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科静脉输液反应的护理及预防论文_刘丽丽 王伟伟 陈荣荣

小儿科静脉输液反应的护理及预防论文_刘丽丽 王伟伟 陈荣荣

刘丽丽 王伟伟 陈荣荣 (涿州市医院儿科 河北涿州 072750)

[ 摘 要] 目的:探讨小儿科静脉输液反应的护理及预防方法,提高小儿科护理质量。方法:给于11 例输液反应患儿以及时 护理,并分析发生输液反应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方法。结果:及时的护理减轻了患儿痛苦,促进了患儿康复,引发输液 反应的常见原因是工作人员无菌操作观点不强和药物等因素。结论:加强配制环境的消毒与监控措施,把好正确使用药物关,提 高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是预防输液反应的关键。

[ 关键词] 小儿科;护理;预防

[ 中图分类号] R248.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4-1620(2015)10-208-01  护理工作离不开静脉输液,在门诊和急诊护理中是常见的 治疗方法。但给小儿进行静脉输液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小儿在 接受治疗时不愿合作且小儿静脉的管腔小,位置表浅,脉管 纤细,有很强的弹性。我院通过对收治的部分患儿进行充分的 穿刺准备,运用正确的穿刺拔针方法,注重输液过程的护理技 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去年我院有多例的小儿需要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年龄2个 月~7 岁,平均年龄3 岁。患病症状程度各不相同,均需要进行 适量的静脉输液。

1.2 护理方法静脉输液期间出现不明原因的畏寒、发热、头痛等症状 时,应高度怀疑输液反应,输液反应一旦发生,护士立即到 场,首先判断患儿情况,对症状较轻者或仅有局部反应者,护 士首先应关闭补液。并为患儿测量生命体征. 将测得的数据记 录在患者护理记录单上,并同时通知急诊医生到场处理,根据 医嘱作出处理,对症状较重如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改变等全 身症状者,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到场抢救,重新更换液体及输 液器。保持静脉通路并与医生进行就地抢救,待患儿病情稳定 后,与医生一起将患儿护送至抢救室继续观察、抢救治疗。给 于对症处理,按医嘱给抗过敏药物退热或激素治疗。畏寒、寒 战、发冷期可适当增加盖被或用热水袋保暖,勤测体温,发现 体温升高应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处理,针刺合谷。并进行详细 交班。护士将输液反应及处理情况做记录. 保存余液及输液器。 必要时交相关部门检验,并报告科室护士长. 护士长填写输液 反应记录卡报护理部。医生对发生输液反应的患儿进行药物不 良反应情况填写,并上报药剂科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注意心理护理,输 液反应发生后要安慰病人,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做好健康 宣教。患儿用药过程中突然出现发冷、寒战和高热,容易出现 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要关心体贴患儿,消除恐惧感。 2. 预防措施

2.1 在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患者情况,告诉 患者切忌随意调节输液速度。根据患者身体情况、药物性质不 同而采用不同的输液速度。护理过程中做到勤看患者有无异常 情况,勤问患者有无身体不适,做到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减 轻症状,减少患者痛苦。

2.2 严格把好药品和一次性输液器具的采购关,使用合格 产品。使用过程中认真检查是否过期,包装是否完整,有无破 损,是否漏气;瓶口有无松动和裂痕,药液是否混浊,有无杂 质等。

2.3 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采用正确的操作方 法,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少污染机会。 2.4 加强病室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减少灰尘飞扬。处置室 和病区走廊要按时按要求进行消毒,做好记录,以减少污染机 会。

2.5 对于长期卧床、年老体弱患者,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合 理膳食,增加营养,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能力。 2.6 注意药物的合理配伍,两种以上药物配伍时注意有无禁 忌。药师应监督处方质量,杜绝不合理配伍。配制后观察药液 是否变色、混浊、有无沉淀;配制粉剂药品时要充分摇匀使其 完全溶解。药物配制严格遵守现用现配原则,避免毒副反应的 发生。

3. 总结 在护理的过程中进行语言和心理的必要沟通能够稳定患者 和家属的心理情绪。熟练的穿刺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 得到就诊者的信任。" 指压法"相较"拍打法"可以减缓患儿的 恐惧心理,配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塑造一个活泼可爱的输液环境 也能帮助护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张立新,李兴霞. 小儿静脉留置输液的护理[J]. 齐鲁护理 杂志,2005,11(11):1697. [2] 莫雪英. 静脉穿刺成功后无回血112 例分析[J]. 实用护理 杂志,2002,18(1):47.

论文作者:刘丽丽 王伟伟 陈荣荣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第9卷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0

标签:;  ;  ;  ;  ;  ;  ;  ;  

小儿科静脉输液反应的护理及预防论文_刘丽丽 王伟伟 陈荣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