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少年工作简论_青少年教育论文

香港青少年工作简论_青少年教育论文

香港青少年工作略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青少年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青年空间 服务青年

香港“青年空间”隶属于香港青年协会,成立于1960年。其经济来源主要是政府津贴、香港公益资金和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的赞助。青年空间致力于迎合社会不断改变的需要,为香港青少年提供多类型、多元化的服务,培养青少年均衡发展,使其更具建设性能力。青年空间按照一定区域设立,目前全港共有22所不同类型的青年空间,其中包括13个综合服务中心、5个儿童及青少年中心和4个青年中心。在香港,35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以及他们的父母都可以加入当地的青年空间,成为会员。

青年空间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为青少年提供学习交流的空间,这是青年空间最基本的服务。二是为青少年提供成长就业的空间。近年来,香港就业不足率继续上升。为解决青年就业问题,香港务青年空间都设立了升学、就业支援站,向年青人提供就业市场的最新资讯,介绍不同教育及培训,以帮助他们作出明智决定。

香港青年空间取得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网络。可以说,香港青少年服务网络覆盖了所有青少年经常出没的地方。

2、强调服务整合。香港青年空间之所以能开展多元化的活动,成效显著,主要原因是香港的青少年服务工作强调服务整合,体现在青年空间工作的背后支持力量不仅仅是青年协会,更有一系列的政府组织和社会组织,其中政府机构中最主要的是社会福利署和警署。

3、面对社区,形成特色。香港的青年空间覆盖了全港,但他们不是一个模式的,每个青年空间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个特色正是在正确面对自己社区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点十分值得我们借鉴。

4、体现充权理念。香港青年空间的工作理念“青年充权”,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因为它道出了香港青年空间服务的实质:培养青年人具备良好的公民素质和发展领袖技巧。

二、义工精神 温暖社会

香港青年义工网络(VNET),代表着把青年义工的力量凝聚起来,建立起服务社会各层面的联系和互助桥梁。

香港青年义工网络成立于1998年。截至2003年9月底,已登记的义工人数超过6万人,累计总服务时数200万小时以上,其中2003年内的义工服务时数就达50万小时。

青年义工网络设有一系列奖励制度,旨在嘉许青年义工对社会的贡献,并感染更多的青少年加入义工行列。

对于义工来说,年少时有机会参与义务工作的行列,不仅能开阔他们的视野和加深对社会的认识,更重要的,还能在参与的过程中,领略到“施比受更为有福”的可贵,为不幸的人带来温暖,从中寻求满足和快乐。义工表面是不断付出,实际上是催化个人成长,对人的需要更加敏感、对社会的触觉更加敏锐、对人的潜能更加确信、对自己和他人的尊严更加尊重。对于社会来说,青年义工“无私奉献、不计回报”的精神,是社会传送关怀的宝贵力量,是建立社会凝聚力的重要资本,也是对社会作出承担的具体行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联系,义工服务虽是无偿的工作,却是社会无价的资产。

三、外展行动 预防犯罪

外展行动是外展社会工作服务的简称,该行动的主要任务是对流连街上的青少年实行离散工作计划,以达到减低及防止6-24岁边缘青少年的反社会及犯罪行为之目标。其主旨包括:1.为有特别需要的青少年在教育、职业、家庭及朋辈关系方面,提供指导及辅导服务,并在必要时提供转介服务;2.教导青少年免受不良引诱及协助他们发挥潜能;3.提高社区关注妨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问题,并寻求社区资源,协助他们消除障碍。

香港的外展行动始于上世纪60年代。1979年6月,《青少年个人辅导程序计划》发表,香港正式以“外展”这个概念来推行工作。当时的社会福利署成立了外展工作中央指导委员会,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也成立了外展服务协调委员会,负责外展服务的协调工作。当时全港共有18支外展服务队,每支10人左右,分别隶属于不同的青年工机构。

外展行动的对象是四类人员:一是受不良影响的青少年团伙,往往和黑社会关系密切或受控制;二是经常单独在外游荡的青少年;三是与家庭关系差及经常离家出走的青少年;四是因接触不良团伙已经辍学或有退学可能的青少年。这些青少年往往自信心不足、孤僻、反社会、抽烟、喝酒、讲粗话、无所事事,是社区中让人担心的另类。

标签:;  

香港青少年工作简论_青少年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