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评价与激励机制:社会工作专业化与专业化的基础_社会工作专业论文

培训、评价与激励机制:社会工作专业化与专业化的基础_社会工作专业论文

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工作论文,激励机制论文,评价论文,基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工作对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建设却相对落后。由于体制等原因,传统的社会工作大多数是由行政系统、用行政方法来实现的。这种“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在“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方面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显然已不适应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对行政化、官僚化、简单化的向上负责,专业素质低是我国传统社会工作的主要弊端。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推动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其中的关键是要建立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评价与激励机制。

起点 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是社会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的起点和基础。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从业人员的政治素养、道德水准和专业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教育培训,着力提高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部门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社会工作人才广泛分布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具有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高度分散等特点,要使他们真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必须建立组织部门综合协调,人事、民政、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司法、卫生等有关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把分散的社会工作力量整合起来,营造出有利于社会工作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首先,制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规划,明确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方法步骤,增强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计划性;其次,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加强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第三,有计划、分层次地实现对现有社会工作人员的大规模专业培训,通过参加进修、实习、短训、函授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现有社会工作人员的职业水平,完成非专业社会工作人员到专业社会工作人员的过渡与转变;第四,通过职业教育,实现社会工作从岗位化向职业化转变。合格的社会工作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更需要过硬的职业素养,要通过强化职业道德培训,引导从业人员树立牢固的社会工作理念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

核心 客观公正的人才评价机制

人才评价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人才评价是指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人的基本素质及其绩效进行测量和评定的活动。科学的人才评价,不仅可以有效地配置人才资源,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人才资源。事实表明,科学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是“知人善任”、“任人唯贤”的基础和前提。

确定合理的评价主体

社会工作人才的评价主体主要应包括用人组织、专家和案主自身。专家主要是从能力和专业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而用人组织和案主则主要是从绩效、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

建立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的社会工作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要求以社会工作人才的业绩为核心,以其学历、职称和从业经验为基础,由品德、知识以及能力等要素构成的评价体系。其指标应包括创新能力、学习研究能力、潜在能力、技术水平、学术水平、职业道德等多方面,对每一个评价要素都应该制定相应的、操作性强的评价细则。

采用综合的评价方法

要采用资格考试、考核和同行评议等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实行量化打分和专家评定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社会工作人才进行评价。同时,应积极推行“以聘代评”,实行专业技术职务竞争上岗,建立一套申报权给个人、评审权给社会、聘任权给单位的职称评聘管理模式。

关键 以人为本的人才激励机制

为激发社会工作人才的潜能,使其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激励措施

能否对社会工作者产生激励,取决于激励政策是否能满足社会工作者的需要,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社会工作者的真正需要。因此,社会工作人才的管理者要考虑社会工作人才不同层次的需要,并为每一层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激励措施。还要考虑每个社会工作者特殊的需要,因而激励方式应该因时、因人而异,有针对性才能更具成效。目前在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尚未得到广泛的了解与认可,社会工作人员的地位、待遇相对较低,这是影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当务之急是全面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薪酬水平,改善工作条件,提高社会地位。

公平的薪酬体系

公平的激励机制是影响个体行为动机的关键。要实行以岗定薪,同岗同酬。根据设立的岗位确定相应的薪酬,相同岗位即获取相同的薪酬,在岗位变动时,薪酬也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通过调整收入结构,以充分发挥工资的激励功能。要减少工资中固定部分的比重,加大浮动部分的比重,这有利于各岗位人员的薪酬不以资格和辈分来确定,而是依据所作出的实际贡献进行公平的分配,从而建立工资公平分配的框架。

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实行过程激励和行为改造激励的一个关键环节。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首先要做好岗位设计,然后做好各岗位考核指标的设定,并通过日常跟踪考核,确定岗位业绩评价,评出考评分数,以此判断社会工作者是否称职。考评分数可以作为其晋升、聘任、奖惩及调整工资待遇的依据,这样才能激发每一位社会工作者的潜能。但考核一定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举

激励因素主要是指与工作内容联系在一起的因素,又可分为短期激励薪酬和长期激励薪酬。短期激励薪酬包括奖金等,而长期激励薪酬包括社会责任、事业成就、职位晋升以及对其本人的表彰等。要调动社会工作者的积极性,则要注意激励因素的利用,使工作者产生更高的工作热情。因此,在制定激励政策时,要兼顾这两个方面的需求,才能使社会工作者受到激励而不断成长。此外,对社会工作者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也是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有效手段。

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与专业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通过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的专业化进程,可以发挥社会工作平等、尊重、民主、诚信、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理念,协调社会关系、增进社会功能、促进公平正义、营造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通过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化服务,可以落实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等方面的社会政策,建立健全我国社会福利服务体系;通过发挥社会工作职业化服务、柔性化管理、社会化运作的优势,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标签:;  

培训、评价与激励机制:社会工作专业化与专业化的基础_社会工作专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