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柴达木地区具有特殊的地形地貌、土壤特征,土体沙化现象较严重。传统水土保持规划一般重点研究非建设区(生态区)水土流失问题。本文主要研究青海农牧区交错带景观化、海绵化建设区内的水土流失问题如何与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结合来进行缓解。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基于海绵生态基础分析、水土流失过程分析,识别改造建设区域存在的水土流失重点管控区域,并提出相关水土保持的管控指引。
关键词:农牧区交错带;海绵化;土体沙化;水土流失;环境效应
1技术思路
青海省柴达木地区属于经典的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交汇的农牧交错带,是草地农业和耕地农业的契合。该地区拥有着丰富的耕地面积,但是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导致耕地生产质量极其低下,生产结构单一,农业发展比较滞后,同时沙化、盐碱化程度越来越严重,青海农牧区交错带地区内的水土流失问题如何与景观化、海绵化改造规划建设结合来缓解,目前相关研究成果较少,这也是实现该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项重大难题。本文将以柴达木地区为研究背景,研究海绵化景观化背景下青海农牧区交错带(柴达木地区)水土流失改造技术问题的对策。通过规划区基础条件分析,基于海绵生态格局研究,侧重水资源涵养与海绵体空间管控;针对不同类型的水土流失重点区域提出建设开发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管控指引;强化灾害预警及应急管理。
2案例分析背景——以柴达木地区为例
2.1基础现状分析
柴达木地区的生态价值极其重要,该地区和三江源毗邻,因此其生态系统凸显出极其敏感的特征。又因特殊的风向影响,柴达木地区土体沙化趋势逐渐蔓延,整个地区呈现出干旱荒漠化的景观特点。基于对柴达木地区地形气候、水文与水环境质量、地下水、土壤特征等自然条件分析,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地貌类型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由各种内外应力造成的地质灾害具有类多、发生频繁等现象,总结为局部草场退化、土体荒漠化以及水土流失等方面。粗放型开发模式对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破环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水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2.2水土流失重点防控区域识别及管控指引
(1)重点防控区域分类与识别
综合考虑水土流失产生区域及受影响的区域,将水土流失重点防控区域分为以下4类,每类识别要点如下:
水源地保护区:主要包括地下水源地保护范围,中心城区内无地表水源地保护区。水土流失土壤侵蚀严重,土层薄,滞水能力差,渗流率低,致使地下水缺少补给。
河湖及其保护范围:主要包括河湖蓝线范围。水土流失极易使地表雨水径流携带泥沙进入河道,影响水质水环境,同时削减了行洪能力,影响防洪安全。
植被覆盖不足区:通过卫星影像以及遥感数据识别解译,识别出中心城区内植被覆盖不足的区域。植被对于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包括树冠截留降雨作用、枯枝落叶层蓄水作用、林地土壤渗透作用、林地土壤渗透作用以及改良土壤作用。
地质敏感区:主要包括坡度大于25%的耕地及未建设区域,开发建设过程中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2)水源地保护区——涵养及净化管控指引
由于地表存在的水土流失现象,会降低土壤系统的入渗及污染削减能力,加强水源地保护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十分重要。
水源地保护区范围需要遵循相关的建设管理规定,因此水土保持主要通过水源涵养林的建设来完成,水源涵养林将形成土壤植物系统,达到补充水量及提升水质的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应选择具有较强土壤及面源净化能力的植物重点建设水源涵养林,严格控制开发建设,定期监测水土流失情况,根据地下水水量、水质变化,不断优化水源涵养林的建设。
(3)河湖及其周边范围区域——水利水保管控指引
基于海绵生态格局,划定城市蓝线,蓝线内严禁进行开发建设,以减少水土流失及避免破坏生态空间。蓝线周边范围结合城市功能区分布考虑,径流主要入河通道及周边应避免高强度开发建设,以公共空间建设为主,现状存在水土流失风险的区域应及时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其他区域结合工程措施在建设过程中应满足水土保持的相关要求。
在河道水系的中上游山体区域应增加涵养生态林或采用沟道拦蓄方式拦蓄泥沙,减少河流下游沙量。在上游控制泥沙的基础上,通过河道生态修复,利用河道内植被的稳固作用,拦蓄稳定泥沙。
(4)植被覆盖不足区——植被修复指引
非建设用地中植被覆盖程度低的区域,应当进行植被修复。常用的措施有:选用枝叶繁茂的灌木品种增强树冠截留降雨作用;选用落叶植被增强蓄水作用;构建复杂落叶植被群落,强化植被群落修复,增进林地土壤渗透作用。
(5)地质敏感区域——推进退耕还林
不断调整柴达木地区产业结构形式,通过更加开放以及多元的改革,才能真正体现出柴达木地区各种资源的优越性。摒弃早期粗放式的农牧业发展,加强植被的再生和退耕还林等工作,封山育林,禁止超过25%坡度的陡坡开荒。
3结语
柴达木地区进行海绵化改造建设,除了常规的土体沙化、水生态待修复等问题外,还应充分考虑本地水土流失等典型生态问题,基于海绵城市生态敏感性分析、水土流失起源至影响末端的过程分析,识别城市主要建设范围内的水土流失重点管控区域,并提出不同类型区域的建设管控、生态修复指引。本文相对于传统侧重于城市生态区域的水土保持规划,更多是在构建生态、韧性的海绵城市理念下,研究对于城市建设区域内局部的非建设用地、未开发用地的水土保持对策。可为城市水土保持规划提供新的规划研究角度和建议,但对于城市建设区域与生态区域的水土保持方案的衔接和整合仍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彭珂珊.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逆向演替之分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1).
[2]祁永寿,王建军,张承亮,张晟义.基于投入产出法的青海省生态足迹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21).
[3]黄显怀,章强.我国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0(02).
[4]何雄浪,隋鹏飞.产业结构调整、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增长[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04).
[5]张承亮,祁永寿,王建军,张晟义.青海省生态足迹演变规律分析[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5).
基金项目
青海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DCXM-2017-027)。
作者简介
张韬(1989-),男,汉族,青海省西宁市人,青海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减隔震控制,结构施工,建筑节能。邮箱:785481867@qq.com,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八一中路3号。
李金磊(1996-),男,汉族,天津市静海人,青海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邮箱:602665724@qq.com。
论文作者:张韬,李金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柴达木论文; 区域论文; 植被论文; 地区论文; 海绵论文; 青海论文; 生态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