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连锁经营中的物流管理_连锁经营论文

论我国连锁经营中的物流管理_连锁经营论文

对我国连锁经营中物流管理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连锁经营论文,物流管理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零售连锁经营的尝试从1990年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到1998年底,已有连锁企业1150家,门店21500多个,经营额突破1000亿元,其业态分布很广。目前,我国连锁业发展平稳,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连锁经营中物流管理滞后,这严重阻碍了连锁经营的发展,已成为连锁业发展的“瓶颈”。本文就如何改进我国连锁经营中物流管理进行探讨,以寻求更好发展我国连锁经营的途径。

一、目前我国连锁业的物流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未能实现集中采购、进货

目前我国的连锁企业中,统一采购和进货的比例通常只有30-60%。大多数总部与其分店之间以及各分店之间,缺乏内在的经济联系,仍实行传统的单店采购和进货,从而未能取得因大规模采购而带来的优惠进货价格,故在销售价格上无竞争优势。

(二)未能实现统一的存货和库存管理

我国许多连锁企业仍采用各分店自行设立仓库的旧模式。这不仅造成层层设库、库存量高、保管手段落后等现象,而且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

(三)未能实现统一的运输安排,配送率低

我国连锁企业的平均配送率为30-60%。由于配送率低,造成整车装载率低,而回车空驶率高(据统计,我国连锁企业中各分店自有车辆的实载率仅为25%),这不仅浪费了大量运力,而且使送达速度慢,保证率低。另外,由于各分店分别进行运输,使运输线路不尽合理,增加运输成本,加重了城市交通拥挤。

(四)标准化程度低

主要表现为商品容器及有关的装卸搬运、储藏、运输等的设备未能实现统一的规格化和标准化。制造业对条形码的认识及应用滞后,一般超市的商品只有约20%使用了条形码。商品条码化率低,故难以发挥电子计算机控制作用,制约了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五)物流设施落后,科技含量低

首先表现为对仓库、车辆、装卸搬运设施等的投入不足,物流作业仍以人工操作为主,因而物流效率很低。其次表现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目前我国许多连锁企业集团内部缺乏应有的通讯系统,使总店与分店之间无法及时进行业务指导、销售管理、信息交流以及商品配送和调剂,阻碍了高效率地开展连锁经营。

由于我国连锁业的物流管理系统中存在以上诸多问题,不仅使连锁企业的实物运动不合理,造成成本居高不下,并使连锁企业未取得应有的规模效益和竞争中的价格优势,从而严重影响了连锁企业中商流的顺利进行,而且还使我国连锁经营的发展有悖于连锁经营的本质,最终使连锁经营在我国经济中未能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

二、连锁业物配中心的建立方式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为了促进我国连锁业健康发展,必须在连锁企业中建立一个统一的、较完善的物流管理系统。而纵观世界上连锁经营成功的经验,在连锁企业中建立统一的物流管理系统的核心和主体,是建立和发展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以下简称物配中心)。

根据我国国情,物配中心的建立可有以下几种方式:

1.规模大、资金雄厚的连锁企业集团,可建立自有的物配中心,为整个连锁集团服务。

2.由原有批发企业或储运企业改造或联合建立社会性物配中心。目前,我国国有批发企业和储运企业大多不景气,但它们却不仅拥有我国80%以上的物流设施和大量的仓储面积以及比较成熟的购销网络。对这些设施进行改造和利用,建立起为社会服务的社会性物配中心是一种必要的、可行的、投资小见效快的改革措施。

3.由多个中小连锁企业联合建立共有的物配中心。这样能把分散于各中小连锁企业的物流设施集中起来并形成合力,从而能高效地为有关企业服务。

三、物配中心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重新认识物配中心的作用

物配中心是随着连锁经营一起从国外引入我国的,但在国内对其性质和功能的认识往往较模糊,常片面地认为其只是一种变形仓库,仅以储存为主要功能。实际上,物配中心不是单纯的贮藏仓库,而是具有采购、仓储、运输、配送和传递信息等服务功能的服务中心,是物流集散地,是以集散、配送等为主要职能的流通型仓库,其作用是使连锁企业总部与各分店有机地连接起来。物配中心应能有组织地统一进货并实行集中配送。这样不仅因大规模采购而获得优惠的进货价格,而且可以实现物流批量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提高配送车辆的装载率(并因此减少配送车辆数量)和大型零售商店的接货效率。

(二)要使库存合理化和保管科学化

为了实现物流合理化,在物配中心里,应根据不同的商品周转速度和不同的销售企业规模,对不同企业中的不同商品,使用不同的保管场所以及不同的库存控制和配送方法。

首先,应实行“周转快的商品分散保管,周转慢的商品尽量集中保管”的原则。其优点是能压缩流通环节库存,有效利用保管面积,简化库存管理等。

其次,在库存量控制中,应根据商品销售额与品种数之间的不均衡性,将物配中心里的商品分为A、B、C三类(通常在物配中心里,A类商品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70-75%,品种数占总品种数的5-10%;B类商品的销售额则占10-20%,品种数占10-20%;而C类商品的销售额占5-10%,品种数占70-75%)。对A类商品,应重点精心管理和养护以保证其质量,尤其是要经常查定其库存水平,尽可能减少订购批量,将库存量控制在最低水平;对C类商品,一般应尽可能减少日常管理工作,以减少管理成本,但可适当增大订购量和库存量;对B类商品的库存、管理原则,则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采用这种分类管理商品的方法,能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减少管理成本和库存量,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应根据销售对象的不同要货量,采取不同的运输和配送方式。应灵活掌握配送次数,对要货量大的店铺,应尽量从工厂直接运输;对要货量相对少,并较分散的店铺,应尽量通过物配中心集中、定期配货。

(三)要推行共同化配送

共同化配送是指由几个物配中心联合起来,共同制定计划,共同对某一地区的用户进行配送,共同使用配送车辆。这是实行物流合理化的一种很有效的、很有发展前途的模式,目前在世界发达国家中已被广泛使用。此模式主要是能解决长途运输车辆跑空车和运费上升的问题,特别是当两个以上的产地和销地相距较远且又有交叉运输时,其优点尤为突出。采用共同化配送,既能减少企业的物流设施投资,使物流设施布局合理化,也能充分合理地利用物流资源,同时还可促进实现质量管理的制度化。在目前我国连锁企业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推行共同化配送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四)要提高物配中心规范化、标准化程度

连锁经营的生命力在于其极强的规范性和标准性。也就是说,连锁经营是通过标准化、简单化、专业化的原则来实现其规模效益的。这种标准化不仅表现为连锁企业中各分店的店员服装、店貌、商号名称等的统一,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应包括经营战略的统一以及物流设施(尤其是托盘)的标准化和商品条码化等。

自1990年全国物品编码协会确定以后的工作重点是推行商品条码化以来,我国许多商品实现了条码化,但条码化程度尚不能满足连锁经营发展之要求。因此应从战略高度来看待商品条码化,并加快其发展,否则,连锁经营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五)要使商品的储存、装卸搬运及运输托盘化

目前,我国物配中心的物流设施大多很落后,现代化程度低。若靠大量投资来迅速改变这一状态,目前是不现实的。而在物配中心里广泛使用托盘,则是一种相对简单易行且投资较少的、能较迅速地提高物流效率和现代化水平的手段。推行托盘化,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在货物储存中推行集装化、托盘化,并尽可能使用立体货架,以提高仓库空间的利用率。第二,在货物的装卸搬运中推行集装化、托盘化。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物配中心作业的机械化水平,有助于改变我国装卸搬运中劳动力消耗多、劳动强度大、货物损耗率高等缺点。另外,在货物出入量很大的物配中心,如有条件,应安装相应的自动拣选系统和传送系统,使货物分拣和传送都实现自动化,并使装卸搬运更趋合理化,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物流效率。第三,在货物的运输中推行托盘化。推行托盘化一贯化运输,可充分利用各种运输工具的容积,减少运输中由于换装而造成的损失,提高运输效率。

当然,推行托盘化会面临一些问题,其中主要是托盘尺寸标准化的问题和托盘回收的问题。但笔者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应根据我国库房、运输工具及装卸搬运工具等的状况,尽快制定出托盘标准尺寸并在全国推广使用,便可解决托盘尺寸标准化的问题。另外,可在全国开展托盘租赁业务,由专门公司经营托盘,以解决托盘回收难、占地多的问题。

(六)要注重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在现代化的管理中,连锁企业的总店、分店和物配中心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应是建立在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之上的,而信息传递贯穿于整个工作流程的始终。可以说,连锁集团的信息系统是其神经中枢,它使整个连锁集团的采购、分拣、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配送等作业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为此,在连锁集团中,尤其是在其物配中心里,应努力建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包括订货系统(EOS)、出入库管理系统、信息反馈系统;如有条件,还应包括销售时点管理系统(POS)、加值信息网络(VAN)、电子资料交换系统(EDI)和电子自动拣选系统。

综上所述,在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的今天,一定要重视连锁经营中物流管理系统的建设,尤其是物配中心的建设。这样才能使连锁企业实体操作规范化、快速化、高效化和科学化,并使其成本降低,从而使我国连锁业取得应有的规模效益,并促进其向着健康的方向蓬勃发展。

标签:;  

论我国连锁经营中的物流管理_连锁经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