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铁路工程项目的监管不能简单理解为定期或者一个阶段,它是对工程全过程活动的控制。期间会涉及很多不确定因素,是一项成本、安全、工期的综合管理,要实现全方位的监管。其中包括项目方案的选择,施工图设计,建筑材料检测,施工单位的审查,竣工验收等多项工作,只有做好各项要点,才能真正实现工程质量的监管,保证铁路行业的平稳发展,为群众提供更好服务。鉴于此,本文就铁路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及控制要点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铁路工程;质量监管;控制要点
1、铁路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建设是极其重要的,需要细致的对每一项内容进行全面的解决,不可以对监督管理进行局限性分析,需要根据监督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进行重点分析,对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判断,对可能发生的各种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处理。现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问题需要具有标准化的监督管理方式,提高监督管理的质量效果。通过合理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分析,创新研究监督管理中存在的局限性问题,逐步提高铁路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管理,杜绝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的产生,更好的提高建设工程的整体服务水平,为铁路安全监督管理提供良好的运营管理基础。
2、铁路工程项目质量操控的基础理论
2.1、工程建设质量特性的分析
工程项目的质量,是根据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技术规格、设计方案对工程合同范围内的安全、经济、美观以及实用性的要求。所有的工程建设应该根据业主的要求来进行,不同业主所需的工程结果也有所不同,业主的主要意图应该在工程合同中通过文字和图纸的形式表达出来。在一般情况下,工程项目都是按照工程合同上的条款来进行的,可以说,工程项目的质量是在工程合同框架下形成的。
2.2、全方位质量管理理念
工程质量管理的理念在当代施工建设中发展的很快,从发展阶段来看,主要可以分为质量检验阶段、质量统计阶段以及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这三个阶段。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集合所有力量建立综合化的质量管理方式,从而满足工程质量控制的需要,全方位质量管理的核心就是提高企业人的工作素质,充分调动人工作的积极性,让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工作,从而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后期维护的质量。
3、铁路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铁路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施工单位和作业队伍的素质各异,施工中不能够把握铁路建筑工程的特点,造成施工质量不达标,影响到了建筑的自身功能和长期使用;其次,工程师和设计团队素质一般,没有对建筑功能和超负荷使用的内容做出规划,导致建筑竣工后功能不完善,并且铁路建筑涉及的工程类型较多,对施工的组织管理和现场协调缺乏经验,引发了施工进度缓慢等现象的发生;再次,铁路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较为复杂,施工中要考虑到主体结构、水文地质、环境因素、施工标准等因素,如果考虑不周全将会造成建设成本的超支,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计划;最后,要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机制,对建设区域、施工人员、施工机械、技术方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使铁路建筑质量得到提升。因此,强化铁路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至关重要,必须采取科学完备的管理模式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控制。4、铁路工程质量监管的控制要点
3.1、优化设计方案
在铁路项目的实际施工中,经常会因为方案的偏差导致质量的低下,不必要的程序还会影响到正常的进度。各方面的影响促使方案进行优化,达到建设的标准。在设计线路图纸时考虑要全面,要多方的审查,早点发现其中存在的漏洞,及时做出调整对方案进行优化,必须把握好设计的整体布局,做好细节的处理。把问题扼杀在摇篮里,从根源上解决可能发生的事情,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
3.2、原材料的进厂控制
材料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铁路工程的质量,要把控好建筑材料的质量关,从国家规定的企业购买,技术人员对其进行严格检测,看各项指标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并对相关负责人员进行处理调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厂之前对其进行抽样检查,监理方对铁路材料严格把关,并且对材料设备厂家提供相关质检报告,合格证明书进行核查,真正的在材料设备供应源头上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不会因为硬件的问题影响质量,这是对铁路建设的重要负责。
3.3、加强建筑工程设计的审查
铁路建筑工程属于特殊性建筑工程,因此在设计时要判断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所以要对设计单位、设计资质、设计方向、整体规划、使用功能等内容上进行严格的审核,在满足建筑整体要求的基础上,反复考察设计内容,以确保施工内容的可行性和规范性。另外,设计审查要突出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要把设计方案的具体内容进行细化并逐步分析,突出设计方案的经济效益和价值。
3.4、差别化管理方式提高铁路安全监督管理效果
铁路的差别化安全管理方式可以对铁路的整体施工流程进行划分,确定实际施工的阶段,对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侧重点的分析,改变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侧重点。从实际出发,分析不同铁路工程的实际施工侧重点位置,确定有效施工的监督管理内容、方式、重点和方法。有效的解决监督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高监督管理的效率。
4、监督流程优化和实施的主要措施
4.1、以增强标准意识为先导
始终把增强员工的标准意识放在首位。通过制定标准化管理目标,学习宣贯标准、进行标准专题讨论;领导带头学习、宣贯标准,典型示范标准;案例警示、纪律约束等措施,努力营造全员学习标准、贯彻标准、标准管理目标达标的良好氛围,力求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持之以恒,蔚然成风。
4.2、以明确岗位和工作职责为前提
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一方面要做好静态分工,明确界定质量监督机构领导班子成员和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要落实动态分工,明确每项监督流程中各个步骤和环节的责任分工,建立起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目标责任制,并从源头上消除推诿扯皮现象。实践证明,只有全面建立界面清晰、分工明确的责任体系,才能实现标准化管理流程的协调运转。
4.3、以实用有效为根本
在制定标准化管理程序文件、构建监督流程和优化过程中,要坚持全员参与、集思广益。针对不同监督管理工作,对其流程进行优化,对与其相关的工作流程路径、顺序、步骤、环节、责任分配、工作质量要求和风险控制要点等进行全面梳理与分析,按照统一、简化、协调、择优的原则,制定具体的对策与措施,以此提高工作流程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现代铁路工程设计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工艺程序的复杂等多方面的影响,质量监管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所以必须重视铁路工程的质量监督,制定合理的规划标准,加强铁路监督管理制度的建设,采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快捷的运输方式,让人民对铁路安全放心,让国家放心。
参考文献:
[1]宁伟.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体系研究[D].青岛大学,2016.
[2]李婉斌.铁路工程质量政府监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
[3]王淑雨,方华,王迎春.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形势评估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6,33(05):129-133.
[4]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N].中国交通报,2015-04-15(008).
[5]《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草案上网征求意见[J].铁道技术监督,2014,42(10):71.
[6]高玉法.浅析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J].价值工程,2013,32(32):78-80.
论文作者:杨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铁路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监督管理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标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