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朱长兵

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朱长兵

朱长兵

兴化市永丰水务站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 225700

摘要:伴随当前我国科技技术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其中以信息技术发展为中心的计算通讯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在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过程当中得到了有效运用。在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当中,对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非常常见,并且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本文就针对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当中,对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进行分析,以此来为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水利工程;管理应用

伴随当前我国科技技术发展速度不断提升,不断推动着我国信息技术和数据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整体上来讲,信息技术在工程建设方面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当中,信息化技术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将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当中,可以更加深入有效的贯彻落实水利工程项目系统的有效管理,同时还有效完善了当前我国西部工程建设的基本状况。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方面要求非常严格,并且对工程施工的整体进度和对大量工程信息数据都需要进行有效管理,这些水利工程开展过程当中所积累下来的信息量非常巨大,同时所具有的实效性也是非常强的,如何实现有效、快速的传播数据信息,成为了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发展和管理的重要问题。

1.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过程

1.1水利工程建设部分运用通讯技术

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水利工程在建设管理工作当中,基本上还是采用的是人工管理的方式,通过水利工程建设中相关管理和工作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实现对工程建设当中数据信息的收集,并且通过纸质信息记录的方式,来对工程中的施工数据进行记录和储存。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实现通讯技术方面,主要还是表现在以电话通信作为主要的载体,在后期的发展过程当中使用的是传真,这种简单的通讯工具,对施工人员的数据收集和管理工作,没有非常明显的帮助,施工人员的整体工作量较大,并且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也不是非常明显,经常会产生数据分析误差等[1]。

1.2整体运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

水利工程慢慢发展到九十年代初期,随着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其中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人员,开始运用计算机遇传真相互之间实现了信息收集、储存以及管理工作,通过对计算机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人工数据记录存在的误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数据分析能力与数据管理能力,降低了信息在相互传输过程当中的失真率,并且省去了传统形式下的纸质数据记录储存容易丢失的问题,并且在这个阶段当中,计算机已经可以用来进行绘图和成像,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可视化提供了较大可能[2]。

1.3现代化水利工程对信息技术的运用

在当前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层次上,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普遍用到的技术,同时在水利工程施工领域当中,实现了现代化信息管理方式。在当前的水利工程开展过程当中,其中相继开通了局域网络、数据库以及电子信息库等多种网络平台和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这些先进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实现更加高效化、便捷化对各种不同类型数据实施分析和整体,同时还可以对水利工程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跟踪式的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程度不断加深,使得水利工程在建设和管理工作当中实现了可视化的发展程度,这也说明了当前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已经正式步入了信息化发展时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2.1对网络技术与数据库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当中,网络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在计算机系统技术不断更新过程中,通过对网络技术发展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面,慢慢朝着更加智能化和科技化的趋势上发展。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涉及到了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多个方面工作内容,其中主要包含了对水利工程中的河道处理和水文监测等方面。通过网络加护和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相结合的方式,保证了对信息数据收集与处理更加的方便和快捷,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决策提供出了有效依据,有效的建立起了水利工程管理网络体系,并且需要将其发挥到最大效应[3]。

2.2中间件技术

中间件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当中,需要充分保证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因此,中建技术在设计和运行工作当中,直接影响到了异构信息分布系统的运用。通过对不同的功能划分,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系统中的工作内容进行分类,其中在管理系统当中,对中间技术的运用主要是通过集成平台、信息平台、数据库以及业务管理平台等来加以实现,在信息管理系统当中通过对中间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避免了传统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产生的问题和不足,在传统管理工作的指挥系统当中,建立起了基础设备相互之间的系统关系,整体上来讲,对中间技术的有效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管理工作的稳定程度[4]。

2.3地理信息化技术

所谓的地理信息化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空间基本数据,运用地理相关模型分析和数据分析技术,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出更加准确的动态化观测图形。同时地理信息化技术具备三个方面功能,即地理信息动态测量、地理综合信息处理和地理空间位置分析。通过这个三个方面功能的分析可以看出,地理信息化技术将成为整体水利工程建设发展中最有效的方式,同时地理信息化技术还包含了基础空间数据的接收、数据传输、数据管理等,可以将处理完成的信息数据直接传输到水利工程现场施工人员,通过这种方式保证了水利工程在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对抗洪救灾和预防灾害等方面都起到了有效的作用。除此之外,水利工程还可以通过地理信息化技术来为河流或者是湖泊等地下水进行监理,产生相关信息数据信息,并且形成了地理信息预测报告,为施工人员提供出更加准确的工程信息数据。

2.4数据库技术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其中有很多技术工作人员认为,数据库结构才是计算机系统开发工作的关键点,一直到目前为止,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还是离不开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可以通过帮助管理系统实施有效的开发,同时建设水利工程在开展过程当中,所运用到了监测系统、施工质量以及监督工作等方面,都存在着非常强的专业程度,需要通过准确的信息数据来加以支撑。水利工程在管理系统方面,针对数据库的建立工作还是处于一种开发阶段当中,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上需要坚持资源共享的施工理念,并且对其中在先进管理工作理念方面,建立起更加专业化的信息化发展系统[5]。

3.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从中可以总结出,在当前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当中,对信息化技术运用越来越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水利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同时在促进我国科技技术发展方面也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当中,必须要保证对信息化技术的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张子寅.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料,2018,19(03):26-27.

[2]马宾,黄振华.水利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05):147-149.

[3]邢整玲.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3):188+238.

[4]刘香驿.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44(06):138-140.

[5]段建才.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4):59-60.

论文作者:朱长兵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  ;  ;  ;  ;  ;  ;  ;  

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朱长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