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互联网+教育指导学生习作有序表达的策略论文_崔锦霞

运用互联网+教育指导学生习作有序表达的策略论文_崔锦霞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语言能力、观察能力等方面尚处于发育阶段,加上缺乏生活经验。导致在作文学习中难免会出现无从下笔等不良现象。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资源也逐渐丰富,为指导学生习作表达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本文针对互联网+教育指导学生习作有序表达的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指导;学生习作;有序表达;策略

引言:

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一些事物的看法或总结普遍缺乏深度和高度,加上小学生学生词汇量有限,在写作中很难全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最终导致学生习作结构不完整,质量不佳。另外,小学习作重视学生的亲自体验,从而表达真情实感。然而,由于小学生学习科目较多,课业压力繁重,日常生活大多围绕教师、学生和家长展开,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体验生活,感受自然变化[1]。因此,在小学生习作指导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使学生在日记月累中潜移默化的提高习作水平。

一、利用互联网技术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生具有天马行空、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有利于为写作内容提供创新和灵感。但是,由于学生严重缺乏生活经验,对事物的认知有所欠缺,在写作过程中对于一些实质性的内容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最终导致学生在习作过程中主次不清、结构不明。而通过互联网技术创设情境,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利于指导学生习作有序表达。

例如:在“我家是个动物园”写作中,好多孩子对动物的习性不了解,写出的作文内容与所比的家庭成员特征不符。此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搜集各种小动物的图片或视频,并且要突出重点,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动物的特征和习性,为学生写作提供素材,使学生更加精准的用动物形容家庭成员。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还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写作难题。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写出的内容自然会具有真实感。

二、利用互联网技术引导学生,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人的思维是无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借助网络技术,充分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发散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有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非常用心,但是呈现出的最终作品却内容空洞、立意不新,根本原因在于作品中缺乏想象力[2]。由此可见,在小学生习作指导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还要想办法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教师在学生习作指导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在直观的观察和体会中受到启发,从而开拓思维能力,写出高质量作文。

例如:在《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写作过程中,学生刚开始接触这一题目通常会脑袋一片空白,一时间想不起该写什么。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采取措施启发学生的思维,首先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以及结果。并让学生回忆以往经历中发生过什么事最难忘?都有哪些关键人物?事件最终结果怎样?学生通过回忆说一说自己要写的内容,再确定写做思路,绘制行文思路导图,教师挑选正确的和有缺陷的分别用教学助手中的展台出示,评讲,让学生明确怎么做才对。接下来教师 还要教学生将写作内容 ,加以连贯,并以教学助手范文引路,使学生能够在写作中理清思维,丰富细节,从而写出优秀文章。

三、利用网络技术搜集素材,全面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习作指导需要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通过搜集优秀范文题材,并让学生通过模仿文章结构、表现手法等形式进行创作。范文无论在表达方式还是写作技巧方面都具有规范性,学生通过效仿优秀范文能够有效提升作文写作水平。如同作建造房屋,只有将结构和框架确定,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添砖加瓦完成建造,因此,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优秀范文引导学生对文中的修辞手法、语言组织结构、写作方式等进行效仿,以此为框架,在此基础上充分融入学生自己的所想所感。使学生能够在模仿过程中体会范文的精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搜集名人名言、历史典故等写作素材,并将其整理成文档供学生参考。与此同时,教师需要适当为学生做出指导和提示[3],促进学生读写有效结合。通过模仿优秀范文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和写作范围,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思维清晰、文思泉涌。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广泛普及到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为学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生思维逻辑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等多方面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互联网与小学习作指导相结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还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激发学生写作灵感。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余丽.发现的故事——小学生自由表达、享受习作的策略探究[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6:32.

[2]路健,刘南君,杨明理.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学生学习动机的整合策略[J].基础医学教育,2012(08):63-65.

[3]许丽烟.小学生习作表达真情实感的指导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05):29-30.

论文作者:崔锦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8月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  ;  ;  ;  ;  ;  ;  ;  

运用互联网+教育指导学生习作有序表达的策略论文_崔锦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