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患者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论文_鲁登桃

(湖南省慈利县中医医院 湖南慈利 427200)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康复模式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8倒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取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和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模式),两组患者的例数均为64例,评价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25%(52/54),对照组为60.94%(39/54),两组差异显著(X2=6.4247,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综合满意度评分为(94.51±2.07)分,对照组为(89.02±3.13)分,两组差异显著(t=6.5427,P<0.05)。结论 在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促进患者的康复,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脑梗塞;早期护理康复;应用价值

脑梗塞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患病对象多为中老年人群[1],从该病的发病原因来看,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供氧、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出现坏死或软化等,该病的类型较多,比较常见的有脑血栓、脑栓塞等[2]。有研究指出,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者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的康复,提升生存质量。本文主要探讨早期护理康复模式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128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取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例数均为64例。对照组中,39例为男性,25例为女性;年龄在49-80岁之间,平均(54.67±10.39)岁。观察组中,42例为男性,22例为女性;年龄在48-79岁之间,平均(55.01±9.86)岁。两组患者的上述资料差异均较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模式。

观察组:给予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1)体位护理。为预防、减轻患者出现典型的屈肌时,需给予患者良好的体位护理。在患者卧床休息时,指导患者以侧卧位为主,最大减少取仰卧位。为有效预防患者出现压疮、关节痉挛等不良并发症,并且改善循环,每间隔2-3h,告知患者家属帮助患者更换1次体位。在侧卧位时,轻轻拉出患肢,并将其置于前伸位,掌心保持向上,前臂外旋,进而有效增加患侧感觉输入,有助于患肢的康复。(2)肢体康复锻炼。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均恢复平稳,且神经学症状恢复较好,不再发展后48h,护理人员即可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康复锻炼。首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早期肢体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作用等,取得患者的配合;其次,每天按摩患肢的软组织,对于行动不便,不能下床活动的患者,指导其在床上行被动运动,并根据病情情况,训练自行坐起;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患者肢体肌力逐渐恢复后,积极鼓励、指导患者进行自主运动,比如屈伸手指、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穿衣、洗脸)以及站、立等。(3)语言、认知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的症状、病情,给予针对性的语言、认知功能锻炼。比如对于失语患者,指导患者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包括做噘嘴、鼓腮、龇牙等口腔练习,逐渐发展为单音节字发音,然后慢慢增加字量,进行连音重复等。对于认知功能障碍者,可指导患者认字、识数等训练,还可指导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等,逐渐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4)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对于情绪波动大、存在恐慌、不安等情况的患苦,护理人员要给予充分的关爱,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同时告知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1.3观察指标[3]

(1]疗效:①基本康复,病残程度为0级,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②显效,病残程度为1-3级,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③有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④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2)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情况,分值在0-100分之间,评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搜集、整理两组患者的上述数据,即疗效、SAS评分、SDS评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比操作采用X2检验和t检验,当P值在0.05以下时,提示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经统计,两组患者经3个月的护理后,观察组有12例为无效,总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有25例为无效,总有效率为60.94%;两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n/%)

3讨论

脑梗塞属于一种突发性疾病,具有病程长、恢复慢等特征,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在脑梗塞患者中,由于其中枢神经系统遭到破坏[4],导致丧失了一部分的调控功能,正常的神经传导功能遭到严重干扰,进而出现语言、认知、运动、记忆等多方面的障碍。此外,据研究显示,在脑梗塞患者中,仅有10%左右的患者可恢复正常,将近50%的患者会有后遗症,比如肢体功能障碍等,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5]。

据大量临床实践显示,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康复。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患者予以体位护理,肢体康复锻炼,语言、认知功能锻炼,心理护理,可针对性处理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功能障碍等,可加快患者的康复,减轻、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不安、焦虑等不良心理。在本文研究中,两组患者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当然,为了确保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需要注意选择合理的时机,大多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时。此外,为患者制定早期康复护理方案时,还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身体状况等因素。

综上所述,将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用于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跃军.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脑梗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05):271-272

[2]陈钢妹,留盈盈,游俊莉,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塞偏瘫惠者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探究[J].健康研究,2014,34(04):431-432.

[3]李新兰.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现代养生,2014,13(12):225-226.

[4]李贵英,陈伟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塞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装备,2014,(s1):448-449

[5]何丹.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332-3333

论文作者:鲁登桃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2

标签:;  ;  ;  ;  ;  ;  ;  ;  

脑梗塞患者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论文_鲁登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