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道路建设事业中,市政道路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缩影,其施工技术是道路顺利建设的需求。随着人们对沥青道路路面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施工单位更要加大对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保证沥青路面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推动我国道路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市政工程道路;运用
引言
在市政道路的铺设施工过程中为保证道路的整体质量,为行车提供更好更舒适的出行环境,路面施工中应控制好混合料拌合、铺摊和碾压等各个关键环节,施工单位必须要提高技术水平,及时有效的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保证碾压密实、无裂缝,以免为今后的道路维护和保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1 沥青路面特点
在现代建设工程发展的背景下,促使沥青材料在道路建设施工中运用广泛,其中主要是通过沥青材料与矿质材料根据一定的配合比相互混合形成的。如: 沥青结合料、矿粉等。最后将这些混合的材料摊铺到路面中,从而形成稳定的路面结构。对沥青路面的特点进行总结主要体现在: 抗高温、抗疲劳和抗裂缝这三方面特点,基于这些优势特点,使之成为现代道路建设施工首选的应用材料。
2 市政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各项参数配比不合理
混合料的质量除了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还取决于各项参数的配合比。如果配合比不合适,即使原材料的质量再好也是徒劳。在实际的施工中,往往由于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导致道路工程返工或者无法在规定时间内竣工的情况。道路施工单位将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上,认为控制好原材料质量就能保证沥青的材料达到标准要求;施工单位盲目借鉴他人的配合比,没有充分考虑到市政道路的实际情况,导致配合出来的沥青无法适应当地沥青路面的施工要求。
2.2 原材料质量缺乏有效的控制
沥青属于混合材料,混合材料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作为市政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市政道路建设要注重防滑、低温抗裂、高温稳定、高强度等性能,这些性能与沥青原材料的质量息息相关。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施工单位对沥青原材料的质量缺乏有效的控制,导致经常出现不符合耐磨损、高强度特点的硬质材料,施工完成后的沥青路面出现不平甚至凹陷的情况[1]。除此之外,施工单位在选择沥青的时候往往比较随意,导致选择的沥青经常出现不符合软化点高、粘度高等要求,有些甚至还有非常高的含蜡量,导致沥青路面的抗剥落性能比较差,粘合度低。
2.3 裂缝
在我国市政道路建设中,沥青覆盖率较高。沥青是一种有机液体,本身粘性高,是多种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与非金属衍生物的混合体,表面颜色是黑色,其用途较广,路面铺制、做涂料、塑料、橡胶等产品。当气温与气候发生变化时,将影响到沥青的弹性,发生热胀冷缩现象,正是这种特性,使得路面抗拉、压强度降低,沥青路面的承载力受到影响,路面极易出现裂缝,此时,再有许多重负载的车辆来回碾压,路面失稳而变得极不安全。当市政道路在设计环节出现漏洞或施工质量不合格等状况时,路面也将出现严重的裂缝,影响车辆出行。
2.4 施工程序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市政沥青道路路面的施工是一项具有较强专业性的系统工程,对于施工技术、施工程序都有较高的要求。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市政道路在铺设路面的时候经常会雇佣很多的临时工人,这些工人在进行路面铺设是往往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缺乏有效的参考流程,导致沥青路面的铺设质量往往达不到标准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市政沥青道路路面施工技术
3.1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市政公路沥青路面工程建设中所用的沥青混合料,主要是通过间歇式搅拌装置拌和而成,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间歇式拌和机每锅拌和时间以 30~50s 为宜,且拌和厂拌和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或严重的分离现象,在拌制过程中,还需对产生的粉尘进行回收处理。另外,在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时,矿料温度应控制在160~180℃之间最为合适,然后就只是需要严格按照拌制配合比来确定原材料的用量,再进行热沥青喷洒,并加入适量矿粉进行合理拌制,直至无结团现象,方可停止拌制。
3.2 对沥青路面进行摊铺碾压
摊铺之前要对摊铺机各项参数进行调整,以松铺系数为指导来确定松铺的厚度,一般选择 1.15 至 1.35 间的数值。然后调整相应的横坡度、平整度,确定好熨平板相应的迎角,调整刮料护板、振捣梁高度,进而使摊铺机处在较好的工作状态。摊铺作业使要保持缓慢和均匀,其摊铺的速度要保持在 4m/min 状态,不应在摊铺时随意地变换速度或者是产生停顿。在摊铺机初压后,要对路面横坡以及平整度进行检查。此外,当需要进行多层原料铺筑时,应注意错开处理好上下的接缝,纵缝应保持在 15 厘米左右,而横缝则应错开到 1 米。此外,应在接缝得到冷却前,对其端部进行适当地刨除工作,让工作缝之间能够以直角的形式进行连接。对市政道路的沥青路面进行压实处理,需要分为初压、复压以及终压三阶段。初压时一般选用振动压路机进行至少两遍以上的静压;复压一般利用轮胎或振动型压路机进行二到三遍碾压;终压时可利用轮胎型或振动型(不带振)压路机进行至少四遍的组合排压,要确保其表面温度大于 80℃。表 1 为各种类压路机的最大速度。
3.3 提高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方法
市政道路建设施工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和改善城市交通水平的主要方式,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对工程建设质量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加强了对市政交通道路施工质量的监控,这也是保证道路使用性能的关键要素。针对上述中提到的影响道路路面平整度的因素,道路建设施工单位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施工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和使用性能。
3.4 接缝施工和压实技术
沥青路面作为市政道路建设的主要方式,在其进行路面施工时,难免会遇到纵向或横向的施工缝,这些施工缝对道路今后的运行具有很大程度上的损害。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着重注意对施工缝的压实。就纵向接缝而言,多采用多台摊铺机共同作业,以此可以提高纵向接缝压实工作效率,利于路面缝隙的消除;对于横向接缝,则是多采用平接缝,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进行充分压实,以消除路面缝隙。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摊铺之前,要注意把接缝部位的粉尘等污物清理掉,再添加些许沥青,从跨缝部位向新铺的部位逐渐压实。
3.5 施工养护
在对沥青路面建设完成后,还要注意对其进行后期养护。据了解,现今沥青路面的养护方式多为使用透水性较好的土工布,将其覆盖在路面,并定期向其喷洒适量的水,防止路面因缺水而出现干裂现象。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养护期间的交通管理,避免车辆在此片公路上行驶,养护周期约为一周。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沥青道路路面的施工技术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我国市政工程中。沥青路面是比较常见的路面形式,在市政工程建设中,是重要的施工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在市政工程建设方面起步相对较晚,技术方面也比较滞后。加上沥青路面具有很多的优势,人们对其需求也越来越高,相关部门必须对此进行重视,加强对沥青道路路面的施工技术的研究。以上内容就是对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道路中的运用加以了分析总结。
参考文献:
[1]李玉玲.市政工程中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4,26(24):221-222.
[2]李刚.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14,12(33):108.
[3]华涛.影响市政道路施工中沥青路面平整度原因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4(S1):101.
论文作者:莫丽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沥青论文; 路面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道路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