何获得平均利润?显然,这一点置盐无法解释。二是无法说明一般利润率的形成。奢侈品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资本转移,必将影响一般利润率的变化。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是资本主义实现资源在各部门之间配置的主要途径。从奢侈品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资本的流出与流入,在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发生变化时是不可避免的,而引导资本的流出与流入的重要指标就是部门之间的利润率的差别,而正是这种以追求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竞争,才是一般利润率形成的机制。所以,马克思指出:“一般利润率决定于无酬劳动对有酬劳动和对预付资本的比例,这不是就某个生产部门,而是就资本可以自由转入的所有部门来说的。这个比例,在十个部门中可能有九个保持不变;但如果十个部门中一个有了变动,一般利润率在所有十个部门中都必然要发生变动。”[3]置盐否认奢侈品行业参与一般利润率的形成将不能说明一般利润率的形成机制。三是置盐对于奢侈品行业利润率具体确定的说明也是模糊的。置盐认为,“非基本品行业不能参与一般利润率的决定,而只能被动接受由基本品行业决定的一般利润率”。但置盐并没有具体分析这种被动接受的机制是什么。为什么奢侈品行业的利润率就只能被动接受由基本品行业决定的一般利润率呢?如果奢侈品行业的利润率偏离了由基本品行业决定的一般利润率,是什么力量通过什么途径使其回归到由基本品行业决定的一般利润率的水平,对此置盐没有交待。四是不能说明奢侈品行业利润的来源。置盐认为:“马克思之所以不能得出正确结论的原因在于其通过包含非基本品行业的总资本瓜分总剩余价值,即m/c+v来计算一般利润率。”但如果奢侈品行业不参与利润的平均化,即不参与全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那么,当奢侈品行业的部门利润率低于其它部门的一般利润率时,而在奢侈品行业所获得的平均利润中,必然有一部分来源说不清楚,使奢侈品行业的一部分利润成了无源之水。五是不能说明奢侈品转化为非奢侈品时一般利润率是如何确定的。奢侈品与非奢侈品是可以转化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某一个时期是奢侈品,到另一个时期就完全有可能成为生活必需品。当奢侈品转化为生活必需品时,原来不参与一般利润率形成的部门,现在也应该参与一般利润率的形成,那么,这种奢侈品行业转化为生活必需品行业是通过什么方式和途径,具体在哪个时间点开始参与一般利润率的形成?置盐对此没有,也难以给出科学回答。

置盐上述错误要么是对马克思的一般利润率的形成机制缺乏了解,要么就是对马克思的一般利润率形成机制理论视而不见。马克思认为一般利润率的形成是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资本竞争为前提的,不同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所引起的部门间利润率的不同,必然引起资本的转移,从而形成一般利润率。而在所谓的“置盐定理”中,人们所见到的只是一些数学公式的推导,而看不到对资本主义竞争的分析,所以,置盐认为奢侈品行业只是接受已经形成的一般利润率是不能成立的。而马克思关于奢侈品行业也参与一般利润率的形成的理论则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竞争的科学分析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指出:“如果奢侈品工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使一定量资本所推动的工人人数减少,它就会使剩余价值量减少;从而在其他所有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它也会使利润率降低。如果工人人数减少了,或者虽然工人人数保持不变但用在机器和原料上的资本增加了,就是说,在可变资本与总资本相比出现任何减少,而这种减少在这里[根据假定]没有被工资的下降拉平或部分抵消时,利润率也会下降。但是,因为这个部门的利润率,和其他任何部门的利润率一样,也参加一般利润率的平均化,所以,奢侈品工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这里会引起一般利润率的下降。”[4]

2.马克思科学阐明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技术创新与节约成本的技术创新的界限。第一,置盐认为,马克思在思考一般利润率时,却没有考虑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技术创新与节约成本的技术创新的区别,这种指责不能成立。马克思认为,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与提高活劳动生产率的技术是有区别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节约成本的技术才会被采用。马克思指出:“对资本来说,劳动生产力提高的规律不是无条件适用的。对资本来说,不是在活劳动一般地得到节约的时候,而是只有在活劳动中节约下来的有酬部分大于过去劳动的追加部分的时候,这种生产力才提高了。”[5]292在分析技术进步对一般利润率的影响时,马克思还指出:“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不管它的生产效率有多高,或者它使剩余价值率提高多少,只要它会降低利润率,就没有一个资本家愿意采用。但每一种这样的新生产方法,都会使商品便宜。”[5]294所以,马克思认为,并不是任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技术都会被资本家所采用,只有提高利润率的技术才会被资本家所采用。

第二,置盐认为,“资本家所引入的新技术虽必须降低生产成本,却不必然提高劳动生产率”是错误的。一是没有区分是活劳动生产率还是综合劳动生产率。活劳动生产率是指正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效率。而综合劳动生产率则是指生产商品时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效率。综合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首先包含着活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活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单位商品中耗费的活劳动量的减少,但并不包含生产商品耗费的总的劳动量的减少甚至相反。马克思指出:“如果说,一方面,必要的(活的)劳动时间由于活劳动的生产率提高而缩短,同时另一方面,由于使用机器而并入商品的那一部分价值也以同一程度或更大的程度增加,那么,商品就不会是变便宜而是变贵,这样一来,活劳动的生产率虽然提高了,却不会创造任何追加的剩余价值;相反,剩余价值会减少。”[6]513只有综合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才意味着生产商品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耗费的减少。二是降低生产成本,必须以提高综合劳动生产率为前提。资本主义生产是以商品生产为基础的,生产成本(c+v)是构成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商品的价值则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所以,任何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创新,必然是节约社会劳动的。它不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物化劳动的降低,就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活劳动的降低,也就是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即提高了综合劳动生产率。但是,提高活劳动生产率的技术创新并不一定降低生产成本。对此,马克思专门进行过分析:“我们假定发明了一种机器,它使每件商品所需要的活劳动减少一半,但是由固定资本的损耗所构成的价值部分因此增加了两倍。于是,情况就变为:损耗=先令,原料和辅助材料同以前一样为先令,工资1先令,剩余价值1先令,总计21先令或马克。现在商品价值下降1先令;新机器确实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但是对资本家来说,情况却变为:他的成本价格现在是:损耗先令,原料和辅助材料先令,工资1先令,总计20先令,同以前一样。……因为利润率不会由于新机器的采用而立即发生变化,所以,对于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进行生产的社会来说,商品并没有便宜,新机器也不是什么改良。因此,资本家对采用新机器并没有什么兴趣。”[5]291可见,置盐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含义、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与提高劳动生产率关系的认识都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认识应该是:判断劳动生产率是否提高,不能只看活劳动生产率,应该是看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在内的综合劳动生产率,即生产同样数量的商品总的社会劳动耗费是否降低。资本家要引入降低生产成本的新技术必定是提高综合劳动生产率的,而提高活劳动生产率的新技术不一定能降低生产成本,而这种不能降低生产成本的新技术资本家是不会采用的。

3.马克思科学分析了节约生产成本的技术创新对一般利润率的影响。“只要新技术引进满足成本准则并且实际工资保持不变的话,无论生产有机构成会提高多少,一般利润率会无一例外地上涨。”置盐的上述论断也是不能成立的。马克思详细分析了节约生产成本的技术创新对一般利润率的影响。马克思认为,节约生产成本的技术创新对一般利润率的影响有三种情况,马克思指出:“我们看到,在单位商品的价格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而降低,从而这些廉价商品的数量同时增加的情况下,利润率可能仍然不变,可能降低或提高。”[7]381节约生产成本的技术创新并不像置盐所论述的那样,只会产生一般利润率上升的一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节约生产成本的技术进步不会引起一般利润率的变化。节约生产成本的技术进步,表现为商品的成本的降低,即单位商品中转移的不变资本的价值与可变资本的价值降低。但如果这种降低是由于全社会综合劳动生产率都提高的结果,则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和实际工资按劳动生产率同一比例提高的情况下,一般利润率也不变。对此,马克思指出:“对劳动的剥削,从而剩余价值率仍然不变。如果在那些生产不变资本的生产部门及消费不变资本的生产部门中,[劳动]生产率同时按同一程度提高……那么,不仅利润量,而且利润率都可能仍然同以前一样。只有在这一条件之外再加上工资也减少时,利润率才可能提高。”[7]382“抽象地考察,在单个商品的价格由于生产力提高而下降的时候,从而在这些比较便宜的商品的数量同时增加的时候,利润率可以保持不变;例如,生产力的提高同时对商品的一切组成部分发生同等程度的影响,以致商品总价格下降的比例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比例相同,而商品价格的不同组成部分的相互比例保持不变,这时,情况就是这样。”[5]256

大家知道,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造成利润率下降的根本原因,而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变相对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言,则是更有利于利润率的提高;同时,实际工资的提高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也是阻碍利润率进一步提高的因素。也就是说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和实际工资按劳动生产率同一比例提高的情况下,同置盐所说的“实际工资保持不变的话,无论生产有机构成会提高多少”相比,应该是更有利于一般利润率的提高。但事实则相反,一般利润率则保持不变。

第二种情况是节约生产成本的技术进步引起一般利润率上升。节约生产成本的技术创新,不论是发生在节约不变资本方面,还是发生在节约可变资本方面,如果都造成了预付总资本的下降,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利润率的上升。还有,即使劳动力的价值不变,只要生产不变资本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虽然这一提高不会改变本生产部门的技术构成,但由于不变资本价值的下降,会降低本部门原有的资本的价值构成,从而也会导致利润率的上升。另外,如果在本部门内发生了节约不变资本的技术创新,无疑也会产生利润率上升的相同效果。对此,马克思指出:“如果随着剩余价值率的提高,不变资本特别是固定资本的各种要素的价值显著减少,那么,利润率甚至可以提高。”[5]256“如果工资(劳动能力的价值),从而必要劳动时间按照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一比例减少,那么……利润率提高,从而总产品的利润量增加。”[7]381

第三种情况是节约生产成本的技术进步引起一般利润率的下降。节约生产成本的技术进步会使商品的价值构成中c+v的量下降,但这种下降是由于综合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引起的,即大量地采用先进的机器设备,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者操作生产资料的数量,极大地提高了资本的有机构成。在假定工人的实际工资不变的情况下,采用节约生产成本的技术虽然可以提高剩余价值率,但由于剩余价值率的提高存在诸多的限制因素,剩余价值率不可能与综合劳动生产率按相同的比例提高,因此,在综合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条件下,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必然导致利润率的下降。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中使商品变得便宜的同一过程,也会使生产商品所使用的社会资本的有机构成发生变化,并由此使利润率下降。”[5]266

所以,马克思指出:“在任何场合,都不能只由单个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得出有关利润率的结论。”[5]

4.马克思科学地区分了资本的有机构成与生产成本的构成。置盐混淆了资本的有机构成与生产成本的构成的重大区别,在他的有关论述中,实际上是将二者混为一谈。置盐分析一般利润率的模型为[2]52:

所以,在置盐的模型中资本的有机构成与商品的生产成本构成是完全相同的。即将部门总投资中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与商品的生产成本构成c+v混同起来。马克思指出:“因此,我们不应当把单个商品的相对费用的减少以及这个费用中代表机器磨损部分的减少,和不变资本价值同可变资本价值相比的相对增加,混为一谈。”[5]266-267虽然二者相关联,但影响二者的因素并不相同。资本的有机构成受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的双重影响,而技术构成起决定性的作用。而商品的生产成本构成c+v则主要取决于生产该商品的综合劳动生产率。资本的有机构成不仅受本部门综合劳动生产率要求的影响,而且还要受生产本部门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生活资料的其它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即使是节约总投资的技术创新,也不能保证商品的生产成本构成的比例与部门资本有机构成的比例相一致。除非有一种节约生产总投资同时也节约商品生产成本的技术,并严格地使生产总投资与商品生产成本保持相同的下降比例。这种情况即使能够发生,也是极其少见的,因而不具有一般的意义。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更多的实例则是节约生产成本的技术,往往是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综合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相伴随的。

马克思科学区分了资本的有机构成与商品的生产成本构成,并阐述了分析二者所需要的不同条件和不同意义。马克思指出:“一个问题是不变资本以怎样的程度影响利润率(这就是撇开预付资本的各个不同部分的职能来研究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价值的比率问题),另一个问题是不变资本的一定形式(机器等),以怎样的程度减少单个商品的价格或包含在其中的劳动时间(过去劳动和现在劳动),这两个问题有着很大的差别。当然,这两个问题就其内容说来,是同一个问题。但是,在这里,同一现象是从两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考察的。在一种情况下,我们研究的是,商品是怎样变便宜的,即生产这种商品所必需的劳动(过去劳动和活劳动)总量是怎样减少的。在另一种情况下,我们研究的是,资本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和价值比例的革命,怎样影响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即利润率)。对后一个问题的研究,要以剩余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也就是以整个资本主义生产(以及流通过程)的存在为前提。研究第一个问题,除了我们关于商品价值的一般规律,和由此而产生的劳动力价值的规律,以及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之间的比例的规律外,不需要任何前提”。[6]398

在置盐的模型中将资本的有机构成与商品的生产成本构成混同起来,所推导出来的关于一般利润率的结论也是不可靠的。我们甚至可以根据置盐的假定推导荒谬的结论。置盐假定与旧技术相比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原有技术条件下劳动生产率由下式决定[2]53:

则r =0,其结果是荒谬的。

5.从长期来看利润率是趋向于下降的。马克思并不否认存在着既节约总投资也节约生产成本的技术创新,但是这种技术类型并不占主导地位。一是大规模的生产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是节约生产成本的主要手段。生产资料的集中使用,机器大工业所产生的巨大效能,以及对原材料的巨大规模的采购、运输和使用都会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但这种大规模的生产是以资本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基础的,越是能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装备其价值也会越大。二是节约总投资也节约生产成本的技术创新是以大规模生产为前提的。大规模的生产所产生的节约成本的特点,使个体手工业无法与之竞争,个体手工业虽然所需要的投资很小,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的规模也很小,但其生产成本却比大规模的机器大工业要高许多。这也是机器大工业大规模生产的优势所在。所以,节约总投资同时也节约生产成本的技术创新必然以大规模的生产为基础,它只能在现有大规模生产所形成的巨大投资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三是节约总投资同时又节约生产成本的技术不可能长期占主导地位。如果这种技术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就占主导地位,那么也就不会产生大规模生产的优越性,也就不会出现规模经济占主导地位。同时,如果这种技术占主导地位,人类社会就可能最终出现不需要消耗任何生产资料和劳动就能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产品,这是不可能的。四是节约总投资也节约生产成本的技术创新有时也产生于大规模的生产所产生的规模经济。因为节约总投资也节约生产成本的技术创新,可以产生于生产某种产品的本部门内部,即本部门的技术创新使生产所需要的投资直接下降,同样数量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以及同样的劳动力就能生产更多的产品。但这种技术创新也可能产生于生产某种产品的部门之外,是由其他生产部门运用大规模生产的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导致生产某种产品的机器设备或原材料的价值下降;或运用大规模生产方式生产出了效能更高而价值更低的机器设备。所以,某个特定部门的节约总投资也节约生产成本的技术创新,完全有可能是来自于另一个部门的大规模生产,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未必就是节约总投资的。正是因为节约总投资同时又节约生产成本的技术创新,不会成为长期的占主导地位的技术进步的类型,所以,马克思才把这种类型的技术创新,所导致的利润率的暂时上升当作阻碍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起反作用的因素”。

只要技术进步的类型是以大规模生产为主导,就必然出现马克思所分析过的: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加,随着以大规模生产为主导技术进步所导致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劳动者所推动生产资料的数量就会不断增加,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就会不断提高,可变资本的比例就会不断下降,即资本的有机构成会不断提高,由于剩余价值率的提高会面临许多障碍,使得剩余价值率不能最终随着资本有机构成一同提高,即使在实际工资不变的条件下,一般利润率也是趋向于下降的。所以,马克思在分析了节约生产成本的技术对一般利润率的影响后,总结说,“但是,我们已经看到,实际上利润率从长远来说会下降”[5]256。

6.影响工资和一般利润率的因素是多样的,二者的相对变化不只取决于阶级斗争。置盐把工资作为影响一般利润率的唯一因素,把阶级斗争作为决定工资和一般利润率运动的唯一条件,是不能成立的。一是影响工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劳动力的价值,还有技术进步,社会的、历史的和道德的影响等都是影响工资的因素。工资水平的高低并不是只取决于阶级斗争和利润率的高低。二是一般利润率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其中有剩余价值率、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变资本的节约、对外贸易和资本的周转速度等都是影响一般利润率的因素。只有排除了其它因素的影响,才能分析工资和一般利润率的关系。三是不能用阶级斗争来简单地解释工资与一般利润率的关系。虽然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在某一特定时期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时,工资水平与利润率的高低会产生此消彼长的现象,但阶级斗争却无法解释在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力量相等时,工资与一般利润率是怎样确定的。所以,马克思指出:“最荒谬的莫过于用工资率的提高来说明利润率的降低了,虽然这种情况在例外的场合也是存在的。只有理解了形成利润率的各种关系,才有可能根据统计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工资率进行实际的分析。”[5]267

标签:;  ;  ;  ;  ;  ;  ;  

用马克思理论分析“盐集定理”_劳动生产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