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雅丽
(威远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分泌内科;四川内江 642450)
【摘要】目的:讨论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采用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作用。方法:本次调查中选择我院2017年3月到2018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100例进行调查分析。本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患者50例和对照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实验组50例患者实施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72.0%、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8.0%,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存在明显的优势,两组对比结果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对照组患者出院前后血糖控制情况相比于实验组较差,两组对比的数据结果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采用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糖尿病;血糖控制;满意度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0-0173-01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多,而且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日常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增多的主要原因。目前治疗糖尿病主要为口服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若血糖水平控制不佳,就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1]。因此糖尿病患者后续的护理是影响患者身体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次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100例作为调查对象,请看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计100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3月到2018年4月。本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有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29例,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为43岁,年龄最大的为89岁,年龄中位为66.5岁;实验组有女性患者26例、男患者24例,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为45岁,年龄最大的为85岁,年龄中位为67.5岁。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显示P>0.05,说明年龄、性别等资料没有对比意义。
1.2方法
本次调查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健康教育模式。给予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具体方法为:(1)成立护理小组,由资质较高的护士担任组长,其他护士为小组成员,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详细健康教育计划;(2)住院期间,通过发放健康手册或者参加健康讲座,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糖尿病常识、用药、运动、饮食、后果等,鼓励患者家属加入到护理中来,协助患者治疗、护理,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并在出院前,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详细检查,记录患者身体各项数据并建立患者档案;(3)出院后,护士要对患者进行电话跟踪指导和教育,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告知患者服用的药物,用法以及用量。定期对患者进行入户回访,监测患者血糖并记录,叮嘱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采取少食多餐的用餐原则;并且需要戒烟、戒酒、加强锻炼等[3]。另外定时组织健康讲座,为患者发放健康刊物,进一步提高患者信心和治疗依从性。
1.3指标评价与观察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以及血糖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满意率=(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式
参加调查分析的100例患者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计量资料如血糖改善情况对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数据对比如满意率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当P<0.05时,统计学意义存在,当P>0.05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率对比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72.0%,差于实验组的98.0%,与实验组相比较差,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结果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血糖控制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前的空腹血糖为8.31±2.53,餐后2h血糖为11.10±2.74,护理干预后的空腹血糖为5.62±2.31,餐后2h血糖为7.12±1.91;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的空腹血糖为9.13±2.47,餐后2h血糖为11.52±2.58,护理干预后的空腹血糖为8.36±3.16,餐后2h血糖为10.32±2.18,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前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水平没有明显差异,进行护理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对比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糖尿病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既吃得多、喝得多、排尿增多、体重减少的现象。根据有关资料证实,本病大多数患者死亡不是因为疾病的本身,而是因为各种并发症,多由于患者对于糖尿病认识不够导致血糖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是保证患者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是对患者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能够让患者对疾病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知,从而增加治疗依从性[4]。本次实验组采用了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模式,能够弥补传统健康教育模式的不足之处,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从出院前、后多方面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血糖控制情况均由于对照组,有效地改善了患者血糖水平,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采取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方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能够提高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雪, 王云枝. 糖尿病肾病发生及发展的相关因素[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7, 8(5):99-101.
[2] 周瑾,林桂定,王瑞瑜, 等.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糖尿病出院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11):23-25.
[3] 曹蕊. 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干预对策及健康教育探析[J]. 临床研究, 2016, 24(8):133-134.
[4] 王明亮. 老年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24):64-64.
论文作者:余雅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1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血糖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个体化论文; 对照组论文; 模式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0月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